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

第587章 朝堂縱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晴空蒼鷹 本章︰第587章 朝堂縱橫

    潭州,然經過數年經營,其宮室殿宇已初具帝都氣象。

    李從嘉沒有擴建宮廷院落,但隨著商貿繁華起來,隱隱已成為當今南方數一數二的大都城。

    時值初夏,晨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鋪著暗紅色地毯的大殿之上。

    殿內柱礎厚重,帷幔低垂,雖無金陵宮殿的極致奢華,卻自有一股新興政權的肅穆與威嚴。

    文武百官依序而立,衣冠濟濟。

    文臣隊列中,趙普神色沉穩,目光內斂,已是百官之首的氣度。

    張泌、潘佑等少壯派謀士意氣風發。

    徐鉉、徐鍇兄弟則帶著南唐舊臣特有的文雅與持重。

    武將一側,馬成信、李雄、張璨等將領雖暫解甲冑,身著朝服,仍掩不住一身剽悍之氣。

    朝會伊始,氣氛便因一份來自北方的緊急戰報而顯得凝重。

    李從嘉端坐于御座之上,手中拿著那份細作傳來的文書,眉頭微蹙,緩緩將其內容告知眾臣。

    “諸位愛卿!”

    他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無奈。

    “北方傳來確訊。昭義節度使李筠兵敗澤州,舉火自焚。淮南節度使李重進,亦在蔡州……城破殉國了。”

    殿內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眾人皆感震動。

    這兩位大周重臣的敗亡,意味著趙匡胤已基本掃平內部重大威脅,坐穩了龍椅。

    潘佑率先出列,語氣中帶著惋惜。

    “李重進勇烈有余,卻不知變通!主上此前屢次遣使,許以高官厚祿,望其能與我大唐聯手,共抗趙逆。奈何此人竟將使者逐回,言必稱感念郭威之恩,寧死不肯相從…真是…迂腐!”

    他本想用更激烈的詞,終究還是克制住了。

    這個時代能有武將以死殉節,過去的功過是非一筆抹掉了。

    李從嘉擺了擺手,嘆道︰“人各有志,不可強求。李重進忠于故主,其志雖不可取,其節卻亦可嘆。只是…可惜了。若能得他呼應,我軍北上壓力驟減,趙匡胤絕無可能如此輕易安定北方。”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錯失良機的遺憾。

    趙普此時緩緩開口,將話題拉回現實︰“主上,李重進之死,固然使其失一臂助,但于我江南而言,眼下亦非北伐良機。”

    他目光掃過群臣,聲音清晰而冷靜。

    “主上自龍興以來,三年之內,滅南漢、平荊南、收南楚、並大唐,拓地百州,功業赫赫,古今罕有。”

    “但我軍連年征伐,大軍屢出,府庫為之耗竭。尤其是新得之南漢舊地,民生凋敝,盜匪未靖;江淮諸州經戰火蹂躪,亦需時間恢復元氣。去歲至今,為支持大軍、賑濟災民,我潭州及各地府庫存糧幾已消耗一空。”

    “當此之時,實應深根固本,緩圖進取。”

    徐鉉也附議道︰“趙相所言極是。百州之地,風俗各異,政令推行尚需時日消化整合。百姓疲敝,亟需休養生息。此刻若再興大軍,非但糧草難以為繼,恐傷國之根本。”

    李從嘉默默點頭,他深知趙普和徐鉉說的是實情。

    他雖年僅二十三歲,便已創下“三年滅三國”的驚人霸業,但這份功業背後是巨大的消耗和亟待恢復的民生。

    他感到一種被現實束縛的無力感。

    雖然李從嘉想了很多開源的辦法,但是民生根基太過薄弱,南唐和大周三次北伐之戰,南漢劉晟宦官禍國,窮奢極欲,只留下一片殘破的國家……

    “朕明白了。”

    李從嘉的聲音恢復了平靜,“積蓄實力,整頓內政,乃當前第一要務。然,外部威脅亦不可不防。”

    這時,趙普眼中精光一閃,提出一個敏感議題。

    “主上,內部整合,首在政令暢通。如今洪州之地,齊王李景達)坐鎮已久,撫慰地方雖有功,然長期節度一方,恐非久安之策。臣建議,可召齊王入朝參政,加封太師等榮譽餃,以示尊崇。”

    “其麾下兵馬,可委派朝廷將領接管。如此,既可集中權柄,亦可免生後患。”

    這是明顯的給予虛職,免去實權之策。

    殿內頓時安靜下來。

    李景達是皇叔,身份特殊,此事需極其謹慎。

    李從嘉沉吟片刻,並未立即答應,而是將目光投向另一個方向︰“王叔之事,確該如此,洪州乃是居中之地,更連接東南吳越,眼下,亦所思者,盡快招降東南吳越。”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吳越錢氏,偏安十余州,歷來奉中原正朔,而今大周滅亡,皇帝新登。其地富庶,水軍精良,若不能使之歸心,將來北伐,必成肘腋之患。如今趙宋新立,其內部未絕對穩固,正是我招撫吳越的良機。”

    潘佑問道︰“主上是想武力征討?”

    “不。”

    李從嘉搖頭,“應先禮後兵。遣一能言善辯、德高望重之使臣,前往杭州,面見吳越王錢�m。陳說利害,許以厚祿尊位,勸其棄宋歸唐。”

    “告知他,趙匡胤得位不正,其勢難久。而我大唐,方是華夏正溯所在。若錢�m識時務,仍可保其家族富貴,永鎮吳越;若冥頑不靈……”

    李從嘉沒有說下去,但眼中一閃而過的銳光已說明一切。

    若能不動刀兵,收服吳越,將極大增強自身實力,己方海運通暢,再無後顧之憂。

    朝會至此,戰略方向已然清晰。

    內修政理,鞏固根基,外交吳越,謀定東南;暫緩北伐,靜待時機。

    趙普心中暗贊︰“此時主上在輝煌的勝利之後,展現出難能的冷靜與戰略耐心,是為了爆發出更強大的力量。”

    當堂商議之後,決定派遣徐鍇為使,出使吳越,招降錢氏。

    而吳越久居江東,雖有地理優勢,但是三面之地,都已經被大唐包圍,有些難以抵擋,更何況李從嘉如今幾乎隔絕了他與大宋的交流。

    正值仲夏,李從嘉秋糧未收,此時此刻他也不打算興兵作戰。正在他思考著如何對付趙匡胤的時候。

    卻有一隊來自大宋的使者,遞送國書,前來求見。

    正當李從嘉詫異之際,更讓他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遼國耶律皇室,也悄悄派遣使者來到了潭州……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方便以後閱讀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第587章 朝堂縱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第587章 朝堂縱橫並對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