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咱,咱還想問你呢。”
朱元璋手指著吏部尚書,相當于明示了。
劉惟謙一下子反應了過來,臉色發白,顫聲解釋。
“陛下,不是臣不用心做事,你知道的,臣向來……”
“咱知道,所以咱給你一次機會,該怎麼做你自己看著辦去。”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之前朱元璋就讓刑部抓緊復核溫州一案的刑罰。
別說溫州落馬的大小官員加起來有百人之多,就算是整個溫州官場的官員全在記錄名冊上,它刑部就是專門管這種事的,想按照劉 查辦、湯和審批的原卷宗,看完蓋個刑部復核的章很難嗎?
難的不是辦事,而是人心。
朱元璋也不是無情的木頭模子,他知道朝堂上除了爾虞我詐,還有人情世故,可溫州案復核完的所得,還要納入國庫,增加抗倭的軍費,來彌補那些罪官的過錯,所以,他可等不及劉惟謙再慢慢考慮,慢慢醒悟。
“撲 !”
劉惟謙直接從椅子上,滑跪到了地上。
“陛下開恩,臣、臣是一時糊涂,沒有督促手下官員盡心辦差,更是心中生疑,擔心牽涉甚廣,有人翻案,這才耽誤了一些時間,還請陛下給臣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就對了嘛!”
朱元璋上前,親自把劉惟謙給扶了起來,笑呵呵的說著。
“往後你再有什麼疑慮,你就跟咱說,別人要是敢為難你,你也跟咱說,咱最中意你這個刑部尚書,還不舍得換人,你這章還得蓋幾天?”
“臣會召集所有官員回來督辦,一天一夜,明早便能批復完!”
劉惟謙也是豁出這張臉去了。
寧可讓手下官員埋怨他,惹怒了一些人,日後行差踏錯一步被人彈劾受反噬,也比被陛下敲打強。
陛下以前就是雷霆手段,如今又學會了剛柔並濟,渾身上下都是心眼。
往後他就像陛下身邊的毛驤一樣,陛下往哪指,他的勁就往哪使。
“臣告退!”
“去吧去吧。”
打發走了劉惟謙,朱元璋看向新提拔的吏部尚書。
“愛卿,咱想精簡溫州的地方官員,以如今剩下的這些官員為核心,該提拔的提拔,該升的升,至于一些用不著的清閑部門,順勢就撤銷了,咱知道你剛上任,這事辦起來棘手,咱特意查了書架上能找到的浙江地方志,找了幾個典範,你瞧瞧。”
吏部尚書看了一眼老得掉渣的地方記載,嘴角狠狠一抽。
陛下可真夠狠的。
他剛才還想著詢問,溫州案了結,空缺的地方官員怎麼替補呢。
這下好了。
不用他操心了。
但他需要看完這些前朝、前前朝的地方志,去尋找陛下撤銷地方官員的理由。
這事就不應該交給他來做,因為最擅長干這種事的人,是牛諒!
“愛卿覺得溫州地方官員能裁減幾成?”
“臣認為經手各級文書的官員,可以裁減三成,但負責民生和巡防工作的,可以增加兩成。”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
減少那些天天在衙門里待著喝茶聊天逛青樓拿好處的,增加辦實事的人手。
別看上下只差一成人,可俸祿相差不止一成。
“那愛卿就要針對溫州這種改變過的官員組成,重新設定考核的標準,咱不是讓你決定,你空了想想,想好咱讓劉老先生瞧瞧,要是劉老先生方便,你也可以自行去請教他。”
吏部尚書明了。
出了宮就去劉府拜訪。
目送吏部尚書離開以後,朱元璋的視線定格在了兵部尚書,劉仁的身上。
劉仁最近沒有什麼煩憂的差事,坦坦蕩蕩地等著陛下問話。
誰知陛下上一來,就給他制造了一個大麻煩。
“劉愛卿啊,咱想改革一下軍戶制度,還有就是,你跟徐愛卿看看,哪里的駐防地點,能夠開荒,咱以後養的兵馬多了,將士也越來越多,國庫沒那麼多銀錢,還有,哪怕有銀錢,有些駐地運送糧草不方便,咱想個兩全其美的法子,讓將士們練兵之余去種種地,多出來的收成朝廷和他們一起分。”
這事又不是朱元璋開的先例。
劉仁倒是有史可供依據。
只是,全國別說荒地了,連許多良田都被瞞著吞入了達官顯貴的名下。
這里頭有過江龍,有地頭蛇,處理起來很麻煩,放任不管,任由他們坐大,勾結在一起,未來就會變成毒瘤。
借著國庫中空虛為由,讓將士開墾荒地是一個很好的理由,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想查抄全國的田產了!
“陛下,此事牽一發而動全身,而且還牽涉到許多將領。”
就算查抄完,重新分配下去,一方將領在某地駐扎久了,還是會成為擁有眾多良田的那個大地主。
朱元璋也是從溫州案,得到的這個教訓,他也沒怎麼費神,直接甩給劉仁去處理。
“所以咱讓你合計合計,這個事該怎麼干,想不到就問問別人,咱等你的好消息。”
“……”
劉仁只能拱拱手,剛要告退,回府去集思廣益,朱元璋攔住了他。
“劉愛卿,你空了去搜集一下倭國和高麗那邊以前和咱們中原大陸交戰的古籍記錄,不管是正經的還是不正經的,整理成冊給咱送來,咱了解了解。”
劉仁感到好奇。
“陛下,什麼是正經的?”
他想問的是︰怎麼還有不正經的呢?
朱元璋哈哈一笑,連忙給自己找補。
“咱說的就是那種正統記載的,還有就是民間記載的野史。”
原來如此。
這個正經和不正經啊。
劉仁知道,陛下這是收拾完文官,想整頓武將,盡管他配合陛下做事,一定會像劉老大人一樣得罪不少人,但是,想到陛下不只想恢復中華故土,還想將常年騷擾海岸,原本歸附中原的倭國等地,重新納入統治當來。
哪怕為陛下沖鋒陷陣,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他也得拼!
畢竟此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陛下,臣這就詢問一些知情之人,必不辜負陛下的信任。”
“嗯,咱相信你,去吧。”
等到劉仁離開,朱元璋又前往正在收拾的屋子。
親自給乖孫和焦玉,設計房屋的布局。
“這里要打個隔斷,再放兩把椅子,要讓里面的人看不到隔斷這里的人。”
至于為什麼這麼安排,朱元璋自然是不需要像工匠解釋的,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也不是他要操心的事。
設計完成,朱元璋正要去東宮瞧瞧乖孫,剛出門,迎面看到了一抹久違的身影朝他走了過來。
他停下腳步,頓時驚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