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斜谷道口設疑兵
斜谷道的晨霜還沒被太陽曬化,姜維已帶著親兵登上了谷口的望樓。樓外的旌旗在寒風里抖得厲害,\"漢\"字旗的邊角被風撕出了裂口,倒像是匹歷經百戰的老馬,喘著氣也要往前沖。
\"將軍,您看那邊。\"親兵指著谷外的官道,遠處的塵煙像條黃蛇,正慢悠悠地往這邊爬。姜維舉起望遠鏡——那是他讓人按西域傳來的圖紙做的,銅筒里嵌著兩塊琉璃片,能把十里外的動靜看得清清楚楚。
鏡筒里的景象讓他眉峰一挑︰塵煙里裹著二十多輛馬車,每輛車上都插著魏字旗,護送的士兵卻只有百余人,甲冑松松垮垮的,連長矛都懶得握緊。\"倒像是送糧的。\"他放下望遠鏡,指尖在欄桿上敲出輕響,\"司馬昭這是想給咱們送年貨?\"
身後的周平忍不住笑︰\"將軍說笑了。依末將看,這怕是誘敵的幌子。去年在祁山,司馬師就用這招騙了咱們的巡邏隊。\"他說著摸了摸腰間的箭囊,里面的箭桿都刻著記號——那是防備自己人誤傷的法子,還是當年諸葛亮教的。
姜維沒接話,眼楮盯著那隊人馬的影子。太陽升高些後,塵煙里忽然多出些黑點,細看竟是騎兵,約莫有五百人,遠遠地綴在糧車後面,馬蹄踏起的碎土在陽光下閃著金。\"有意思。\"他嘴角勾起弧度,\"前面是餌,後面是鉤,倒想看看這鉤有多利。\"
他轉身下樓時,木梯被踩得咯吱響。谷口的營帳里,馬邈正對著沙盤皺眉,看見姜維進來趕緊起身︰\"將軍,要不要末將帶兩千人去劫了這隊糧車?正好咱們的糧倉快見底了。\"
\"急什麼。\"姜維拿起根木桿,在沙盤上劃出條弧線,\"讓霍弋帶南中兵去,就用他們的竹箭——記住,只射馬,不射人。\"他往沙盤里的密林處插了面小旗,\"讓他們把糧車趕到這兒來,然後放把火,動靜越大越好。\"
馬邈愣了愣︰\"將軍是想......\"
\"讓司馬昭知道,咱們缺糧缺得快瘋了。\"姜維放下木桿,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年在綿竹關,你用連弩射穿司馬望帥旗的時候,不也故意讓他看見箭桿上的蜀錦嗎?\"
帳外傳來霍弋的嗓門,南中兵們正扛著竹箭往密林里鑽。那些箭桿是用瀾滄江的毛竹做的,輕便卻不結實,射出去三十步就會彎,正好用來做疑兵。姜維站在帳門口,看見張弩背著他給的箭囊跑過去,少年的靴子上還沾著綿竹關的泥,卻跑得比誰都快。
午時的太陽曬得人發暈,谷外忽然響起喊殺聲。姜維登上望樓時,正看見南中兵從密林中沖出來,竹箭像雨點似的往糧車那邊飛。魏軍護送隊果然沒抵抗,扔下糧車就往回跑,連插在車轅上的魏字旗都顧不上拔。
\"將軍,霍弋將軍按您的吩咐,只射傷了十三匹馬。\"周平舉著望遠鏡匯報,聲音里帶著笑意,\"後面的騎兵沒敢追,就在原地打轉呢。\"
姜維點點頭,目光卻落在更遠的地方。斜谷道的盡頭是陳倉,司馬昭的主力就屯在那兒。這些糧車和騎兵,怕是來探虛實的。他對周平說︰\"讓伙夫營去把糧車推回來,挑十車壞糧擺在營門口,再讓傷兵去守著——記住,要讓魏軍的斥候看見。\"
傍晚時分,谷外的騎兵果然派了人來偵察。那斥候穿著蜀人的衣裳,卻把褲腳扎得緊緊的——蜀地的漢子從不這麼穿。姜維在望樓里看著他溜到營門口,看見那些堆在地上的壞糧,看見傷兵們有氣無力地靠著糧袋,轉身就往回跑,連掉在地上的草帽都沒撿。
\"魚兒快上鉤了。\"姜維下樓時,正踫見馬邈在給士兵分新煮的臘肉。南中運來的臘肉用松枝燻過,香氣能飄出半里地。\"讓弟兄們今晚都勒緊腰帶。\"他笑著說,\"明天這時候,說不定就能吃上魏軍的干糧了。\"
馬邈把手里的臘肉往嘴里塞︰\"將軍放心,末將已經讓伙夫把臘肉都藏起來了。營里埋的那些壞糧,足夠讓魏軍信以為真。\"他忽然壓低聲音,\"就是張弩那小子,剛才偷吃臘肉被我撞見了,要不要......\"
\"讓他吃。\"姜維擺擺手,\"少年人長身子,明天還要他射穿司馬望的頭盔呢。\"想起那孩子在綿竹關的樣子,他忽然覺得喉嚨發緊——當年自己跟著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時,不也總被先生笑著塞干糧嗎?
夜色降臨時,斜谷道里飄起了細雨。姜維披著簑衣巡查營房,听見帳里傳來此起彼伏的咳嗽聲——那是士兵們故意裝的,為的就是讓魏軍的探子听著。走到最西頭的營帳時,他听見張弩在跟同伴吹牛。
\"我告訴你們,當年在綿竹關,我一箭就射穿了魏軍百夫長的咽喉!\"少年的聲音帶著得意,\"等明天交兵,我再射穿司馬望的眼楮,讓他知道咱們蜀人的厲害!\"
帳外的姜維忍不住笑了。他想起諸葛亮在五丈原時,總愛摸著自己的頭說︰\"伯約啊,銳氣是好的,但也要懂得藏鋒。\"那時總覺得先生太過謹慎,如今站在這里,才明白這藏鋒里藏著的,是多大的底氣。
雨越下越大,打在望樓的瓦片上 啪作響。姜維望著谷外的黑暗,那里藏著司馬昭的大軍,藏著刀光劍影,也藏著蜀地的生死。他握緊了腰間的劍,劍柄上的\"漢\"字被磨得發亮——這把劍,是諸葛亮臨終前給的,說等克復中原那天,就用它來祭告先帝。
\"快了。\"他對著黑暗輕聲說,像是在對先生承諾,又像是在對自己鼓勁6遠處的雨幕里,忽然閃過幾點火光,那是霍弋按約定發出的信號——魏軍的斥候已經撤了,看來這疑兵之計,是真的成了。
第二折 木門道里布殺機
木門道的晨霧比斜谷道更濃,濃得能把人裹住。姜維牽著馬走在前面,馬蹄踩在濕滑的石板路上,時不時打滑。身邊的霍弋用拐杖探著路,獨眼里滿是警惕︰\"將軍,這地方太險了,萬一魏軍......\"
\"越險的地方,才越安全。\"姜維打斷他,指著路邊的巨石,\"你看這石頭,只要用繩子一拉,就能滾到路中間。當年張合就是在這里中了丞相的計,連尸骨都找不全。\"他忽然停住腳,往巨石後面看了看,\"讓南中兵把竹簍藏在這里,里面裝滿石灰,等魏軍來了就往下潑。\"
霍弋點頭應著,轉身去安排。霧氣里傳來士兵們搬動竹簍的聲音,還有南中方言的吆喝,听起來倒像是在山里采筍。姜維繼續往前走,看見道旁的大樹上有不少樹洞,便對親兵說︰\"讓弓箭手藏進樹洞里,記住,听見第一聲鑼響再射箭。\"
走了約莫三里地,前面出現了個拐角。拐角後的路面突然變窄,最窄處只能容兩匹馬並行。姜維讓人把提前備好的圓木堆在拐角兩側,圓木上都纏著浸了桐油的麻布。\"等魏軍的先鋒過去一半,就把圓木推下去。\"他摸著圓木上的毛刺,\"讓他們進退不得。\"
布置到午時,霧氣漸漸散了些。木門道像條被剖開的蛇,露出了藏在腹里的殺機。姜維站在高處往下看,士兵們都已各就各位——樹洞里的弓箭手握著箭,巨石後的南中兵攥著繩子,連路邊的草叢里都藏著持短刀的死士。
\"將軍,霍弋將軍說西面的疑兵已經安排好了。\"周平跑上來匯報,手里拿著塊啃了一半的麥餅,\"他讓末將問您,中午的干糧要不要再分些,弟兄們都說早上的粥太稀了。\"
姜維接過麥餅咬了口,粗糲的麩皮剌得嗓子疼——這是故意做的糙糧,就怕魏軍的細作看出破綻。\"告訴弟兄們,今晚吃魏軍的精米。\"他把麥餅揣進懷里,\"讓伙夫把咱們的臘肉都炖上,等打完仗,每人三斤!\"
周平剛跑下去,遠處就傳來了馬蹄聲。姜維趕緊躲到巨石後面,看見一隊魏軍騎兵從道口進來,約莫有五百人,個個都穿著明光鎧,手里的長矛閃著冷光。為首的是個紅臉膛的將軍,腰間掛著塊虎符,看軍餃竟是個偏將軍。
\"都打起精神來!\"紅臉將軍的嗓門像打雷,\"司馬將軍說了,前面就是蜀軍的糧倉,只要拿下木門道,今晚就給弟兄們慶功!\"騎兵們跟著哄笑,馬蹄踏得石板路咚咚響,根本沒注意路邊的樹洞和巨石。
姜維的心跳開始加速。他數著騎兵的數量,看著他們漸漸走進拐角。當最後一個騎兵的馬蹄剛過拐角時,他猛地舉起手,對著身邊的親兵做了個手勢。親兵會意,敲響了手里的銅鑼——咚!
鑼聲剛落,兩側的巨石就轟隆隆滾了下去,正好堵在拐角兩頭。緊接著,樹洞里的箭像暴雨般射出,石灰竹簍從高處潑下,白茫茫的一片里,傳來魏軍騎兵的慘叫。
\"殺!\"姜維拔出劍,率先從巨石後沖出去。南中兵們跟著吶喊,舉著長矛往混亂的魏軍里扎。那些被石灰迷了眼的騎兵在馬上亂撞,有的掉進路邊的深溝,有的被自己人的馬蹄踩傷,慘叫聲此起彼伏。
紅臉將軍倒是悍勇,揮舞著大刀砍倒了兩個南中兵,正要突圍,卻被一支箭射穿了肩膀。他回頭看時,張弩正站在巨石上拉弓,少年的臉上沾著石灰,眼楮卻亮得驚人︰\"狗賊!嘗嘗爺爺的箭!\"
第二支箭接踵而至,這次射穿的是紅臉將軍的咽喉。他從馬上摔下來時,腰間的虎符掉在地上,被姜維一腳踩住。\"繳械不殺!\"姜維舉著劍吶喊,聲音在山谷里回蕩。那些沒被射死的魏軍看看被堵死的前後路,又看看周圍密密麻麻的蜀軍,紛紛扔下了武器。
打掃戰場時,霍弋提著個魏軍的干糧袋跑過來,里面的精米還帶著香氣︰\"將軍,您看!魏軍的糧草果然充足,這下咱們不用吃糙糧了。\"他倒出一把米,里面還混著幾顆紅棗,\"這狗賊吃得比咱們還好!\"
姜維撿起顆紅棗放進嘴里,甜味在舌尖散開。他望著被堵在拐角里的魏軍尸體,忽然想起諸葛亮在木門道射殺張合的場景。那時自己還是個降將,站在遠處看著魏軍的潰兵哭嚎,心里竟有些不是滋味。如今親自主持這場伏擊,才明白這勝利的甜味里,藏著多少血和淚。
\"讓弟兄們把魏軍的甲冑都扒下來。\"他對霍弋說,\"挑些身材差不多的換上,明天去詐開陳倉的城門。\"遠處的陳倉城還在魏軍手里,那里才是真正的硬骨頭。
夕陽西下時,木門道里燃起了篝火。士兵們圍著篝火烤魏軍的干糧,張弩拿著繳獲的長矛舞得正歡,少年的影子被火光拉得很長,像個真正的將軍。姜維坐在火堆旁,看著跳動的火苗,忽然覺得這木門道的殺機里,也藏著新生的希望。
第三折 陳倉城外詐城門
陳倉城的城牆在晨霧里像條灰龍,垛口上的魏軍哨兵縮著脖子,時不時往遠處望一眼。城樓下的吊橋高高拉起,護城河的水面結著薄冰,反射著灰蒙蒙的光。
\"將軍,都準備好了。\"馬邈勒住馬,低聲對身邊的姜維說。他們穿著繳獲的魏軍甲冑,混在昨晚俘虜的魏軍里,裝作潰敗的樣子,正往城門走。馬邈的臉上抹了些血污,連聲音都刻意壓低,像極了敗兵的沙啞。
姜維點點頭,故意讓自己的鎧甲松垮些,還把頭盔歪在一邊。他瞥了眼身後的張弩,少年穿著不合身的魏軍軍服,肩膀都快被甲冑壓垮了,卻硬是挺得筆直,眼楮死死盯著城門,像是在數上面的磚縫。
\"站住!干什麼的?\"城樓上的哨兵喊起來,長矛指著他們。姜維趕緊翻身下馬,裝作踉蹌的樣子跪倒在地︰\"官爺!我們是木門道逃回來的,蜀軍太厲害了,偏將軍他......他陣亡了!\"
城樓上沉默了會兒,傳來另一個聲音︰\"可有憑證?\"姜維趕緊從懷里掏出那塊紅臉將軍的虎符,高高舉起︰\"這是偏將軍的虎符,官爺您看!\"
吊橋緩緩放下時,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像要散架似的。姜維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角的余光看見馬邈悄悄摸向腰間的短刀——那是約定的信號,只要城門一開,就先殺了守門的衛兵。
走進城門洞時,守門的魏軍校尉眯著眼打量他們。這人留著絡腮胡,左額有塊刀疤,手里的馬鞭敲著靴子,眼神像鷹隼似的。\"你們偏將軍慣用的兵器是什麼?\"他忽然發問,聲音冷得像冰。
姜維心里一緊——昨晚忘了問俘虜這茬。他腦子飛快地轉著,想起紅臉將軍尸體旁的大刀,趕緊回答︰\"是......是柄偃月刀,據說還是當年關雲長用過的樣式!\"
絡腮胡校尉的眼神緩和了些,剛要說話,旁邊忽然跑過來個小兵,對著他耳語了幾句。校尉的臉色瞬間變了,猛地拔出刀︰\"他們是蜀軍!快關城門!\"
說時遲那時快,馬邈已經撲了上去,短刀直刺校尉的咽喉。姜維拔出藏在甲冑里的劍,砍倒了旁邊的兩個衛兵。張弩也反應過來,撿起地上的長矛,一下子捅穿了一個想拉吊橋的魏軍。
城門洞里頓時亂成一團。跟著混進來的蜀軍士兵紛紛撕下偽裝,拔出武器砍殺魏軍。城樓上的哨兵吹響了號角,嗚嗚的聲音刺得人耳朵疼。姜維砍倒最後一個守門衛兵,對著城外大喊︰\"霍弋!動手!\"
城外傳來震天的吶喊,霍弋帶著南中兵沖了過來,手里的竹箭像雨點似的射向城樓。城樓上的魏軍被射得抬不起頭,吊橋沒能拉起來,護城河的冰面被馬蹄踏碎,濺起的水花在晨光里閃著白。
\"守住城門!\"姜維對著馬邈喊,自己則帶著一隊人往城里沖。陳倉城的街道很窄,兩旁的房子都是石頭砌的,魏軍從窗戶里往外射箭,箭矢嗖嗖地從耳邊飛過。
張弩跟在他身後,手里的長矛舞得像風車,護住了姜維的左側。少年的胳膊被流矢擦傷,血順著袖子往下滴,卻一聲不吭,只是偶爾喊一聲︰\"將軍小心!\"
沖到十字路口時,迎面撞上了魏軍的援軍。為首的是個黃臉將軍,騎著匹黑馬,手里的長槍使得又快又狠。\"來將通名!\"黃臉將軍的槍尖直指姜維,槍纓上的紅綢在風里飄。
\"漢將姜維!\"姜維舉劍相迎,兩柄兵器撞在一起,火星四濺。他覺得手臂發麻,這黃臉將軍的力氣竟比想象中大得多。\"你是誰?\"他一邊格擋一邊問,劍尖始終不離對方的咽喉。
\"魏將王雙!\"黃臉將軍大喝一聲,長槍橫掃過來。姜維趕緊矮身躲過,槍桿擦著頭盔過去,把上面的紅纓掃掉了。他趁機一劍刺向王雙的坐騎,黑馬受驚躍起,把王雙掀了下來。
\"拿下他!\"姜維大喊著,士兵們一擁而上。王雙剛從地上爬起來,就被張弩的長矛頂住了咽喉。少年的臉上沾著血,眼楮瞪得圓圓的︰\"狗賊!還敢囂張嗎?\"
解決了王雙,蜀軍很快控制了陳倉城。站在城樓上,姜維望著遠處的魏軍大營,那里已經亂成一團,顯然沒想到陳倉會這麼快失守。霍弋跑上來,手里拿著繳獲的魏軍地圖︰\"將軍,您看!司馬昭的糧草都屯在城西的倉庫,咱們要不要......\"
\"不用。\"姜維指著地圖上的一條河,\"讓南中兵去把上游的水壩挖開,淹了他們的糧倉。咱們帶主力去劫他們的主營,讓司馬昭嘗嘗無糧可吃的滋味。\"
夕陽西下時,陳倉城的魏軍旗幟被扯了下來,換上了蜀軍的\"漢\"字旗。旗面在風中舒展,像朵盛開的蜀葵。姜維站在旗桿下,看著士兵們搬運繳獲的糧草,忽然想起諸葛亮當年多次攻打陳倉都沒能攻克,如今自己卻一戰而下,心里竟有些恍惚。
\"將軍,張弩那小子又立了功!\"馬邈提著王雙的頭盔跑過來,盔纓上還沾著血,\"他帶人堵住了魏軍的糧道,截下了三車箭矢,還抓了個管事的,說能問出司馬昭的布防!\"
姜維抬頭時,正看見張弩押著個穿錦袍的魏官走過來。少年的鎧甲上添了道新的刀痕,卻笑得比誰都燦爛,手里還攥著半截箭桿——想必是剛才激戰中折斷的。\"將軍,這狗官說他是司馬昭的糧草官,知道大軍的虛實!\"
那魏官嚇得腿肚子打顫,磕頭如搗蒜︰\"將軍饒命!小人什麼都說!司馬昭的主力在城北的鳳鳴山,大營里只有五千守兵,糧草......糧草其實只夠支撐半個月了!\"
姜維眼楮一亮。半個月的糧草,意味著司馬昭根本耗不起。他對周平說︰\"把這糧草官帶下去好好"招待",讓他畫出鳳鳴山的布防圖。另外,傳我令,今晚三更造飯,四更出發,去端司馬昭的老巢!\"
夜色降臨時,陳倉城的百姓悄悄打開了門。有個白發蒼蒼的老者提著燈籠走過來,燈籠上繡著褪色的\"漢\"字,顫巍巍地給姜維遞上一碗熱粥︰\"將軍,老朽是建興年間的老兵,當年跟著丞相出過祁山......看到漢旗重新插上陳倉城,死也瞑目了。\"
姜維接過粥碗,熱流順著喉嚨暖到心里。粥里的小米熬得糯糯的,還臥著個雞蛋——這在兵荒馬亂的年月,已是最金貴的吃食。\"老丈放心,\"他輕聲說,\"我們定會守住這漢家的土地,不讓魏軍再踏進來一步。\"
老者抹著眼淚去了,背影在燈籠的光暈里晃悠悠的。姜維望著他的背影,忽然想起諸葛亮在陳倉城外寫下的詩︰\"驅馳本為中原用,百戰辛勤老此身。\"那時總覺得詩里滿是悲壯,如今才明白,這悲壯里藏著的,是一代代蜀人從未變過的念想。
三更的梆子敲響時,蜀軍已經整隊出發。張弩騎著繳獲的黑馬走在前鋒,少年特意把王雙的頭盔戴在頭上,雖然大了些,卻透著股說不出的英氣。姜維看著他的樣子,忽然覺得肩頭的擔子輕了些——有這樣的少年在,蜀地就還有希望。
第四折 鳳鳴山下破連營
鳳鳴山的晨霧里藏著殺氣。司馬昭站在中軍帳外,望著遠處的陳倉城方向,眉頭擰成了疙瘩。昨晚陳倉失守的消息傳來時,他正對著地圖研究如何突破斜谷道,如今看來,倒是中了姜維的誘敵之計。
\"將軍,要不要讓鳳鳴山的守軍撤回來?\"副將小心翼翼地問,手里的馬鞭在掌心敲出輕響,\"蜀軍既然能拿下陳倉,想必兵力不少......\"
\"撤?\"司馬昭冷笑一聲,指著山下的連營,\"我在這鳳鳴山布了七座營寨,像鐵鎖一樣鎖著進山的路。姜維要是敢來,就讓他有來無回!\"他轉身進帳,案上的酒爵還冒著熱氣,那是從成都搶來的錦官城酒,此刻喝著卻覺得有些澀。
帳外忽然傳來喊殺聲,緊接著是箭雨破空的銳響。司馬昭猛地掀簾而出,只見蜀軍像潮水般從霧里涌出來,為首的那員大將銀甲紅袍,手里的劍在晨光里閃著冷光——不是姜維是誰?
\"放箭!\"司馬昭大喊著,營寨里的魏軍趕緊舉起弩機。可蜀軍的攻勢太猛,前排的士兵舉著盾牌往前沖,後面的弓箭手踩著同伴的肩膀往上射,很快就攻破了第一座營寨的柵欄。
\"將軍快走!\"副將拉著司馬昭的胳膊就往後跑,\"蜀軍太多了,咱們守不住!\"司馬昭回頭時,正看見一個少年將軍一槍挑飛了營門的魏旗,換上了蜀軍的\"漢\"字旗,那旗面在風里展開,刺得他眼楮生疼。
那少年正是張弩。他踩著魏軍的尸體爬上營牆,手里的長矛直指司馬昭的背影︰\"狗賊休走!吃我一箭!\"羽箭破空而去,擦著司馬昭的發髻飛過,射穿了後面一個親兵的胸膛。
姜維率軍一路追殺,七座營寨被破了六座。魏軍的尸體在山道上堆成了小山,血腥味混著晨霧,讓人頭暈。追到最後一座營寨時,司馬昭忽然不見了蹤影,寨門緊閉,里面靜悄悄的,像是空營。
\"將軍小心!\"霍弋大喊著撲過來,一把推開姜維。就在這時,寨牆上滾下無數火球,砸在地上燃起熊熊大火,擋住了蜀軍的去路。緊接著,寨門大開,司馬昭帶著親兵從里面沖出來,手里的刀光閃得像雪。
\"姜維!你敢追來,就別想活著回去!\"司馬昭的聲音里帶著瘋狂,刀刀都往姜維要害招呼。姜維舉劍相迎,兩人戰在一處,兵器踫撞的脆響在山谷里回蕩。
張弩想上來幫忙,卻被魏軍的親兵攔住。少年殺得興起,長矛舞得風雨不透,轉眼就挑翻了三個親兵。他看見司馬昭的刀快要劈到姜維肩上,情急之下張弓搭箭,一箭射向司馬昭的手腕。
司馬昭慘叫一聲,刀掉在了地上。姜維趁機一劍刺中他的大腿,司馬昭踉蹌著後退,被親兵護著往山後逃去。張弩還想追,卻被姜維叫住︰\"別追了!窮寇莫追,況且......\"他望著山後的密林,\"那里怕是有埋伏。\"
打掃戰場時,士兵們從司馬昭的中軍帳里搜出了不少蜀錦和玉器,都是從成都搶來的。馬邈氣得把玉器摔在地上︰\"狗賊竟敢如此放肆!等咱們打到洛陽,定要把他們的皇宮掀了!\"
姜維撿起塊蜀錦,上面繡著的錦江春色被血污染了大半。他想起成都西市的織錦女,想起她們靈巧的手指如何把絲線織成雲霞。\"這些都收好,\"他輕聲說,\"將來還要還給蜀地的百姓。\"
夕陽照在鳳鳴山上,七座營寨的火光漸漸熄滅,只留下黑煙在天空中盤旋。姜維站在最高的營牆上,望著遠處的祁山道,那里是回家的路,也是繼續征戰的路。霍弋走過來,遞給他一塊干糧︰\"將軍,弟兄們都累壞了,要不要扎營休息?\"
\"不了。\"姜維咬了口干糧,\"讓弟兄們稍作休整,我們去祁山。\"他指著西方的落日,\"那里還有更多的仗要打,更多的土地要守。\"
張弩坐在地上擦著長矛,听見這話猛地站起來︰\"將軍,我跟您去!不管是祁山還是洛陽,我都跟著您!\"少年的眼楮在夕陽下亮得驚人,像藏著兩顆星星。
姜維看著他,又看看身邊的馬邈、霍弋,看著那些滿身血污卻眼神堅定的士兵,忽然覺得心里充滿了力量。這力量不是來自繳獲的糧草和兵器,而是來自這些願意跟著他出生入死的人,來自蜀地百姓藏在心底的期盼。
\"走!\"他一揮手中的劍,\"去祁山!\"
第五折 祁山堡上望中原
祁山堡的積雪還沒化,堡牆上的\"漢\"字旗卻在寒風里獵獵作響。姜維踏著積雪走上堡樓,靴底的冰碴被踩得咯吱響。遠處的秦嶺像條沉睡的巨龍,山頂的積雪在陽光下閃著銀光,那後面,就是魂牽夢縈的中原。
\"將軍,陳倉和鳳鳴山的捷報已經送到成都了。\"周平捧著竹簡走進來,臉上帶著喜氣,\"安樂公說要親自帶人來勞軍,還說給您備了最好的錦官城酒。\"
姜維接過竹簡,上面的字跡歪歪扭扭,是劉禪特有的筆跡。\"知道了。\"他把竹簡卷起來,\"讓陛下不必勞煩,成都的防務要緊。另外,把咱們繳獲的魏軍糧草分一半給祁山附近的百姓,就說是陛下的恩旨。\"
周平剛走,張弩就捧著件東西跑上來,是件用魏軍甲片改的護心鏡,上面用紅漆畫著個歪歪扭扭的\"漢\"字。\"將軍,這是我給您做的!\"少年的鼻尖凍得通紅,\"昨晚睡不著,就把繳獲的甲片拆了,讓鐵匠鋪的師傅幫忙打了這個,據說能擋住箭呢!\"
姜維接過護心鏡,冰涼的金屬上還留著少年的體溫。他把護心鏡系在胸前,正合適。\"好小子,有心了。\"他拍著張弩的肩膀,\"等將來打到洛陽,我請你吃那里的水席。\"
少年笑得露出小虎牙︰\"一言為定!到時候我還要射穿司馬昭的城門,讓他知道咱們蜀人的厲害!\"
正說著,霍弋和馬邈走上堡樓。霍弋手里拿著張地圖,上面用紅筆圈出了不少地方︰\"將軍,咱們下一步是不是該打天水了?那里是您的故鄉,百姓們肯定會響應我們。\"
姜維的目光落在地圖上的\"天水\"二字上,心里像被什麼東西撞了下。離開故鄉快三十年了,不知道當年的街坊還在不在,不知道母親墳前的松樹長得多高了。\"再等等。\"他輕聲說,\"先鞏固祁山和陳倉的防務,等開春了再說。\"
馬邈明白他的心思,笑著打圓場︰\"也好,冬天山路難走,正好讓弟兄們養精蓄銳。等明年花開,咱們再殺出去,一口氣打到長安去!\"
堡樓下傳來士兵們的歌聲,是南中兵唱的歌謠,雖然听不懂詞,卻透著股歡快的調子。姜維往下看,只見張弩正跟著南中兵學吹蘆笙,吹得不成調,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馬邈在給士兵們示範槍法,霍弋則在檢查新造的連弩,每個人都有事做,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盼頭。
他忽然想起諸葛亮在祁山堡寫下的《後出師表》,想起那句\"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當年總覺得這話說得太重,如今站在這里,才明白這不是悲壯,而是信念——只要還有一口氣,就不能讓漢旗倒下,不能讓蜀地的百姓失望。
\"周平!\"姜維對著樓下喊,\"把那壇錦官城酒取來,咱們今天要好好喝一杯!\"
夕陽西下時,祁山堡上擺起了簡單的宴席。沒有佳肴,只有南中臘肉和魏軍的干糧,可士兵們喝得格外盡興。張弩不勝酒力,喝了半杯就臉紅得像關公,卻還舉著杯子喊︰\"祝將軍早日克復中原!\"
姜維也舉起杯子,望著遠處的中原方向,那里的夜色正漸漸濃起來。\"好!\"他一飲而盡,酒液辛辣,卻讓心里的火越燒越旺,\"祝我們早日克復中原,祝漢旗永遠飄揚!\"
\"克復中原!漢旗飄揚!\"吶喊聲在祁山堡上回蕩,驚飛了棲息的寒鴉。寒鴉盤旋著飛向夜空,翅膀劃破了暮色,也劃破了籠罩在蜀地山河上的陰霾。
夜深時,姜維獨自站在堡樓。月光灑在積雪上,亮得像白晝。
他從懷里掏出諸葛亮臨終前給的那封信,信紙已經泛黃,上面的字跡卻依舊清晰︰\"伯約,若事不濟,可退據祁山,徐圖再舉。蜀地百姓,望汝護之。\"
\"先生放心。\"他對著月光輕聲說,\"伯約定會守住祁山,守住蜀地,定不辜負您的囑托。\"
遠處的秦嶺在月光下沉默著,像位守望的老者。姜維知道,前路還有無數艱難險阻,司馬昭的大軍隨時可能卷土重來,洛陽的燈火還在等著被熄滅。
但只要這祁山堡上的漢旗不倒,只要身邊還有張弩、馬邈、霍弋這樣的弟兄,還有蜀地百姓的期盼,他就會一直走下去。
因為他是姜維,是諸葛亮的繼承者,是蜀地的擎旗人。這面漢旗,他要扛到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