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糧草豐足民心穩
陰平道的冬雪化得晚,三月里的田埂還結著層薄冰,踩上去\"嘎吱\"響。
姜維蹲在麥田邊,鐵肢輕輕撥開凍土,露出底下泛著青的麥芽——這是去年深秋種下的冬麥,比往年早出苗半個月,葉片上的絨毛沾著晨露,在陽光下閃著細碎的光。
\"將軍您看!\"負責屯田的老周頭扛著鋤頭跑過來,粗布褂子的肩頭磨出了毛邊,他手里攥著把剛拔的雜草,\"這麥子根須扎得深,去年用羌寨的羊糞當底肥,果然管用!\"他往遠處的打谷場指了指,\"估摸著能比去年多收三成,夠咱歸義營吃大半年的。\"
打谷場早已熱鬧起來。十幾個歸降的魏軍士兵正用新做的石碾子軋場,石碾子的木軸涂了桐油,轉起來\"吱呀\"響,碾過的麥秸變得柔軟,像鋪了層金毯子。
一個叫王二的前魏兵光著膀子,古銅色的脊梁上汗珠滾成串,他去年還是鄧艾帳下的糧官,現在卻成了屯田能手,手里的木杈耍得比誰都溜︰\"將軍,這碾子比洛陽軍糧處的好用!劉老爹教的法子,在碾盤底下墊層細沙,麥殼脫得干淨!\"
糧倉建在向陽的山坳里,是用夯土和青磚砌的,屋頂鋪著厚厚的茅草,牆角還堆著幾捆干艾草——防鼠。
張達正帶著幾個士兵往糧倉里搬新收的土豆,這些土豆個個圓滾滾的,是從月牙泉邊的沙土地里挖的,表皮帶著淡淡的紅紋。\"這窖挖得深,能存到明年開春。\"張達拍了拍糧倉的土牆,\"王頎帶著工兵營在窖底鋪了層石板,還留了通風口,去年存的紅薯一點沒壞。\"
狼女的白馬在糧田間的小道上跑過,馬背上馱著兩袋新磨的面粉,是羌寨的婦女用石磨磨的,雪白細膩,比魏軍的軍糧精細多了。\"各個羌寨都送來了糧食。\"她勒住馬,銀槍往地上一頓,槍尖挑著個布袋,里面是飽滿的青稞,\"犛牛寨的首領說,等青稞熟了,再送三十石來,還說要派十個羌女來教咱做青稞餅。\"
劉老爹拄著拐杖,在糧倉周圍轉悠,時不時用拐杖敲敲土牆,听听聲響。老人的耳朵背,但听土聲辨虛實的本事沒人能比。\"這牆還得再糊層黃泥。\"他指著牆角的裂縫,\"去年那場春雨大,得防著滲水。\"他突然壓低聲音,對姜維說,\"那些歸降的魏兵,最近常湊在一起說悄悄話,得派個細心人盯著。\"
姜維點了點頭,鐵肢在糧倉的木門上輕輕敲了敲。木門是用鐵梨木做的,上面包著鐵皮,鎖是新打的,鑰匙由三個士兵輪流保管,少一個人都打不開。\"王二他們不是有異心。\"姜維看著遠處正在曬麥種的魏兵,\"他們是想家了,昨兒個我還听見王二在唱陳倉的民謠。\"
正說著,王二突然跑過來,手里捧著個陶罐︰\"將軍,嘗嘗俺娘們做的醬菜!\"罐子里是腌好的蘿卜條,撒著辣椒面,油光 亮,\"俺讓探親的老鄉從陳倉帶來的方子,就著青稞餅吃,開胃!\"
姜維拿起一根嘗了嘗,又辣又脆,確實爽口。他看著王二黝黑的臉上淳樸的笑,突然覺得這比任何軍報都讓人安心。\"好味道。\"他拍了拍王二的肩膀,\"告訴弟兄們,等麥收結束,每人發兩斤醬菜,再給家里捎封信去。\"
王二的眼楮一下子亮了,轉身就往魏兵堆里跑,大喊著\"將軍給咱發醬菜啦\",引得一片歡呼。劉老爹看著這場景,拐杖在地上輕輕點了點,沒再說話——他知道,人心這東西,有時候就藏在一碟醬菜里。
夕陽西下時,糧倉的煙囪升起了炊煙。歸義營的士兵們和屯田的百姓聚在打谷場,分享著新做的青稞餅和醬菜,笑聲、說笑聲混在一起,驚飛了檐下的麻雀。
姜維站在糧倉頂上,望著連綿的麥田和遠處的烽燧,鐵肢握著的地圖上,陰平道的屯田區被他用紅筆圈了又圈——這里不再只是防線,是能長出希望的土地。
第二折 厲兵秣馬練新軍
陰平道的校場建在落石灘旁的平地上,地面用夯土砸得結實,連草都長不出來。清晨的薄霧還沒散盡,歸義營的士兵們就已經列好了隊,甲冑上的霜花在晨光中閃著白,像披了層細雪。
姜維穿著玄色的鎧甲,鐵肢按在腰間的佩劍上,站在將台上。台下的士兵分三列︰左列是蜀漢舊部,握著長矛,隊列最整齊;中列是歸降的魏軍,手里多是環首刀,眼神里帶著股不服輸的勁;右列是羌騎,馬背上的彎刀閃著寒光,狼女站在最前面,銀槍斜背在身後。
\"今日起,演練新陣!\"姜維的聲音在晨霧中回蕩,將台上的令旗一揮,\"此陣名"疊浪陣",左列居前,用長矛逼敵;中列側擊,斬馬腿;右列迂回,斷後路!\"他指著校場邊緣的稻草人,\"半個時辰內,沖破三道防線者,賞青稞餅五斤!\"
令旗落下的瞬間,左列的蜀漢舊部率先出動,長矛如林,步伐整齊,\"咚、咚\"的腳步聲震得地面發顫。
他們沖到第一道稻草人防線前,長矛齊出,瞬間將稻草人戳得稀爛,動作干淨利落——這是諸葛亮傳下的\"諸葛連弩陣\"的變招,姜維又加了近身搏殺的技巧。
中列的魏軍士兵也不含糊。王二握著環首刀,第一個沖到第二道防線,刀光一閃,就將稻草人劈成兩半。他身後的士兵們配合默契,有的砍\"馬腿\",有的斬\"敵首\",雖然隊列不如蜀漢舊部整齊,但狠勁十足,顯然是把對鄧艾的怨氣都撒在了稻草人身上。
狼女的羌騎最是迅猛。白馬如一道銀箭,率先沖出薄霧,彎刀在陽光下劃出弧線,將第三道防線的稻草人削得漫天飛舞。羌騎們的馬術精湛,在奔跑中還能互相掩護,射出的箭矢精準地命中稻草人的心口——這是狼女結合羌人的騎射術和漢軍的陣法改良的戰術。
姜維在將台上看得仔細,鐵肢在木板上記錄著各隊的優缺點︰\"蜀漢舊部過于依賴陣法,應變不足;魏軍勇猛有余,配合欠缺;羌騎沖擊力強,但耐力不足。\"他對身邊的張達說,\"下午讓他們混編演練,左列帶中列,中列幫右列,右列護左列,必須練到不分彼此!\"
張達剛要領命,校場邊緣突然傳來一陣喧嘩。原來是幾個歸降的魏兵和蜀漢舊部吵了起來,起因是魏兵覺得蜀漢舊部瞧不起他們,故意在演練時撞了人。
\"都住手!\"姜維跳下將台,鐵肢重重砸在地上,\"你們現在都是歸義營的兵,穿一樣的甲,吃一樣的糧,還分什麼魏兵蜀兵?\"他指著校場旁的糧倉,\"去年要是沒有魏兵幫忙收割,糧食能收得那麼快?要是沒有蜀漢舊部教你們陣法,剛才能沖得那麼猛?\"
爭吵的士兵們低下頭,沒人再說話。王二突然上前一步,對著蜀漢舊部的隊長抱了抱拳︰\"是俺們不對,太沖動了。\"蜀漢隊長也有些不好意思,拍了拍王二的肩膀︰\"俺們也有不對,不該擺老資格。\"
姜維看著這一幕,點了點頭︰\"這就對了。\"他從懷里掏出個哨子,吹了聲長音,\"現在開始混編演練,王二你帶魏兵和蜀漢舊部一組,狼女帶羌騎和剩下的人一組,輸的那組負責打掃校場三天!\"
校場上頓時又熱鬧起來。混編後的隊伍雖然還有些生疏,但沒人再分彼此,魏兵的勇猛、蜀兵的沉穩、羌騎的迅捷漸漸融合在一起。當王二和蜀漢隊長合力將最後一個稻草人劈倒時,校場上爆發出雷鳴般的喝彩。
夕陽西下時,士兵們躺在校場上休息,互相分享著干糧。王二啃著蜀漢隊長給的青稞餅,蜀漢隊長則嘗著魏兵帶來的醬菜,狼女的白馬在一旁吃著羌騎遞來的草料,畫面溫馨得像一家人。
姜維站在將台上,望著這一切,鐵肢輕輕握住了劍柄。他知道,這支新軍還需要時間打磨,但他有耐心——就像種麥子,只要用心澆灌,總有成熟的一天。而這支用信任和汗水澆灌的軍隊,終將成為守護陰平道的鋼鐵長城。
第三折 細作攪局探虛實
陰平道的夏夜悶熱,糧倉旁的老槐樹上,蟬鳴得人心煩。張達帶著兩個士兵在巡邏,手里的火把在夜色中晃出長長的影子,照得糧倉的鐵皮門泛著冷光。
\"听說了嗎?昨天夜里,鷹嘴崖的烽燧丟了面黃旗。\"一個士兵壓低聲音,火把的光映著他緊張的臉,\"有人說是魏兵的細作干的,想偷咱們的信號旗。\"
張達皺了皺眉︰\"別瞎傳,劉老爹已經去查了。\"他走到糧倉後牆,突然停住腳步——牆角的艾草被人動過,原本整齊的草堆歪了一角,地上還有幾個模糊的腳印,是新踩的。
\"誰在那兒?\"張達大喝一聲,拔出佩刀,火把往前一照。牆後閃過一個黑影,速度極快,鑽進了旁邊的麥田。張達立刻追了上去,麥田里的麥子被踩得\"嘩啦\"響,黑影在前面左拐右拐,顯然對地形很熟悉。
就在黑影快要沖出麥田時,一道銀光亮起,狼女的銀槍擋住了他的去路。\"跑啊,怎麼不跑了?\"狼女的聲音帶著冷笑,白馬在她身後刨著蹄子,鼻孔里噴出白氣。
黑影見狀,突然往地上一滾,從懷里掏出把匕首,直撲張達。張達早有防備,佩刀一橫,擋住匕首,火把往黑影臉上一湊——這張臉很陌生,不是歸義營的人,嘴角還沾著麥糠,眼神里滿是凶光。
\"說!是誰派你來的?\"張達的刀架在黑影脖子上,手勁大得讓他喘不過氣。
黑影咬著牙,突然往嘴里塞了個東西,臉頰鼓了鼓。狼女眼疾手快,銀槍桿一敲他的下巴,\" \"的一聲,黑影嘴里的東西掉了出來,是個黑色的藥丸,在地上滾了兩圈,發出刺鼻的氣味。
\"是蝕骨丸。\"狼女撿起藥丸,用布包好,\"鄧艾的人,怕被活捉,準備了這玩意兒。\"她踢了踢黑影的腿,\"搜搜他身上。\"
張達從黑影懷里搜出個油紙包,里面是張地圖,上面用朱砂標著陰平道的糧倉和烽燧位置,鷹嘴崖的烽燧旁還畫著個小叉,顯然是計劃要偷襲的目標。地圖背面寫著行小字︰\"初十夜,舉火為號,奪糧焚倉。\"
\"初十就是明天。\"張達的臉色沉了下來,\"看來不止他一個細作。\"
姜維在軍帳里看著那張地圖,鐵肢輕輕敲擊著桌面。帳外的風刮得燈籠晃悠,把他的影子投在牆上,忽大忽小。\"這筆跡是鄧艾的主簿寫的。\"姜維認出了上面的蠅頭小楷,\"去年在祁山見過,這人最擅長模仿筆跡,沒想到派來做細作了。\"
狼女的銀槍往地上一頓︰\"將軍,不如把所有歸降的魏兵都審一遍?肯定能找出同黨!\"
劉老爹搖了搖頭,拐杖在地上畫著圈︰\"不可。細作就怕打草驚蛇,這麼一鬧,反而讓他們藏得更深。\"老人眯起眼楮,\"這地圖上的標記,有幾處是錯的,鷹嘴崖的烽燧上個月就換了位置,說明他們的情報落後了。\"
姜維突然笑了︰\"那就給他們演場戲。\"他指著地圖上的糧倉,\"讓王二他們今晚故意把糧倉的守衛調松,再"不小心"讓黑影看到我們轉移糧食的假象。\"他對張達說,\"你帶一隊人,埋伏在糧倉周圍的麥秸垛里,見火就動手。\"
狼女立刻明白了︰\"我帶羌騎去鷹嘴崖,要是他們真去偷襲,正好包抄!\"
初十夜里,陰平道的月亮被雲遮住,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糧倉周圍果然來了幾個黑影,他們借著夜色摸到糧倉外,見守衛果然松懈,互相遞了個眼色,就要動手。
突然,糧倉里亮起一盞燈,王二舉著燈籠,\"慌慌張張\"地跑出來,對著暗處喊︰\"快!將軍說細作要偷襲,趕緊把糧食轉移到地窖!\"
黑影們听到這話,眼楮一亮,悄悄跟了上去。等他們鑽進糧倉旁的地窖入口時,張達突然大喊一聲︰\"動手!\"麥秸垛里沖出無數士兵,火把瞬間照亮了夜空,地窖口被死死堵住,里面的黑影插翅難飛。
與此同時,鷹嘴崖的烽燧也響起了廝殺聲。狼女的羌騎早已埋伏在那里,偷襲的細作剛點燃火把,就被亂箭射倒,沒一個活口。
天快亮時,所有細作都被抓獲,一共七個,都是鄧艾派來的親信。姜維看著被綁在柱子上的黑影,鐵肢指著地圖︰\"告訴鄧艾,陰平道不是他想來就來的地方。\"他下令,\"把這些人押去屯田區,讓他們看著我們的麥子長得多好,也算給他們上堂課。\"
朝陽升起時,歸義營的士兵們照常去田里干活,仿佛昨晚的事沒發生過。王二哼著陳倉的民謠,手里的鋤頭揮得更有勁了——他知道,自己現在是歸義營的人,守護這片土地,就是守護自己的家。
第三折的最後,糧倉的炊煙照常升起,飄來新烤的青稞餅香味。姜維站在將台上,望著連綿的麥田,鐵肢握著那張繳獲的地圖,心里清楚,這只是鄧艾的試探,真正的大戰還在後面。但他不怕,有糧有兵,有心齊的百姓,再大的風浪也能扛過去。
第四折 奇襲武都擾敵境
武都的城門在初夏的陽光下閃著青灰色的光,守城的魏軍懶洋洋地靠在垛口上,手里的長矛斜插在地上,矛尖上還掛著剛摘的野薔薇,是給城里相好的姑娘摘的。他們不知道,三十里外的密林里,姜維正帶著歸義營的士兵,趴在灌木叢中,像一群等待捕獵的狼。
\"將軍,武都的守將是諸葛緒。\"張達壓低聲音,手里的望遠鏡是從魏軍繳獲的,鏡片有些模糊)往城門里看,\"這人去年在祁山被您打敗過,膽子小得很,听說夜里睡覺都得抱著火折子。\"
姜維的鐵肢輕輕撥開眼前的草葉,瞄準城門旁的糧倉——那是這次奇襲的目標。武都的糧倉建在城牆根,守軍不多,只有兩百人,而且多是老弱病殘,主力都被鄧艾調到陰平道邊境了。\"按計劃行事。\"姜維的聲音很輕,\"狼女帶羌騎繞到東門,放把火吸引注意力;張達你帶魏兵和蜀漢舊部,主攻糧倉;我帶一隊人,負責接應。\"
狼女的白馬早就換成了不起眼的黑馬,她拍了拍馬脖子,對身後的羌騎做了個手勢,黑馬們悄無聲息地鑽進密林,往東門方向去。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照在羌騎的彎刀上,閃過點點寒光。
沒過多久,東門突然冒出黑煙,緊接著傳來\" 里啪啦\"的響聲,是狼女他們點燃了城外的草料堆。守城的魏軍果然慌了神,紛紛往東門跑,嘴里喊著\"救火抓奸細\",城門頓時變得空蕩蕩的。
\"上!\"姜維一聲令下,張達帶著士兵們像潮水般沖出密林,直撲糧倉。糧倉的守軍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打翻在地,嘴里塞滿了布團,捆得像粽子。歸義營的士兵們動作麻利,打開糧倉的大門,開始往外搬糧食——用的是早就準備好的麻袋,每個麻袋上都縫著個\"歸\"字,是狼女讓羌女連夜縫的。
\"快!再快點!\"張達指揮著士兵,\"東門的火撐不了多久,諸葛緒肯定會反應過來!\"他自己扛著兩袋麥子,跑得比誰都快,額頭上的青筋暴起。
姜維站在糧倉外警戒,鐵肢握著佩劍,耳朵警惕地听著城里的動靜。果然,沒過多久,城里傳來了急促的鐘聲,是諸葛緒發現中計,在召集軍隊。\"撤!\"姜維大喊一聲,\"按原路返回,別戀戰!\"
士兵們扛著糧食,跟著姜維往密林跑。剛跑出沒多遠,諸葛緒就帶著魏軍追了出來,嘴里喊著\"抓賊別讓他們跑了\",但他們的腳步虛浮,顯然沒怎麼訓練過,跑起來東倒西歪。
\"將軍,讓我斷後!\"王二突然停下腳步,舉起環首刀,臉上帶著狠勁,\"我熟悉武都的路,能拖住他們!\"
姜維看了看他,點了點頭︰\"小心點,我們在密林外的鷹嘴崖等你。\"
王二咧嘴一笑,露出兩排白牙︰\"放心吧將軍,俺命硬!\"他轉身沖向魏軍,嘴里大喊著\"來啊!爺爺在這兒\",把魏軍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
歸義營的士兵們順利回到密林,狼女已經帶著羌騎在那里接應。大家清點了一下,這次奇襲收獲不小,一共搶了三百石麥子、五十石青稞,還有十幾車鹽巴——都是陰平道急需的東西。
\"王二還沒回來。\"張達有些擔心,往武都的方向望。
姜維剛要說話,密林里突然傳來馬蹄聲,是王二!他騎著一匹繳獲的魏軍戰馬,身上的甲冑沾著血,顯然打了場惡仗。\"俺把他們引到"迷魂陣"里了!\"王二勒住馬,笑得一臉得意,\"那破陣還是俺去年幫諸葛緒修的,沒想到今天用來坑他了!\"
歸義營的士兵們爆發出一陣歡呼,簇擁著王二,往陰平道的方向撤退。陽光透過密林,照在他們扛著的糧食上,閃著金色的光,像一路撒下的希望。
回到陰平道時,百姓們早已在路口等著,看到繳獲的糧食,個個笑得合不攏嘴。劉老爹摸著麻袋里的麥子,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夠了,這些夠吃好一陣子了!\"
姜維看著眼前的景象,鐵肢輕輕握住王二的手——這雙手昨天還在地里鋤草,今天卻握著刀保衛了糧食。他知道,歸義營越來越強了,不僅是因為有糧有兵,更是因為每個人都把這里當成了家,願意為家而戰。
第五折 曹魏增兵布新防
武都被襲的消息傳到洛陽,司馬昭氣得把手里的玉杯摔在地上,碎片濺到鄧艾的腳邊,鄧艾嚇得趕緊跪下,頭埋得很低,連大氣都不敢喘。
\"廢物!連個武都都守不住!\"司馬昭的聲音像打雷,\"姜維不過是些殘兵敗將,居然敢偷襲我的糧倉,傳出去我的臉往哪擱!\"他指著鄧艾,\"給你最後一次機會,要是再拿不下陰平道,你就提頭來見!\"
鄧艾連忙磕頭︰\"臣遵旨!臣一定拿下陰平道,活捉姜維!\"
回到軍營,鄧艾立刻召集將領們開會。他的軍帳里氣氛壓抑,誰都不敢說話,怕觸霉頭。\"都說話啊!\"鄧艾拍著桌子,\"姜維搶了我們的糧食,還羞辱了我們,你們就甘心?\"
諸葛緒站出來,臉上滿是愧疚︰\"將軍,是末將無能,讓姜維得逞了。末將願意戴罪立功,去陰平道邊境布防!\"
鄧艾想了想,點了點頭︰\"好,就你去。再給你增派五千兵,務必守住邊境,別讓姜維再有機可乘。\"他又對師纂說,\"你去沓中,把那里的駐軍調回來,加強武都的防御。\"
師纂有些猶豫︰\"將軍,沓中要是調兵,怕羌人趁機作亂啊。\"
鄧艾瞪了他一眼︰\"現在最重要的是陰平道!羌人那邊,我會派人安撫,他們不敢怎麼樣!\"
很快,曹魏的軍隊開始調動。諸葛緒帶著五千新兵,來到陰平道邊境,在武都和陰平道之間的險要處,修起了新的堡壘——用的是從當地百姓那里搶來的木料和石料,百姓們敢怒不敢言,只能在夜里偷偷哭泣。
\"將軍,我們在"一線天"修了個堡壘,能擋住十萬人。\"一個副將討好地對諸葛緒說,\"還在堡壘周圍挖了壕溝,埋了鐵蒺藜,姜維要是敢來,保證讓他有來無回!\"
諸葛緒得意地笑了,他站在堡壘上,望著陰平道的方向,心里盤算著︰只要守住這里,等司馬昭的大軍一到,就能一舉殲滅姜維,到時候自己就能升官發財了。
但諸葛緒不知道,他的一舉一動,都被歸義營的探子看在眼里,消息很快傳到了姜維那里。
陰平道的軍帳里,姜維看著探子畫的地圖,鐵肢在新堡壘的位置敲了敲︰\"諸葛緒想困死我們。\"他對張達和狼女說,\"這些堡壘修在要道上,我們的糧道被堵住了,要是想出去,就得打硬仗。\"
狼女的銀槍往地上一頓︰\"怕什麼!給他拆了就是!\"她身後的羌騎們紛紛喊著\"拆堡壘殺魏軍\",士氣高昂。
張達卻有些擔心︰\"將軍,諸葛緒的堡壘修得很結實,硬攻怕是要吃虧。\"
姜維搖了搖頭︰\"硬攻當然不行。\"他指著地圖上的一條小溪,\"這小溪從堡壘後面流過,是他們的水源。我們只要在上游築個壩,斷了他們的水,不出三天,他們就得乖乖出來。\"
劉老爹突然笑了,拐杖在地上畫著水紋︰\"將軍這招,比諸葛亮的空城計還妙。\"老人眯起眼楮,\"不過諸葛緒肯定會派人守水源,得派個機靈的去。\"
姜維看向王二,王二立刻明白了︰\"將軍,讓俺去!俺熟悉水性,小時候在陳倉的河里摸魚,閉著眼都能游個來回!\"
姜維點了點頭︰\"好,就你去。帶些水性好的士兵,夜里悄悄去築壩,注意安全。\"他從懷里掏出個布包,里面是幾塊硫磺石,\"遇到危險就點燃,煙大,我們能看到。\"
王二接過布包,用力點頭︰\"保證完成任務!\"
夜色降臨時,王二帶著十幾個士兵,悄悄摸到小溪上游。他們用早就準備好的沙袋和石頭,很快築起了一個小壩,溪水被擋住,下游的水流漸漸變小,最後幾乎斷了。
第二天一早,諸葛緒的堡壘里就亂了套。士兵們沒水喝,嗓子干得冒煙,連馬都渴得直刨蹄子。諸葛緒派人去上游查看,結果被王二他們埋伏,打了個措手不及,逃回堡壘的沒幾個。
\"怎麼辦?怎麼辦?\"諸葛緒在堡壘里急得團團轉,像熱鍋上的螞蟻。他想下令突圍,又怕中了姜維的埋伏;想守著,又沒水喝,士兵們已經開始抱怨了。
就在這時,堡壘外傳來姜維的聲音︰\"諸葛緒,識相的就投降,我保你不死!不然再過兩天,你們就得渴死在里面!\"
諸葛緒看著手下士兵們干裂的嘴唇,知道自己輸了。他嘆了口氣,打開堡壘的大門,舉起了白旗——這是他第二次向姜維投降,心里卻沒有第一次那麼難受,反而有種解脫的感覺。
歸義營的士兵們接管了堡壘,把里面的魏軍都押了出來。王二跑到姜維面前,手里舉著個水囊︰\"將軍,您喝水!這是俺從上游打來的,甜著呢!\"
姜維接過水囊,喝了一口,果然甘甜。他看著眼前的堡壘,又看了看遠處陰平道的方向,鐵肢握得更緊了——他知道,這只是開始,更大的仗還在後面,但他有信心,只要歸義營的士兵們團結一心,就沒有打不贏的仗。
夕陽的光芒灑在堡壘上,把歸義營的旗幟照得通紅。
士兵們在堡壘里升起炊煙,煮著從武都搶來的麥子,香味飄得很遠,像在告訴所有人︰陰平道的歸義營,越來越強了。而姜維站在堡壘的最高處,望著西方的天空,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總有一天,要帶著這支軍隊,打回成都去,重振漢室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