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茉三人先到家,王老四帶著王小莉緊跟著就到了。
王小茉一行到家時,見到王陽錚,王老爺子和劉氏激動的說不出話,一個勁的說︰“好好,出息了。”
王陽錚趕緊上前拜見說話︰“爺奶,可都好?”
王老爺子拉著人︰“好,我跟你奶都好,進屋坐。”
還是王小茉家,王老爺子劉氏腿腳好,能自己生活,王老四走之前就拜托他們看宅子,幾個兄弟也同意,這才一直住在這。
“秋收,你可是出息了,奶高興。”
劉氏滿眼慈愛,這孫子拿出去秒殺老姐妹一眾不孝子孫。
何氏這功夫早就轉過彎來了,能正常跟人打交道了︰“娘,別垮了,等陽錚考上秀才,再可勁夸。”
“陽錚?”
王陽錚想起來,自己取字的事還沒廣而告之。
“爺奶,考試前夫子給取了字,陽錚二字,錚是鐵骨錚錚的錚。”
王老爺子听著就是個好名字︰“好名字,要謝謝你夫子,也是真快,今年你都十八了。”
王老大幾人也是听說人回來了,匆匆忙忙趕過來。
“秋收佷兒,你可是好樣的。”
王老大進來就夸起來。
王陽錚見禮︰“大伯,二伯,小叔,剛到家,還沒來得及拜見,勞煩幾位叔伯過來。”
王老五上前拍拍人肩膀︰“跟你哥叔伯客氣什麼。”
問了問之後的安排,說了這祭祖的日子,還有宴席的時間。
“秋收。”
“秋收有字了,以後喊陽錚。”
王老爺子插話,男子喊字也比較鄭重,重視的意思。
王老大回過神答應︰“陽錚,好名字,你看看你這邊的朋友有幾桌,需要注意什麼,跟我念叨一下,我好安排。”
幾個人對了一下流程,並沒有什麼問題,現在就差王老四回來了。
王老四一路急趕,要不是顧慮小閨女身體,早就到家了,這也速度不慢,兩個時辰之後也到家了。
“爹。”
听見動靜,幾人出來迎接。
王老四看見長子高興︰“好好,給老子長臉了。”
看起來很是激動,王陽錚笑的靦腆,給王小茉看的起了一身雞皮疙瘩,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爹,小莉,先進來收拾收拾吧。”
王小茉開口打斷了父子情深的畫面,何氏也拉著人進來。
王老四想著老家這邊應該是有安排︰“家里怎麼安排的?有什麼要準備的。”
王陽錚開口︰“爹,家里這邊都是叔伯幫襯著,基本上沒問題,就是爹你的朋友看看請誰來,這得你自己安排一下。”
王老四想著幾個兄弟也靠譜,打算一會過去看看,至于自己結交的朋友 ,也不算多,提前去說一聲就行。
“哥,你取字的事跟爹說了嗎?”
王小茉插嘴,之前寫信回去有提過,也不知道王老四注意沒。
王老四自然是看見了︰“陽錚?”
王陽錚又解釋一遍,王老四點頭︰“回去多備份禮謝謝夫子。”
說完就開始忙起來,何氏王小茉想著家里這些人怎麼安排,最後還是王長栓說到他家擠擠,反正就他一個人 ,那這就好安排了,主要是這次回來的人多,還真得給人找個地方住,家里辦喜事來人也亂糟糟,要提前安排好。
還有兩日時間就到日子了,王陽錚也抓緊時間去鎮上學堂告知夫子消息,還有就是邀請原來的同窗來參加宴席。
夫子也是有渠道知道今年的錄取情況,之前王陽錚也有來信說要參加,沒見到他名字還以為沒考上呢。
王陽錚上門邀請恩師,王明義自是願意︰“好小子,我還跟你師娘說遺憾呢,原來你考了個第五。”
王陽錚一臉感激︰“都是夫子基礎打的好,才有小子今天。”
王明義想著這也算是自己學堂出來的高徒,可不是高興,答應一定準時上門。
送走了王陽錚,還跟夫人說︰“早就看出來是個好孩子,果然爭氣。”
夫人胡氏若有所思,問了一句︰“可有婚配?”
王明義看著人問︰“應該是沒有,不見人說起。”
胡氏頓時來了興致︰“你說我娘家佷女茵茵怎麼樣?”
王明義想起夫人娘家佷女,就頭疼︰“這我可說不好,不過陽錚家里如今家大業大,怕是挑媳婦的眼光高點,我就一個啟蒙的夫子,人家上門是尊重我。”
話里話外意思就是,我對人家可不重要,管不了人家的婚姻大事。
胡氏︰“看你怕的,又沒說一定說成,不問問怎麼知道不行?”
王明義不愛這些事,也不接話,雖然茵茵是好孩子,但是這倆人他看來是沒緣分。
王陽錚還邀請了幾個同窗一起,在讀的就一起通知了,這些少年真有些羨慕。
“陽錚,府里學堂怎麼樣?”
王陽錚也細細說了情況,雖說學費不貴,不過這來回路費這些也不便宜,家里有點家底也不是不能試試,多去幾個同窗他也高興。
王小茉在家看著安排,查缺補漏,爭取不出差錯。
王小莉也被分配了任務,到時候要招待好來的各家姑娘孩子。
王小茉之前跟王老四何氏兩個商量過這擺桌的數量,最後定了五十桌,應該是夠用了,這其中上菜的活計什麼的,都是用的族中子弟照顧。
這算是族里的喜事,上次這樣還是族長他們那輩辦酒呢。
族中王小茉這輩的兄弟不少,本來就很羨慕王陽錚家里如今的氣派,現在更是恭敬。
這到了日子祭祖需要趕早,族長帶著王老四王老爺子王陽錚一起站在前邊,給列祖列宗上香敬告今日之喜事。
能站在前邊,對于每個宗族男子都是一件光榮的事,這一生如無意外就是上族譜,成年能排到前邊,剩下的就看自身造化或者子孫出息了。
這祭祖儀式也不算繁復,兩個時辰就完事了,供奉的豬頭,整羊是要等晚上做了大鍋菜,分給族人沾喜氣。
這就開始陸陸續續來人了,這天好,既不熱也不涼,不用搭棚子,桌子都擺好了,先是擺了四十桌,如果不夠在外邊再加。
菜是按照五十桌做的,只多不少,客來客往熱鬧極了,王小茉也跟著招待來的女眷跟在何氏身邊,不時微笑,總感覺腮幫子有些僵硬,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