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義珍回到辦公室時,王大陸已經等在門口,手里捏著一份剛打印出來的報表。他沒說話,只是把紙遞過去,眼神里帶著點火氣。
丁義珍接過一看,是市財政局昨天批出的一筆“應急維穩專項資金”,八百七十萬,撥給了城建局下屬一個叫“京海城市更新協調辦”的臨時機構。這機構上個月還不存在。
“趙立東簽的。”王大陸壓低聲音,“名義是‘保障重點項目社會穩定’,可項目才剛打地基,哪來的穩定問題?”
丁義珍把報表折好,塞進公文包。“他想造勢,咱們就讓他把勢造足。”
“可咱們現在什麼都不動,底下人怎麼看?”王大陸皺眉,“李響剛才打電話,說群眾開始傳咱們被壓住了,有人連補償款都不敢領了。”
“傳就傳。”丁義珍拉開抽屜,取出一個空白u盤插進電腦,“我們現在不是不動,是不讓他們看出我們在動。你記住,最怕的不是敵人凶,是敵人以為你怕了。”
王大陸盯著他看了幾秒,忽然笑了︰“你還真是越老越陰了。”
“這不是陰。”丁義珍敲著鍵盤,“這是讓他們自己把話講全。現在打斷,反倒顯得我們急了。”
他把一份加密文檔拷進u盤,拔出來遞過去。“拿著,這是三不原則的操作細則——不踫核心人、不攔資金流、不叫停工程。只記,不攔,不發聲。明天開始,按這個走。”
王大陸接過u盤,點點頭走了。
下午四點,李響從後門進了辦公樓,穿著便裝,手里拎著個舊皮包。他在樓梯間等了十分鐘,確認沒人跟蹤才上樓。
“人找到了。”他進門就說,“張建國,退伍兵,以前給李有田兒子開車,去年被一腳踹下車,腿落了毛病,現在靠修電動車過日子。”
“他肯說?”
“恨著呢。”李響打開皮包,拿出一個微型錄音筆,“昨晚在城西那個廢棄加油站見的面。他喝了幾口酒,話就出來了。”
他按下播放鍵。
一個沙啞的聲音響起︰“……那小子喝高了,拍著桌子說,‘丁義珍算個球?趙市長一句話,紀委都得撤案!’還說‘上面有人,下面有槍,誰動我們試試?’”
錄音停了。
李響把筆錄本推過去,上面有張建國的簽字和紅手印。“我讓他寫了,也錄了像,萬一將來要作證,能用上。”
丁義珍翻了兩頁,合上本子。“放好。現在不是用的時候。”
“你不擔心他反悔?”
“會反悔的人,一開始就不會開口。”丁義珍把本子鎖進保險櫃,“人只要覺得贏定了,嘴就關不住。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他覺得,自己已經贏了。”
李響咧了下嘴︰“你這招,比我當年審毒販還損。”
“不是損。”丁義珍端起茶杯,“是等。等他們把證據,親手送到我們面前。”
晚上十一點,丁義珍關了燈,坐在書房里撥通了周叔的電話。
“有幾筆賬,想請您幫忙看看。”他報了三家公司名字和交易時間段,“都是打著‘維穩’‘應急’名頭撥出去的錢,最後去了哪兒。”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你懷疑趙立東?”
“我不懷疑。”丁義珍說,“我查。”
周叔嘆了口氣。“行,我試試。銀行風控系統還能調一次,但得在半夜窗口期,不能留痕。”
“麻煩您了。”
“不麻煩。”周叔頓了頓,“你爸當年在碼頭查走私,也是這麼一步步來的。他說過,貪官最怕的不是查,是查的人不急。”
電話掛了。
丁義珍沒動,盯著黑掉的手機屏幕。
凌晨兩點十七分,郵箱提示音響起。一封無標題郵件,附件是加密表格,發件人空白。
他輸入密鑰打開。
一張資金流轉圖跳出來。三條紅線從市財政不同賬戶出發,匯入“城市更新協調辦”,再轉到徐江表弟的工程公司,最後通過兩家離岸空殼公司,流向一個塞浦路斯賬戶,戶名是趙立東妹妹的兒子。
金額︰一千二百萬。
丁義珍把數據導出,脫敏後存進雲端密庫,文件名打上“財務閉環•待驗”。然後清空下載記錄,格式化臨時u盤。
他坐回椅子,打開主文檔《關于京海市基層治理風險點的內部研判報告》,把新證據歸入“資金異常”章節。文檔最後更新時間顯示︰0243。
窗外,市委大樓的燈還亮著。趙立東辦公室的窗簾沒拉嚴,一道光斜切下來,照在對面樓牆上。
丁義珍盯著那道光看了幾秒,關了電腦。
第二天中午,陳光明送來一疊匿名信訪材料。最新一條是前天寫的︰“有村民說,李有田兒子在牌桌上吹,‘丁市長現在就是個擺設,趙市長說了,三個月內解決所有麻煩’。”
丁義珍把這條單獨抽出,夾進筆記本。
下午,王大陸又來匯報︰趙立東批的第二筆“應急資金”五百萬元,已經到賬“協調辦”,預計三天內會轉出。
“他們挺急。”丁義珍說。
“是啊。”王大陸苦笑,“好像生怕我們不知道他們在洗錢。”
“那就讓他們繼續洗。”丁義珍翻開日歷,圈了下月底的日期,“等這筆錢一動,再動下一筆,咱們的證據鏈就齊了。”
“可群眾那邊……”
“群眾要的是結果。”丁義珍合上日歷,“我們現在不給他們希望,只給他們‘還在查’的信號。民政局繼續發補償款,公安局掛出掃黑除惡橫幅,紀委貼出舉報二維碼。形式要有,動作要慢。”
“裝樣子?”
“不是裝。”丁義珍看著他,“是等。等他們覺得安全了,話越說越多,事越做越大。到時候,一鍋端,誰也跑不了。”
傍晚,李響打來電話,說張建國今天去修車時,發現有人在他攤位附近轉悠,戴著帽子,沒買東西。
“他怕了?”
“沒。”李響說,“他說,‘要怕,當初就不該開口。現在話說了,命也豁出去了。’”
丁義珍沉默片刻。“讓他換個地方住,費用走線人保護專項。告訴他,我們沒停,只是還沒到亮牌的時候。”
“他說他信你。”
“他不信我。”丁義珍說,“他信的是,有人終于敢听真話。”
晚上,丁義珍又去了縣委家屬院後巷。王大陸、李響、陳光明陸續到齊,站的位置和昨晚一模一樣。
“三線都通了。”丁義珍說,“資金鏈、人證、政策異常,都在走。接下來,誰也不許單獨行動,誰也不許往外透露半句。我們不是在查案,是在等案自己浮上來。”
“要是他們一直不浮呢?”陳光明問。
“會浮。”丁義珍看著巷口那棵老槐樹,“人一得意,就愛說話。話多了,線就漏了。”
李響忽然問︰“周叔那邊,真能保證安全?”
“他不是為我查的。”丁義珍說,“他是為當年我爸查的。有些事,老一輩人記得。”
王大陸低頭看了看表。“我得走了,財政局今晚加班對賬,我得盯著。”
丁義珍點點頭。“記住,只看,不攔。讓他們把賬做漂亮點,咱們將來宣讀的時候,也好看。”
眾人散去。
丁義珍最後離開。他走出巷子,拐過街角,突然停下。
一輛黑色轎車停在路邊,車窗半降,里面的人低頭看手機,像是在等人。
丁義珍沒多看,徑直走過。
回到家,他打開電腦,把三份核心證據——資金流水圖、張建國筆錄、信訪記錄——全部歸入主文檔,加密,設為僅限本地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