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還是第一次見別人如此認可常茂。
尤其這個人,還是以前和常茂不太對付,所以並沒有多少接觸的四弟。
她不禁開始反思︰“殿下,是不是我對茂兒太苛刻,總拿父親來和他做對比,所以根本沒看到他身上這些優勢?”
“……”
朱標沒說話,因為他也在反思。
唯有朱雄英覺得爹娘鑽了牛角尖,急得在心里大喊。
【你們沒看到舅舅身上的優勢,是因為他根本沒有用到正確的地方!】
【就算用到了,就憑舅舅那種惰性心態,他也不會告訴你們的!】
【還有就是,要不是爺爺想搞海禁,徹底鏟除倭患,舅舅用得上這些本事,他也不會用的!】
朱雄英趕緊往娘親那邊掙扎。
“啵……娘……抱抱!”
一連串的話說不出來,朱雄英也只能靠著插科打諢,別讓娘親鑽了牛角尖。
免得等會兒舅舅不願意跟隨四叔去搶倭寇,連娘親也治不住舅舅。
听到他心聲的朱標,眼神一下子變得清明起來。
自己差點覺得愧對常茂,動了惻隱之心。
“榮姐,不是你我對待常茂太苛刻,是他自己為了不承擔責任,不想表現而已,如今有了讓他建功立業的機會,可得讓他把握住。”
“我知道,難得四弟對他如此看重,還能借機解決有人想逼迫他離開軍營的難題,我不會心慈手軟的,他不想當這個先鋒官,我就算是用綁的,也要把他綁上船!”
其實常氏知道,自己的弟弟還有一項遠超常人的本事。
趨利避害的直覺!
這個本領放在父親的身上,那就相當于後腦勺上多長了一雙眼楮,孤身沖入敵營,也能防止敵人來自背後的襲擊。
可放在弟弟身上,只能用在逃跑挨揍時,躲避受傷傷到要害,跑得更快上面,實在是大材小用。
但因此,弟弟要是真與他人短兵交接,打不過也會使出百般花招逃跑,所以一旦上了戰場的話,常氏便不擔心弟弟會戰死沙場,更擔心弟弟跑得太快,被當成逃兵。
上了船下了海就不一樣了。
沒有逃兵可言。
“榮姐,這件事要不要和岳母商量商量?”
“不,先和父皇確定下來,我們再說服茂兒,等茂兒想去了,再告訴母親。”
常氏抱著孩子,朝著朱棣福了一禮,嚇得朱棣連忙往旁邊跳去。
“大嫂,你這是干什麼?”
“大嫂嘴笨,也不知道四弟你抗倭具體要做何事,說服茂兒這件事,還有勞四弟了,他性子看似柔和,實則倔強無比,要是有言語沖撞到四弟的地方,還望四弟能夠看在大嫂的面子上,先多擔待,等他上了船,你再多練練他找補回來就行。”
朱棣心說︰我可不是那種秋後算賬的人。
他也不是嘴上說著,要讓常茂當先鋒,心里瞧不起常茂的能力。
神機營本身就是臨時組建的,去京營里征兵時,哪個武將功勛之後,也不願意加入進來。
嫌大炮太響,嫌火器太髒,嫌跟匠戶出身的百姓呆在一起,辱沒了他們的身份。
倒是常茂這個人,為人處事不管對方是什麼身份,有種不顧一切的一視同仁,只要把常茂拽進神機營,抗倭的時候立了功,還怕神機營的地位不跟著一起水漲船高,未來不能擴建嗎?
“嘿嘿嘿,大嫂,你就放心大膽地把鄭國公交給我吧!”
【四叔笑得像一只要偷大母雞的小狐狸。】
朱標听到英兒的這個形容,彎了彎嘴角。
惡人還需狠人磨。
把常茂交給四弟,常茂做錯了事,四弟也不會生氣。
只會想方設法找回場子!
“讓這兩個打小讓人頭疼的湊一堆,互相較勁,這麼好的法子,我以前怎麼沒有想到呢?”
朱標覺得自己還是被教養得太過循規蹈矩。
往後還是少看一些文學巨作,多看一些兵法奇謀吧。
實在不行,像父皇一樣多跟英兒聊聊天,也能讓腦子通透一些。
“大哥,想什麼呢,走吧,去跟父皇說說這件事,先得征得父皇的同意。”
“只要常茂身邊有信得過的護衛,父皇一定會同意的。”
馬革裹尸還,青山埋忠骨。
只要身為武將,就沒有只在軍營待著卻不上戰場的道理。
常茂是開國武將二代子弟里年齡較小的,可其弟常升都能跨越數萬里之遙,深入他國境內,常茂既然不想被手中兄弟比下去,西行行不了,那便唯有東征了。
兄弟二人出了東宮,朱棣走遠了才道。
“大哥,常茂說回軍營,指定沒回去,又跑到城里去玩了,是你派人把他請到神機營去,還是我帶人去抓他?”
朱棣也知道,父皇一定會答應他的請求,已經開始期待,如何忽悠常茂為自己的抗倭大業,做出貢獻了。
朱標想到常茂身邊的那個護衛常福,曾是岳父身邊的親兵近衛,以一敵百不在話下,便讓劉敏去找常茂,先把人帶回東宮來。
“劉伴伴,你帶兩個侍衛去就行了。”
“殿下,萬一鄭國公不跟奴婢走怎麼辦?”
剛才鄭國公來東宮,才被打一頓。
只要鄭國公腦子沒被驢踢了,必然懷疑有詐不肯前來。
朱標對此也是早有預計,他微微一笑。
“你就告訴他,我和榮姐,知道京營里的人拿他當樂子看,決定不讓他去京營遭受白眼,正在求父皇給他另謀一個他樂意干的差事,當初父皇能夠另排眾議,無軍功封賞他為國公爺,這回也能保住他的榮華富貴。”
這番話沒有一個字是假的。
卻把知青的背後推手朱棣,逗得嘿嘿直樂。
大哥真是越來越腹黑了!
果然只要大哥狠下心,收拾常茂易如反掌。
“四弟你先別幸災樂禍,人我給你帶回來,你留不住他,就只能陪他一起呆在京營里,直到他達到留任的標準才能離開,到時候我會建議父皇,把神機營的大炮拉到軍營附近,你意下如何?”
一根蠟燭兩頭燒?
朱棣雖不像常茂一樣惰性十足,可他也不是什麼勤快人。
同樣是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人或事愛鑽研,面對不感興趣的人或事,恨不得當場挺尸,仿佛沒來過人間活一場。
值得慶幸的是。
他現在對常茂這個先鋒大將。
很感興趣!
勢在必得!
“大哥你就放心吧,我是有備而來的,嘿嘿嘿。”
朱標狐疑地挑了挑眉,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四弟,你不會是想縱容他吧?”
“是。”
預感成真。
朱標只能慶幸,督察院現在歸劉老先生管著,至少言官彈劾他的四弟和妻弟時,不會故意潑髒水。
雖然兩人也根本不用別人潑髒水,已經挺髒的了。
“四弟,你想帶他去搶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