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果敢坐帆布椅子里皺眉閉目不停抖著腿,大冷的天,額頭上一層接一層沁出熱汗,渾身蒸騰熱氣。兒子如此著急上火,做老子的不該火上澆油。但老趙偏不。
“兒子,火炮今天吃素了嘛!”
“你懂個啥!迫擊炮火箭筒屬步兵支援火力,就不是用來攻城的。”
兒子訓老子,老子沒脾氣。反正這不是第一回了,這陣子老漢常挨兒子訓。知道兒子心情極差,老漢可不敢一巴掌拍回去。
趙壽吉說風涼話也是被逼得沒法子了。兵部也要過年,也想過個安生年,從臘月頭上三天一催,到了臘月二十開始一日三催,工作效率高到沒朋友,工作積極性可入史冊。上班第一件事行文催,吃完中飯二道催,下班前例行三道催。之前勒令年內光復四川全省,後來目標與時俱進,要求年內解放瀘州,天啟六年最後一道公文要求施州兵馬于七年正月十五前拿下瀘州。
老趙圍著沙盤團團轉圈,“你家老漢打頭陣,強攻!不信攻不下來。”
“催命符一日三連,糧草大炮遲遲不到。”
“允諾的過年給兵士們的酒肉禽蛋也是空口白話,川黔的狗官枉披人皮不干人事!”鐵甲聲響成一片,一個全身披掛的明軍將領不請自來。老趙揮揮手讓親兵從營帳中退出去,“小馬將軍慎言,小心耳目!”
來者正是馬炯,他臉色帶慍,進來便解下腰間佩刀重重砸在桌案上,“怕個鳥!”
但凡和梁山共上事,忠臣秒變憤青,馬炯也不例外。他拱手致歉道,“趙老將軍,少將軍,馬炯無能催不來大將軍炮,攻城這等糙活就交我來干。”
見過拆樓麼?拆樓最好用的是鐵錘,一錘子下去牆破樓板塌。破城也是,最好用130口徑的紅夷大炮砸,碗口粗的鐵球砸過去叫你整個城牆晃三晃。一炮破包磚,三炮崩夯土。
趙果敢大受感動︰“原本以為我軍攆著敵人屁股打,敵軍心潰散戰力不存,只道槍聲一響舉城投降,未曾想…”
老趙亦大為感念馬炯好意,恭恭敬敬抱拳欠了欠腰︰“施州軍自會攻城,總兵大人休要搶我趙壽吉的軍功。”
老趙對馬家的恭敬卻不是拍馬屁,而是由衷的敬仰。馬炯,馬林三子、馬芳的孫子。當年薩爾滸之戰中,老趙跟隨的便是馬炯父馬林部,馬林此人未得其父馬芳真傳,打仗不太在行,但薩爾滸敗逃後獨守開原與野豬皮血戰到底壯烈殉國。老趙對馬林是尊敬的,但這不足以讓桀驁的老趙肯彎腰待馬炯,之所以肯放下身段只為馬炯的爺爺馬芳、被蒙古俺答部尊為‘馬太師’的大明宣府總兵馬芳。
再重復一遍︰馬芳是個猛人,與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齊名的猛人。
“大炮沒有,呂公車我帶來了。讓我來吧!”巴巴趕來行善自不必�@攏 砭賈匆庖 老掄庠嗷罾芻睢 br />
趙果敢樂得親眼見識下明軍正規部隊戰力,便點頭同意下來。
馬炯部7000明軍吶喊著排山倒海般涌向城牆,然後剎車。人海既淹沒不了瀘州也沖垮不掉城牆。而梁山軍的土包子們終于見識到了臨沖呂公車,好家伙,官軍可真有才真能燒錢。沖車分四層高6米,寬足有20米,車兩邊的高塔竟超過了城牆高度,官軍在高塔上居高臨下往城內射箭發銃,最下邊由上千人推動徐徐靠近城牆。沖車覆有熟牛皮,炮矢不能入,車上置有20面能從車內翻轉出去的雲橋,橋首端安有勾鐮可牢牢扎在女牆上。
好個波瀾壯闊的城池攻防戰,兩邊羽箭紛飛火器齊鳴。一個要盡忠朝廷,一個要保衛家園。兩邊以死相拼,兩軍短兵相接。梁山軍無法實施火力增援只得作壁上觀,這些山里的土包子何曾見過如此宏大的戰爭場面,個個駐槍睜大眼楮觀戰,不多的望遠鏡依次從戰士們手中傳遞,看到小股官軍成功從雲橋上突進城樓便大聲叫好,看到突進去的人從城垛上被砍下城牆又一陣嘆息。有身形異常巨大的漢子踏著呂公車雲橋上沖入牆頭跳進敵群,只見他揮舞大冬瓜粗的狼牙棒,橫掃過去一棒瞌飛兩個,砸將下去一棒砸爛一個。三五下弄翻七八個,七八下搞死一大攤。棒風所及之處無人敢近前,活生生打出了個安全區,趁此功夫便有更多的明軍攻上了城牆,一時間士氣大振。
二團有老兵認出了這位一人半高的大漢,正是曾經的手下敗將穆鐵柱,今日目睹他風采,皆暗自慶幸摸營那晚此人不曾使出他的大冬瓜。正待要為他喝彩,只見有兩個叛軍身上冒著白煙向他沖去,少頃便有兩團大火將穆鐵柱及他身邊的明軍將士一同包裹住。竟是叛軍敢死隊懷揣燒夷彈與官軍同歸于盡!
登上城牆的明軍被肅清,叛軍得以專心對付呂公車。
我有超級呂公車,叛軍有松明竿子和滾油。一鍋鍋滾燙的熱油倒在呂公車上把車里的明軍燙得哭爹叫娘。再用松明火把往車上扔去,這叫做油上澆火,再加上風助火勢,沖車瞬間燃起了大火。突進城內的小部分明軍經過廝殺後逐漸偃旗息鼓全部被殲,成功在即的攻城戰被大火燒斷了希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叛軍仿佛在示威,也許經過了三天的圍城,情急之下奮發圖強突擊學會了使用火炮,瀘州城頭破天荒地響起了大將軍炮發出的怒吼。話說叛軍一路打一路搶,繳獲了不少明軍火炮和各式火器,此刻都集中在瀘州,守軍火器其實不少,只是不太會用。
實心鐵彈跳躍滾動著在撤退的明軍隊伍中犁出一道道血肉長廊,一直滾到了距離城牆半里地遠的梁山軍陣前。戰士們紛紛緊縮身體躲進壕溝中,一名戰士探頭張望,眼見明軍人群四散躲避,眾多不及避開的明軍被炮彈撞得軀體支離破碎飛在了半空中。
趙果敢知道在戰場嘈雜中那個好奇的小戰士無論如何也听不見自己的喊叫,但他仍然氣急敗壞地喊著,然後,那戰士的頭顱像砸碎的西瓜一樣爆裂開來。炮彈繼續滾出100多米才勢衰而竭,猝不及防的明軍硬生生被這顆炮彈撞死了十幾個,還有那個倒霉的梁山軍小戰士。
“防炮!”趙果敢再次大喊出聲。奢軍這次發射的是開花彈,一枚炮彈落在梁山軍散兵線後100多米落地爆炸,彈幕仰角較大,未造成傷亡。趙果敢下令炮連實施壓制炮擊,未等戰士們完成測距,听到城內傳出連續不斷的爆炸聲,朵朵蘑菇雲騰空而起。
馬炯捋著胡須茬子幸災樂禍道︰“我大將軍炮操炮豈是爾等蠻夷能懂得,不出所料定是開花彈引信燃燒過快,炸膛了。”
“炸膛不會接二連三爆炸呀!”趙果敢對明軍火器不熟,故有此疑問。老趙代為回答︰“火星引燃藥罐,連環自爆了。”
城內超級大炮仗響完之後戰線平靜了下來。此時已是下午五點,天都要黑了,除夕之夜即將到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城里的彝族同胞還挺上路,同意馬炯所請,當晚罷兵休戰,好讓漢人兄弟們安心過個太平年。口說無憑,唯恐對方耍賴,雙方還正兒八經擬了個文本簽字畫押。分別之時好話說盡︰什麼不打不相識啦、各為其主身不由己啦、祝願漢人兄弟元旦快樂啦…
本來呢,二團及施州兵馬全軍上下已經做好吃不到年夜飯的準備,連‘過午不食是最好的養生法’這樣恬不知恥的口號都給想好了。橫刺里殺出個馬炯來,七千人的部隊省下一口吃的給施州兵,如此梁山軍的年飯便有了著落能啃上半張肉沫蔥油餅。
馬炯征得趙家父子同意,把大帳帷幕下下來,叫親兵守在外頭把門。喜滋滋地將包裹里東西抖落出來,乃是一小壇子米酒、一包凍豬頭肉和炒得有些焦了的花生米。“來時知道這里斷炊,原本準備了些熟肉烈酒,怕味道重傳到士兵鼻子里壞了大軍的規矩。”
“總兵大人有心了。”
問,什麼讓人最快樂?
答︰橫財。
判︰正解。
意外之橫財叫老趙喜不自勝,扳住馬炯的肩頭大呼小叫出手不知輕重。虧得馬炯下盤極穩,整個人被搖成個不倒翁。
將酒置于火塘上燙熱,大帳里沒有碗碟,三人輪流捧壇子喝酒共祝新年的到來。
話說中國7000年文明史只有商一代愛酒,不論富貴貧賤都嗜酒。從出土的商朝青銅器就能看出來這點,商朝青銅器絕大部分都酒器。周武王奪了商朝天下後吸取教訓,全社會杜絕濫飲,所以周朝青銅器絕大部分是食器。慎酒淺酌的優良傳統一直保留到20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此數千年間但凡讀過書有點身份的場面人絕不會豪飲,一席飯局下來也就小盅兩三盅酒不超半斤。江湖草莽才喜歡牛飲豪飲大碗吃酒。至于酒桌文化在70年代突然來個殷商大復闢的原因何在?答案是不知道。
喜歡豪飲的當然還有當下這位把著酒壇子不放手的兵痞丘八趙壽吉。可能空著肚子喝酒的緣故,今夜老趙酒量縮水嚴重,酒見底人不醒。趙果敢和馬炯沒酒喝正合心意,二人吃著手抓豬頭肉相談甚歡。
馬炯有一事耿耿于懷,在他的認知中戰端一開應百無禁忌,當以取勝為第一要務。你梁山趕在18號前加速多運些炮彈過來,把瀘州城來回犁幾遍,多簡單的事情。他為趙果敢鳴不平,說他好比鐵拳無敵的拳師卻被縛住雙臂不得施展。“趙團長啊,你是不曉得,當初我在你梁山打了幾顆開花彈毀了幾處林子,你們家穆部長專程來信將我罵了個狗血淋頭哦。你們梁山軍打仗禁忌太多!”
聞听此言,趙果敢大有得遇知己之樂,扳著手指頭說給馬炯听︰“11大軍紀撇開不提。不許毀林、不許毀田、不許破壞農田水利、不許毀壞歷史文物、不許獵殺飛禽走獸,掏個鳥窩都是大事。還有,還要注意嚴厲打擊盜墓行為,凡踫上趁亂盜墓的準予當場格殺。我二團要管殺敵打仗還要當文保隊、護林隊、動物保護隊。”
“兄弟辛苦!”馬炯抓一把花生到趙果敢手里,說道︰“對了,有個事。方才和對面說了兩句好話,把貴軍死在門洞里的四烈士給請了回來。”
果裸等四人已曝尸半日,虧的馬炯出手取回烈士遺體。趙果敢整理下軍裝,抹干淨嘴和手,向馬炯單膝跪下行大禮︰“仁兄知我心意,請收趙果敢一拜!”
果裸等四人被燒成焦炭一般,原本的七尺男兒尸身佝僂著縮成孩童大小,慘狀叫人不忍多看。馬炯事情辦得地道,知道果裸是趙果敢手下愛將,怕其見了尸體傷心,已經讓部下在玉蟾山找到塊空地將烈士們安葬妥當。
當下分出些酒食和馬炯一同上山祭奠果裸等烈士。下望瀘州城,燈火稀疏,不見刀光劍影不聞金戈鐵馬。
“事出反常必有妖哦。”
喜歡大明帝國一六一六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