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系統那條提示音剛落,丁義珍的手指已經滑開了下一條消息。
三家企業撤回提現申請,兩條確認,一條還在僵持。他沒松口氣,反而把手機往桌上一扣,抬頭看向指揮中心另一側的李文凱。
“準備發通報。”
李文凱剛坐下,听見這話差點嗆住︰“現在?不是說再等等,看輿情有沒有新動靜?”
“等就是讓別人牽著鼻子走。”丁義珍站起身,徑直走向會議區,“謠言已經換了新馬甲,咱們再不亮真家伙,群眾就真以為我們心里有鬼了。”
他一拍桌子,聲音不大,但整個指揮室的人都抬起了頭。
“宣傳、網信、公安、金融辦,現在進組。輿情澄清專項組,就地成立。”
人來得很快。五分鐘內,四個部門的負責人全圍到了大屏前。丁義珍沒廢話,直接點開三份文件。
“南湖項目的資金流向圖,應急周轉金的發放明細,還有東區舊改的投資進度表——這三樣,今天必須變成老百姓能看懂的東西。圖表要大,數字要清,誰看不懂算我們失職。”
金融辦主任翻了兩頁數據,皺眉︰“這些涉及企業隱私,脫敏處理得花時間……”
“我不需要你把合同拍出來。”丁義珍打斷他,“我要的是讓外面知道,錢沒跑,項目沒停,工人還在上班。一張工地全景圖,加上每日用工人數和材料進場量,夠不夠說明問題?”
“夠。”
“那就做。”
他轉頭看李文凱︰“通報稿我來審。記住,不解釋,不反駁,只擺事實。開頭就寫——‘近期網絡流傳關于我市重點項目及企業資金的不實信息,現將真實情況通報如下’。語氣要穩,像聊天,別像吵架。”
李文凱點頭記下。
“另外,所有發布平台,同步推送。市政府官網、本地媒體、省台新聞客戶端,一個都不能少。十點整,準時發。”
牆上的鐘剛跳到九點四十分,技術組已經開始調試發布系統。丁義珍坐回主位,盯著大屏上不斷跳動的輿情曲線。那個“海外資產曝光”的帖子閱讀量已經沖到八十萬,轉發過五萬,但增速明顯放緩。
“安欣那邊有新動作嗎?”他問。
“技術組鎖定了六個關聯賬號,正在反向追蹤資金流。”一名網信辦工作人員答,“初步判斷,背後有統一的內容調度中心。”
丁義珍點點頭︰“等通報發出去,再動手封號。讓老百姓先看到真相,我們再收拾造謠的,順序不能亂。”
十點整,通報準時上線。
不到十分鐘,本地論壇和社交平台上開始出現轉載。有評論說︰“南湖工地照片是新的,吊車編號我都認得,確實是今天拍的。”也有人質疑︰“數據是不是臨時湊的?”
丁義珍看見這些,沒說話,只給高啟強撥了通電話。
“省台記者到了嗎?”
“剛到南湖,我親自接的。”高啟強聲音響亮,“我還把工頭老趙叫來了,讓他對著鏡頭說這個月發了幾回工資。”
“好。陳舒婷那邊呢?”
“產業園也安排好了,財務總監準備展示上季度納稅單,員工訪談名單列好了,都是干了五六年以上的老職工。”
丁義珍掛了電話,轉頭對李文凱說︰“明天上午,我要在《經濟日報》頭版看到專題報道。標題不用花哨,就叫《京海實地見聞》。”
李文凱苦笑︰“您這是逼著媒體做正面宣傳啊。”
“不是逼,是邀請。”丁義珍笑了笑,“我們開門迎檢,他們不來,是他們失職。”
接下來二十四小時,京海的節奏變了。
省電視台連續兩天派出記者團,分赴三個重點項目現場。鏡頭里,工人穿著工裝列隊進場,材料車一輛接一輛開進工地,財務系統屏幕上跳動著實時支付記錄。
高啟強站在東區舊改工地前,對著鏡頭說︰“我在這行干了這麼些年,從沒見政府這麼透明過。你要不信,現在就可以跟我進去看賬。”
陳舒婷更干脆。她在建工集團總部開了個小型說明會,十五家合作企業代表坐在台下,她把過去三個月的資金流水投影出來,逐條解釋。
“有朋友問我,是不是該撤?”她站在講台上,語氣平靜,“我說,你要走,我不攔。但你要知道,你今天看到的每一塊磚,都是真金白銀砌出來的。京海沒塌,也不會塌。”
這些畫面陸續出現在各大媒體平台。起初,網絡上還有人說“作秀”“演戲”,可隨著越來越多的實地視頻流出,質疑聲開始變弱。
第三天上午,市投資促進局的說明會如期舉行。十五家企業代表陸續抵達,政府安排專車接送,全程開放項目監管系統查詢權限。有企業負責人當場調出南湖項目的審批編號,輸入省級平台驗證,確認無誤後,當場簽下合作意向書。
丁義珍沒去現場,但他一直在看匯總報告。
“三家企業重新提交投資申請,兩家明確表示放棄觀望。”李文凱走進來,語氣輕松了些,“還有幾個自媒體,悄悄刪了之前的不實文章。”
丁義珍點點頭,目光仍停留在大屏上。
輿情熱力圖的變化很直觀。曾經密集的紅點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零星的討論帖,內容也從“政府有問題”變成了“到底誰在造謠”。
可就在這時,王大陸打來電話。
“丁市長,剛收到匿名問卷反饋。”他聲音低了些,“有幾位干部私下議論,說咱們反應太大,搞得像真有什麼事似的。”
丁義珍沉默兩秒,笑了。
“他們怕的不是反應大,是怕站錯隊。”
他放下電話,起身走向市政府會議室。
當天下午的常務會上,他調出一段采訪視頻,投影在牆上。
畫面里,一名工人蹲在鋼筋堆旁吃盒飯,記者問他︰“听說項目要停了,你怕不怕?”
工人抬頭,嘴還嚼著飯︰“誰說要停?我昨天才領了加班費。要真停了,我找誰要錢去?”
全場安靜了幾秒,有人笑了。
丁義珍關掉視頻,開口︰“我們不怕查,就怕不透明。從這個月起,市政府每月發布《京海發展實錄》,視頻形式,公開所有重點項目進展。誰有疑問,隨時提。但有一條——在崗位上,就得扛起這份責任。京海的形象,不是我一個人的,是咱們每一個人的。”
會後,他回到指揮中心,繼續盯著大屏。
最新一期輿情簡報剛送上來。閱讀量、轉發趨勢、關鍵詞雲圖,全都指向同一個結論︰謠言的勢頭,已經壓住了。
窗外,京海的夜燈一盞接一盞亮起。車流在主干道上平穩穿行,南湖工地的塔吊仍在轉動,監控畫面里,一名安全員正舉著對講機走向下一棟樓。
丁義珍翻開簡報最後一頁,上面寫著︰“‘海外資產’相關帖文已全部下架,主賬號封禁,技術證據歸檔。”
他拿起筆,在旁邊批了四個字︰留檔備查。
筆尖剛落,手機震動。
他低頭看了一眼。
是銀行系統的更新提示︰最後那家堅持提現的企業,申請撤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