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碟片刻制可不像後世那麼便利,刻錄方式更是天差地別,需要先制作昂貴的工業母盤,然後再轉錄,整套流程走下來花的錢海了去了。
飛利浦他們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保證碟片質量,更多的是防盜版,現在的音樂磁帶盜版已經泛濫了。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這套機制在90年代初完全失效,碟片的盜版成本比磁帶還低。
雲揚電器目前不具備制作cd碟片的能力,丁芸的那張專輯也是因為銷量巨大,被飛利浦公司選做試音碟制作出來的。
所以沈弼的這個要求楊山無法滿足,他只能把手里的三張試音碟送給他,未來幾年應該也不會增加多少。
告別沈弼後,楊山悠悠然走出匯豐總部大樓。他朝不遠處的那片地掃了一眼,放下了心里的那點執念。不要也好,這樣他的那幾個廠子在未來幾年會比較輕松的完成產業升級。
......
又等了好多天,嘉道理這老小子終于從東京回來了。
八十多歲的人,他也不怕x盡而亡。
他的那間辦公室楊山不想再進去了,所以干脆請他來大浦工業區,參觀工廠。
不過老頭似乎並不領情,“楊山先生,你真請我來看工廠?”
“呵呵,您前段時間在溫柔鄉里待膩了,我來給您換換口味。”楊山一邊與工作人員一起給他穿防護服,一邊調侃道。
嘉道理胖胖矮矮的身材,還真不好找合適的防護服。
“一個破冶煉廠有什麼好看的?”
“既來之則安之。這個家工廠沒接待過幾個訪客,你都算是優待了。”
楊山邀請嘉道理參觀的第一家工廠就是越同晶圓廠。與其他工廠相比,他對這家工廠的掌控力是最弱的。
當初建廠的時候,楊山除了提供土地和廠房以及必要的配套設施,其他一切都是小日子國的信越化工說了算。
沒辦法,他自己沒有那麼多精力去操心這些事情,手里也沒有合適的懂技術的人才。
所以在工廠投入生產後,楊山只是掌控了部分的工廠管理和運營的權利,生產和銷售兩大塊都插不進手。這家廠子雖然掛名越同,但更像是信越化工的香江分廠。
不過楊山還是很感謝這家小日子國企業,是他們主動找上門合作的,而且目前為止雙方相處的還算和睦。
說實話,他更佩服這家企業。信越化工從制作農用化肥開始起家,逐步的進入半導體領域,只花了十多年時間站到了行業頂尖。
現在越同半導體不僅僅是晶圓片從他們廠采購。制作芯片的光刻膠、清洗劑也用他們家的,就連封裝芯片用的材料都是買他們家的。
價格不貴又好用。
楊山也不是沒有從這家工廠中受益。
63的股份分紅金額不提,單單他們為越同半導體提供定制化晶圓片,就間接的為楊山帶來大筆的利潤。用于工控領域的芯片對晶圓的純度要求更高,以保證生產出來的芯片有著更好的穩定性和環境適應性。
如今信越化工在小日子國本土的工廠已經實現了6英寸的晶圓量產。有這種能力的企業,全球都不超過三個。
盡管因為6英寸晶圓的生產成本太高,在現在的半導體市場幾乎是沒有需求,但楊山還是決定把這項技術引進到香江。
如今兩家還沒談妥,不過楊山對此很有信心。
更低的稅負、更低的人力成本、更廉價的能源相對小日子國)、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便捷的交通以及大量的具備基礎知識水平的工人,還有楊山這個甩手大股東,信越化工為啥不同意。
當然,楊山要付出的資金也不小,如果要建6英寸的產線,他至少投入7000萬美元,以獲取先進的設備和一系列的技術授權。
攀爬科技樹真是沒有止境。
額,扯遠了。
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楊山帶著嘉道理先來到了石英砂的清洗車間。
80年代的車間沒有自動化,工作環境有些惡劣,空氣里散布著各種化學品的味道,還有粉塵,不過工人們的勞動保護做的還算到位。
這也是楊山讓老頭穿著全身防護服的原因,他年紀可不小,萬一一頭栽在這里,那樂子可就大了去了。
別看老頭嘴上抱怨,心里對這家工廠還是很好奇的,“不就一堆沙子麼?”
“對,就是沙子,不過這些沙子可貴。從美國進口的,每噸一萬美元。”
嘉道理嘖嘖嘴,“有什麼區別?”
“純度更高。”
“呵呵,能有多高,比周大福的千足金還高?”
“你說對了,比他們家的金子還高。”
老頭不吱聲了。
進入結晶車間後,一股熱浪迎面吹來,隔著防護服都能感覺到。
“這里就有點像您剛才說的冶煉廠了。”楊山開著玩笑。
“嗯,那個大電爐里融化的就是沙子?”
“對,那是反應爐,通過添加各種原料,讓沙子提純結晶。”
“還要提純?”
“是的,純度要達到7個9。”
老頭對這個車間沒啥興趣,實在太熱了,連忙催促著離開。
可惜他沒想到,下一個車間溫度更高。從這個車間里坩堝中的熔融狀態的 液就能看出來,呈現亮橘色。
“這是在干嗎?”老頭忍著熱浪問道。
其實這也有他的心理自我暗示的因素,這里的室溫並不算太高,工作區與結晶區隔著幾層玻璃,而且大功率的空調開著呢,工作環境比真正的煉鋼廠爐前工強出好多。
“從多晶 變成單晶 ,那個柱子就是已經長成的部分,坩堝里的 液會一點點的攀附在柱子上一點點的生長。有點像咱們制作單晶冰糖。”
單晶 的生長非常緩慢,幾乎是肉眼不可見的。不過老頭卻耐心的待了十分鐘,生生的看出了變化。
接下來的切割、研磨、拋光工序就沒什麼稀奇的了,雖然技術含量依然很高,但不再用楊山解釋,老頭自己就能看懂。
來到休息區後,楊山拿著一片碗口大的 片,送給嘉道理,“送你的禮物,剛剛生產出來的。”
看著光滑平整的能當鏡子用的 晶片,老頭還刻意對著臉照了照,“挺清楚的。”
“那當然了,你手里拿的可是世界上最平整、最清晰的鏡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