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你家三爺不在,貿然讓他來拜見給你添麻煩,就沒讓他來,要是方便,改天咱們約好了也讓他們認識認識。”
王慧珍觀察了好半天得出結論,趙嫣兒這婚後日子應該是不錯的,只比以前成熟穩重些,還保留一點以前的性子,穿衣打扮的也不差,臉色紅潤有光澤,頭上的發飾也都是時興的。
“你還是這樣,那我就放心了。”
這話說的動容,趙嫣兒也是嫁過來就沒見過家里人, 只是偶爾去一趟伯父府中,到底是不一樣。
“慧珍姐姐,你來了以後我也有個說話的人,我家三爺脾性尚好,我倆也算是相投,你回去問了姐夫,每逢初一十五,相國寺那邊都會有大師講佛法,那邊素齋慧珍姐姐你一定喜歡,下次咱們約了一起,也給他們引薦一下。”
趙嫣兒是知道王慧珍的性子的,估計嫁的夫君應該也是有些優勢的,況且這個年紀能來參加秋闈本身也是有資本的,兩家相交,見過人再看看要不要深交,也給慧珍姐姐一個面子。
心里這樣想的,兩人也是好久沒見,聊起從前的事只覺得好像才過去。
王慧珍一時想到在家的日子︰“想想咱們剛認識的時候仿若昨日,今日咱倆就都成人婦,遠離家鄉來了這京城。”
“可不是,剛來的時候我還不習慣,還適應了好長時間,要不是三爺體貼,我可難過了。”
“來了京城才知道,咱們府城雖說繁華也不如這京中熱鬧,就是在那邊附近逛逛,都見識不少,那南來北往的人跟物件只多不少。”
“要不說咱們想一塊去了,我呀以前就喜歡熱鬧,來了這可算是老鼠掉進米缸了,我婆母也不攔著,有機會我帶姐姐逛逛我常去的鋪子,那里邊總是有新玩意。”
趙嫣兒說起這些可就有的說了,什麼南二街的湘湘閣,萬花坊,北街的古欽銀樓,鳳翔銀樓,八寶香坊,雅香居,舶來品。
“這舶來品是官家開的,里邊都是番邦的物件,跟咱們這大有不同,不過這舶來品價格貴,倒是店里出的新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符合咱們的審美,就是價格也不算低。”
“哦,那我倒是想要過去開開眼,妹妹下次去著人傳個話。”
王慧珍在府城也有舶來品,也是見識過,只是听趙嫣兒這意思,京中仿制新品更出色,倒是感興趣,想去見識一番。
“好呀好呀,他們每月的月末或是月初會有新鮮玩意擺出來,到時候確定了時間我約姐姐一起。”
中午趙嫣兒讓廚房做了幾道京中的特色,還有陪嫁過來的人做了兩樣府城那邊的菜。
“姐姐嘗嘗,我剛過來還有些不習慣,慢慢品著也就吃出些味來,現在倒是喜歡了。”
王慧珍跟著介紹下筷子,不得不說這菜做的還是有滋有味的,張家夫人還讓人送了一道葫蘆雞和酥魚過來。
“夫人想著三少夫人招待客人,這是大廚房夫人陪嫁的張廚子拿手好菜,提前一天就要開始做,好讓客人也品嘗一下。”
“下午我親自去謝過母親,慧珍姐姐嘗嘗,這兩樣菜做的復雜,就是家里也不常吃,芸兒幫我送送嬤嬤。”
趙嫣兒知道婆母是給自己做臉面,也不吝嗇賞人。
王慧珍跟著用了一頓飯,又聊起張家現在的狀況。
“我家三爺大哥二哥都是出息的,考上了進士謀了官外放,家里也沒有小姑說話,日常就是主院和我跟三爺四個主子,還有些寂寞,婆母時常帶我料理家事,說說話。”
“那可真是好,耳根子清淨,等你家三爺考上了,要是留京那就更好了。”
“哪有那麼容易,兩個大的都沒留下,我公公清廉。”
趙嫣兒搖頭,這說來有好就有壞,家里人少事少,婆母脾氣性格也好,就是公公略微清高些,也認為外放出京是個鍛煉的好機會,所以兩位兄長就帶著家眷出去了。
又聊了會,看著時間,差不多阮青瑜該是到了,王慧珍就提出告辭了,跟張家夫人辭行約好了有時間見。
“怎麼樣?看你聊的還開心。”
見人一臉笑意,阮青瑜就知道這個故友過得尚好,兩人聊的也開心。
“張家日子極好,我這心里也就放下了,嫣兒妹妹還說要是有機會讓你跟她家三爺認識認識。”
“都是同年,要是張家三爺願意,自是極好的。”
“嫣兒妹妹說相國寺初一十五有講佛法,素齋也好,之前你跟我提過,她約我下次見,認識一番。”
“那正好,我還想著下次就帶你去。”
“嗯,我還听說京中舶來品有很多仿制新品,更好,有機會咱們見識見識。”
這元興王朝的當家人有老祖宗的留言,並不閉關鎖國,只是禁止煙土鴉片進來,查的極嚴,要是有誰家敢冒風險掙這錢,直接連累九族,這堪比謀逆罪。
這些舶來品到貨後,工部會召集能工巧匠復刻,現下手藝人還是很吃香的,這些東西會融合本朝特色形成新的物件推廣開來。
回了家卸了首飾才覺得輕快些,畢竟帶著這些玩意還要保持身姿,實在是不好受,美麗是要有代價的。
這明日還得去李家,這日子是定好的,李家跟林家一起招待人過去。
這早上阮青瑜還是正常去官學,王慧珍打扮的簡單,帶著棗兒拎著兩份回禮就過去了。
“韓姐姐。”
“慧珍來的這樣早。”
韓氏帶著胡倩倩還有老嬤嬤正在準備中午的飯,王慧珍遞上回禮,跟著一起做活。
“我想著來幫幫忙,反正在家也是無聊,不如來姐姐這叨擾。”
王慧珍主要是想著這兩家,一個是人少二是沒經驗,過來幫襯些。
“你可是有心了,這邊準備的差不多了,不用你沾手。”
韓氏攔著人,不想讓人上手,畢竟王慧珍帶著小丫鬟棗兒,已經上手了。
“姐姐還跟我客氣,以前在家里也時常料理家務。”
“那我就不攔你了,就是把這點菜收拾完就歇著吧,也沒什麼好做的。”
韓氏攔不住人,看人真心實意的就隨她去了。
今日本來李鎮說想請一個廚子來做上一桌,或者直接買了席面兩家一平攤了費用,韓氏給拒絕了,舍不得多花那一兩銀子,打算自己做,省錢又實惠,就是家常口味,大家也都知道家里啥樣,還是不要浪費了好。
“我知道鎮郎是想我省事些,我倒不覺得難過,就是省下半兩銀子也好,給你做一件褲子或者給增壽買糖不是更好。”
李鎮只能滿眼愧疚,覺得以後對夫人更好點。
韓氏也是取巧,知道自家功夫不到位,就想著在外買幾個,像是豬頭肉豬耳朵燒雞鹵鵝,這幾樣就好幾個菜了,自家再做上兩個大菜,涼菜兩三樣,炒幾個小炒,也不多費事。
跟胡倩倩商量,胡倩倩沒意見,完听人的,提前拿了銀錢過來,說是買菜錢,韓氏覺得胡倩倩這還是有點眼力見的,沒等著完事再過來算賬。
“行,我就不跟你客氣,爭取多退少補,你看怎麼樣?”
韓氏接了銀子,也是精打細算。
“听姐姐的,有什麼需要我干的,姐姐說就是,還有嬤嬤都能幫著做活。”
胡倩倩也是听了嬤嬤的勸,這才周全不少,上次去王慧珍家看人家家里家外料理的好,回來還有些氣悶,嬤嬤勸了好久,也想著多跟人學學,以後好做一個賢內助。
王慧珍幫著洗完菜,看著也是沒什麼活計,就帶著增壽玩,仔細看看這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