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二給錢也痛快,簽完合同就給了楊山1000的稿費,多出來的算預支。
約定了供稿日期和交付地點後,楊山就瀟灑的離開了。這麼多天沒白費,縮水版的《大唐雙龍傳》估計能賣出去5萬多塊錢,就是有點費手。
反正楊山現在也閑著,每天拿出四個小時抄四千字也還能承受。而且他可以簡寫啊,那麼多的人名可以用符號替代,比如一根棍兒代表寇仲,兩根棍兒代表徐子陵,綰綰可以是一個圈兒......
回家後正當楊山拿著一疊錢準備找媳婦炫耀一番的時候,突然听到里屋傳出的抽泣聲。
怎麼了這是?媳婦想家了?
進到里屋後就見于莉把自己裹在被子里,身體還在不停地顫抖。
“媳婦,今天不舒服?我剛買了你最愛吃的叉燒包。”楊山趕緊哄著。
于莉掀開了被子,迅速用手抹了把臉上的淚痕,手上似乎還掛了一絲鼻涕,“我沒事兒,就是看到容嬤嬤用針扎紫薇,太心疼了。”
楊山拿起放在床上的手機,頓時臉都綠了。
這敗家娘們兒,拿著在這個時代屬于天頂星人科技的產品,是為了讓她學粵語,沒想到還看上《懷豬哥哥》了,簡直是暴殄天物。
正當楊山準備數落她一頓的時候,轉念一想,自己何嘗不是拿著高科技抄千字十五塊的小說。
算了,大哥別說二哥,原諒她了。
既然原諒了,那就哄哄吧。
“這個......,其實吧,容嬤嬤不是個壞人......”
楊山開始八卦這些演員的黑歷史,從頭到尾一個都沒放過。
于莉听的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難道這里邊只有容嬤嬤一個好人?”
看著她情緒恢復正常了,楊山繼續安慰道,“也可能是我不知道她的黑歷史。我的意思是看電視劇沒必要太認真,那些劇情都是人瞎編出來的。你要是想看,我還有一部這個作者的電視劇。”
“這個作者很出名嗎?”
“嗯,很出名,是灣灣那邊的人。有空我再幫你找找她寫的小說,都是差不多類型的苦情戲,屬于非正常人類情節。”
于莉白了他一眼,感覺自己也連帶著被罵了。
“你看了這麼多天的電視劇,就沒有對我原來的那個世界好奇麼?”楊山問了心里話。
“有什麼好奇的,你不也說了麼,和現在的生活差不多,就是多了個能打電話能上網看電視的手機。”
“哦,確實是這樣!”楊山揉揉鼻子,她總結的很對。
“對了,今天侯老太太幫我介紹了份工作,是去隔壁那條街上的制衣鋪干活,白天我去那兒看了看,感覺還行,比我在棉紡廠輕松。我想去試試。”
熱心的侯老太太給于莉介紹的這份工作還不錯,那家制衣鋪其實就是個制衣小作坊,一共只有十來個人。主要的活兒就是模仿現在市面上的流行款式制作女士服裝,所接的訂單大多數來自周圍的街坊鄰居。
楊山也覺得不錯,工作也不累,現在于莉多少能听懂這里的方言了,出去多接觸一些人挺好的。
“行,你想去就去吧,別累著就行。”
“就是錢給的不多,剛夠咱們家交房租的。”于莉提到錢就有點沮喪。
這次輪到楊山顯擺了,他掏出剛剛拿到的1000塊錢,“拿去花吧,抄書得來的。”
“這麼多?那要不我也抄書賺錢吧!”
“不用,你知道咱們不缺錢,讓你出去干活是為了盡快適應這里。我也沒想著把這事兒一直干下去,就是用來打發晚上時間的,最多算是第二職業。我這兩天也一直琢磨著找個正事兒干干呢。”
“那,那我明天就去上班了。”
“去吧,記得照顧好自己。你對這個地方不熟,別亂走動,上下班都要跟著熟人一起。這是個自由的世界,自由到根本沒人管你。鄰居中沒有管事大爺,廠子除了發錢其他都不負責,政府也不會理你,甚至警察都不會幫你。”
“嗯,知道了,你都說過很多遍了。”
就這樣,于莉先找到了工作。
楊山則上午在外邊晃悠,下午回家拆收音機研究電路,晚上抄小說,一天三頓飯都由他負責。
經過這麼多天的市場調研,楊山對于從什麼地方入手稍微有了些頭緒。
他在現代屋的時候購買過商業的電路設計軟件,曾弄出過很多電路圖保存了下來。在現在手機上也有類似的app,雖然功能和台式機里的軟件沒法比,但是用來做簡單電路的仿真測試沒問題。
現在他依照香江電子市場的特點,設計出來幾款收音機的電路,比市面上要好一些,不過優勢並不明顯。
但是在是否建廠的事情上,他還沒拿定主意,如果冒然開廠,即使不被其他廠家針對,租賃工廠、招募工人、購置設備、購買元器件、建立成熟產線、拓展銷售渠道等等方面都能讓楊山一個頭兩個大,而且他感覺自己那30萬的資金太少了,即使想辦法弄到貸款也很難維持住。
現在楊山覺得最現實的設想就是買到一家現成的小廠,嗯,作坊也行,直接用他們的現成工人、設備以及進出貨渠道開展生產。生產出來的收音機,使用別人的牌子和銷售渠道在市面上銷售,俗稱貼牌。
他準備過兩天出去打听打听,有哪個廠子準備出手,然後去找幾個出貨量大的收音機廠,憑借著手里設計最成熟的三款收音機電路圖,談貼牌事宜。這樣雖然賺不到什麼大錢,但好歹能把廠子開起來。
不過楊山打听了很長時間,似乎現在還沒有這種模式,而且他也沒有足夠的理由讓那些廠子接受貼牌模式,只能是硬著頭皮試試了。
“楊後生仔,還在研究你的收音機啊!”候老先生看到楊山家開著門,就探頭過來看了看。
“侯老爺子,您遛彎回來了,該回家給候我嬸做飯了吧。都和你說過了,叫我小楊就行。”楊山抬起頭,隨口調侃道。
侯老頭到現在還是有口津門腔,還時不時的用上粵語的一些詞語,說話極具喜感,楊山感覺他說的每一個字都帶著梗。
侯家是51年舉家從津門過來的。侯老頭以前是一位手藝出眾的手表修理師傅,建國前靠著這門手藝認識了不少權貴,也積攢了些家當。
喜歡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