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的第二句話是︰我對等來的結果有些失望,因為星空台並不是由楊生親自坐鎮。
就像你們剛才對丁女士的種種質疑,我也與你們有著同樣的疑慮。
她不是科班出身、沒有影視從業經歷,缺少管理大公司實踐證明,年紀太輕,渾身上下沒有任何的上位者氣息,反而像個工廠里的技術專員。
大家說的都對,她之前在雲揚的科研崗位上干了十年,手下員工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幾十人。
我要說的第三句話是︰我是有些失望,也不會立即提出與星空台的具體合作項目,但我會選擇等等看。
你們知道楊生在拍出兩部超級賣座的電影之前是什麼樣子嗎?是一個擁有二十多個工人的小工廠主,是一個連粵語都說不太利索的大學代課講師,丁女士現在身上的不足,他當時身上全都有,一個都不差,甚至還更嚴重。
可是,楊生現在是什麼樣子?諸位應該比我看得更清楚。
所以,我們要不要一起等等看呢?
我的話說完了。”
<d有水平,明里是在幫丁芸解圍,暗里是把楊山吹上了天。
楊山听得都心里發虛、腿上發飄。
今天把他拉進記者會真是做對了,這人情該咋還呢?要不要把星海影業送給他?
鄒文懷發言結束後,會場上安靜了幾秒。剛才記者群中散發出的針對丁芸的氣勢洶洶的氣勢減弱不少。
“現在大家可以向楊山先生提問了。”樂易玲出聲提醒。
剛才那個記者再次出聲,“楊山先生您好,我是《明報》的記者,請問為什麼您在拍出兩部賣座的電影之後,突然就收手了呢?”
這明顯不是剛才他想問的問題。
“因為鄒生進來了,我覺得我打不過他。鄒生只用了一部電影,就證明我當初的判斷沒有錯。”
記者群里發出“咦~~~”的聲音,真肉麻,原來這兩個人是在一唱一和的商業互吹。
順便還把兩人的對手邵氏貶低了一下。
嘿嘿,老子終于把剛才的人情還掉了。
“那您為什麼又決定進入電視領域呢?”
“不是我,是丁芸,她認為這個行業有她參與會更精彩。之前三個月里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很精彩吧!”
眾人一陣哄笑,確實非常精彩。
現在記者們也發現了,楊山和丁芸完全不同。
丁芸回答問題簡練干脆,指向性非常明確;而楊山則更圓滑,完全不按套路來,像個真正的商人。
如果兩個人調換一下身份,丁芸是越同半導體的老板,由楊山管理星空電視台,似乎更符合大家的認知。
而接下來的提問,繼續加深這種印象。
“楊山先生,這是您第一次接受采訪嗎?”
“是的。”
“為什麼之前一直拒絕呢?”
“不習慣!”
“那為什麼這次你同意了呢?”
嘿嘿,你是想讓我說為了丁芸是吧,我偏不說。
“因為上次為了躲記者,我把我的行李搞丟了,我覺得不值當。”
噗~~~,一幫記者被楊山胡說八道逗笑了,昨天的《東方日報》上就刊登了楊山入境後丟下行李狼狽逃竄的背影。
把記者會上的氣氛調整輕松之後,楊山開始認真回答問題。
“你好,我是《經濟周刊》的記者,就我所知,您買麗的電視台花掉了價值1.4億港幣的公司股份,而麗的的估值要比您的出價高出不少,請問您是用什麼辦法說服對方接受這筆交易的。”
“各取所需吧,具體情況我不方便說。”
那位記者點點頭,繼續提問,“那您向星空電視台再次注資1.5億港幣是對這家電視台什麼樣的具體規劃呢?能談談您的想法嗎?”
“多少?”楊山感覺對方說錯了。
“1.5億港幣,剛剛丁女士親口說出的數字。”
哦,估計是剛才走神,他漏掉了這段對話。
楊山沖丁芸那邊看了一眼,他之前告訴她的數字是一億,看來她又把自己的零花錢掏了出來。
“那不是我的錢,我也沒什麼規劃!”
這個記者感覺發現了大瓜,于是繼續挖掘,“這麼說這些錢都是丁女士自己的?她有獨立的財源?”
“嗯,當然有。”楊山點點頭,“你玩過俄羅斯方塊嗎?”
“玩過,雅達利的手持游戲機上就是這款游戲。”
“全世界每賣出去一個俄羅斯方塊游戲拷貝,她的賬戶就會收到一港幣的專利費。類似的游戲專利她手里一共有六項。”
“那這麼說,她每年的收益可能會超過千萬港幣?”
“不止。”楊山指了指屋子一角的音箱,“剛才會議開始之前播放的音樂你听過嗎?”
“听過,《victory》,我買過同名的專輯唱片,百代唱片制作的,花費45港幣。”
“謝謝你給她貢獻4港幣的版權收益。”
嗡~~~~,人群中傳出了議論聲。
那張專輯在香江的銷量超過30萬唱片+磁帶),比華語一姐鄧麗君的專輯銷量還高。
只不過因為是純音樂專輯,沒有進流行歌曲排行榜而已。
如果這些人對游戲銷量還不太清楚的話,那對這張專輯可太熟悉了,有消息說最近兩年這張專輯在全世界賣出去一千萬張。這麼算下來,丁芸僅靠這張專輯就賺了幾千萬港幣。
無聊的丁芸終于在實驗室把楊山帶過來的歌曲全部重置了一遍,然後挑了十首與《victory》風格類似的樂曲,分離出完整的樂譜,交給專業的交響樂隊演奏,灌錄出一張專輯,交給百代公司銷售。
都是那種人听了熱血沸騰、牛听了能多耕二畝地的激昂樂曲。
然後理所當然的爆賣!只不過因為丁芸在唱片圈沒什麼知名度,所以只拿到了8的版稅收入。
所以,後來的穿越者還是別搞實業了,文藝口的錢實在太好賺了。
“這里有無線電視台的記者嗎?”楊山抬眼在人群中尋找。
有人舉手示意。
“你們電視台下邊有個華星娛樂公司,去年年中的時候這家公司從雲揚電器的音響事業部進了一套專業的調音設備,花費230萬。對吧!”
“應該是。”這個記者也不確定,但是雲揚的大老板說的話應該沒錯。
“嗯,音響事業部的收益是單獨核算的,丁芸個人從這一筆交易中賺到3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