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一六一六

第366章 為太監正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凌小蟄2025 本章︰第366章 為太監正名

    關于閹黨,也就是太監群體,這里要講講。想要講明白,還得從錦衣衛說起。

    錦衣衛,皇帝的禁衛軍組成的監察機構。到了永樂朝,成祖靖難上位,所以他的不安全感尤其強烈。一方面他並不是完全信任錦衣衛,另一方面他要做到絕對的控制。而錦衣衛不是太監,不能入內宮,不能隨叫隨到,這讓明成祖感到了不安全,所以設立了東廠這個太監機構。太監和錦衣衛一樣,都是皇帝用來控制官僚集團的監察機構和組織,也是對皇帝最忠心的人。

    所謂太監︰太,極致的意思,直接受命于皇帝,體現最高權威。監,監察的意思。監誰呢?當然是監察官僚。

    太監被丑化是必然的,因為筆桿子掌握在文官手里,也因為太監是官僚集團最痛恨的組織,沒有之一。官僚集團掌握輿論和媒體,自然要極力丑化他們最憎惡的敵人。他們不僅丑化太監,還丑化皇帝。

    房安東見張采听不懂自己發言的精髓,嘆口氣道︰“中央集權是指地方不能抗拒中央,以朝廷為首全國一盤棋。中央集權並非指帝黨集權。我朝權力三分,皇帝、內閣、司禮監各取其一,何來獨裁專制一說。”房安東換下溫文爾雅的表情,氣勢洶洶道︰“如若魏忠賢昏庸專權,換了他便是。張先生,這個事很難嗎?”

    徐拂家給張采搬來把椅子讓他坐下,直言張采尚未心服口服,心中仍有未解之疙瘩,痛打黃宗羲之投名狀顯得魯莽了些。此番有梁山司大儒在此,坐下說話,好好說話好好辯經。

    哈哈哈,原來是愛人同志撒!

    房安東朝徐佛家詭秘一笑,表示‘梁山大儒’稱號絕不敢當,但可嘗試下辯論,就當活動活動嘴里頭那三寸不爛肉了。你來我往才打了一個來回,听到張采言稱梁山司以道家思想為治國理念,全盤摒棄傳承兩千年行之有效的儒家學說,乃判斷對方對梁山實則一知半解霧里看花,也知道就憑自己對儒學經典的微末認識,這個經是沒法辯了。

    那就有請高人吧!

    房安東下,孔修遠上。

    不愧是孔家人,專業對口,上來就告訴張采別把道家、儒家搞二分法。當年祖宗孔子曾問道老聃,孔孟之道采道家經典《易經》之觀點亦講究圓融貫通。告誡張采,做學問的人別成天呆在大都市,應當多走走多看看,向走卒販夫農民伯伯們學習接地氣。鄉間小廟里儒釋道三家並列的多了去了,這說明啥?這說明老百姓早看透了,這三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麼。

    “我且問你,‘男女授受不親,禮也’,上句是啥?”

    這問題簡單到難不倒8歲時的張采才子。“出自《孟子•離婁上》,“上句︰嫂溺不援,是豺狼也。下句︰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孔修遠大聲道︰“權變也,人性也,人道也,天道也!”

    和張采這樣的讀書人打交道,看來繞不過魏忠賢這三個字。有必要讓張采先生重新認識一下魏忠賢和東林黨。看待魏忠賢的問題要放到黨爭的大背景下。思想要求進步的張采其實內心還有這麼個小疙瘩,認為魏忠賢在肆意打擊文官。

    正確認識魏忠賢必須先正確認識東林黨。

    黨爭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明人對于黨爭的看法是︰今日之爭起于門戶,門戶起于東林,東林起于顧憲成。東林黨是明末黨爭的始作俑者。魏忠賢用東廠打擊迫害文官體系使各方憤怒。可是當你把記錄仔細研究檢討,只看出官僚組織己不堪管制,文官吵鬧之中卻無一定的目標,也就不能自辭其咎。東林黨講學以干預時政為宗旨,其盛時有絕對力量和勢力左右政局。在此背景下奔走東林者不無奔競之徒。既然黨爭起于東林,東林黨人為奔競之徒,這些人以干預時政為宗旨且左右朝局為目標,受到打擊不能自辭其咎。那麼打擊東林黨就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為什麼魏忠賢打擊東林黨就有罪呢?

    太陽高光,宵小畢現。東林黨披著清流的外衣以君子自居,他們以講學為名,干的是無休止的黨同伐異。黨爭的危害有多大?無法形容,說它危害有多大都不算過分。

    任何一個單位如果有一小撮人拉幫結派,那麼這個單位的事情就會很難辦。對于一個國家來講如果大臣們抱團,這個國家的事情也會很難辦。問題就出在抱團上,不該團結的時候講團結比矛盾斗爭更麻煩。豆漿緊密團結就成了豆腐,兩者具有本質區別。石墨和金剛石成分完全一樣,都是單純的碳元素組成,只是兩者分子的團結程度不一樣,結果完全不同。前者柔軟疏松非常廉價,後者卻堅硬無比價值連城。可見距離不僅能產生美感還能決定事物的性質。黨爭的危害不僅在于它制造了矛盾和對立,更因為它制造了團結。

    它造成的矛盾和團結都是無原則的矛盾和團結,這種無原則的矛盾和團結淹沒一切,沒有是非、沒有正義、也沒有真理。人們專注于斗爭,國事己經不再重要,往往淪為雙方斗爭的工具,像磚頭一樣被丟來擲去被扭曲得面目全非。

    東林黨成立之初就有章程、有組織、有定期例會、有固定活動場所,其活動自始至終有暗箱操作、幕後交易和密室政治,是不折不扣的結黨。因此東林黨本質上是地下黨,是宗派,是山頭,打擊東林黨人對于維持政治安定與平衡有絕對而迫切的意義。

    和張采這樣的人,在當下這個場合,沒必要也沒辦法把東林黨邪惡本質講明白說透徹,今天點到為止。

    “張兄,此去無錫不遠,欲一窺東林骯髒本質,兄台可往東林書院原址上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駐足參觀。展出的圖文資料雖談不上詳實,也足夠讓人驚掉下巴了。”

    “東林書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張采一臉懵逼,表示不能理解。一則,我張某人外婆家就在無錫縣,老外婆更是東林書院隔壁保安寺的老鄉客,東林書院慘遭魏閹毒手已扒為廢墟,何來什麼教育基地?再有,你梁山司口口聲聲罵東林賣國害國,怎又將‘東林書院’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連在了一起,听之聞之當為東林愛國解。

    “這個...”房安東摸著腦袋無言以對,覺得張采言之有理啊!應當掛牌‘東林書院賣國警示基地’為妥。“就在這幾日,兄台去了看了便知。”

    不想去無錫,就想去你家施州看看。

    “房先生”張采與徐拂家異口而同聲,兩人互相對望一眼︰“我想上梁山看看。”兩人又是異口同聲,再互相對望一眼,忍不住笑出聲來。

    顧媚臉上舊淚痕猶在,新梨花綻開,仍兀自傷心掉淚。能持續高潮,這小姑娘的哭功還真是了得!

    房安東看不得美女梨花帶雨,更看不得小美女傷心難過,“小顧媚,你今天的表現很好,有獎勵!”

    顧媚年紀雖小卻十分懂事,曉得房先生是在糊弄人,卻也禁不住好奇他口中的獎勵是什麼又何時兌現?

    “小顧媚,你可曾記得我與你講過的照相之術?”

    顧媚當然記得,當時還不信,把照相術調侃作攝魂之術。房安東老派人,他不太喜歡性格張揚咄咄逼人的柳隱,對性情柔弱愛哭的顧媚十分喜愛,他決定讓顧媚做立馬要開業的合營趙記東風照相館南直隸店第一個顧客,他老房給買單。

    東風照相館的招牌前頭有個‘合營趙記’四個字,只為這世上首家照相館51股權為梁山股份所有,另49股權記在趙舒雅名下,如此也就變成皇店了。趙貴妃其實壓根沒出資入股,這49的股份乃是曹少補送的嫁妝。既然是‘趙記’,趙貴妃是照相館掌櫃子,諸事得看她臉色。

    房安東向趙舒雅使了個眼色,得到了肯定的回應。萬芳走出帷帳向天上發了個沖天炮。一會兒功夫,琉璃塔那邊響起來連綿不絕的炮仗聲。萬安清清嗓子,沖著麥克風向尚未散去的人群宣布︰“合營趙記東風照相館隆重開業啦,三日開業大酬賓,照相五折優惠啊!”

    單反膠片照相機的問世出自朱啟明之手。而啟明牌單反、雙反照相機的橫空出世則歸功于朱啟明領餃徐光啟、覃媚娘、王徵、方以智組成的5人專項公關小組通力合作,可謂梁山本土系與外腦專家合作之典範之作。而黑白膠片則由方以智以一己之力隨手搞出來的,對,隨手,隨手而已。

    一個發明創造實現實用化商品化離不開資本的投入,一件東西在實驗室和在商店,完全是兩碼事。在梁山本土小批量制造並投放市場一段時間後,發現照相器材端的是吸金大戶、現金流大拿。擺在曹少面前的問題是︰賣照相機還是賣照片?想來想去,授之以漁的蠢事還是少干為妙,當年在徐承西蘭花婚宴上的感悟時刻記在他心頭的。

    相機和膠片的產能一時上不去,成本一時下不來之現狀下,開照相館是被歷史已經證明過了的斂財大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366章 為太監正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366章 為太監正名並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