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四章內容有些枯燥,不喜歡的請直接跳過。)
今天又是楊山開講公開課的日子。
看著台下密密麻麻的人頭,即便有很多年授課經驗的楊山也不禁有些冒汗。
前幾天,在以宣傳程控交換機為主的公開課上,楊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了那台已經開始試用的自動程控電話交換機的內部結構和運行原理,瞬間就吸引了無數的目光。他在公開課上的板書被n多學生傳抄,負責整理教室的值日生再三保證不會擦掉後,才把圍著的學生哄走。理學院的學生更是積極的報名去電話機房值班,就想親眼看看,那台能夠神奇的自動接駁電話的機器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隨著新聞熱點持續發酵,其他學院的講師和教授也開始關注,這幾天他們不停的互相撥打內線電話,就是想驗證一下是不是真的可以自動轉接。甚至有很多老師還約定同時撥打,看看到底支持多少條線同時通話,搞得那台交換機長時間滿負荷運轉,郭利小組幾個人提心吊膽的輪流在機房值班。
當然,項目組的十多個學生也成為了校園的明星人物。
現在電話交換機房已經成為打卡聖地,好奇的學生們排著隊的進去參觀,很多人都扶著那台模樣怪異的機器拍照。
不得已,王院長找人給機器配置了一個合適的外殼。
這台機器也吸引了諸多的校外人士,就連香江電訊局都有幾位技術人員前來觀摩,並且還想索要這台機器的一些數據資料,被版權意識強烈的王院長斷然拒絕。
楊山的名氣也紅遍了校園。盡管他再三解釋下一堂的公開課專業性很強,只建議有基礎物理知識的學生來听,但還是被學校特意將授課時間定在了周末,地點也安排在了學校禮堂。
這座禮堂大概有200多個座位,可現在禮堂里已經塞進了將近400人,過道上全都坐滿了學生。
李校長當仁不讓的坐在了前排正中,旁邊的幾個學院的院長也都聚齊。在禮堂的最後邊,也站了不少的感興趣的老師觀摩。甚至還有的很多校外人士聞聲來湊熱鬧。
還好,理學院的學生受到優待,都有座位。
楊山看到這樣的場面,心里嘀咕,看來要更改授課方式了。
他為這堂課準備了很多專業資料,可現在台下听課的大部分人,對物理學的概念僅限于常識,那就只能當成一堂科普課來講了。
不過再怎麼科普,這堂課還是有門檻的,和上次的那次宣傳課完全不同,那些湊熱鬧的人估計要失望了。
暗自嘆了口氣後,楊山站上了講台。
“前段時間有位同學向我提建議,想讓我講一講電話局里的共線系統是如何實現的。今天,我就以此為題,介紹一下現在主要的幾種共線系統,也就是術語所說的多路復用技術。”
“上節公開課我介紹過電話交換系統,可能大家還有印象,其中提到的電話線路都是獨佔。也就是說每一台電話都有一條獨有的電話線連接到電話局。這種方式用在市區內部的短距離通話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是長途電話就不合適了,所以有人就會想到,如何在一條物理電話線上能夠同時傳輸多個電話信號。
共線也好,多路復用也好,都是為了這一目標。而要實現目標,方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頻分技術。
我們回憶一下,通話是怎麼實現的?當我們對著話筒說話的時候,話筒中的振膜會把聲波震動轉換成同樣頻率、同樣強度的電信號,通過電話線傳到目的地的听筒,然後再轉換回聲音信號。
听過我收音機那節課的同學可能都知道,無線電波是如何攜帶聲音信號傳輸出去的,就是通過調制,讓高頻的電磁波搭載聲音信號。這樣就能讓不同波段的電磁波搭載不同的聲音信號,只要波段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那就互不干擾。
其實電信號同樣可以調制,人耳能听到聲音的頻率在20赫茲到20千赫之間,通常情況下我們只選取其中300赫茲到3400赫茲之間的常用頻率就夠用了,那麼同頻的電信號也是如此......
通過調制後,就可以把頻率範圍調制到、、這樣的不同頻段的波段檔位上,每個檔位的頻率差都是4000,這樣就可以完整的容納3000赫茲的電信號而不會相互干擾。咱們現在最常見的12路載波頻分技術,那就是最高到赫茲。
通過調制,不同的電話信號就有了頻率的差異,我們就可以把這些電信號在一條物理線路上同時傳輸,在到達目的地電話局的時候再用解調器解調這些電信號,最後分發到各個用戶電話線上。”
“目前來說,頻分技術是最容易實現的。為了幫助理解,我們可以這樣定義,把搭載聲音信息的電信號稱為載波,把人為劃分出的頻段稱為信道。那麼我們可以把載波看做是卡車,而信道就是公路。現在咱們的電話線就是條單車道,只能供一輛卡車行駛。等到行駛到始發電話局的時候,就會開上一條擁有12條車道的公路,這樣多輛卡車就可以在這條公路上並行,把車上搭載的不同來源的聲音同時運輸過去。”
楊山努力用最形象的比喻來讓台下的眾人理解。看到有人理解的點點頭後,才繼續講解。
“除了頻分,還有一種技術,叫時分技術,同樣可以實現多路復用。顧名思義,這項技術就是把時間分段,在相同頻段的電信號載波中,使用調制器,講前一段時間搭載a聲音信號,下一段時間搭載b聲音信號,下下段搭載c......,下下下段繼續搭載a信號,最後通過解調器把不同時段的聲音分發出去。”
喜歡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