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月份,已經完全不缺錢的越同半導體再發公告,宣布公司與日本的信越化學品合作,投資1.3億港幣成立越同晶圓廠,新的晶圓廠將從信越公司引進兩條最新式的4英寸晶圓生產線。
對此,香江的媒體已經麻木了,越同半導體那麼有錢,既然不打算在地產業發展,那肯定要在別的地方花錢嘛,這都屬于日常操作。
這次的合作並不在楊山的設想中的,反而是信越公司主動找上門的。
他們一來是看重越同半導體的發展潛力,香江的電子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二是當地的人工費用也比較便宜相對小日子國)。
當然,這次合作出錢的大頭是由越同半導體承擔,信越公司主要提供技術和設備,而且產品在銷售價格和銷售區域上也有諸多的限制。
不過楊山不在意這些細枝末節,有了晶圓廠在手,越同半導體的市場競爭力可以再上一層樓。4英寸晶圓相比3英寸晶圓有著巨大的優勢,至少在可使用的面積比上能省出不少錢,更別說在制作芯片時生產效率的提升。
不過這家晶圓廠並不能立刻建成,因為工廠的廠址定在了大浦工業園。所以想正式投產,估計要等上23年。
折騰完越同半導體的事情,楊山還沒玩夠。
在年初的時候,他把加西亞請到了香江,說服他把紅杉資本的部分資金挪到香江,與他的風投公司一起對香江新冒出來的一眾ppt高科技公司進行篩選和投資。
幾經考察後,楊山共向6家處于孵化期的公司投了天使輪,共3300萬港幣,而紅杉資本則投了另外的3家公司。
經過半年發展,這幾家公司發展還不錯,楊山挑出幾個,又拿出4500萬投了第二輪。
當然,為了給自己的投資加一層保障,楊山說服遠東證券的主席李福兆,在他的證券公司設立科技板塊,方便香江的這些新興企業上市融資。
楊山在這方面是門外漢,他對新的板塊只有一個建議,設立ab股制度。
所謂的ab股制度,就是同股不同權,a股持有者是外部投資人,一股一票,b股持有者是內部的管理層,一股n票。
當然,分紅權是一樣的。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能幫助管理層或者創始者可以用較少的股權控制較多的投票權,從而掌握公司的決策權,有效防止惡意收購。
但是,說白了這就是在偏向公司管理者,犧牲投資者的利益。
這種制度早已有之,但是目前還僅限于非上市公司,比如會德豐的股權結構就是ab股。
但是對于上市股來說,區分ab股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創新,在全世界的範圍內都很少見。
李福兆在楊山的鼓動下,設立區分ab股的科技板塊也是頂了很大的壓力,港府在斟酌了半年後勉強同意了這一方案,但是在ab股的設置方式上和資產規模上都做了極為嚴格的限制。
這項政策出台後,立刻引起了無數創業者的擁護,很多創業未久的小公司都前來咨詢,尋求上市融資的路徑。
作為吃螃蟹的第一人,張杰陽兄弟創立的耀陽軟件公司是登陸科技板塊中的第一批股票。
嗯,他從中大電子辭職了,然後和他哥一起拿著楊山給的投資建立了一家軟件公司,初創員工只有幾個人。
他的這一舉動,引起了中大電子管理層的震動,要知道他已經是公司內部的核心技術人員,還是黃光平總經理一直推崇計算機部門的領導者。他的離開,相當于半個計算機部門癱瘓了。
黃光平為此還特意給楊山打過電話,想讓楊山勸說張杰陽放棄這個念頭。
呵呵,楊山怎麼可能听他的,還指望著張杰陽給後來者做一個表率呢。
在楊山指點下,兄弟倆設計的第一款軟件就是財務軟件,可以在以6502為核心的多種平台上運行。
到了年底的時候,這款軟件賣了一萬多套,收益還不錯。
所以在十一月二十日,第一批4家企業在科技板塊上市後,楊山都快成香江新一代理工科畢業生的人生導師了。
楊山這樣的舉動也引起了香江幾家投資公司的興趣,他們對新興的科技企業投來了更多的關注度。
眼見著進入了年底,楊山花錢的腳步依然沒有停下。
十二月二十日,越同投資與香江中華電力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聯合召開記者發布會,宣布成立一家新的電力公司︰香江工業電力公司。並且共同出資49億港幣,在大埔區的八仙嶺山下,建立一座裝機容量高達2000兆瓦的燃煤發電站,以及配套的一座小型水庫和小型貨運碼頭。
在股份分配上,越同投資的佔股比例為53,中華電力公司的比例是27,技術提供方美孚公司為20。
在外人眼里,越同投資是真有錢,不玩地產,就雄心勃勃的進軍電力行業。
可是在業內人眼里,越同投資簡直是有錢沒地方花了,現在的香江根本就不缺電,裝機容量是實際使用量的1.4倍,前幾年的時候青山電站新的發電機組才剛剛投入運營。
即便未來電力有更多的需求,也不用建一座這麼大裝機容量的發電站,2000兆瓦實在是太大了。而現在香江幾個發電站的裝機容量加起來也才2300兆瓦。
之前,香江一共有兩家電力公司。
一家是港島電燈公司,擁有兩個發電廠,主要負責港島的電力供應,被怡和集團握在手里。
另一家是中華電力公司,有三家發電廠,負責九龍、新界和大部分離島區的電力供應,由嘉道理家族持有。
嗯,這個嘉道理家族很有名,也是老牌的香江世家了,楊山現在居住的嘉道理道就是源于這個家族。其現在的掌門人勞倫斯?嘉道理是位中東籍的猶太人,但他一貫宣稱自己是香江本土人士。
這個人非常厲害,執掌中華電力數十年,主導了中電與香江政府的《管制計劃協議》修訂,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性。
順便提一句,鼎鼎有名的半島酒店也是他們家的。
按說由兩家把持香江的電力供應已經完全夠了,幾家電廠並網運行後足夠保證電力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