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心中了然,看著她楚楚可憐又帶著幾分媚態的模樣,這些日子緊繃的心弦也徹底放松下來。
他伸手將她攬入懷中,低聲道︰“蕊兒……”
是夜,徐蕊兒的寢殿內紅燭高燃,暖香襲人。
媚骨天成的她,將滿腹的柔情與渴望都化作了繞指柔,極盡纏綿。
雲雨方歇,她依偎在李從嘉汗濕的胸膛上,指尖輕輕畫著圈,聲音帶著事後的慵懶與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蕊兒也想……添個麟兒……”
這遲來的、直接的訴求,是她在最親密時刻,最深的祈願。
李從嘉擁緊了她,吻了吻她的發頂,沉聲,雪白柔滑的肌膚,彈性驚人的美腿,盤在李從嘉的腰上。
“好。”
一個簡單的字,卻承載了承諾與安撫。
窗外,寒風依舊呼嘯,但這一室之內,卻隔絕了外界的金戈鐵馬,只余下紅塵男女最本真的溫情與渴望。
年關將近,凜冽的寒風也擋不住潭州城洋溢的喜慶。
家家戶戶忙著灑掃庭除,門楣上早早貼起了紅紙,街頭巷尾已有性急的頑童點響了零星的爆竹,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硝煙味和節日的躁動。
凜冽的空氣也壓不住節日的暖流,街頭巷尾彌漫著爆竹硝煙與食物的香氣。
在這喧囂的人潮中,一對璧人格外引人注目。
男子身著素錦常服,外罩厚裘,身形挺拔,眉宇間英氣內斂,行走間自有一股沉穩氣度,正是微服私訪的晉王李從嘉。
他身側的女子,挽著他的手臂,容顏嬌艷,媚骨天成。
她肌膚勝雪,一雙含情目顧盼生輝,最惹人注目的是左眉梢一點小小的黑痣,平添了幾分勾魂攝魄的妖嬈風情,正是側室徐蕊兒。
兩人身後跟著一名伶俐的小婢女秋水,以及兩名目光警惕的精悍侍衛。
潭州在李從嘉治下數年,繁華更勝往昔。
街道寬闊整潔,商鋪林立,而最顯眼的,是那些新奇物件。
“淨玉皂!官坊秘制!五十文一塊,去污留香!” 皂販的吆喝簡短有力。
旁邊婦人議論紛紛︰
“真管用!油漬一搓就掉!”
“貴是貴點,過年值當!”
不遠處,晶瑩剔透的琉璃器皿在陽光下流光溢彩,引得路人驚嘆。
“琉璃器!潭州工坊新出!小件百文!”
攤主老者的聲音帶著自豪。
“真透亮!”
“百文?嘖嘖……” 路人反應各異,目光卻都黏在那炫目的光彩上。
甜香撲鼻處,隊伍排得老長。
“雪霜糖!白如雪,甜如蜜!官坊直供!” “雪花鹽!沒苦味!” 伙計的吆喝伴隨著銅錢的叮當聲。
“半斤霜糖,一斤雪花鹽!蒸年糕用!” 大娘的聲音透著滿足。
“這鹽好,講究!” 老漢點頭附和。
傳統年貨依舊紅火,但魚攤前的熱鬧更顯不同。
玻璃、白糖、肥皂、精鹽這些新奇東西,已經逐步走入了千家萬戶,年關底百姓們才舍得買這些新奇玩意。
徐蕊兒眉梢那顆黑痣隨著她好奇的打量而微微顫動,更添靈動。
她挽著李從嘉的手臂,時而湊近去看那晶瑩的琉璃,長睫撲閃;時而輕嗅霜糖的甜香,紅唇微揚。
她絕美的容顏和那份不自知的媚態,引得路人頻頻側目,甚至有人看呆了去,被同伴拉扯才回過神來。
街市熱鬧,除了常見的瓜果蜜餞,還有銀鱗閃閃的鮮魚堆滿攤位。
“剛出水的江鱸!便宜賣嘍!” 漁販中氣十足。
“娘,吃魚!” 小女孩央求。
“買!今年魚多,管夠!再割肉,過肥年!” 婦人爽快答應,笑容滿面。三熟稻谷滿倉,魚獲豐盈,尋常百姓臉上也有了富足的底氣。
“夫君!”
她貼近李從嘉耳邊,吐氣如蘭,聲音帶著一絲嬌憨與掩飾不住的驕傲,往來車馬通行有序,管理井井有條。
“您看,這潭州城,多好。”
她所指的,是這滿街的煙火氣,是百姓臉上那份踏實的笑容,是她身邊這個男人一手締造的治世縮影。
李從嘉嘴角噙著淡笑,目光掃過喧鬧而生機勃勃的街市,掃過那些象征著他新政成果的新奇商品,這繁榮富足的景象。
正是他“保境安民”宏圖最有力的證明,也是他逐鹿天下的堅實根基。
他緊了緊臂彎,感受著這份由他親手創造的、帶著煙火氣的溫暖。
年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潭州城徹底淹沒在一片喜慶的紅色海洋里。
王府內外,也早早掛起了大紅燈籠,貼上了嶄新的桃符與窗花。
府中上下灑掃一新,處處透著煥然一新的氣象。
除夕這日,忙碌了一整年的李從嘉,終于將繁雜的軍務政務暫且放下,將心思完全投入到了這難得的團圓時刻。
入夜,王府正廳暖閣內,炭火燒得極旺,驅散了冬夜的嚴寒。
巨大的圓桌上擺滿了豐盛的年夜飯,既有象征富足有余的整魚、寓意吉祥的雞鴨,也有潭州特色的臘味、新豐收的時蔬,更有工坊新制的、晶瑩剔透的琉璃盞盛著的佳釀。
食物的香氣與溫暖的空氣交織,營造出濃濃的家的味道。
李從嘉端坐主位,臉上帶著平素少見的輕松笑意。
王妃周娥皇坐在他身側,依舊端莊溫婉,正細心地為懷中的李仲衍整理著小小的新衣。
小家伙白天玩累了,此刻雖被廳堂的熱鬧吸引,卻已有些眼皮打架,小腦袋一點一點地靠在母親懷里。
側室黃瑩兒月份已大,腹部明顯隆起,她坐在周娥皇下首的軟椅上,手里拿著一件正在縫制的、繡著瑞獸的紅色小肚兜,眉宇間盡是溫柔與期待。
徐蕊兒則挨著李從嘉另一邊,她今日特意梳了嬌俏的發髻,眉梢那點黑痣在燈下更顯風情。
她一會兒看看桌上精致的菜肴,一會兒又忍不住去逗弄小安南,眼中滿是喜愛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艷羨。
老管家吳伯須發皆白,穿著一身嶄新的深色棉袍,精神矍鑠地指揮著侍女們上菜添酒。
他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看著這滿堂的溫馨,仿佛看到了王府最鼎盛的模樣。
伶俐的婢女秋水則安靜地侍立在徐蕊兒身後,隨時听候吩咐。
“開席吧。”
李從嘉溫聲道。
一家人圍坐,其樂融融。
席間沒有繁文縟節,更多的是閑話家常。
李從嘉詢問起黃瑩兒腹中胎兒的情況,神醫秦玉在上將軍府中留了下來……又逗趣地問徐蕊兒今日在街市上買了什麼新奇玩意兒。
周娥皇則細數著府中為新年準備的種種,以及給下人們的賞賜安排。
吳伯也樂呵呵地講起府中一些有趣的舊事,引得眾人莞爾。
連小安南似乎也感受到了這份歡樂,在侍女懷里咿咿呀呀地揮著小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守歲的時辰到了。
廳堂中央早已備好了火盆,里面燃著通紅的炭火,象征著驅邪避祟、溫暖紅火。
“守歲的火生旺了!”
吳伯恭敬地說道,親自端上一壺溫好的、甜香四溢的醪糟。
“按老規矩,守歲要喝點甜酒,來年日子更甜。”
侍女們為眾人斟上甜酒。周娥皇抱著已經睡熟的仲衍,黃瑩兒、徐蕊兒都端起了酒杯。
李從嘉也舉杯,目光緩緩掃過自己的家人,端莊持重的正妻,才慧溫婉的側室,嬌媚可人的愛妾,以及她們懷中或腹中代表著未來的孩子。
還有這忠誠的老僕,伶俐的侍女,這滿室溫暖的燈火……
“又是一年。”
李從嘉的聲音低沉而溫和,帶著一種卸下重擔後的柔軟。
“願來年,家宅安寧,諸事順遂。也願這潭州、這江南的百姓,都能如我們此刻一般,平安喜樂。”
他的話,既是家主的祈願,也是統治者的宏願。
“願上將軍夫君)安康,願闔府吉祥!”眾人齊聲應和,飲下杯中甜釀。
一片祥和之下,波瀾起伏的公元959年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