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晚上我去老宅,你跟二哥老五說一下都來,有事商量。”王老四抽空跟王老大說了一下下午要去老宅商量事。
這邊送走人,王老四就去找王明平,說了這幾家人來買吃食是沒問題的以及用人的問題,王明平自然是答應的,也很歡喜家人能去做活,這幾家其實多數是沒啥手藝的,平日里這能跟著賣苦力,掙個辛苦錢,這總想著給小輩謀個營生。
王明平家生活倒是不差,就是孩子沒學了他的巧嘴,掙不了這份體面,干脆趁著這次機會,找個其他路子,長長見識,鍛煉一下,以後靠著關系人脈送進鋪子里當個掌櫃學徒也是要有幾分機靈本事。
說好這事也不耽誤,王明平通知及家人明天來簽契,王老四不耽誤找人張羅蓋棚子,這作坊棚子好蓋,無非是木料和草簾子,最難的是灶上的鍋,這鍋要都是買高價的,有些費錢。
這功夫因為地里活計不算多,村里閑著的人還算多,跟族里買了夠用的木料,找人換了草簾子,招呼人去家里做活,承諾一人給五十文工錢,不管飯。
這閑著也是閑著,做上多半天能掙這個錢多的是人願意,王老四為了趕工多找了幾個人,灶台是打算加到八個灶,家里的灶全都挪出來,省得來回折騰,有四個人搭灶台,把家里的灶拆了先用著材料,不夠的只能明天在繼續,王老四找人買了剩余的料。
還有四個加上王老四一起準備搭棚子,這搭棚子首先還是要有個靠山,選的地方是靠著牆的,這地方王老四找了王明海買下來了,契書後補,都是自家族人,先開工倒是沒啥問題,這棚子是順著牆排開,一溜搭上灶,正好搭上八個還能有些富余地方,就是原來的院牆不夠高,這來人外邊是先是加高牆,里邊拆灶,人多動起來也快,擦著一點黑天,這活干好了,這灶明天還得等材料到了才能接著干。
這邊王老爺子听說老四家外邊在建棚子,不放心沒等兒子來就先過來了。
“爹,你咋來了?”王老四看見王老爺子,先放下手里活計招呼人。
“我來看看,你這是弄啥?”王老爺子上手要幫忙。
“爹,不用你動手,我們干就行,晚上我上家去跟你說,這事來的急,還沒來得及商家說去。”王老四解釋了一下沒通知王老爺子的原因。
“我還沒到干不動的時候,給你搭把手,你干你的。”王老爺子也沒說啥,就在邊上搭把手,跟著干活,王老四拗不過他就隨他去了。
這邊王老四要忙的東西挺多,正好王老爺子來了幫他看著,還抽空去了一趟鎮上雜貨鋪子,問尤掌櫃能不能買到鍋,畢竟這鐵匠鋪子太貴了,要是有那用過的也是可以,這尤掌櫃不愧是多年經營的,還真有這渠道,是那敗家子抵債或者過不下去的賣了活命的,王老四也不管這個,就問能不能給弄來六口鍋,這尤掌櫃說明天來取,能有幾個就賣幾個,價錢自然比新的少兩成價錢,王老四留下一兩銀子定錢這才回家。
這晚上王老四來了老宅,何氏娘幾個倒是沒來,還在家準備明天食材,哥幾個也在,說了以後要往外多批發吃食的話。
“老四行呀,這生意越發大了。”王老二拍拍兄弟肩膀。
這親兄弟生意做大了,以後對自家也是好事,王老四又不是忘本的人,就說這幾個月跟著王老四可是沒少掙錢。
“老四有啥活你就說就行,鎮上買賣你嫂子幾個忙的過來。”王老大也想著幫上些忙。
“大哥,這家里活計都完事了,就是這後期要招人干活,下午上午都要四個人干活,上午二十五文一天,下午二十文一天,咱家有那想去的提前說。”王老四把在家想好的話說出來。
“老四,你說我來行不?”劉氏突然來了一句。
“娘∼”王老四看著他娘,有些錯愕。
“他娘,你就別湊熱鬧了。”王老爺子說了一句。
“我這身板硬朗,這活計都能干,在家伺候你這個老頭都行,出去掙錢怎麼了?老四也不用為難,該干什麼干什麼唄。”劉氏倒是不是為難兒子,她這是真心想去干活,在幫著兒子看著點。
“你去了誰敢指使你做活,做的好不好你讓老四老四媳婦咋說你!快別瞎操心了。”王老爺子知道老妻咋想的,但是這事真不對,還是出聲阻止了。
“那你說啥是啥吧。”劉氏白愣老爺子一眼,就沒再說什麼。
“別听你娘的,她是好心,就是不是這個事,我倆夠花用了。”王老子補充一下。
“老四,讓你二嫂去咋樣?”王老二倒是先說了,這功夫王老大家里都忙著,長女也到想看人家的時候了,自是不能去,王老五家也是夫妻忙活,騰不出人手,這老王家還真就是張氏閑著有功夫能去。
“二嫂願意是可以的。”王老四想著二嫂這些年也沒鬧出什麼問題,自然是可以的。
“就是來了得听安排,也要簽契。”王老四補充了一句,這話其他人說不成,他來說正合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沒啥問題,你放心,我一定囑咐你二嫂好好干。”這邊王老二倒是直接應下,張氏雖說有些不靠譜,但是這些年看著也是安份,在家門口能掙錢給家里添些進項,那肯定是樂意的,只能說世事難料,王老二這功夫只顧想著掙錢,在他憨厚的想法里大家可不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只有幫自家人的,卻不知道這一家人也是分人的。
這邊幾個兄弟也說好了有活計讓王老四說一聲就能來,王老四在家就商量過了,不耽誤幾兄弟賺錢,再說了就明天還差幾個灶台,找上兩個人在自家人明天就搭好了。
王老四幾個說會話,就要走,這時劉氏來了一句。
“老四,小菊家能做個不?”劉氏提了嫁出去的女兒,這嫁到張家也是莊稼人家,是個獨生子,家里上邊三個老人都是能干的,家里有十幾畝好地,這要是兒子少就是好人家,但是王明菊生了三個兒子,這張家自然高興壞了,一脈單傳兩代,這回家里可是熱鬧了,就是兒子長大了就有些為難,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些地一年除了自家吃,賣出的錢交了稅除了吃喝走禮,一年也不剩啥。
“大姐想做自然是可以的,就是不知道她願不願意。”王老四想起大姐也是想起來張家村離這邊有些距離,目前還沒有人去那邊,要是大姐想做自然是可以。
“我捎個信讓你姐家來一趟,上次還是過節來,也沒見到你們幾個兄弟就走了。”劉氏就這麼一個閨女,兒子有能力,自然想讓兒子帶一下親姐賺錢。
“行,大姐來了喊我,好些日子沒見過了。”
喜歡穿越之過好小日子請大家收藏︰()穿越之過好小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