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8年10月9日,黃台吉集結12萬大軍誓師遼陽,于第二日所謂‘御駕親征’南下攻明。十二萬大軍分別由多爾袞、阿敏、濟爾哈朗統帥,繞過寧錦直插遵化、唐山一線邊牆進逼北京。後金此次打劫對象並非袁情報所稱的‘很有可能是朝鮮’,黃台吉覺得朝鮮這個窮哥們家里沒啥像樣的東西。天朝上國有錢有糧,不搶財主難道去逼苦哈哈麼!
10月9日晚,遼陽場內城外大擺宴席,各軍各部殺豬宰羊犒勞出征的將士,家中再窮壓箱底的錢總是有的。
正白旗的八旗兵們敞開了吃喝,正白旗窮,這頓大吃大喝純屬寅吃卯糧。然而旗主多爾袞可不在乎,待明日踏上前往金山之路,就什麼都有了。明國這棵果樹枝繁葉茂果實眾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明國送上前。沒有藥沒有炮,明軍給我們造。我們打劫到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韃子的。
正白旗支起的一口口大鍋下柴火翻騰,大鍋里肉香飄遠。他們鍋里的肉比別的旗多,湯里的鹽巴比別的旗多。正白旗的旗丁們相信,若不是明日要出征不能喝酒,他們的少年旗主一定會給他們弄來喝不完的烈酒。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生而為人的意義莫過于此。
多爾袞肯往鍋里多扔幾扇豬、多擦幾把鹽巴當然不是一時興起。他這筆賬算得明白,黃台吉交給多爾袞正白旗這路的任務是攻取通州,通州啥地方,明國京師的糧倉所在。多爾袞對哥哥黃台吉此次關照較為滿意,正白旗上下全體叫喊‘大汗吉祥’最賣力最響亮。18歲的正白旗少年旗主多爾袞此刻意氣風發,決心以實際行動報答領導的器重與關懷!
多爾袞,滿語,意‘狗獾’。狗獾這畜生屁股處有腺體,跟黃鼠狼一樣能放出燻死人的臭屁。英雄少年多爾袞最愛吃豬大腸,帶著肥花的大腸吃在嘴里滿口油水滿口香。由于明國實施了最嚴厲的打擊走私行動,豬肉已成奢侈品,遑論豬大腸,多爾袞好久不曾品嘗此天下美味,今夜可以敞開了肚子吃,多爾袞吃得越爽就越喜歡上打仗。
在黃台吉英明領導下的後金有一點做得相當不錯,那就是官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領導吃苦在前是做不到的,但要求當官的不能太過分。其實這項舉措並非後金社會形態一舉進入大同社會,乃真實反映出建州女真進化到了半封建半奴隸制度的大金國,但仍存在些許部落原始社會的遺毒。
當兵的吃不好,當官的碗里油水也不足。多爾袞多日來缺油水的腸胃禁不住短時間里攝入太多油水,狗獾連連放屁、放屁連連。
俗話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多爾袞放的是陰屁暗屁不為人所察覺。所以當袁崇煥的信使將梁山委托轉交的傳檄交給多爾袞時,很不幸地,不免接連中招幾欲暈倒。
按規矩,對面的傳檄應當交于金國汗王黃台吉審閱,但人梁山說了讓多爾袞先看,因為檄文單獨對多鐸和多爾袞有指名道姓。多爾袞是很好客的,熱情邀請寧遠信使吃了飯再走。信使看到大鍋里漂著厚厚油膩的泛白的大腸惡心到反胃,但使者只能釋放外交辭令,不可句句實話,要講禮貌︰“肥腸要澆上醬油加點腌菜,那才...就更加好吃了。”
後金八旗首領們對八桿子打不著的梁山發來傳檄的行為感到納悶和好奇,更多的則是氣憤。你個小小的羈縻土官也敢檄文我大金國,簡直找死!
因為梁山的檄文措辭嚴厲口氣狂妄。字數不多,全文如下︰
“梁山流行一句老話︰種瓜的得瓜種豆的得豆,誰種下仇恨他自己遭殃!自即日1628年10月1日)起,爾等後金黑社會黑惡團伙、恐怖主義組織、反叛集團,凡損毀搶奪大明國家與人民私人財物的、殺害劫掠大明平民的,我梁山司將予以嚴懲。毀我一屋,平你十寨。害我一人,滅你百戶。
請後金偽滿集團認真考慮並接受我們的建議,放下屠刀做個守法良民。另,多爾袞及正白旗全體,膽敢明犯大明者宜取頭顱築京觀于遼東城鄉砥間以正視听,對多鐸及多爾袞則處以凌遲。梁山人民及強大的梁山軍說到做到,勿謂言之不預也!”
英雄少年多爾袞抽刀劈死空氣,揚言定要率軍將梁山一干人等碎尸萬段。黃台吉壓住多爾袞的暴跳,問袁崇煥信使諸多其不解之處。信使和屋子里的辮子們都是老熟人了,熟到什麼程度呢?光看後腦勺上的豬尾巴就能辨認出是誰來。他盡著熟人的義務,言無不詳。“這個1628年10月1號是梁山歷,檄文事件就在8日之前。其次,梁山當權四人本是趙宋後裔子孫,趙宋先經靖康之難後反屠金國,你們兩家本是世仇。由此前後兩個金國,故文書口述均稱呼貴國為後金。至于多爾袞與多鐸二位貝勒爺為何遭梁山特別嫉恨,袁大人亦不知詳情。恐怕此前有甚麼過節!”
有過節,很大的過節!但非此前而是此後。正是這個攝政王多爾袞強推‘剃發易服’,多鐸加以執行,殺得中華大地人頭滾滾,用屠刀折彎了漢民族脊梁,滅亡了中華文化,倒退了民族審美,是為千古罪人!
目睹黃台吉率全體對檄文嗤之以鼻的態度,信使善意提醒了一句︰“他梁山司有個習慣,但凡用到‘勿謂言之不預’他們真就準備動手了。”
梁山這兩個字如雷貫耳,你不想听也擋不住。關于梁山和梁山軍的所作所為黃台吉多有耳聞。他略思襯後說道︰“梁山不知也就罷了,信使先生卻是知我詳細的。我建州自成一系,非前世女真人族裔,我等滿人與宋時遼金的女真金國並無太多瓜葛。先生知其詳。回去請袁大人代本汗轉告梁山。”
多爾袞吃飽了豬大腸,聯想到了豬門腔。經黃台吉首肯,由多爾袞口述,遼陽守將李永芳執筆,後金的回函鏗鏘有力滿是英雄氣,順便嘲笑下梁山逞口舌之利讓人笑掉大牙︰“刀槍是硬的,舌頭是軟的。淋上醬油加點腌菜做成的紅燒門腔必是美味。正白旗他日攻取梁山匪寨,必將匪首四人舌頭拔出來做成紅燒門腔。”
黃台吉就前些日子梁山軍的徒弟在自己地盤上有過的精彩亮相有清晰認識,可以說表現不俗吧。作為信奉‘以實力地位出發’的馬上皇帝都有個最明顯特質︰尊重事實、尊重強者。自己要去明國要飯,明國皇帝的親兵近衛軍蹲在自己家門口虎視眈眈,怎麼辦?留條看門狗顯然不夠看的。對此,黃台吉有個屢試不爽的好辦法,好比打架的時候有一招叫撩陰腿,一腳過去攻你必防。這次一定要和近衛軍好好過過招的,但預設戰場不在我大金國,要打就在關內打在你家地盤上打,打爛別人家的家什不心疼。所以後金軍這次的大舉入關,必須大張旗鼓明白無誤告訴明君明軍︰我要到你皇城根下轉一圈。對嘍,我要打你主子,你近衛軍身為主子的家丁看你回不回援!
袁崇煥派信使辛苦一趟過來,好朋友的面子要給。既然‘勿謂言之不預也’是假梁山軍動手的節奏,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黃台吉特意留二萬兵馬駐防遼陽,以防被背後捅刀。
留二萬人馬夠有誠意夠給你面子了,黃台吉親切地對信使說道︰“本汗如此安排,寧遠信使可滿意?”
慢來,假梁山軍是什麼意思?皮島上的騎兵師可是如假包換的梁山軍。如若不信可以看他們的士兵證、身份證。
哎—你我兩家老朋友老熟人,你寧遠信使當我面扯淡就不厚道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皮島上的那些叫梁山軍騎兵師的,一半兒火槍一半兒大刀長矛,分明是如假包換的關內明軍。換身馬甲就想博人眼球?至于關內明軍什麼水平,黃台吉笑而不語。
由韃子汗王臉上那真誠的壞笑而起,信使打心底里替關內那些不爭氣的寶寶們害臊︰人家笑爾等是紙糊的哦。至于留下吃飯就免了罷,信使欠身抱拳感謝韃子汗王待客之道,同時也是感謝黃台吉對寧遠以及九鎮邊軍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