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

第487章 海軍不耕作,他們的田該怎麼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海上浮森 本章︰第487章 海軍不耕作,他們的田該怎麼分?

    不料,朱元璋面色古怪地嘆了口氣。

    “他不是來求情的。”

    “他還真來了?”

    馬皇後愕然。

    朱元璋重重地點了點頭。

    不僅來了。

    還大張旗鼓的來了,一副來了就賴著不走的架勢。

    “咱都給他機會,讓他借故病退了他還不退,妹子,咱仁至義盡了。”

    朱元璋想不明白。

    這京城,這朝堂,沒有了李家子弟讓李善長拼死庇護,還有什麼值得李善長留戀呢。

    李善長啊李善長。

    老先生又不是你李善長,不會結黨抱團,對你李善長趕盡殺絕。

    告老還鄉,去鳳陽老家陪兒子抱孫子不好嗎?

    強弩之末為何還要硬撐呢?

    ……

    午門外。

    李善長拖著病體,趕在文武百官之前,第一個來到這里,等著上早朝。

    當了這麼多年的臣子,這是李善長上早朝最積極的一次。

    那消瘦的身形,還有臉上掛著一如既往的得體微笑,引來了所有人的側目。

    面對一些人幸災樂禍的面孔,還有不懷好意的打量,李善長恍然想到三年前,劉基告老還鄉,被構陷罪名,逼著從溫州回京時,強撐著病體前來上朝的情形。

    簡直和他此時,如出一轍。

    但不同的是,劉基為人孤傲,不肯向當時權勢如日中天的自己和淮西功勛低頭,他不同。

    他為了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薛尚書好。”

    “劉尚書好。”

    面對李善長主動打招呼,薛祥和劉仁先是愣了愣,反應過來,連忙拱了拱手,低聲問候。

    “听說韓國公病了,此時來上朝,能堅持得住嗎?”

    “老夫身體雖然有疾,但食君俸祿,為君殫精竭慮是應當的。”

    李善長故意比劃著劉基所在的方向。

    “想當初,誠意伯病得腳都走不動路了,還要拄著拐杖前來上朝,哪怕陛下沒有交給他差事做,他還要站在殿門口呢,如今老夫執掌太常寺,兼管禮部雜事,身為寺卿,更不能懈怠。”

    被點名的劉基,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越過李善長,走到前方,面無表情地盯著大門上的一圈圈年輪木紋出神。

    他想不明白。

    都到了這種地步,李善長為何還要硬撐著留在京城。

    難道是怕自己手握彈劾大權,棄了官職以後,被自己暗算?

    別看現在李善長效仿他的所作所為,他卻是不齒李善長當初為了一己私欲,氣量狹小不能容人,從而做出趕盡殺絕的事。

    “請諸位放心,只要老夫還有一口氣在,絕不會辜負了陛下的信任,老夫還要替陛下多賣力氣,將功折罪呢!”

    李善長的視線,在文武百官身上,一一掃過。

    那些揭發李家人犯事的朝臣,還有想著落井下石的人們,紛紛心虛地低下頭。

    前者暗中後悔,後者開始猶豫。

    李善長將這些人的反應,全部收入眼里,臉上掛著慈祥的微笑,心里不屑地冷哼一聲︰想趁我病要我命,也要看看你們有幾斤幾兩!

    就在他準備再多說幾句,敲打敲打眾人時,門扇提前打開。

    “百官覲見!”

    不少人暗中松了口氣,魚貫而入。

    來到奉天殿內,眾人行完禮。

    本來打算直接說正事的朱元璋,不得不專門問候,下面站著的這位大明開國老功臣,也是曾被他譽為第一功臣的淮西老大哥,李善長。

    “韓國公身體不適,咱上次去看的時候,樓御醫說讓你應該多臥床休息,咱還想著,說免了你今日上朝覲見,沒想到你竟然提前來了。”

    朱元璋以為自己能看見李善長請假的奏本。

    結果看到本人硬撐著上朝。

    感覺一天的好心情,都煙消雲散了。

    李善長的腰都彎了,可骨子卻比鋼鐵還要硬,也不知道到底在堅持什麼!

    “多謝陛下記掛,老臣這幾日,見太子殿下將府上無辜的女眷幼童,還有不涉朝政軍隊的佷孫,查明無罪後,放歸府上,知道不是有人構陷,而是府上那些人,借著老臣的名聲去招搖撞騙,為非作歹,老夫心結已解,日日見好,如今已經能下地行走,為陛下分憂,將功折罪了。”

    行。

    朱元璋還想著,借生病的理由,把太常寺卿一職,交給別人暫代。

    暫代著暫代著就能讓李善長賦閑在家呢。

    結果李善長先把好听的話說在前頭了,真是能屈能伸。

    朱元璋不禁看了一眼兒子。

    標兒啊標兒,你的手段還是太嫩了些,人家反過來利用,故意挑釁你呢。

    朱標當然听得出來,李善長話里有話,他也不是爭一時輸贏與長短的人,為了避免李善長等會兒再死皮賴臉的開始訴舊情,立即站出來,拱手一拜。

    “父皇,兒臣已派了陸百戶,查明了句容縣軍田的具體情況,應天府境內的將士,戶籍與家庭情況已核實完畢,錦衣衛調查期間,當地百姓主動詢問起,下一次朝廷征兵的時間,各地官府,都收到了許多百姓的投名狀,想要為自家孩子報名參軍。”

    世上不乏一些熱血赤忱的好男兒,想著參軍報國。

    但是,還有許多需要考慮養家糊口,養老養小,為生活奔波的普通百姓。

    廢除軍戶制,以前那些是軍籍,想讓自家孩子遠離危險的人家,如今開始教起了自家兒郎保命的功夫,更別提其他普通人家了。

    朱元璋推翻了壓迫絕大多數漢人的元朝後,拿普通百姓當人看,只要肯吃苦受累就能領到荒地或田地耕作,在這個有口飯吃就能養活孩子的時代,人口是年年遞增。

    當兵,成了如今許多普通人家追捧的選擇!

    “咱今日正要說這件事,工部造的戰船已經往松江府運了一批,之前說下海抗倭,征招海軍,由于海上作戰要克服的困難比較多,條件比較嚴格,咱想抽調各營一部分兵力,當時沒有人樂意,咱讓湯和在地方上征兵,反應也平平,咱就想著,既然新的軍制這麼受歡迎,咱就把它推廣到沿海各府州去,愛卿們認為如何?”

    滿朝文武,沒有一人出聲反對。

    都說改革會侵害既得利益者的已有利益,可誰叫現今軍營里,連士兵帶將領,對朱元璋那是滿心滿眼地服氣呢。

    再加上,征兵的條件高,其實對于已經有條件培養子弟的將門和將領人家更有優勢,朱元璋根本沒有刻意打壓的意思,大家巴不得多來一些建功立業的機會,給自己也給家中後代爭取一下,早日還清這些年佔的便宜,早日贏回陛下的信任。

    誰反對,誰腦袋就是被驢給踢了!

    “末將沒有異議!”

    “臣無異議!”

    “臣也一樣!”

    朱元璋舒服地喟嘆一聲,就要拍板定論時。

    一道不和諧的聲音響起,並且故意哪壺不開提哪壺。

    “陛下,海軍不像駐扎海岸的衛所士兵一樣,他們在海上航行,並不參與耕作,按照新的軍制,這田要怎麼分?難道要霸佔其他軍營的將士,辛苦勞作得來的耕地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第487章 海軍不耕作,他們的田該怎麼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第487章 海軍不耕作,他們的田該怎麼分?並對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