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

第279章 芯片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中年油膩男 本章︰第279章 芯片

    他們家來到香江後正趕上這里的房地產改革,允許把整棟的唐樓拆成一層一層售賣。嗯,沒錯就是發明按揭的那位大佬搞出來的,在這之前,香江都是整棟整棟的買賣房產。

    侯家老兩口非常有眼光,拿出全部家當買了兩層共11套房,開始了自己的包租生活。現在兒女們長大成人都搬了出去,老兩口就負責帶兒孫,平時和租戶們相處的很不錯。

    侯老頭尤其喜歡和楊山聊天,時不時的就拉著他去喝小酒,而且對楊山拆解收音機也非常感興趣,有的時候他能默不作聲的在旁邊站上兩個小時。

    “習慣了,還是叫你楊仔吧。”侯老頭熟門熟路的進到客廳,“一會兒咱們去天台上喝點?”

    香江非常流行天台文化,樓里的住戶已經把天台當成了休閑娛樂區,一到晚上,天台就和後世的街頭大排檔一樣,異常熱鬧。

    這棟唐樓的天台更是如此,因為站在天台上向西望去,啟德機場的跑道就橫在眼前,中間只隔了一個百多米的小海灣。

    所以一到晚上,勞累了一天的人們三三兩兩的聚到天台,拿上幾瓶啤酒和兩袋熟食,一邊看著頻繁起降的飛機和燈火通明的候機樓,一邊聊天喝酒放松心情。

    楊山和于莉也去過幾次,不過新鮮勁兒過去後于莉就不太喜歡了。

    因為飛機起降的噪音非常大,在夜里更是如此,加力起飛的飛機發出的聲音能震的窗戶嘎啦啦直響,非常影響睡眠質量。

    “不了,今天手頭活有點多,我打算晚上把張圖畫完。”

    “楊仔啊,不是我說你,你成天搗鼓這些玩意,不當吃不當喝的,現在你媳婦都出去賺錢了,難道以後就打算吃軟飯啦?”

    呦呵,侯老頭這是看不過眼,過來打抱不平了。

    “沒有啊,我以後打算開個收音機修理行,我這不正練手藝呢嘛!”楊山也不生氣,隨口找了個理由。

    “你這手藝我看也一般般啊,想當年我修表,在整個津門都有一號。雖然咱倆不是同行,但眼光還是有的,就你這樣子,嘖嘖,這麼多天了也沒見你有多大提高。以後想靠這手藝吃飯啊,我看難。”侯老頭直接給楊山來個暴擊。

    “老頭,你是那啥眼看人低。修收音機和修表是有差別的,我們這行最關鍵的是要找出壞點,而不是手藝有多精湛。”

    “行行行,你說的都對。光說不練假把式,來,你看看這個,能看出壞點在哪兒不?”老頭顯然沒被楊山的話說服,順手就往桌子上扔了個黑色的小長方塊。

    楊山瞅了一眼後就不說話了,他慢慢的拿起小方塊,放在眼前認真觀察,他沒看錯,這是一枚封裝後的芯片。

    “老爺子,這東西你是從哪兒得到的?”

    楊山說話都有點發顫,因為實在太驚訝了。這是他在這個世界第一次看到用dip方式封裝的芯片,他一直以為這東西要等到幾年後才會出現。

    “就是北邊那個電子廠啊,那邊就是生產這個東西,不過你手里是壞的,人家送給我孫子玩。我怕上邊的針腳傷著他,就順手放到兜里了。”侯老頭毫不在意的回答。

    楊山的眼楮一直就沒離開過這枚芯片。

    現在市面上最主流的封裝方式是to封裝,就是上邊一個小圓柱或者小方塊,下邊連出三根針腳那種。

    楊山在金陵55所學的也是這種封裝,所用封裝材料是玻璃或者塑料,而新建的那個878廠也準備用這種封裝方式和材質。

    現在這枚芯片是用塑料材質封裝的,具體說是環氧樹脂。外形就是12的小長方塊,左右兩側伸出幾根對稱針腳,看起來有點像蜈蚣。這種封裝方式通常是用來封裝更精密的芯片的。

    而且這種封裝方式會成為下一代的主流模式,就連引領一個時代的處理器inte 8080都采用這種封裝。楊山在大學時學的單片機也是這種封裝,做物理實驗時,在面包板上插的芯片同樣是用這種封裝。

    看著楊山盯著手里的東西不說話,侯老頭戲謔的問道,“怎麼樣,能查出這東西哪兒壞了嗎?”

    嘿,看不起誰呢。

    通過芯片表面的型號標識,楊山已經認出了這是一枚很簡單的邏輯門電路芯片。按照他的估計,揭開包裹的塑料材質後,那枚 晶片上的蝕刻電路用放大鏡就能觀察清楚。

    “老爺子,借用一下您的那台放大鏡唄,我一會兒就能告訴您這東西是哪兒壞了。”

    “行,你等著,我倒要看看你這個後生仔有多大本事。”侯老頭也來了興趣,轉身就去拿他的寶貝台式放大鏡。

    那台放大鏡楊山見過幾次,20倍的放大倍數,足夠了。

    楊山開始嘗試剝離包裹的塑料殼子。

    他用電焊筆慢慢的軟化外殼,嘗試著用鑷子小心翼翼的挑開塑料層,這也是個技術活,挺考驗手藝的。

    過了一會兒侯老頭回來了,看到笨手笨腳操作的樣子,已經手癢的他毫不客氣的讓楊山一邊待著去。

    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沒有。侯老頭的手藝果然不是吹的,他找了一根針一點點的把塑料層完全剝開。

    還沒輪到楊山顯擺他的技術,侯老頭自己就找出了壞點,有一根關鍵的針腳與引線脫開了。

    不過來了興致的楊山還是把那個將近一平方厘米的小 片放到放大鏡下邊,認真觀察起來,一邊看一邊還給侯老頭介紹︰哪個是與門、哪個是非門,同時還解釋了邏輯電路的工作原理。

    一老一小輪流使用放大鏡,興致勃勃的看了一個多小時。

    “侯老爺子,這個東西多少錢一個?”

    “不知道,不過听廠里人說,工人們裝好一個能賺9仙,也就是咱們說的9分錢。”侯老頭想了想說。

    楊山搖搖頭,難怪美國佬會把這樣的廠子搬到香江呢,現在芯片封裝幾乎是全手工操作,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人家把芯片做好,漂洋過海運過來,在這里封裝,成本都比當地制作低很多。

    他听說仙童公司在香港當地的廠子有2000多工人,即使按照每個工人每月240塊錢的基本工資計算,這家廠子每年的芯片封裝數量也超過了5000萬枚。

    這個數字太恐怖了。

    喜歡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第279章 芯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第279章 芯片並對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