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

第126章 祁山星火照歸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作家小郭 本章︰第126章 祁山星火照歸途

    楔子?戰地悲歌

    祁山殘陽映血沙,烽煙萬里沒寒鴉。

    忍看故壘埋忠骨,猶憶先師指落霞。

    且將肝膽酬玄德,敢把丹心護漢家。

    莫道孤臣無退路,燎原星火破雲遮。

    第一折 暗潮涌動驚屯田

    景耀八年春,祁山的晨霧裹著硝煙凝成灰紗,將殘陽染成凝血般的絳紫色。斷壁殘垣間,半截褪色的"漢"字旌旗在焦土上翻卷,旗桿纏繞著風干的箭羽,如同垂死者扭曲的手指。姜維踩過碎石瓦礫,玄甲下擺掃過結

    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哀鳴,七八個傷兵倚著坍塌的了望塔喘息。其中一人的小腿被流矢貫穿,白骨刺破凍得發紫的皮肉,卻仍死死攥著半截竹制號角——那是諸葛丞相當年教他們制作的簡易聯絡工具。姜維蹲下身子,從腰間解下水囊遞過去,指腹觸到傷兵掌心的凍瘡,粗糙得像砂紙打磨過的青銅。

    "將軍..."傷兵喉間溢出帶著血沫的氣音,渾濁的眼楮突然發亮,"昨夜...昨夜夢見丞相了,他說..."話音未落,氣息已散在寒風里。姜維輕輕闔上逝者的眼楮,起身時瞥見對方腰帶上系著的平安結——褪色的紅繩編著歪歪扭扭的"漢"字,顯然是出自婦人之手。

    山風掠過祁山堡廢墟,卷起滿地箭矢與斷矛。姜維拔出七星劍,劍身上的雲紋映著血色殘陽,仿佛游動的暗紅溪流。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初入蜀軍,諸葛亮撫摸著這把劍說︰"劍脊藏鋒,方見真章。"此刻劍柄上的龍紋硌著掌心,倒像是先師溫熱的手,正將力量注入他的血脈。

    漢中盆地的晨霧還未散盡,姜維已披著露水巡查屯田區。布鞋底踩過濕潤的田埂,驚起幾只灰雀,撲稜稜掠過新插的稻秧。他蹲下身,指尖捻起黑土湊近鼻尖——土壤里混著草木灰的焦香與腐殖質的腥甜,正是肥力充足的征兆。

    "大將軍!"句扶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棗紅馬的鬃毛上還掛著冰晶。副將翻身下馬時,腰間佩劍與箭囊相撞,發出清脆的叮當聲,"探馬來報,司馬昭調雍州駐軍西移,前鋒已至陳倉!"

    姜維猛地站起,稻葉上的露珠簌簌落在玄甲上。他展開泛黃的輿圖,粗糲的指腹劃過陳倉古道的朱砂標記。羊皮紙邊緣磨出毛邊,那是他反復查閱留下的痕跡。"陳倉距祁山堡不過三日路程。"他的聲音像生鐵在石板上摩擦,"司馬昭這是要斷我屯田命脈。"

    與此同時,成都皇宮內,鎏金獸首香爐飄出龍腦香。劉禪半倚在象牙榻上,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西域進貢的琉璃盞。盞中盛著新沏的蒙頂甘露,碧綠茶湯倒映著他眉間的愁雲。黃皓弓著背湊上前,袖口繡著的金線蝙蝠幾乎要觸到茶盞︰"陛下,姜維在漢中擁兵自重,不如..."

    "夠了!"劉禪將琉璃盞重重擱在案上,茶湯濺出,在錦緞桌布上暈開深色水痕。他抓起姜維的軍報,竹簡邊緣在掌心勒出紅痕︰"去年秋收,漢中屯田繳糧二十萬石;如今魏軍壓境,朕若不應,與昏君何異?"話音未落,窗外突然傳來烏鴉的啼叫,驚得黃皓脖頸一縮。

    數百里外的魏軍大營,鄧艾正用狼毫筆在沙盤上標注兵力。老人的指節布滿凍瘡裂痕,蘸墨時羊皮手套上的積雪簌簌落在案頭。"傳令下去,"他盯著祁山堡的微型泥塑,聲音像老樹皮裂開的紋路,"讓雍州兵每日在散關道佯裝運糧,每輛馬車必須掛響銅鈴,走三步歇五步。"

    副將望著沙盤上蜿蜒的虛線,猶豫道︰"將軍,這般拖延,糧草..."鄧艾突然揮袖掃落半座"散關",陶土碎屑濺在燭火里,騰起細小的青煙︰"司馬昭要的不是速戰,是讓姜維疲于奔命。"他枯瘦的手指戳向屯田區,"只要斷了蜀軍的糧,劍閣關的石頭城牆也得塌。"

    深夜,姜維的軍帳里,牛油燈芯爆開一朵燈花。阿萊娜掀開牛皮帳簾闖入,彎刀上凝結的血珠滴在青石板上,洇出暗紅的斑點。"抓到魏軍細作,"她抖開浸透汗漬的羊皮卷,上面用朱砂畫著糧倉位置,"還有這個——"她掏出一枚青銅虎符,虎目瓖嵌的紅寶石泛著冷光。

    姜維的瞳孔驟然收縮。虎符邊緣刻著"雍州"二字,正是司馬昭新鑄的調兵信物。他猛地將虎符拍在輿圖上,震得竹簡里的軍令散落滿地︰"傳令各營,即刻將糧草轉運祁山堡地窖。明日起,每支巡邏隊必須攜帶三只信鴿!"他轉頭看向阿萊娜,"你帶西羌騎兵,在散關道布十二重暗哨,見魏軍運糧隊...一個活口不留。"

    當第一縷晨曦刺破雲層,散關道上響起清脆的銅鈴聲。二十輛魏軍馬車緩緩前行,車轅上的士兵有氣無力地甩著馬鞭。領頭的百夫長掀開篷布一角,露出里面偽裝成糧袋的雲梯——帆布縫隙間,鋒利的鐵鉤泛著幽藍的淬毒光芒。

    第二折 散關道上血紛飛

    散關道兩側的峭壁如同被巨斧劈開,松樹扎根在岩石縫隙里,虯曲的枝椏上掛著經年不化的積雪。阿萊娜將耳朵貼在冰涼的山石上,听著遠處傳來的車輪聲由遠及近。她抬手示意,三百西羌騎兵立刻翻身下馬,彎刀抵住戰馬口鼻,連呼吸都放得極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放箭!"隨著她彎刀揮落,三百張強弩同時發出嗡鳴。箭矢破空聲中,走在最前的三輛馬車瞬間被射成刺蝟。駕車的馬匹驚嘶著人立而起,車轅斷裂處,藏在"糧袋"里的雲梯轟然墜地。魏軍士兵慌亂中剛拔出佩劍,第二輪箭雨已穿透他們的咽喉。

    阿萊娜大喝一聲,催動胯下黑馬沖下山坡。彎刀劈開第一個魏軍的面門時,溫熱的鮮血濺上她的護額,順著鷹形圖騰蜿蜒而下。混戰中,她瞥見一輛馬車下露出的雲梯橫檔,心頭猛地一沉︰"撤!這是調虎離山!"

    與此同時,祁山堡的了望塔上升起三柱狼煙。姜維站在城頭,看著漫山遍野的魏軍旌旗如同黑色潮水漫來。鄧艾的白發在風中狂舞,他手持玄鐵杖指向城頭,聲音裹著寒風傳來︰"姜維!交出屯田圖,饒你將士不死!"

    城樓上,蜀軍連弩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十丈長的弩箭破空而去,將最前排的魏軍盾陣射得支離破碎。但鄧艾早有準備,盾牌後方推出十二架巨型投石機,青石彈丸破空而來,砸得城牆磚石飛濺。姜維望著城角搖搖欲墜的箭樓,突然抓住句扶的肩膀︰"帶五百死士,從暗道出擊!"

    暗道里彌漫著腐臭的潮氣,火把照亮粗糙的石壁。句扶握著匕首,听著頭頂傳來的廝殺聲越來越近。當他們摸到魏軍投石機營地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倒吸冷氣——每架投石機旁都守著二十名重甲兵,火把將四周照得亮如白晝,連老鼠洞都無處遁形。

    "點火!"句扶揮刀砍斷最近的麻繩,浸透桐油的草垛瞬間燃起熊熊大火。火光照亮他猙獰的面容,長劍刺穿魏軍喉嚨時,溫熱的血濺在他的護心鏡上,映出跳躍的火苗。但魏軍很快反應過來,將他們死死困在火海中央。

    千鈞一發之際,西北角傳來熟悉的馬蹄聲。阿萊娜的西羌騎兵如黑色旋風般沖入敵陣,彎刀在空中劃出連綿不斷的銀光。姜維趁機打開城門,率蜀軍主力殺出。鄧艾看著被截斷的陣型,怒得將玄鐵杖狠狠砸在地上︰"姜維!我誓要踏平漢中!"

    祁山堡的危機暫時解除,但姜維望著滿地狼藉的戰場,心中卻沉甸甸的。一名士兵捧著燒焦的屯田圖殘片走來,灰燼中依稀可見"漢"字的筆畫。他彎腰拾起半塊焦黑的木牌,上面刻著的"忠"字還殘留著朱砂——那是去年秋收時,百姓們送給屯田士兵的平安符。

    第三折 定軍山下計中計

    定軍山的晨霧中,傳來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姜維站在臨時搭建的鐵匠鋪前,看著火星四濺的熔爐。老匠人將燒紅的鐵條浸入冷水,騰起的白霧里,隱約浮現出當年黃忠在此斬夏侯淵的場景。"將軍,"匠人遞上新鑄的箭矢,"這批箭簇淬了巴蜀毒藤汁,見血封喉。"

    阿萊娜捧著繳獲的魏軍密信匆匆趕來,羊皮紙上的字跡被雨水暈染︰"大將軍,鄧艾約我們三日後在定軍山決戰。"她展開輿圖,手指劃過金牛道的險峻地形,"此處易守難攻,若我們貿然出擊..."

    "鄧艾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姜維用炭筆在輿圖上圈出幾個紅點,"他在金牛道兩側山梁布置了三十處了望台,分明是想誘我們入伏。"他轉頭看向句扶,"你帶一萬人馬,偽裝成主力沿金牛道進發。每過五里,留下炊具灰燼,升起十丈炊煙。"

    魏軍大營內,鄧艾盯著姜維的戰書冷笑。燭火搖曳間,他臉上的傷疤隨著笑意扭曲︰"傳令下去,讓雍州兵遇到蜀軍便佯裝敗退。"他蘸著茶水在案上畫出金牛道的地形,"等他們進入峽谷,投石機與滾木石齊下,叫姜維插翅難飛!"

    次日清晨,蜀軍大營響起震天的戰鼓聲。姜維身披玄甲,七星劍在朝陽下泛著寒光。他看著句扶率領的"主力"浩浩蕩蕩開拔,故意讓軍旗在風中招展,引得遠處魏軍了望台上的哨兵頻頻舉旗。"將軍,"阿萊娜握緊彎刀,"萬一句扶將軍..."

    "他會沒事。"姜維望著金牛道方向的滾滾煙塵,聲音低沉如擂鼓,"真正的主力,在這里。"他掀開營帳,露出後方集結的三萬精銳——士兵們身披草衣,戰馬的馬蹄裹著棉絮,連呼吸都刻意放緩。

    當句扶的軍隊進入金牛道峽谷時,兩側峭壁突然響起梆子聲。無數滾木石傾瀉而下,慘叫聲回蕩在山谷間。句扶揮劍砍斷飛來的圓木,看著四周升起的魏軍旌旗,卻並不慌亂——他早將主力分成三隊,此時正從隱蔽的山道包抄而來。

    混戰中,姜維率主力突然出現在魏軍後方。七星劍劈開第一個魏軍的頭盔時,他聞到對方身上濃重的酒氣——顯然鄧艾為了誘敵,放松了警惕。阿萊娜的西羌騎兵緊隨其後,彎刀在月光下化作銀色的漩渦,將魏軍陣型攪得支離破碎。

    鄧艾望著潰敗的軍隊,氣得將戰刀狠狠插進土里。他看著姜維策馬而來,白發被夜風吹得凌亂︰"好個將計就計!但司馬昭的十萬大軍已過陳倉,你拿什麼守漢中?"姜維勒住戰馬,劍尖挑起魏軍軍旗,火焰順著布料蔓延,照亮他冷峻的面容︰"就用鄧將軍送來的這份大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四折 陰平故道復燃烽

    陰平小道的寒風裹挾著砂礫,打得人睜不開眼。姜維牽著戰馬,看著陡峭的崖壁上殘留的鐵鏈——那是當年鄧艾裹氈滾崖時留下的痕跡。積雪覆蓋的山道上,隱約可見森森白骨,不知是魏軍還是蜀軍的遺骸。

    "大將軍,諸葛瞻將軍來信!"句扶的聲音裹著風雪傳來,他懷中的竹筒被凍得冰涼。姜維展開信箋,諸葛瞻的字跡力透紙背︰"魏軍已過江油,涪城糧草僅夠三日。瞻父子誓與城池共存亡!"信紙邊緣還沾著暗紅的血跡,不知是墨漬還是血痕。

    姜維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涪城是劍閣的最後一道屏障,若失守,成都將門戶大開。"傳令全軍,"他翻身上馬,玄甲在風中獵獵作響,"今夜必須趕到涪城!阿萊娜,你帶西羌騎兵抄近路,務必搶在魏軍之前!"

    涪城城牆下,諸葛瞻望著黑壓壓的魏軍,握緊腰間的寶劍。城頭懸掛的"漢"字旗被箭雨射得千瘡百孔,卻仍在風中飄揚。他轉頭看向兒子諸葛尚,少年的鎧甲上還沾著前日戰斗的血痂︰"尚兒,你帶五百騎兵,守住西門。"

    "父親!"諸葛尚突然跪下行禮,"孩兒願率死士出城迎敵!"他抬頭時,眼中燃燒著熾熱的火焰,"丞相教誨,戰陣之上,唯死而已!"諸葛瞻的喉嚨發緊,伸手撫過兒子年輕的臉龐——這張臉,與當年的諸葛亮竟有七分相似。

    戰斗在黎明時分打響。魏軍的投石機不斷轟擊城牆,巨大的石彈砸得女牆轟然倒塌。諸葛瞻揮舞長劍,親手斬殺三名登城的魏軍。但魏軍人數太多,雲梯如蟻群般密密麻麻。就在城防即將崩潰時,遠處突然響起熟悉的號角聲——阿萊娜的西羌騎兵趕到了!

    女將的彎刀帶著凌厲的風聲,瞬間劈開魏軍防線。姜維隨後率主力抵達,七星劍寒光所至,魏軍紛紛落馬。鄧忠見勢不妙,連忙鳴金收兵。然而,當蜀軍準備追擊時,探馬來報︰"鐘會親率大軍,已攻破白水關!"

    姜維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白水關失守,意味著劍閣腹背受敵。他望著疲憊不堪的將士,突然想起諸葛亮的《後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諸葛瞻,"他握住對方的手,"你繼續守涪城;句扶,帶人回援劍閣。"他轉頭看向阿萊娜,"我們繞道陰平,直取魏軍後方!"

    第五折 祁山屯田終成局

    祁山堡的地窖里,油燈將堆積如山的糧袋照得金黃。姜維蹲下身,抓起一把新麥湊近鼻尖——麥粒飽滿,帶著陽光的氣息。句扶站在窖口,聲音帶著興奮︰"將軍,百姓們又送來五千石糧食,說是留著給蜀軍打魏軍的!"

    姜維起身時,撞落了牆上掛著的斗笠。那是去年秋收時,一位老農送給他的,斗笠邊緣還繡著歪歪扭扭的"漢"字。他彎腰拾起,指尖觸到粗糙的竹篾,仿佛又看到田間百姓們質樸的笑容。"傳令下去,"他將斗笠重新掛好,"明日起,全軍分批幫百姓春耕。"

    與此同時,成都皇宮內,劉禪將姜維的捷報反復看了三遍。黃皓縮在角落,不敢發出半點聲響。"來人!"劉禪突然拍案而起,驚得案上的琉璃盞險些翻倒,"擬旨,封姜維為丞相,總領國事!"他看著窗外的宮牆,喃喃道︰"丞相,您選的人...果然沒錯。"

    深夜,姜維站在祁山堡城頭,望著屯田區的點點燈火。春風拂過麥田,傳來陣陣新麥的清香。七星劍在腰間微微發燙,劍柄上的龍紋仿佛活了過來,在月光下游動。他想起初入蜀軍時,諸葛亮說過的話︰"治國如治水,民為河道,君為堤壩。"

    遠處傳來馬蹄聲,阿萊娜提著酒壇走來。月光灑在她的彎刀上,映出點點寒光︰"大將軍,這是百姓自釀的米酒,說是要謝你護了他們的田地。"姜維接過酒壇,仰頭飲下一大口——酒液辛辣,卻暖到了心底。

    "阿萊娜,"他望著東方漸白的天際,"你說,若丞相還在,會怎麼做?"女將沉默片刻,目光堅定︰"他會說,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話音未落,遠處傳來雄雞報曉聲,屯田區的炊煙裊裊升起,與晨霧融為一體。

    姜維握緊七星劍,劍柄上的龍紋硌著掌心。他知道,這場戰爭遠未結束,但只要有這片土地,有這些百姓,蜀漢就還有希望。祁山的星火永不熄滅,正如武侯祠前的古柏,歷經風雨,依然蒼翠挺拔。

    喜歡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請大家收藏︰()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方便以後閱讀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第126章 祁山星火照歸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第126章 祁山星火照歸途並對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