大明帝國一六一六

第394章 薩羅巴巴行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凌小蟄2025 本章︰第394章 薩羅巴巴行動

    10月10日,十萬後金八旗號稱二十萬大軍于遼陽開拔,向西南直取北京。

    戰術大師黃台吉攻其必救的招數奏效了。10月12日,近衛一師奉命回馳京師。

    “26半、16栓、單打一的破向前。”也不知是哪個才子做的總結,這段新近流傳在近衛軍中的順口溜比較受歡迎。從順口溜的創作時間和流傳速度之快中,似乎能品出一些東西來。

    近衛軍,梁山軍大弟子。老話說的教會徒弟沒師傅。師傅教徒弟當然是留了一手,不曾傾囊相授,扎實留了一手。徒弟學會了編制、操練、行軍、戰斗技能,而比較關鍵的東西不曾熟練掌握,那就是戰術靈活多變的戰術。

    戰術要根據武器裝備來制定,即裝備決定戰術。

    近衛軍可以說是一支近代化軍隊,裝備有後填裝紙殼子彈的線膛向前步槍,步兵火力投射能力達到19世紀最高水平。能以臥姿裝彈精準射擊的向前步槍得以讓近衛軍在野戰時以散兵線戰術對敵,300米有效射程能最大程度壓制騎兵的集群沖鋒。這樣的一支軍隊,對付冷兵器的八旗兵總不會吃虧吧!

    所以毛文龍的意思是︰既然丁師裝備了先進的熱兵器,那麼比刀子還鋒利的兵工鏟,還有您那弧形馬刀,均無無用武之地,帶在身邊純屬累贅。不如

    丁正男本就是個官二代兼之富二代,生性大方樂善好施。此人雙魚座,心善,見東江軍武器破爛便心存可憐,當下大手一揮,讓部隊把馬刀留給了毛文龍。工兵鏟不能給!你毛帥眼光毒辣可以,胃口不能太大。

    10月13日,送走了近衛軍後,騎兵師召集連以上軍官及東江鎮主要將領召開軍事聯席會議,討論如何執行軍委下達給騎兵師的命令。

    閻應元非梁山嫡系,對軍委三巨頭不敢不敬。政委洪劉是參加過成都維和行動的老兵油子了,資格老地位高,且熟知軍中習氣。拿大領導開涮向來是部隊的光榮傳統,“師長來部隊時間不長,還不習慣。咱軍委林主席有個好習慣,對準地圖上某個圈一戳,說‘打!’,至于怎麼打就是你的事了,他老人家向來不輕易過問。閻師長你可知道這是為何?”

    “為何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把決策權留給一線指揮員,軍委不直接干預指揮是很好的機制啊。”

    “的確是好機制。但你要明白為何,因為咱軍委三巨頭不會指揮打仗呀!哈哈哈”

    閻應元比較理解軍委三巨頭大膽放權的苦衷。他現在是梁山軍駐遼東部隊最高軍事長官,感謝毛文龍大帥的無比信任,將戰時指揮權拱手相讓,同時也成為東江軍的臨時最高指揮官,在皮島這個彈丸之地他最大。

    下達命令使喚人固然威風,但是相應責任也是一肩挑了。現在這事,連長們問團長打還是守,團長們來問師長,他閻應元去問誰?上面沒人了。

    下邊的人各抒己見。

    主戰派洪劉說︰敵主力南下,境內兵力空虛。當‘趁虛而入,直搗黃龍’,此說運用了兩個成語,文采飛揚符合兵法。

    主守派毛文龍說︰後金主力南下,正面之敵必定加固城防以逸待勞。當‘養精蓄銳,靜觀其變’,此說系東江鎮立足之本,符合戰爭基本法則一點毛病沒有。東江鎮的不斷壯大正是執行這八字方針的成果。這八個字同樣運用了兩個成語,文采飛揚符合兵法。

    這邊說︰要當機立斷。

    那邊說︰你這是軍事冒險,打仗須穩妥謹慎。

    這邊說︰寇可往吾亦可往。學霍去病出奇兵搗爛匈奴王庭的光輝戰例,部隊直奔沈陽,當一回野豬皮的掘墓人。

    那邊說︰別忘了李陵孤軍深入被匈奴包了餃子的慘痛教訓,孤軍深入沒有後援沒有給養,沒掘成老奴的墳墓,反自己給自己挖坑。

    作為曾經的鎮江縣公安局長,鎮江良好治安環境讓閻應元成天無所事事,上班時間里把案件檔案當偵探小說來讀,是他打發時間的不二利器。當然,縣衙門圖書館藏書不止偵探小說,也有為數不少的政治軍事經濟讀本,其中包括大明建國史。應著今天這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場面,閻應元記起來這麼個事情。

    話說成祖年間大將邱福征蒙古韃靼部,接俘虜交代說韃靼首領就在30里外,結果這是個假情報,是誘敵之計,邱福在臚胊河中伏全軍敗墨。邱福自己完蛋不算數,還連累後世子孫去海南島度假。然後成祖只能親征了,同樣接俘虜招供交代,說韃靼首領就在臚胊河附近,結果這個情報不是韃靼誘敵之計,明軍全殲韃靼主力。成祖朱棣遂改臚胊河為飲馬河。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的孤軍深入敵境,為何邱福、李陵要中伏敗墨,為何朱棣、藍玉、常遇春、霍去病就能橫掃敵軍?為什麼?

    “不要吵啦!”閻應元大喝一聲打斷兩派紛爭。“我就不信天下還有人能擋得住梁山軍。寇可往我亦可往,天底下沒有只許建奴跑來打我們,我們不能跑去打他們的道理。我已決定,打,打他娘的!”

    老大發話了,小弟們沒話說。接下來要討論怎麼打的問題,這回大家都不作聲,眼巴巴望著閻應元,意思就說您老主意大著呢,我們還瞎嚷嚷個啥,你下命令我們執行就完了唄!

    當年在縣公安局檔案室勤奮閱讀的經歷再次幫到了閻師長。

    話說正德年間大哲學家、大軍事家、大思想家、大文學家王陽明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當時叛軍正進攻南京,王陽明面臨援救南京還是攻取其老巢南昌的選擇。大軍事家王陽明一錘定音,攻取朱宸濠根據地南昌,一戰定乾坤!

    以上案例說明一個道理︰打仗不需要你有什麼創新能力,可以學閻應元多讀讀雞湯文即可。

    連團長們群情激奮,擼起袖子準備干。某位參謀業務能力強,不用在地圖上比劃測量,這個數字在他腦子里藏著的︰皮島到沈陽400華里,三天殺到。

    “不要吵啦!”

    其實大家沒怎麼吵鬧,現場挺安靜的。大家都習慣了大領導獨斷專行的作風,個個豎起耳朵聆听閻師長發表新的見解。

    “我們不打沈陽。”

    大家納悶了,不是您剛才說的攻佔朱宸濠老巢南昌的麼?一會兒工夫就要賴賬!閻應元走到地圖前,一拳頭砸在了遼陽上︰“我們打遼陽。”

    打沈陽,一方面城池堅固,一方面守軍質量和數量均較為可觀,一方面打沈陽的話遼陽駐軍必定拼命來救,我軍將陷入被前後夾擊的困境。打遼陽,沈陽駐軍唯恐中我圍點打援之計,加之防守巢穴重地必然不敢輕舉妄動。從這個意義上講,遼陽是座孤城!

    話說野豬皮喜歡搬家,16年扯開造反大旗之後定都出生地赫圖阿拉,是為興京,這個後金汗國的都城說它寒酸都算抬舉了,就連野豬皮自己都覺得是個笑話。住了6年搬家到遼陽,是為東京。東京滿打滿算住5年後又搬到了沈陽,是為盛京。休說野豬皮是未開化的野蠻人,他算數學得不錯,堂堂後金汗國三個都城蓋過了明國的南北兩京。

    有句話說得好,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听到舊人哭。喜新厭舊人之常情也。試問,若有人調戲你的新娘你惱不惱?又問,有人扇你家人老珠黃的黃臉婆你會怎樣?在王守仁前輩光輝形象的照耀下,在閻師長有理有據的敵情分析下,眾人紛紛折服,認為比起調戲新娘子來,扇黃臉婆的臉更加穩妥。不折服不行啊,人家是師長,你算老幾。

    “然而”

    大家見怪不怪了,偉大的軍事家閻師長說話大轉彎的風格已為部下熟知。

    “然而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遼陽城里有個李永芳。”

    後金大將們都到京師打劫去了,換李永芳協守遼陽,這誰不知道啊。大家清楚閻師長有後話,伸長脖子豎起耳朵來,听他們的師長又會作何驚人之言。

    “遼陽守將李永芳,開大明軍將投降後金之先例。其子金州守將李小李率泰,手上更是沾滿當年遼陽百姓的鮮血。這對漢奸父子的陽壽已經太長了!”

    閻師長化身閻王,要領著大家當一回鋤奸隊打黑除惡去,讓李永芳父子去見真正的閻王。

    梁山對滿清第一仗即將正式打響,戰役行動代號‘薩羅巴巴’。這是軍委醞釀已久下發全軍的老黃歷了。當年老希取名巴巴羅薩,結果把自己打廢了。倒過來,不就能贏了嘛!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394章 薩羅巴巴行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394章 薩羅巴巴行動並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