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帶幾人進入楊家大宅。
進門一道影壁,影壁後是前庭。前庭兩側是屋檐回廊,正中一道洞門,穿過洞門是大宅前院。不過下人沒有帶她們從前院走,而是從旁邊的側門穿過去,直達後院。
在前院與後院的分隔中間,有一個寬敞的四合天井院。天井院兩側,一面是牆,一面有道月洞門,下人帶她們從月洞門進去,迎面又是一道影壁,影壁後是個三合院,院里房門關著,感覺好像已經很久沒有使用。從三合院的一角穿過去,前方豁然開朗,是處亭台水榭花園。
徐蓉對古人建築有些不理解。那麼大氣的花園,為何是從道小門進來?就不能把入園門修得大氣點嗎?
這里就要說到當初楊家建宅院時的設想。
他們設想將來子孫滿堂,家中男子個個都是舉人進士,兒子們雖然都在外面任官,但前來拜訪的客人絡繹不絕。
剛才一進大門的前庭,屋檐回廊很寬,那里原本設計是給等候客人用的。假如真是常有人來拜訪,那里會擺上桌椅板凳,讓客人在那里坐著先等候一下,里面老爺覺得要不要見、在哪里見。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老太爺時期,的確不時有人來拜訪,但是到了老爺時期,基本已經沒什麼人來。等到了這一輩楊老爺,除了親戚,沒人來。
然後再來說一下花園旁邊的三合院。這里原本是楊家私塾,曾經也是讀書聲瑯瑯。但是隨著楊家凋敝,孩子長大,這里早已閑置不用。
下人帶著甜香、徐蓉幾人沿著池塘邊走了一段,在香樟竹林影映下,一間花廳“藏”在綠叢中。
花廳門窗開著,里面三張圓桌。兩張桌上放著茶杯點心,一張桌上鋪滿筆墨紙硯,屋里七八個人或坐或站,有的在飲茶,有的在踱步思索,有的在紙上寫著。
甜香的紅色斗篷十分顯眼,當她往門口一站,所有人的目光都望過來。
“甜香?”
“甜香姑娘!”
屋里的人似乎都認識甜香,看到她紛紛打招呼。
白文卿坐在桌旁,正在與一名年輕女子共看一本什麼書。听到大家喊甜香,他抬起頭,臉上頓露喜色,起身大步走過來。
“你來了!”白文卿眼神親切,笑容溫暖。溫暖笑容中又帶著那麼一點羞澀,有點含羞帶怯的感覺。
不知怎麼的,徐蓉就是看出這種感覺。
甜香瞟了眼那位與白文卿一起看書的女子。她大約十四五歲,頭上挽著個雙垂髻,面容清秀,清純端莊,看她衣著,應該是位小姐。
“沒想到甜香姑娘也會來!”旁邊一位公子笑著說道。
徐蓉打量這名公子,感覺他好像是上次在百花樓,想要攔下甜香的那位。
“我來給你們當花瓶。”甜香媚眼流轉,跨進屋內,掃視一圈屋里的人。
除了那位小姐、一位年輕公子,其他人甜香都認識。
白文卿引甜香過去,向她介紹︰“這位是我表弟楊月澎,這位是我表妹楊月怡。”
兩人向甜香微笑頷首,以示打招呼。甜香也同樣回以微笑頷首。
這時白文卿又向他表弟表妹介紹道︰“這位是岩腳村的造紙戶,徐玉蓉。”
徐蓉一愣,她還以為白文卿對她視而不見呢。
徐蓉學著他們的方式,微笑頷首,楊家兄妹倆禮貌的看著她,沒有任何動作。
徐蓉打招呼沒有得到回應,稍微有點尷尬。
實際上,楊家兄妹禮貌的看著她,就已經是在打招呼。對于這樣人家的公子小姐,和善的看你一眼,就是對你禮貌。
因為從徐蓉的衣著上看得出,她就只是個鄉野村姑,沒必要對她太過熱情。
至于甜香,若不是白文卿之前跟表弟表妹講過,甜香是江湖人士、漕幫主的義女,表弟表妹大概只會把她當作青樓女子,或許連楊家大門都不讓她進。
“你們作了多少詩了?”甜香朝寫字那桌走去。
桌邊人紛紛讓開,騰出位置請她鑒賞。
甜香拿起一張紙,上面寫著︰月光如水映窗前,歲月無聲譜華章。山川壯麗情難盡,筆耕不輟繪人生。
甜香微微撇了撇嘴,又拿起一張,上面寫︰秋風吹落黃金葉,霜重露濃夜漸長。稻田香里說豐年,月下詩心自徜徉。
甜香接連又拿起幾張讀了讀,覺得都不好,無趣的放下詩作。
旁邊人看出她似乎沒有滿意的,說道︰“要不甜香姑娘出道題目,我們來作。”
甜香搖了搖頭道︰“算了,你們隨意吧。”
這邊楊月澎對甜香看詩的態度不解,悄聲問白文卿︰“甜香小姐擅于作詩?”
白文卿解釋︰“不,她擅于譜曲。遇到好詩她能譜成曲。”
旁邊楊月怡不贊同道︰“作詩與譜曲本是不相干的事。借詩譜曲,只是在取巧。”
她所說的“取巧”,是指譜曲人沒有創作靈感,借詩獲取靈感。
她這樣說其實也對,甜香的確是沒有作曲的靈感,正好客人們在玩寫詩,她從一些詩中獲取意境靈感,即興創作彈奏一曲,這麼一來二去,客人們紛紛獻詩,希望能被她演奏。這也算是一種高雅玩法,有文化的游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甜香走回來,拉徐蓉坐下,對白文卿道︰“沒有茶水喝?”
“馬上馬上。”白文卿趕忙親自泡茶。
看表哥對甜香如此殷勤,楊月怡有些好奇,想問表哥,但是當著這麼多人不好問,于是緘默的坐在一旁。
剛進來幾分鐘,徐蓉已經渾身不自在。她覺得自己與這里格格不入,這不是她該來的地方。
“今天你來找我,是有何事要說?”甜香問徐蓉。
輪到她倆的話題,徐蓉自在多了,說道︰
“三件事。第一件,你的房子我們決定給你蓋,就在棚子那個位置。不過要等工地上那邊的房子建完,再來建這邊。現在大伙還要在棚子里吃飯。”
聞言甜香欣喜。
“第二件,原先說過等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我們做第二批紙。但是現在忙著建房,抽不出身去做紙。所以我想要不時間再往後推一推?”
甜香噘嘴道︰“年前這段時間會有大量需求,錯過這一波……就不能再找些人手嗎?”
徐蓉道︰“這與我要說的第三件事有點關聯。榮公子那邊的人,能不能馬上到?如果到了,就從這批紙開始學起。如果到不了,我想想再找些什麼人來。”
徐蓉也不想錯過年前大賺一筆,現在竹料是夠了,但是人手不足。如果做紙,大伯家、孫家勢必要去紙坊那邊。說實話,其實徐蓉不太想要大伯家一塊做。他們家有二心,徐蓉能感覺得到。
喜歡余世蓉華請大家收藏︰()余世蓉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