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一六一六

第247章 軍史記錄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凌小蟄2025 本章︰第247章 軍史記錄

    “如此說來,咱們這邊山上的喪事,還有營中歡度佳節的喜慶,是不是該大張旗鼓一番,別叫尼人看出我軍有所防備便不肯來了。”

    “兄長何故斷定叛軍會偷營?”

    “以弱擊強勝在計謀。尼人尚武彪悍怎肯光挨打不還手。尼人軍中有殺俘戮尸習俗,今完整歸還果裸連長等人尸體則必有所圖。賢弟剛才說的好,事出反常必有妖。”

    趙果敢考慮讓戰士們在營中演戲似乎有欲蓋彌彰之嫌,畢竟只是判斷叛軍很有可能趁機偷襲,並沒有確切情報支持。他對自己的兵有百分百的信任,戰場上該做的事情會因為今天日子特殊而得到格外加強,這一點,自己甚至都不用去強調提醒。

    二人回到營中,此時老趙已酒醒,正往酒壇里沖熱水,堅決不肯放過丁點酒味,用手指蘸水含在嘴里品了品感覺還行,“來來,喝口水酒。”

    時間已過午夜,正是大年初一了。

    新年要說幾句吉利話的。馬炯一眼看到趙壽吉須髯霜白,頭發見禿。話到嘴邊,想好的拜年詞變成暖心話︰“趙老將軍為國操勞,為我晚輩楷模。”贊美公僕有個用濫的詞匯︰積勞成疾。趙壽吉身體硬朗得很沒病沒災,但這兩年明白顯老,帶兵打仗真的是辛苦。去年,不,今天元旦,應該前年,老爺子可還是滿頭青絲又濃又黑呢。“軍門可要保重身體。”

    馬炯和老趙之前同在平叛前線共事過,時常見面的。當中老趙受梁山牽連被打回施州,此刻二人重逢,老趙容貌前後對比就顯眼了。馬炯是親眼所見有感而發。

    老趙伸手捋幾下發髻,摸下好些頭發在手心里。心說這些日子掉發厲害,再這麼下去連發髻都沒法梳攏起來。“這不愁的麼!”

    馬炯道︰“大明版圖遼闊,難免這里兵禍那里災荒,老將軍不必憂國憂民,憂不過來。”

    趙壽吉一指趙果敢,“老夫憂的是他。”“二郎啊,大過年的為父本不該催婚,可前些日連你妹夫的信中都提及了此事,說你如今排施州男神首位,大姑娘要為你守節、小媳婦要為你改嫁…”

    趙果敢不解,抬頭,拉出橫躺的川字紋來,“我妹夫?哪個?你外頭育有私生女?”

    老趙抬手賞兒子一個五雷轟頂,“死小子竟敢中傷自家大人,氣死我咧!”

    小妹趙銘潔尚未許配人家,趙果敢挨了打也沒想明白哪兒蹦出來個妹夫。“莫非小妹已私定終身?男方何人?”

    “還沒,快了。誰能想到你小妹竟會與你四叔,我那好四弟勾搭成奸,說不得恐已破瓜!”“這特麼叫什麼事哩,這倫理復雜得很哦!”

    哦呦,有這等丑事,還是避開不听為好。馬炯起身要走,卻被老趙給攔下,“馬兄弟你給評評理,兔子還不吃窩邊草,他曹少誘騙懵懂少女是不是不甚光彩。我是他大哥,又要做他老泰山,果敢日後見他,是喚他四叔還是妹夫。”

    “豈止不光彩,簡直可恥。”馬炯的臉先陽後陰最後塌陷。可瞬間他便看明白了,老趙口中沒好話,臉上卻不見半分惱怒,這位爺是得了好處還賣乖啊。

    趙果敢說道︰“既已生米煮成熟飯,爸爸你還愁個啥!家里講究戀愛自由偷情不糾,你要反對也沒處說理去。罷了!”

    老趙指著自己鼻子道︰“我愁個啥,我才懶得管哩。為父愁的是你,你也老大不小了。你大哥和彭家姑娘兩口子相親相愛,你三弟和恩師獨女眉來眼去兩情相悅,你小妹也算找到了好人家。你若有相好的便盡快成親,生他一窩趙家軍,我和你娘便心滿意足再無牽掛。”

    原來是春節催婚逼婚,老套、俗氣!

    “兒不會找對象,你急你給我指人為婚去。”

    老趙向馬炯施禮,“拜托小將軍生個心眼,見到合適的人家幫忙給我兒保媒拉縴哈。”

    馬炯有氣無力拱手回禮,“一定,一定。”坐下來捏一粒花生米放進嘴里,味同嚼蠟也。他恨不能向老趙掰扯兩句︰曹少愛妻新亡,這才幾天呢便又有了新歡。這人不地道啊!肯定比不上我馬炯麼!你家趙銘潔既已失身,還有啥好說的,只怪我馬炯下手晚了!

    明白了吧!馬炯不遺余力來幫忙乃有所圖。他是早听說了趙家小妹待字閨中,有心要認老趙做泰山、認趙果敢做郎舅。

    馬炯的遭遇告訴世人一個道理︰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馬炯的遭遇還告訴世人一個道理︰爺強姑親、父強叔親、母強舅親、自強則全親、不強則無親。

    馬炯的遭遇更告訴世人一個道理︰別跟趙壽吉玩心眼,玩不過他的。

    趙壽吉,人間精靈簡稱人精,從馬炯稍稍顯露出的諂媚表情便迅疾聯想到自己曾在他面前吹噓過小女趙銘潔如何地要美貌有美貌要個性有個性,進而準確判斷出馬炯心里有鬼。這不,趁著這當口拿捏好分寸方法一舉滅了他非分之想老子敬你爺爺是真,可沒想過把愛女當禮物送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奢安軍均為彝人,他們不過漢人的元旦春節)。

    水西安軍逼宮脅迫永寧軍給城外的漢人送新年禮物。永寧軍首領不肯出這趟任務,兩軍相距近在咫尺,圍城官軍應不敢懈怠,越非常時刻越防備森嚴,劫營等于送死。水西軍態度很堅決︰官軍專挑水西軍打,對你永寧軍客氣得不得了。為了團結更為造反大業,你永寧軍是不是要用實際行動洗刷嫌疑自證清白。水西統領說了︰元旦是漢人重大節日,總會比平常疏于防範。趁他不備要他小命不會有錯!他直臂遙指,提醒永寧友軍可記得合江神臂城,可記得鐵瀘城之譽,可記得當年韃汗蒙哥折戟此十七連城之山城防御體系乎?鼓勵永寧軍效仿當年宋軍,適時反擊之下,鐵瀘州自當安然無恙,當年余公創造的戰爭奇跡或能重演。

    話說瀘州現為與府平級的直隸州,在有宋一代及明初屬永寧道,顧名思義乃是永寧司的地盤。而今水西在昔日永寧地盤上對永寧頤指氣使充分印證了落毛鳳凰不如雞之亙古不變之道。

    永寧軍統領肚子里把奢崇明好一頓痛罵,罵這個船老大太不夠意思,翻船之際撇下部眾自己開溜,你特麼好歹招呼弟兄們一起啊,要反一起反,要招安一同招安撒!草泥馬!

    水西軍之言簡直痴心妄想胡言亂語,今時不同往日了!

    何謂體系,乃是互為犄角相互策應。如今瀘州被圍,可曾見到逃入神臂的水西軍一兵一卒前來增援,都龜縮牆內不敢妄動。窩著不動,何來策應?沒有策應,談何體系。

    但那個體系確實牛逼!

    話說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蒙古連破西川20城。宋理宗任用余主持四川防務,詔令‘余任責全蜀,應軍行調度,權便宜施行’賦予其軍政大權。余入蜀即制定‘依山為壘,設險守蜀’之策,打造出令蒙古人談之色變的山城防御體系︰首先遍地撒網式修建營寨堡壘。堡壘密集,蒙古人不得不分兵,被堡壘網絡分割。在密密麻麻的堡壘群基礎上重點建設奉節白帝城、合川釣魚城等8座大型城寨,對周邊形成輻射支撐也就是區域指揮中樞。無數小城寨是山城防御體系的皮肉,這八座城池是骨架故稱為‘蜀中八柱’。重點來了,他還沿長江、嘉陵江地勢險要處構建17座山城的防務體系,構築水網防線截斷長江水路,距離瀘州不遠的神臂城便是此十七連城之一。在宋蒙拉鋸戰中作為瀘州州治長達三十余年,城池曾五易其手,屬戰事最為激烈的一處,神臂城的堅決抵抗分擔了合川釣魚城的軍事壓力。

    可以說蒙古大汗蒙哥被擊斃于釣魚城下有神臂城的策應之功。沒有重慶、瀘州乃至四川人民英勇抵抗蒙古軍,整個歐洲到現在還應該是蒙古人的牧場。我們從沒有看到過任何一個歐洲人來此上香祭奠戰死的軍民,看到的只有歐洲人的恩將仇報。你就說這些西夷有沒有良心吧!

    二團追擊逃敵至瀘州,敵大部及指揮部逃入州城,另有二千余逃進了神臂城。先打哪個?當時趙果敢勘察過兩處戰場地勢後決定打大的,如神臂之敵有動最好是傾巢而出,可順勢完成圍點打援。部隊攻堅不足,打野戰卻是求之不得。

    神臂城所在神臂山是座三面環水的半島,四面懸崖峭壁。最高處海拔314米,江面海拔217米,山相對高度97米。長江由北而來圍繞神臂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u形灣,長江南側是湍流水急的長江航道,北側是沙石密布的險灘。這樣的地形地勢條件給進攻造成不小的麻煩。對神臂城只有兩條路可以發動進攻,一條走水路渡長江登陸神臂嘴,就是伸入江中的一塊巨大的紅砂岩石,一條窄窄的石板路從江邊通到神臂門。水路走不通,附近船只均已被叛軍焚毀。

    一條從陸路進攻東門。城門拱頂留有當年刻下的一柄雕刻的出鞘長劍令門洞平添幾分殺氣,門洞狹窄僅供3人並行。東門前另有兩道防御工事,東門前方有兩道幾百米長高5至8米的耳城,耳城前有水下插滿竹扦的前後護城池紅菱池、白菱池。兩護城池間的小道寬不過2米最多並行3人。真打起來重大傷亡不可避免,將成為二團的死亡之路。

    不止于此,從當地人口中得知當年宋軍的工事設計暗藏玄機。城內有10多人才能合圍的巨大石龜,石龜身上盤繞一條巨蟒,這就是當地人所說的伸臂城玄武石龜。玄武石龜且非普通石雕,暗藏城堡核心機密。神臂城按龜形設計,蟒則暗示穿城而過的兩條地下秘道直通崖底。當地鄉人說,當年城中宋軍經此密道運輸補給偷襲蒙軍。

    永寧軍統領現下且懊惱得很,懊惱之前為何不逃入神臂坐山觀虎斗,如此可得進退自如之利。若瀘州不失,在神臂自可苟延殘喘。若瀘州城陷,官軍來攻,便將城內水西兵殺了獻城投降。可如今身在瀘州城內,自家兵微水西勢大,不得不低頭。他清楚得很,今夜要是不去自己必為水西刀下之鬼。但見玉蟾山上喇叭聲咽,紙錢正燒得旺。城外敵營並無異常,反而增加了幾處塔哨。種種跡象讓人產生一絲無妄之希冀︰前方並無天羅地網。

    瀘州有東西南北門,還有突門。突門隱藏在城牆中,好似暗室的門偽裝成花架或是牆壁,外表上你是看不見的。城內發動夜襲的1000永寧軍正是從城牆西北處的突門潛出,趁夜對梁山軍營地發起自殺性攻擊,這一千彝兵根本就沒打算活著回去,抱定不成功則成仁之決心,乃是舍命保城中統帥及軍中親友不受水西的屠刀。

    梁山軍是用人民軍隊戰術條例整訓的軍隊,幾乎全盤繼承了我軍光榮傳統,唯兩點做了與時俱進,即不強調不推崇近戰夜戰。有著領先敵人300年的軍事技術,無需以此來證明驍勇善戰。相反的,要戰勝梁山軍,近戰夜戰才是王道。

    喜歡大明帝國一六一六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247章 軍史記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247章 軍史記錄並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