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

第449章 天助人助,再加些話術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海上浮森 本章︰第449章 天助人助,再加些話術

    這可真是天助我也!

    朱標在進院門之前,特意搓了搓臉,把劉海弄得繚亂一些,讓人一眼看出他精神不濟的表象。

    劉敏在旁邊,看著平時最注重儀表的太子殿下,把自己弄得如此狼狽,還以為殿下是累了,剛想幫殿下重新打理一下。

    卻見殿下又用手在地上摸了摸,接著往身上蹭了蹭,然後信步走進正殿。

    “父皇,有什麼開心的事,說出來讓兒臣也開心一下。”

    “……”

    劉敏就像那丈二的和尚摸不著腦袋。

    殿下這是在搞什麼名堂?

    大殿里。

    朱元璋看到朱標逆著光走進來,立即興奮地招了招手。

    “標兒,你快來看,貴州的平蠻之捷結束,還有許多當地土官不服管教,但是,在听聞朝廷給應天府百姓將士接種牛痘後,許多土官在得知牛痘接種的效果後,紛紛上表朝廷,要歸順咱,當地的主將胡汝,借機沒動用一兵一卒,又收服了西南方向二百里方圓的國土,大功一件!真是大功一件啊!”

    自從西南雲貴川等地區納入大明版圖以後,當地部分土司或部落不服管教,經常興兵作亂。

    正月的時候,貴州一些當地土官首領,發動了小規模的叛亂,被指揮使同知胡汝擒拿住。

    可依然有許多人,不服管教,偶有摩擦,認為納入大明版圖沒有半點利益可言。

    不僅那些土司和土官是這麼想的,當地經常受壓迫的百姓,更擔心漢人像元廷一些殘暴的將軍臣子一樣,把他們視作豬狗不如的奴隸。

    哪怕大明的官員在當地教化百姓,並以史為例,擺事實講道理,說明了數千年來,漢人與各民族的主動融合的發展情況,但架不住根深蒂固的思想難以一時解決,只能徐徐圖之。

    “結果沒想到,當地有外商自江南而來,引起了小規模的天花傳染,這個病,依照他們當地人的治法,也是沒解,咱在當地的軍醫幫他們防治,還調集了大量的藥材,救了不少土官和百姓的性命,後來听說了接種牛痘的事,那些死了家人的土官,就決定讓咱派人去幫他們接種一下,連那些封閉在山野里,不願意跟咱漢人有接觸的老百姓,也都紛紛請願,說願意咱們派人進去幫忙管理了!”

    朱元璋對于那些死去的老百姓,自然是心存無奈與愧疚。

    要不是內憂外患,加上許多人才不肯為他所用的話,收服西南的進程,也不會這麼緩慢。

    誰知道,命運給了他一個峰回路轉的契機。

    而且這個契機細算下來,還是胡惟庸造的孽。

    “標兒,這可真是應了那句話,福什麼禍什麼來著?”

    話到嘴邊,朱元璋因為太興奮忘記了。

    朱標走近上前,神色不喜不悲的回答著。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對對對,咱記著是老子說的,就是太拗口,咱老是說不出來……誒?標兒,你怎麼渾身灰撲撲的,像是在地里滾了一圈似的,你昨晚抓‘姐了龜’也不是穿得這身衣服啊。”

    離得近了,朱元璋看到自己的好大兒,渾身狼狽的模樣,頓時驚訝不已。

    “你這是跟誰打架去了?”

    “沒有,父皇不用擔心。”

    朱標因為撒謊,眼神心虛地閃爍了幾下。

    這讓朱元璋一下子意識到,事情不對勁。

    “標兒,你到底怎麼了?”

    “父皇,兒臣出了趟宮,經過皇莊的時候,正好踫到李主事想要進宮來,說明玉米生長的情況……”

    朱標沒有回答父皇的問題,而是先把玉米苗長高的事說了。

    “……李主事說,會先按照種植高粱的方法,種植這些玉米,或許能夠提高一下它的產量。”

    “高粱?”

    朱元璋靈光一現,猛地一拍桌子。

    “妙啊!咱怎麼沒想到,這玉米苗長得跟地里的高粱相像呢!”

    他記得這高粱也不是大明本地的糧食。

    有說是好幾千年前的外來物,有說是有了絲綢之路,才傳到這片土地上開始種植。

    高粱剛傳進來的時候,產量也很低,可它不光能吃還能釀酒,有專人挑選試種了數百年,有了一套成熟的種植手段,才有了如今的產量。

    之前玉米沒有參照物,哪怕有乖孫的只言片語當解釋,那也屬于摸著石頭過河,因為連乖孫可能都不知道眼下的這種玉米怎麼種。

    但有了高粱這個先例的話,可以直接套用到玉米上試一試!

    “好,咱這就讓人告訴李儼,放心大膽的去試,就是施肥的時候注意天氣,別把苗給燒死就行了,咱種不好只要種不死,指定能比那些原產地未開化的百姓種得好。”

    在朱元璋看來,連種高粱都種成小米似的人們,種植水平是拍馬也不及大明百姓的。

    論種田,這里的人們不管是漢人還是土司,都是自帶神農天賦!

    朱元璋趕緊叫來雲奇去皇莊傳話。

    等到雲奇走了,朱元璋的視線,定格在朱標那潦草的頭發上面,笑著打趣他。

    “標兒,你這是去了趟皇莊看玉米苗,鑽進玉米苗地里去了嗎?”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朱元璋今天一早得知了這麼大的大喜事,不光是軍情地方上,免打好幾場仗,就又多收服了方圓二百里的疆域,還拉攏了當地百姓的民心,推動了全民統一的大業。

    工部送來的賬簿,各地執證的酒商,給他送了二百萬兩的純利潤,有了這筆銀子,造船造炮想造什麼,沒有人攔更沒有人敢亂嚼舌根。

    然後皇莊種的玉米,也是豐收在望了。

    這日子過得真是太順心了!

    所以他得勸勸兒子。

    “標兒,有些事不要親自去做,你不光要早睡早起,更要愛惜身體,像咱一樣,能讓手下做的事,就得相信他們,用人不疑。”

    “父皇說得是,兒臣受教了。”

    朱標一臉愧疚地拱手一拜,只是低頭時,身體猛地搖晃了一下,並看了一眼方位,朝著劉敏的方向倒去。

    站在他身後的劉敏見狀,立即上前攙扶,同時忍不住訴苦。

    “陛下,不是殿下不想愛惜身體,實在是錦衣衛那邊的差事出了意外,殿下一晚上沒睡……”

    “劉伴伴!”

    朱標在適當的時候,低喝一聲,打斷劉敏的話。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第449章 天助人助,再加些話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第449章 天助人助,再加些話術並對大明皇孫︰老朱偷听我心聲哭懵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