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先生一起回來的。
父子倆進門的時候,麗芳和李小姐並不知道。是听了瑩瑩歡叫著爸爸哥哥,才知道他們回來了。
李先生抱起女兒問︰“瑩瑩在寫什麼?爸爸看看。”
瑩瑩傲嬌的說︰“我要給哥哥先看。”
李先生故作失望的說︰“那好吧,我只能等哥哥看完再看了。”
��一把從餐桌上拿起妹妹的作業本匆匆看了一眼說︰“寫的真丑。”說完跑去洗手了。
瑩瑩馬上反擊道︰“你才丑,你最丑!”
她現在也進步了。以前遇到這種事,她張嘴哇的就開始哭。
李先生撿起來看了看,認真的說︰“也不是很丑,下次肯定能再進步一點。”
瑩瑩高興的說︰“那當然啦。老師都說我進步快。哼。”
晚飯後,雨停了。
兩個孩子跟著周老師上樓學習去了。
又過了一會,門鈴響了。麗芳跑出去開門。
李老爺子和小崔母女倆站在院外。
李老爺子問︰“你們吃過飯了嗎?”
麗芳說︰“吃過了呀。”
老爺子點了點頭,帶頭朝院內走去。
小崔走在最後,朝麗芳笑著點了點頭。
麗芳問︰“怎麼啦?”
小崔調皮的眨了下眼,沒說話。
麗芳最後進屋,見李小姐端走了果盤,準備重新再切一些。李先生正在泡茶。
大家都落座後,梅姨開口了︰“大佷子,我們這一趟過來,真是麻煩你們了。”
李先生手上動作著,嘴里輕聲說道︰“應該的。您別客氣。”
梅姨接著就說︰“正好趕上你們又添丁,本來該等到滿月送完祝福再回去的。可是呢。我們來了也有一段時間了,小崔家里事情多。就先回去了。”
這段話有點長,梅姨歇了兩次才說完。
小崔坐在自己媽媽身邊,眼楮望著茶幾。
李老太太面帶微笑,眼楮一刻不離的看著兒子那雙手。那是一雙指甲修剪得整齊干淨,關節勻稱薄厚適中,靈巧的雙手。
就是這雙手,修長有力,肌膚緊致,膚色均勻。不但能手法精美的泡茶,還能在電腦鍵盤和鋼琴的琴鍵上跳舞。
還沒等李先生開口,李老爺子說︰“再過半個月小艾他們就能回來了。我說讓你再住一段時間,你偏不听。好不容易來一趟。”
李先生趕在梅姨開口前問道︰“您的病現在好點了嗎?”
梅姨輕輕喘了口氣,用手慢慢的拍打著自己的胸部說︰“比在老家好了一點,但醫生還是沒有找到過敏源。”
小崔听了媽媽的話,開口說︰“其實就是用了一些能緩解的藥物。”
李先生和小崔本是夾角坐著,听了小崔的話,李先生輕輕側頭看了一眼。並沒有理會。開始把泡好的茶一杯杯端到各人的面前。
一時間沒有人說話,都喝起茶來。
過了一會兒,李老太太開口道︰“過敏源本來就很難查的。小崔說的也沒錯。這些緩解癥狀的藥,在哪里吃效果都一樣。”
李老爺子說︰“和氣候也有一定關系。”
李先生嗯了一聲。表示認同。
梅姨呵呵笑了兩聲說︰“和氣候有關那我也不能長期住在這邊呀。大佷子,姑姑不能喝你孩子的滿月酒了,只能提前恭賀你了。”
說完,梅姨就對小崔說︰“給我吧。”
小崔欠了欠身,從牛仔褲後面的口袋里掏出一只紅包,遞給了媽媽。
梅姨伸手遞給李先生說︰“這里面有一千塊錢,算是我給你的賀禮了。”
李老太太說︰“他姑,我們不興這樣的。你快收起來吧。”
梅姨轉而看向李老太太問︰“嫂子,我知道,甭管我拿多少,對你們來說都是一樣的。就是我的一點心意,讓孩子收下吧。”
李先生看了看父母,又看看梅姨,放下茶杯,雙手接了過去說︰“那我就替孩子謝謝您了。”
說完了,又看向小崔︰“你準備訂哪一天的機票?”
小崔說︰“盡快吧。”
李先生看了看手表說︰“把你和姑姑的身份證號告訴我吧,我讓人給你們定。”
梅姨說︰“那趕情好。”
又坐了一會,喝了幾口茶,梅姨說︰“大佷子,你如果有時間,陪著你爸爸媽媽回老家去看看吧。雖說你從小不在那里長大,可那里畢竟是你的根,再說還有我們在呢。還怕回去沒有一口熱飯吃啊?”
李先生似乎有些動容,回答道︰“哎,好的。”
梅姨又轉頭對老爺子說︰“哥,你真該趁著身體還好,和我嫂子再回老家去看看。這些年變化真不小。家家戶戶新修了房子,路也修好了。再也沒有那雨天兩腳泥,晴天一身灰的泥路了。路兩邊也像你們城里一樣種上樹了哈哈。”說出這段話,感覺她費了老大勁了。
老爺子听得滿臉神往,不住的點頭說︰“是有好些年沒回去過了。等大環境穩定一點了,還真想回去看看。”
梅姨又說道︰“咱們小時候爬過的山也都種滿了果樹。游過泳的那條河也修起了高高的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爺子不住的點著頭,臉上帶著孩子般的向往。
李老太太本是望著丈夫微笑的。這會收了收笑容,對梅姨說︰“這些年到處的變化都挺大。只怕回去也找不到小時候的感覺了。”
李先生看了看自己的父親,輕聲說︰“可以回去看看。”
一直沒有說話的小崔說︰“舅舅,舅媽,您二位如果回去了,就住我家里,我帶著你們到處轉轉。吃住行一條龍的,包你們滿意。”
李老爺子哈哈笑道︰“說不定真去叨擾你了。”
李老太太也陪著笑臉。
梅姨說︰“自己家里人,說什麼叨擾呀。你們只管去就行了。”
又對李先生說︰“大佷子,你也去,帶著孩子們去看看他們的老家。總得認個地方呀,以後說起來知道自己祖上是哪里的。”
李先生仿佛也被感染了,笑得露出了幾顆潔白的牙齒說︰“等有時間一定去。”
男人和女人不一樣。女人是菜籽命,落哪算哪。男人天生就有追根溯源的情結。要不怎麼有落葉歸根這句話呢。
李先生對對梅姨說︰“這次情況特殊,也沒能帶你們到處好好轉轉。這樣吧,明天晚上出去吃飯,算是送送你們。”
梅姨直擺手,受寵若驚的說︰“不用啦,我听你媽媽說了,你每天特別忙。說你要管好多人好多事呢。你爸媽每天都好吃好喝的招待著我們。。”
李老爺子高興的說︰“就這麼定了,明天晚上出去吃飯。”
小崔對李先生說︰“你有事就先去忙吧。我們就是來送個賀禮,和你說一聲。”
李先生沖小崔點了點頭說︰“沒關系。”
梅姨起身道︰“我听說你每天早出晚歸的,怕遇不到你。所以讓你爸爸給你打了電話。既然話也說完了,我們回去了。你去忙吧。”
李老爺子夫婦也起身朝大門口走。
李先生起身,把他們送出院門外,回到屋里,拿起隨身帶的小包和車鑰匙,著急的出門去了。
麗芳說︰“李總,你把紅包收起來呀。放茶幾上人來人往的。”
李先生說︰“我有事。你放起來吧。”
麗芳拆開紅包,又把空殼撐開看了看,踩開垃桶扔了進去。
把一沓暫新的紙幣遞給李先生說︰“錢我怎麼給你放呀?你帶在身上花唄。”
李先生接過去,拉開小包裝進去,急匆匆去了在門口。
李小姐從廚房跑出來說︰“李總,健身房裝修好了,等著你驗收呢。”
李先生邊用力的扯著鞋後跟,邊說︰“我今天還有點事。改天上去看吧。”
看著他下了車庫,李小姐說︰“每天怎麼這麼忙呢?”
麗芳打趣道︰“張經理不是也很忙嗎?下雨才有時間過來這里。”
李小姐一扭身,回了地下室。
第二天晚上,李家全部出去吃晚飯。包括麗芳和李小姐,趙師傅和雪梅。都去了。
李老太太本是提議去吃北方菜,說是合梅姨的口味。
李老爺子說既然來了廣東,當然得吃一下當地的菜才有意義。
于是,最後去吃了粵菜。
十一個人,坐了一大桌。
今天梅姨沒法單獨吃。由小崔給她夾菜。
客人要走了。雪梅和李老太太都松了一口氣。
今天大家都很高興。
一向不太說話的雪梅,今天主動和小崔聊起天來了。
問她一些菜的做法。還要加聯系方式,說是為了以後做飯給老爺子吃。有不會的就問小崔。
小崔很高興的加上了。
李老太太今天也主動和梅姨說了很多話。叮囑她回家後不要勞累,要多鍛煉身體,多吃一些有營養的東西等等。
小崔也很高興,因為馬上就要回家去了。
李先生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情緒,席間話不多,吃的也不多。只是照顧著瑩瑩。
最不舍的要屬李老爺子和梅姨了。
說起來,梅姨和李老爺子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
一個出生于都市,一生沉浮于商海,看遍世間繁華。
一個一輩子生活在偏僻的北方農村,身上深深的留下各種烙印。
就是這樣兩個人,還都記得小時候一起玩耍的情景。
大人們說話,瑩瑩也听懂了一些,問小崔︰“姑姑,你要回你自己家了嗎?”
小崔說︰“是呀。你跟我回去吧?去我們農村生活。”
瑩瑩說︰“我想讓你留下來,和我們一起生活。”
小崔說︰“可是姑姑也想家了呀。等你放假了,去老家找我好嗎?”
瑩瑩小聲問爸爸︰“我可以去找姑姑嗎?”
李先生笑道︰“可以呀。長大了去找姑姑玩。”
于是,梅姨又熱情的邀請李先生帶著父母和孩子們回老家一趟。
李先生哈哈笑著,只說以後有機會一定回去。
機票很快就定好了。
李先生拿了幾盒禮物回家,讓麗芳拿過去交給小崔。
看包裝精美的盒子,都是些廣東特產。
麗芳交給小崔的時候,說︰“這是你大兄弟讓我拿過來的。”
小崔豎起兩根手指搖了一下,說︰“兩個世界的人,稱兄道弟不合適。我還是叫他李總順口。”
閑話幾句後,小崔說︰“趙師傅真是個好男人,如果有適合的,我還想給趙師傅做個媒呢。”
麗芳笑著說︰“你知道他喜歡什麼樣的呀?就做媒?”
小崔說︰“踏踏實實過日子的唄。”
麗芳本想照著吳姐的標準說給小崔听听。可是,或許小崔也就隨口一說呢。
山長水遠的,怎麼做媒呀。就是隨口一說罷了。
小崔又說︰“如果他們真的回老家去了,我還真得好好招待他們。”
回去的那一天,是趙師傅送她們機場去的。李老爺子夫婦也一起去了。
真正的客來主人歡,客走主人安。
喜歡這個保姆有點拽請大家收藏︰()這個保姆有點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