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華

第209章 日歷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拾參娘子 本章︰第209章 日歷

    少華回到家,跟徐蓉講了劉氏的近況。

    徐蓉感慨金錢迷人心,說窮人乍富就是這樣。

    少華道︰“你就不會。”

    徐蓉道︰“我上輩子富過,這輩子只是開局窮。”

    少華听她講過不少“上輩子”的事,到底是真是假,反正他也不追究。

    少華道︰“你之前不是說要做個跟我一模一樣的抱枕嗎,怎麼沒做?”

    “沒有填充物。”

    “用棉花啊!”

    “棉花都被我紡了。”

    之前拓跋于榮帶來不少棉花,不過都被徐蓉紡成了棉布。

    少華有點無奈。

    徐蓉道︰“不過沒事,用枕頭墊也是一樣的。”

    徐蓉做抱枕,主要是因為她孕婦睡覺腰部不舒服,拿個別的東西墊也一樣。

    少華道︰“不行就去買點棉花。”

    徐蓉搖頭︰“太貴了,不值得。”

    少華看她一副吝嗇摳門的樣子,玩笑道︰“你真的富過嗎?我感覺你上輩子過的也不太富裕。”

    徐蓉白他一眼。

    不過想想︰的確,富裕的是父母,作為學生,爸媽一直對她很“摳”,她並不能隨心所欲的想買啥就買啥,還得要自己去掙錢。

    “好吧,我沒富過,我一直是個苦命的孩子。”

    少華看她好像有點生氣,將她攬進懷里︰“跟你開玩笑呢!”

    “我沒跟你開玩笑,我真的是個苦命的孩子。我從四歲起,就每天早晨七點鐘起床,上幼兒園,後來是上小學;到初中就更慘了,我每天六點半起床,晚上十一二點才睡。太慘了,老慘了,慘不忍睹。”

    少華听她說話的語氣,知道她也是在開玩笑。關于小學、初中這些東西,曾經徐蓉說過,不過當時她是為了證明自己上過學、有文化。

    少華佯裝哄她道︰“咱們的孩子,以後不讓他那麼慘,哈!”

    徐蓉推開他︰“不行,我受過的苦,他也要受。如果他不听話,你就揍他。就像小時候你父親揍你一樣。”

    少華知道她是在開玩笑,有哪個母親是不愛護自己孩子的。

    兩人玩笑幾句,徐蓉道︰“我打算今年,在過年前開始賣日歷。”

    “日歷?”少華疑惑。

    徐家有“日歷”,是徐蓉手繪的。她實在無法忍受沒有日歷的日子,都不知道哪天過到哪天,于是就自己手工制作了一個。

    徐蓉“日歷”用的是阿拉伯數字,與現代“掛歷”幾乎一模一樣。

    古代人不認識阿拉伯數字,不過徐蓉在家里記什麼都喜歡用阿拉伯數字,久而久之,其他人也會了,知道那些“字符”代表什麼意思。

    徐蓉道︰“前段時間跟村里人聊天,听說今年的紙價又降了兩文。他們想從下一季起,開始跟我們做柔紙。”

    少華還未問,徐蓉接著道︰“我答應了,而且還承諾收下他們的紙。”

    每年七八月是皮紙大量上市的季節。因為從采料、制料,到最後做成紙,基本經歷︰三月采料、七月出紙。

    今年因為下雨天多,不好曬紙,所以現在都七月底了,大批量的皮紙還未上市。不過市場價卻是已經降了兩分。

    少華道︰“你收皮紙,就是為了做日歷?”

    徐蓉搖頭︰“是也不是。日歷能用得了多少紙?我是為了囤貨。”

    徐蓉講了她的邏輯︰今年這一批紙做完,估計很多人家會改行做柔紙。那麼到了明年收皮紙的時節,市場上就沒有那麼多人賣皮紙了,到時候,皮紙價格可能會上漲。

    少華道︰“你也囤不了多少紙,對市場價格沒什麼影響。”

    想要囤積居奇,得有海量資金。徐家的家底太薄,根本做不到。

    徐蓉道︰“我也不是要影響市場價格。我有幾斤幾兩,有自知之明。只是我看村里人賣紙,紙商給的價格太低,我替他們感到不值。”

    去年的這個時候,她和少華辛苦大半年做紙,最後就只賣了十幾兩銀子。

    少華道︰“你想做什麼就做吧!只是有一點,你要小心身子。”

    “我知道。”

    其實徐蓉也是閑的有些無聊,之前她研究織毛巾,現在棉花用完了,新的棉花要等到十月以後,她沒事干。至于紙坊上,有鄒長青和鄒子義,他倆能打理所有事情,包括與村里人溝通協商,儼然就像是本村人。

    少華道︰“關于你想做日歷,我是覺得,大部分百姓不識字,日歷他們看得懂嗎?”

    徐蓉道︰“那就賣給識字的人。一二三四五,很簡單!多看幾眼,不識字的也學會了。”

    古代是有“日歷”的,只不過它寫得跟書一樣,排列方式有問題,很不直觀,不能讓人一眼看懂。

    而且,“歷書”上除了日子,還有七七八八的其他內容,比如月亮盈虧、五行輪轉、天時星宿等等。總之,沒點文化,你真看不懂!

    徐蓉覺得,對百姓來說不需要那麼復雜的東西,只要有日期、有二十四節氣就夠了。

    她與少華商量了一下,這種對外出售的日歷應該如何排版?

    少華建議,每五日為一行。因為古代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

    徐蓉听取了少華建議,第二日,她從村民家中買來皮紙,開始畫草稿排版。

    岩腳村人做的大多是“二錢紙”。二錢︰紙的規格,就像現代說的a3、a4紙一樣的意思)

    二錢紙長一尺三、寬九寸,大小與現代a3紙差不多。

    徐蓉先用整張紙畫了個“年歷”格子,發現有些密密麻麻,寫阿拉伯數字還好,寫漢字,簡直眼暈。

    當然,其實她並不想一張紙做一年的日歷,這樣太“省紙”了!她只是試一試排版效果。

    然後她將一張紙裁成兩半,還是一月一張的好。

    徐蓉排出一年十二月的日歷,看了看,覺得有點單調。

    她問少華︰“你會多少農諺?”

    “什麼濃艷?”少華沒听懂。

    “就是農業生產的一些諺語,比如蜜蜂出巢早,天氣晴得早;糞坑冒泡,大雨要到。”

    少華擰眉︰“什麼東西啊?”

    徐蓉道︰“就是一些老百姓總結的農時諺語。”

    少華道︰“老百姓又不識字,他如何總結?”

    “總結不需要識字呀!這只是生活常識。”

    少華搖搖頭,還是不太理解。然後又道︰“你要這些,是要干嘛?”

    徐蓉道︰“我覺得日歷有點單調,想加點文字、農諺常識在上面。”

    少華道︰“難道你要把‘糞坑冒泡’寫上去?”說著他臉皮抽了抽。

    徐蓉想想,也覺得的確是不雅,何況她也不知道多少農諺。

    少華道︰“你不是會很多詩嗎?寫詩啊!識字的大多是書生,你若寫上詩句,他們沖著詩句,或許就會買你的日歷。”

    徐蓉想想,有道理!

    雖然她覺得農民更需要日歷,但是他們不識字;而識字看得懂的,那些人基本也不務農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余世蓉華》,方便以後閱讀余世蓉華第209章 日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余世蓉華第209章 日歷並對余世蓉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