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七拐八拐,也不知繞了幾個彎就到地方了。
“夫人,這就到了。”
黃芩扶著王慧珍下馬車,看著這個小院,正好阮青瑜在院子里。
“怎麼樣,我看著覺得你應該會喜歡。”
王慧珍點頭,來之前對上京的房子有過猜想,能有這麼大地方已經很好了。
“西邊那間做寢室,剩下的你安排就可以。”
參觀一圈,定好了每間房的用途,還有安排好跟來的人的住處,就開始打掃衛生,把帶來的行李家私卸下車,給人結賬,這元興的商業發達,租車業務還是挺便利的。
“屋里擦好了,把茶具拿出來一會燒壺水,喝口茶。”
動作快起來,這屋小也有好處,收拾的也快,換了紗帳鋪了被褥,家具全都擦了一遍,塵土也掃了一遍,可能前任租客走的時間不算長,這屋里還算干淨。
“我讓人了買了餅,一會讓木二去外邊看看,買點菜,燒個湯,湊合吃點。”
“木二。”
“小的在。”
“你帶何嬸一起,去外邊看看哪里能買菜,晚上吃餅燒個湯。”
“回夫人,小的剛才打听了,這邊有早市,賣什麼的都有,柴火定好了,一會就能送到,缸里的是買的甜水井水可以吃,咱們院子里的水井只能洗東西用。”
王慧珍點頭,這事她知道,之前還想著在京城吃水的問題,既是解決了,那就這樣吧。
何大花先去跟著逛了一圈,糧油店里買了不少常用的調料和糧食,想著主子晚上的飯菜,買了一只燒雞,白菜買了兩棵。
“夫人,你是不知道,這京中的物價比咱們府城貴上二成,好在貴些的干調從老家帶過來了,要不還不知道虧了多少。”
買東西的時候就一臉肉疼,雖說這是主家的錢,那也是小姐辛辛苦苦掙的。
“哦,那糧食呢?可也是貴不少?”
“這細糧貴上兩三文一斤,這粗糧價格倒是差不多。”
“那還成,家里粗糧細糧摻著吃吧,何嬸你看著安排。”
何大花也在王家多年,是知道王慧珍口味的,這主子確實粗料細糧都吃,就是要做的精細些,好消化,至于姑爺愛吃什麼,她听夫人安排就成了。
阮青瑜听著王慧珍安排,並無不妥,想著夫人能吃的自己也能吃,也不糾正,阮家倒是一直吃的細糧。
收拾妥當,看著眼前的一塊地,王慧珍問阮青瑜︰“二爺,這地是種菜還是種花?”
畢竟以後可能會有同窗上門,姑且還得住上小一年的時間。
“娘子覺得呢?”
“我想著搭個棚子種點絲瓜吊瓜,爬上去也好遮陰涼,在種點小菜,這上京物價貴,咱們自己種一是吃著新鮮,二是省點錢,三是這菜種好了田園風光也是有的。”
王慧珍想的是這回來京,除了之前阮青瑜給的五百兩銀子,王氏給了一百兩,阮二老爺給了三百兩銀,公中給了兩百兩銀子,至于阮家祖父那邊補貼了多少,自己還不知道,想來有些,王慧珍拿到的手的就是一千一百兩銀子。
這路費是阮青瑜管的,之前也問了是否要給他一些留著花銷,阮青瑜說的是︰“我手里還有一些銀子,你拿著花,沒了我在跟你要。”
有了話王慧珍也就規劃好,這一路吃喝安排,自己還是要管的,到京城就花了有五十兩銀子。
剩下的每月房租,吃喝用度,人情來往都要操心,自己嫁妝錢那是不能動的,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並沒有想要動用的想法。
阮青瑜之前去莊子上見過王家的菜地,王家後來還種了葡萄,請人過去玩,也是別有趣味,就同意︰“種花太晚了,要是只種一年沒得浪費時間地方,就種菜吧,這滿院子綠色也是好風光。”
王慧珍點頭,把園子里的大概能用的地方畫下來,琢磨著怎麼種劃算。
晚上何大花準時上了飯,主子的飯是熱好的餅,一個酸辣湯,一碟子燒雞,一碟子炒白菜,一碟子家里帶的糟魚,還有一個拌木耳。
“這餅也不知道你早上吃到沒,我覺得不錯,就讓他們多買了幾個回來吃。”
王慧珍舀了湯給人,這酸辣湯是王慧珍要求的,一個是簡單,二是開胃,要不然晚上是不喝這麼重口的,實在是胃口差喝著也好開胃。
阮青瑜早上還真見到了︰“早上我見到了,著急趕時間吃了碗餛飩就走了。”
夾了一個餅,這餅又熱了一下,餅皮倒是酥了,就是餡的汁水少了,口感還是不錯。
“確實不錯,比得上府城那家,以前就听大哥說你愛吃牛肉餡餅,要是喜歡,就指使人去買。”
王慧珍沒想到他還能知道這個,見他吃的好,夾了一塊燒雞給他。
“我嘗著還行,何嬸說這附近賣東西的不少,有時間我也帶人去逛逛。”
王慧珍在府城還能坐個車出去逛逛,這京城的道上馬車更多,有些堵車,要是不遠行,步行更方便點。
撤桌時,這桌子上時蔬都吃了,燒雞還剩下點,湯一人喝了兩碗。
下人的飯就是炒白菜,酸辣湯,買的餅,這不算差了。
晚上可算是有水洗澡了,家里帶的澡堂,兩人輪著泡了一遍。
王慧珍擦頭發的時候感慨︰“這才是人過的日子。”
阮青瑜接過擦發巾︰“我听說京中有溫泉館,男客女客都有,有時間帶你去泡泡。”
王慧珍看著他沒想到還願意帶妻子出去享受,這是個優點,阮青瑜被她看的有些不自在問︰“怎麼這樣看我,不願意去?”
阮青瑜想著以自己的了解,妻子應該是願意的。
“當然不是,樂意之至,只是想到跟夫君一起出去,就覺得幸福,夫君真好。”
阮青瑜摸摸頭發,差不多干了,拿了新帕子給人︰“那我請娘子幫個忙可有這個榮幸。”
王慧珍接過,把人按到凳子上,一點點給人擦頭發,也不知道是不是沒有高科技,不管是自己還是阮青瑜頭發都很好,又長又多還亮,走出去都讓人羨慕的存在,就是擦起來也挺難受。
“這以後我給夫君梳頭發,夫君可別嫌棄。”
鈴鐺在走之被送回家了,留了十兩銀子,一根金釵,兩塊布料算是阮家給的嫁妝,這之後阮青瑜要麼自己梳頭發要麼木二幫忙,就是內宅木二不好進來,王慧珍看人梳的費勁,也起了心思,跟著黃芩學了不少,現在男子發飾梳的不錯,也願意給阮青瑜梳頭發,帶了發帶發冠之類的。
別說這打扮起人來還有些趣味,尤其是看人經自己手一下子顏值長了一兩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之前找人定了不少情侶簪子配件,現在可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阮青瑜時常感慨王慧珍心靈手巧,兩人一並出去,定不會誤會是兄妹,只因這相配的小物件,仔細看一眼,就知道不是一般的親密人物。
這晚上兩人也不折騰,畢竟任誰坐了二十多日的馬車,也不是一天兩天歇過來的,之後還得調理一下。
早上听見外邊有動靜,夫妻倆才醒,看著彼此睡的安好,兩人也不賴床了,今日還有今日事干。
早上是廚房熬的粥,配上小菜,和外邊買的火燒。
“老爺夫人嘗嘗,這是驢肉火燒,我娘說這火燒外邊不常賣,今天算是趕上了就買回來嘗嘗。”
“上京還真是繁華,這火燒就說這餅就算一絕。”
王慧珍越發期盼了,準備吃完飯就去逛逛。
上京外邊女子不少,穿得也能看出來小有家資,但是也樂意跟人講講菜價,貧貧嘴,要是講成了能樂一天。
帶人出去逛了一圈,還遇上李鎮的妻子韓氏帶著小兒逛街買菜。
兩人遇見很是親熱,畢竟是一個地方來的,王慧珍作為年紀小的先開口問了︰“韓姐姐可安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