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

第575章 大唐商政促進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404守夜人 本章︰第575章 大唐商政促進會

    第二天,初十一,今天是個大日子。

    明帝李世民親耕籍田,重農勸稼。

    所謂“籍田”,是古代帝王在春耕前象征性耕種的一塊田地,以示對農業的重視,並祈願豐收。

    儀式通常包括

    祭祀神農以太牢(牛、羊、豬三牲俱全)之禮祭祀中華農耕文明的始祖神農氏。

    帝王親耕皇帝親自手持耒耜或扶犁,在田地上推行三次,稱為“三推”。

    禮成勸農隨後由司農官員率眾完成耕種,並頒布詔令,宣告春耕開始,勉勵天下百姓專心農事。

    這樣的事其實在貞觀元年二月六日進行過一次春耕日。

    但那一次的春耕勸農隨後也引發了帝京‘王守義’事件,河東地區被清算。

    隨後的貞觀二年因為諸多事由,沒有再進行親耕籍田,今年再啟。

    不過看起來今年是個歡慶的年份,前幾日來自邊境的大勝消息,實實在在讓大唐的威名傳揚四海。

    如今大唐,歷經兩年大治,已經有了初步的“四夷自服”局面形成。

    所以凡是大唐朝廷的重大事項,每一個活動,都有著內含的意義。

    這一次的春耕也不例外。

    朝廷邀請了在京的各方國使,還有大唐各地的代表,一同參加春耕。

    不止如此,此番春耕還是一項農業技術展示的平台。

    由大唐皇家農學院、科學院和北陽特區聯合推出了各種新式農業用具,目的是展示大唐農業科技的進步,但側面也借此展示了大唐的實力。

    畢竟人以糧為天,雖然沒有直接展示大唐糧食收成,但從這些器物中可以預測,未來的大唐糧食產量情況,這就是國力展示的一種。

    也更是對最廣大農民信心的提振。

    要知道,貞觀開年以來,旱災,水災,蝗災,震災,霜災,各種災害層出不窮,但在大唐朝廷的實力出手下,賑災平難,因各種災害導致的糧食減產程度也被大大降低,百姓們雖然不能說豐衣足食,但至少大部分人餓不死。

    而餓不死,在任何時代,都是一件極難做成的事情。

    所以,大唐才能提前一年展開對東突厥的滅國之戰。

    接下來,大唐的國力也將進入正式的快速上升階段。

    因為,基礎已經初步搭建,時代和天氣也將眷顧大唐。

    歷史上,就是從貞觀三年開始,風調雨順,全國糧食連年豐收,人口快速上升,社會安定,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外戶不閉。

    所以今年的春耕日有重大歷史意義。

    事實也是如此,參與這屆春耕日的人極多,也必將是歷史上最隆重的一屆春耕日。

    大唐攜著大勝之威,威服四海。

    夜里,百叟宴,天街之中,燈火通明,大唐皇帝李世民與民同樂。

    與兩年前的那夜不同,今年的夜宴上,沒有再出現類似王守義這樣的人,這也是世家大族最怕的一件事,幸好沒有發生。

    但,要說真沒什麼事,也不對,一項司法事件出現大眾眼前。

    很明顯,此刻能出現的事情,都是早已準備好,有著其特定的目的和意義。

    法院院長戴冑公開提起一個案例,一名叫劉恭的囚犯因為脖子上有“勝”字的紋理,自稱“當勝天下”。

    于是被逮捕入獄,如今對他的判決,法院、檢察院等多方不能達成合議,想要請明帝聖裁。

    李世民听後朗然一笑道“如果上天要使他興起幫助大唐復興崛起,朕反倒是歡迎,因為大唐以人為本,若有人能力超過朕,那麼內閣政事堂朕會為他留下宰相的座席。”

    “但同樣,朕也想告訴與朝廷和地方官員同志,大唐律法以人為本,應以寬簡,劉恭之言朕更相信是酒後胡亂之言,于國于民無傷大雅,不應重罰,應該以最新出台的大唐律法為準,貫徹罪刑法定原則。”

    “他的言語沒有造成社會極大損益,那就按照律法,先以批評教育為主,其次罰利,再次短獄,不可再增。”

    “回到劉恭身上,一個勝字根本說明不了什麼,往後律法一定不能以難為民眾為要,要體現慎刑恤獄,更不能有無端猜忌而罪人的司法態度。”

    最後,李世民的話贏得了廣而熱烈的掌聲,也為接下來的律法改革再次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于李世民的話,三大報接下來好幾天對其進行闡釋,引發坊間討論,為未來的法治大唐奠定了民意基礎。

    時間一轉,到了貞觀三年一月十五。

    這一天,上元佳節,就在各坊市街巷早已準備好熱烈慶祝佳節時,大唐皇家商學院卻在舉行一場籠注定載入史冊的“大唐商政促進會議”。

    學院新建的大議事堂內,人頭攢動,此次參與會議的人數高達五百多人。

    與會者並非尋常百姓,而是經過嚴格遴選的各界代表。

    有身著錦袍、精明干練的京畿與各地豪商巨賈,世家大族。

    有代表朝廷各部的重臣,如民部尚書劉政會,工部尚書段綸,鹽鐵司長李明濟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有科學院、農學院、工學院、商學院等高學翹楚;

    還有來自西域、新羅、吐蕃、吐谷渾、東北諸部等地的行商領袖與使節,他們衣著各異,但都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會場布置也是莊重而新穎。

    由李長河繪制的巨幅《大唐主要商路圖》懸掛于正壁,其上不僅標注了傳統的絲綢之路,更用醒目的朱筆勾勒出計劃中的海上貿易航線與內陸水陸聯運等網絡。

    台上還陳列著一眾最新研制的產品精巧的齒輪傳動織機模型,晶瑩剔透的玻璃器皿,高效的新式水輪碾磨模型,頂級工藝的白糖等。

    當然還有絲綢,茶葉,精鹽,肥皂等兩年前就有巨大利益空間的產品。

    在隔壁,還有兩個展廳,全部都是大唐最新出產的商品,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只等會議之後的午後,于大眾參觀。

    而這些無聲的展品,就是如今大唐工業與商業潛力的最強宣言。

    早上九時,鐘磬清鳴。

    皇帝李世民身著常服,在參議郎李長河及內閣重臣的陪同下,步入會場。

    他沒有直接登上主位,而是緩步繞場一周,目光掃過每一位與會者,微微頷首致意。

    這份平易近人,讓在場的商賈們受寵若驚,也讓外國使節感受到了大唐皇帝對商業的真誠態度。

    “諸位。”李世民坐定,聲音沉穩有力,回蕩在大廳中,無需刻意提高,便自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今日上元佳節,萬民同樂。然,民富方能國強,國強始得民安。”

    “富之根源,在于生財有道,流通有方。故朕今日與諸位賢達齊聚于此,非為虛禮,實欲共商大唐商業振民之大計。”

    開場寥寥數語,定下了會議的基調務實、開放、利民。

    而後會議的核心,由李長河主導發布。

    他走到台前,身後是數塊巨大的漆板,上面已用白筆勾勒出今日議題的綱要。

    “諸位。”李長河目光炯炯,“今日之會,旨在明確三件事

    大唐欲為何事?

    大唐將如何為之?

    諸位可從中獲得何種機遇?

    喜歡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第575章 大唐商政促進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第575章 大唐商政促進會並對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