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講機里的聲音還沒落定,丁義珍已經站起身來。他把茶杯往桌上一擱,茶葉沉在底,像塊壓艙石。
“城南的事交給派出所就行,傳單發了就收,人帶回去問兩句放了,別搞成對立。”他邊說邊朝門口走,“現在老百姓最怕兩件事一是沒人管,二是管過頭。咱們剛喘口氣,別又把自己擺到風口上。”
鐘小艾快步跟上來,手里抱著平板,“那會議還按原計劃?”
“開。”丁義珍腳步沒停,“不但要開,還得開得響亮。昨晚聯名信都遞到市政府門口了,群眾不是要清官,是要日子變好。我們不能再圍著案子打轉,得讓他們看見活路在哪兒。”
會議室門推開時,陳書婷正低頭翻文件,高啟強坐在她旁邊,手指敲著膝蓋,祁同偉則靠牆站著,警服筆挺,帽檐都沒摘。
“人都齊了?”丁義珍拉開主位椅子坐下,“好,咱們不繞彎子。東湖新區不能再拖,今天就把架子搭起來。”
陳書婷抬頭,“建工那邊我打過招呼了,地勘和設計組隨時能進場。”
“錢呢?”高啟強開口,“上次您說不靠財政,可這麼大攤子,總不能讓我們自己墊?”
“不是墊,是盤活。”丁義珍從文件夾里抽出一張圖推過去,“這是市里三處閑置資產清單,老紡織廠、廢棄糧倉、還有城西那個爛尾樓項目。你們聯合體拿下來,改造後五年內稅收分成三七開,政府三,你們七。”
高啟強眼楮一亮,“這條件可以談。”
“但有個前提。”丁義珍盯著他,“所有工程必須公開招標,紀檢全程盯,誰打招呼都作廢。你要是還想走老路子,現在就可以走了。”
高啟強笑了下,“丁市長,我現在可是守法企業家。”
“那你得帶頭守。”丁義珍轉向祁同偉,“施工期間治安歸你管。不能出群毆,不能有強拆,更不能讓包工頭帶著人堵政府大門。出了事,第一個找你。”
祁同偉點頭,“我已經安排便衣隊輪班巡查,工地周邊攝像頭三天內全部升級。”
“很好。”丁義珍又看向陳書婷,“政企對接這塊你牽頭,每周一次協調會,問題不過夜。咱們不搞‘特事特辦’那一套,但也不能讓企業跑五趟才蓋一個章。”
陳書婷應下,“我還建議設個服務專員制度,每個重點項目配專人跟進審批流程。”
“行。”丁義珍記了一筆,“明天就發通知。另外,宣傳口馬上啟動‘政策直通站’,街道設公示欄,熱線電話24小時有人接。群眾想知道啥時候動工、哪塊地歸誰、招不招人,打開手機就能查。”
鐘小艾插話“技術平台今晚就能上線,數據接口也打通了住建、稅務和人社系統。”
“這就叫透明。”丁義珍敲了敲桌子,“以前有人覺得,只要不出事就是穩定。可真正的穩定,是讓大家知道未來在哪。你現在捂著不說,明天就會有人編故事騙他們上街。”
高啟強忽然問“那之前貼告示那人呢?真讓他當‘維權代表’?”
“他已經寫了檢討。”丁義珍淡淡道,“是個下崗工人,兒子讀職校欠費,以為鬧一鬧能拿到補助。派出所教育完就放了,還給他介紹了臨時工崗位。”
“要是下次再來個真的呢?”祁同偉皺眉。
“那就看我們干得夠不夠快。”丁義珍翻開另一份文件,“民生這一塊,不能再等。我提三個方向就業、社區、營商環境。先落地,再擴面。”
他逐條念下去
“第一,‘百企千崗’計劃。本地企業每招一名待業青年,連續參保滿半年,返還百分之十五的社保支出。上限一百家,先報先得。”
“第二,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優先解決照明不足、水管老化問題,三個月內完成首批十個小區。施工期間不影響居民用水用電,做不到就停工整改。”
“第三,營商環境改革。設立‘企業家接待日’,每月第一個周五,由我親自听意見。凡是涉及審批卡殼的,當場督辦;非原則性失誤,一律備案容錯,不追責。”
會議室安靜了幾秒。
高啟強最先反應過來,“這回真是動真格的了。”
“以前是騰不出手。”丁義珍說,“現在案子壓住了,輿論穩了,就得換腦子。維穩不是目的,發展才是。鍋底裂了,光蓋蓋子沒用,得換個新鍋。”
祁同偉忽然笑了一聲,“這話要是讓我岳父听見,肯定說你有哲學味兒。”
“他要是來了,我就請他當顧問。”丁義珍也笑了,“不過現在,咱們得自己扛起來。”
鐘小艾這時提醒“媒體已經在問東湖項目的進展,要不要放點風出去?”
“放。”丁義珍點頭,“但只說三件事項目已立項,資本已引入,工期已排定。具體細節不透露,招投標結果出來前,誰問都沒用。”
陳書婷補充“我可以組織一場簡短發布會,重點講就業帶動和環境改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可以。”丁義珍同意,“但別喊口號。就說預計創造多少崗位,配套建幾個幼兒園和菜市場。老百姓關心的不是gdp,是孩子上學遠不遠,買菜貴不貴。”
高啟強掏出手機看了眼,“我剛收到消息,強盛旗下的物業公司願意承接三個試點小區的管理,不收費,試運行半年。”
“這個可以寫進方案。”丁義珍記下,“但服務質量要考核,居民評分低于八十分,直接換人。”
“明白。”高啟強收起手機,“看來這次真沒法走後門了。”
“你可以走前門。”丁義珍看著他,“堂堂正正地干,賺該賺的錢。這年頭,清白比關系值錢。”
會議持續到傍晚。
散會前,丁義珍最後強調“從明天起,所有動作都要快。群眾看到我們在做事,自然就不會去信謠言。穩定不是靠壓,是靠贏。”
眾人陸續離開。
鐘小艾留下整理紀要,丁義珍坐在桌邊,攤開一張草圖——東湖新區的整體規劃,紅線圈出的區域密密麻麻標注著學校、醫院、產業園的位置。
“你覺得怎麼樣?”他問。
“思路清楚。”鐘小艾合上平板,“就是執行難度不小。”
“難也要做。”丁義珍用筆點了點圖上一處空白,“這里原本是塊荒地,現在要變成新區中心。人變了,地方才能變。”
他頓了頓,又說“你爸當年跟我爸一塊從香江往回運藥,路上被截了三次,差點把命搭進去。為什麼還要干?因為他知道,後方醫院里躺著的是傷員,不是數字。”
鐘小艾沒說話,只是輕輕點頭。
丁義珍把筆放下,“我們現在做的事,其實一樣。不是為了立功,是為了不讓下一代再踫上這種事。”
窗外天色漸暗,辦公室只剩一盞燈亮著。
他伸手摸了摸圖紙邊緣,指尖劃過“東湖市民服務中心”幾個字。
電話突然響起。
喜歡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