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孫,原來你沒睡著啊。”
朱元璋連忙走到搖籃前,把眼珠滴溜溜轉地朱雄英給抱了起來。
馬皇後不知道孫兒心里說的什麼話,但看到孫兒吸著口水的表情,就知道,一定是在向朱重八要吃的。
“英兒,你又想吃什麼?”
“雞腿!”
朱雄英笑容很是滿足,顯然對于猜測的答案,已是十拿九穩。
朱元璋見狀,也忍不住笑了。
“好,要是乖孫你猜中了咱的獎勵,咱就先獎勵你一個雞腿吃。”
“一言為定!”
“哈哈,咱可不會誆騙小孩子,再說了,天下物件那麼多,你真能猜得中麼?”
不是朱元璋小瞧乖孫,而是他心里想的獎勵,尋常人難以猜得到。
朱雄英看到臭屁的老朱,不假思索的說出早就猜到的答案。
“試題。”
朱元璋驚訝不已。
馬皇後一看朱重八的表情,就知道孫兒這是猜對了。
她略一思考,也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重八,你這是打定了主意,要讓他們下次再考,還要給賞給他們試題,這可真是……”
殺人誅心了。
恩科不是年年開。
下次恐怕就是三年後了。
而且恩科開放,可能會多錄取一些名額,甚至在冊的舉人,只要成績好有才學能干事的,也能經由舉薦,在地方上擔任官吏,因此這些學子里,還有前來京城活動的舉子。
十年寒窗苦讀,眼看著就要朝登天子堂,卻因一步走錯,連考試的機會都沒有,還要重新苦讀三年。
確實是一個深刻的教訓了。
“妹子,咱剛才不就說了,讓他們把名字留下來,咱留名字,難道是點給他們做官用的嗎,當然是事後抓人用的。”
朱元璋雙手一攤,十分無辜的說著。
“咱給他們機會了,但凡撐不住能走的,還有聰明的提前離場的,咱都不予追究,剩下的那些非蠢即壞的,就算是讀死書考上狀元,咱又用不了,更不敢用。”
科教泄沒泄題,朱元璋這個幕後的最大推手,心里門兒清。
他讓老先生擬定並宣揚出去的,只是同類題型而已,根本不是原本的真實題目。
不然的話,數以萬計的寒門學子,都掌握到了原題的話,那他還考什麼考?
這件事,但凡有腦子知利弊的就能知道,它是謠言。
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進京趕考的學子們願意相信呢?
一部分是蠢,輕信謠言;一部分是壞,受李善長操控,而故意煽風點火,在臨開考前整這麼一出的,是想要借機,把他之前的安排全盤打亂,重新換人,出有利于這些人做的考題。
“這幫子人要是把心思用在正道上,還愁榜上無名嗎?”
科舉題目是老先生擬定的,還有宋濂參與其中。
朱元璋也是一直在關注。
其中有半數的同類題目,學子們只要看到流傳出去的同類題目,刻苦用功就能對答如流,剩下的半數則需要考校他們的應變和處事能力,是符合他當下選拔人才的一套堪稱完美的題目。
如今在朝中做事,既要思想靈活的,又要踏實干事的,而一些功勛權貴子弟,見識優于寒門與普通老百姓家供養的學子,卻偏愛投機取巧。
眼下在洪武門外要見他的學子里,恐怕都沒有這些人的身影,只有一些被利用的棄子。
“老先生和宋學士,嘔心瀝血才給咱定好的題目,咱是不能讓他們白費工夫的。”
【那你剛才還要把劉老先生,請到詔獄去走一圈?】
朱元璋听到乖孫的疑問,同樣露出一抹狡黠如狐的笑意。
“乖孫,要不你再猜猜,咱為何要這麼做,猜對了,咱再獎勵你一個雞腿。”
“重八!”
馬皇後這時出聲制止。
“英兒一天吃兩個雞腿,過了。”
【不過不過,今天吃一個明天吃一個嘛。】
朱雄英伸手拽著馬皇後的袖子搖了搖,眼巴巴地為自己的肚子求著情。
朱元璋生怕妹子不同意,趕緊把乖孫的提議說了。
馬皇後看著這對爺孫,無奈撫額苦笑。
“你們爺孫倆可真的是……罷了罷了,重八一定是想請劉老大人去詔獄避避風頭,反正距離真正開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這一個月里,只要查出韓國公的罪證,把諸事擺平,那些學子知道被利用了,劉老大人自然恢復清白之身,只不過,這應當是劉老大人,最後一次出題了。”
誰叫劉老大人,按照朱重八的意思,把重點畫出去,還散播給那些沒有資源與人脈的貧寒學子呢。
朝中的既得利益者,是絕對不可能再放任劉老大人再利用同樣的手段,選拔第二批不符合他們心意的同僚的。
朱雄英听到奶奶說罷了,還以為自己雞腿能進肚子里了。
沒想到,到嘴的雞腿飛了。
“睡覺!”
失去了動力的朱雄英,兩眼一閉,倒頭就在朱元璋懷里睡著了。
朱元璋晃了晃,又低頭听了听聲音,這才對著馬皇後低聲解釋著。
“乖孫沒生你的氣,他是真困了睡著了。”
“英兒又不是小氣的人。”
馬皇後嘴上這麼說著,還是在心里記下了。
今日給孫兒多加一個雞腿。
明天再多加一個。
……
洪武門前。
曾經懸掛人頭的門牆上,如今早已不見飄搖的人頭,只有些許斑駁的血跡,警醒著後人。
閑著沒事別來洪武門前鬧事!
可惜,站在下方的學子,只顧眼前,根本沒有抬頭往上看。
因為頭頂的烈日,太曬了。
許多細皮嫩肉的學子,感覺自己快要被烈日烤糊了。
偏偏這洪武門是皇宮入口,為了便于防衛,方圓百丈都是空地,連樹蔭涼都沒有,學子們為了表達自己的一腔孤勇,當然也不能撐傘,不然他們不就成了來郊游的嗎?
“這都過去兩刻鐘了,陛下怎麼還沒來?”
“還不是李兄,你剛才喊得聲音太大,驚到了宮里的貴人和皇孫?”
“陛下都不賴我等聲勢浩大,唐兄你倒是愛多管閑事!”
眼見學子們因為耐力不夠,就要出現內訌,互相點名道姓的開始揭短。
得到吩咐的門前侍衛,立即搬出桌子,將筆墨紙硯一一擺開,熱情地招呼著那些激烈爭吵起來的學子。
“才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