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院子還算是周正,可能主人家就是打算租出去,所以里里外外的地方都用上了,一共十六間屋子,多是多數是兩間屋子為一戶,中間是打通的,一般一間臥房一間作為廳堂接待客人或者日常做活計吃飯用,剩下的五間屋子比較小是做的灶房,每間都可以單獨鎖上,像是這樣的格局很受讀書人喜歡。
如今這院子住滿了,李家住的是朝南的兩間,林家住的是正房三間,院子里有口井,這井也是堿水井,可以作為日常用水,院子里還有一棵柿子樹,這時候滿是綠葉子。
屋子前搭了竹架子可以晾曬衣物,今日可能是因著有客要來,並不見衣物晾曬,可見這幾戶相處的還行。
這功夫另外幾家也有在灶房忙活的,王慧珍還看見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看孩子大小也就八九個月大,還跟著一個小丫頭,不過這孩子也是乖,來了這半天,也沒見哭聲。
等著菜上桌,這幾個人就來了,這次吳氏先過來的,幫著擺了桌子,韓氏解了圍裙趁著人沒來得時候重新梳洗一遍,去去身上的油煙味。
有老嬤嬤棗兒幫著上菜添飯,也省心不少。
因著地方小,男子都在李家坐席,女眷這邊在林家,分的開也好,吃的更痛快。
“這眼看著就熱起來,我最耐不得暑氣。”
這話是吳氏說的,吳氏長得比較豐滿,微胖的美人,白的發光,王慧珍是有些羨慕跟喜歡的,羨慕這天生冷白皮,什麼不用擦就很好的膚色。
韓氏作為女主人之一自是要招待好,接話︰“可不是,每年一到夏日比冬日還難過,冬日冷還能添柴,夏日這冰可不好得。”
“也不知這京都的夏日比家鄉如何?”胡倩倩也是好奇。
王慧珍想著之前看見街上有冰鋪︰“我看街上有賣冰的,不知道價幾何?”
“想來不便宜。”
“入口的冰貴,我听說有一種不能吃的冰,這價格便宜,就是還沒去問過。”
王慧珍以前想過制冰,只是在莊子上住,不算惹的受不了,陰涼處還是挺舒適的。
按照王朝這個開放程度還有那些匠人,不應該連塊冰都沒得。
“還真有這樣的?”
吳氏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這天一熱可就遭點罪,經常熱的起痱子。
“有,這京城集齊全國的能工巧匠,這京都百姓一看生活就好,夏日一定有避暑的法子,多打發人問問。”
一時說起來生活中的小事,總有些小妙招在的。
離得不遠,兩人是走著回去的,幾位小酌一杯,阮青瑜也沒到醉的時候。
散步回去也好,棗兒跟木二跟在後邊。
“二爺在想什麼?”
“我在想以後咱們什麼時候能住在這。”
“會的,二爺努努力。”
王慧珍對于在不在京不是很在意,但是想到這是整個地方最熱鬧繁華最發達權貴最多的地方,就覺得要是能留下也不錯,能夠體驗最尖端的生活方式未嘗不可。
就像是京中已經出現了水管抽水馬桶這些物件,但是在老家很少見,一些生活便利品也是下邊欠缺的,不是沒有推廣普及,只是礙于身家困于傳統,接受度低。
王慧珍的目標是在京中先買一套宅子,不管是自住還是租出去都可以,就是這地方不說房價多貴,就是好地方的宅子也不多,多數是傳家的少有往外賣的,還得等等。
這在京中的日子也不算無聊,到哪都是景致,王慧珍也不算是宅家性子,阮青瑜去外邊讀書,她就帶著人外邊轉轉。
近點的就走去,逛逛商鋪,遠點的就讓莊大牽了車,滿城的轉悠對這座城也算是稍有了解,雖說已經節省不少,但是這銀錢也是只出不進。
這就到了初一相國寺開講佛法的日子,提前趙嫣兒就送了信,說是張家三爺一起來,兩家認識一下。
阮青瑜王慧珍這日心中有數,起個大早趕著出城,不是為了聚會,主要是想燒個頭香,像是初一十五這樣的大日子,多的是人去搶燒頭香。
“也不知道咱們能不能趕上。”
王慧珍還挺好奇,以前也有跟著何氏燒香的經歷,就是覺得很莊嚴肅穆,何氏說的講究心誠則靈。
“難呀,不過能趕上高僧早課,也不虛此行。”
阮青瑜听人說過些,多少有些了解。
“這京中不少富貴人家想上香的就早早在附近住了,還有那貴客就住在寺中,怎麼看咱們也搶不上。”
“你說今日能有水陸道場嗎?”
王慧珍也是听趙嫣兒說的,這水路道場不是誰家都能做的,也不是出銀子就行的,每個月就能做幾場,都有人早早就定好了。
“不知,想來是有的吧,我也沒見過呢。”
兩人均有些好奇,這京中盛事還是頗多的。
果然等兩人到的時候已經能看見三三兩兩要進寺廟的人,馬車已經進不去了,王慧珍阮青瑜也不耽擱,直接下來準備徒步上去。
兩人都年輕,體力尚好,這寺廟建在半山腰,就是有砸好的台階也是難行,還能看見一步三叩上去的,看著像是為家人求福的。
確實沒趕上頭香,趕上師傅們做早課,不少香客在後邊虔誠跪拜,聞著香火氣,這心里自然就虔誠不少。
相國寺好幾座廟宇,供奉皆有不同,可以看心中所求,自由跪拜,兩人問了知客僧,建議拜見文殊菩薩,問了方位,一路過去。
王慧珍把帶來的供果遞上,由佛前弟子供上,再奉上香油錢,供上長明燈。
接過僧人點燃的香,三叩九拜之禮,兩人一起求了前程似錦,王慧珍覺得這香拜完了,這心里更有了依靠,只是大殿不好說話,兩人順著走出來。
走到有人說話的地方,兩人可算是相視一笑。
“剛剛真的是被鎮住了,不敢說笑。”
“是威嚴些,雖說功名利祿並不依靠這些,只是求個心理安慰,好事靠自己。”
“當然,成敗在天成事在己,自己不努力老天爺就是想喂飯也不成呀。”
“咱們逛逛,離著中午還早,張家不是說他們定了素齋,那咱們就好好欣賞一下。”
“可。”
這相國寺作為元興朝護國寺,香火不是一般的旺盛,這寺內環境自然也是修建的一等一的美。
每座建築都很精細考究,整個寺廟殿宇連綿成拱衛狀,據說最深處供奉的是開國帝後的真身,這深處廟宇從未開放,有人把守,這傳說也就無人得知。
寺廟依山而建,道路兩旁種了不少參天古樹,仿佛也沾染了禪意,有幾株長得別有意境,每年文人騷客專門來探尋留下不少墨寶。
院內還依著地形種了不少花木,這時節正是茉莉花開的時節,這香氣都不用特意去聞,就知是茉莉花開了。
去往不同的地方要走不同的路,王慧珍跟阮青瑜商量︰“左右二爺跟我在一起,業務旁的事不如放他們也去拜拜。”
指著跟來的幾個人,棗兒也一臉期盼,確實來了這要是有機會跪拜一番,那真是一輩子的談資。
“行,听夫人的。”
“謝過老爺夫人。”
約好幾時在哪見面,就分散開,王慧珍兩人也一路賞景。
“這邊倒是偏僻,也不知道後邊景色是不是更美。”
兩人一路走來,完全是跟著興致走,沒想到走到這邊,這小路兩邊枝椏還多,像是很久沒人搭理,阮青瑜在前邊擋著點伸出來的枝椏,剛要回頭說話。
王慧珍一個手指按上去︰“噓。”
阮青瑜相信王慧珍這麼做有道理的,遂沒吱聲,這不就精神集中一下子就听見隱隱的哭聲和說話聲,兩人有點僵住,不知如何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