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

第495章 燕雲未復,何以稱帝?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晴空蒼鷹 本章︰第495章 燕雲未復,何以稱帝?

    使者是一名面容沉靜的文士,司馬光之祖輩司馬炫,雖身處敵軍大營,卻步履從容,頗有從容氣度。

    他恭敬地行了一禮,雙手奉上一個密封的錦囊。

    柴榮示意內侍接過,打開錦囊,抽出里面的信箋。

    信紙是上好的宣紙,字跡鐵畫銀鉤,金錯刀,宛如刀槍並發,力透紙背。

    讓柴榮暗不禁暗嘆一句,好字!

    正是李從嘉親筆。

    大周柴榮鈞鑒︰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光州城下,白骨盈野,淮水之間,血浪滔天。 昨夜新蔡之火,非為私怨,爾舉傾國之兵,伐無罪之土,此皆爾等欲壑難填之禍也!

    大唐玄武驚變,香積喋血;國都六陷,天子九遷。煌煌盛唐,終成丘墟!此皆內斗不休,自毀長城之殷鑒!

    永定軍上下,志不在長安稱帝,志在燕雲故土,復我漢家衣冠!

    不能驅除契丹胡虜,光復燕雲十六州失地,雪洗石晉之恥,復我華夏之疆……

    豈能南面稱孤,沐猴而冠,徒惹天下笑耳?!

    當揮師北上,驅逐韃虜,若執意南顧。

    爾等縱擁十萬之眾,豈敵我軍男兒血性?氣吞萬里如虎!當收拾舊山河,以胡虜之血,祭我漢家旌旗!

    信箋的最後,仿佛還帶著新蔡烈焰的余溫,更帶著一種直刺靈魂的質問!

    柴榮握著信紙的手,劇烈地顫抖起來!

    每一個字,都像燒紅的烙鐵,燙在他的心上!

    李從嘉沒有炫耀勝利,沒有謾罵侮辱,而是將一把更沉重歷史標尺,為他南征之戰失敗,蓋棺定論。

    收復燕雲,驅逐契丹!

    狠狠砸在了他的面前!

    玄武門、香積寺、長安淪陷、天子逃亡……大唐覆滅的血淚史歷歷在目!石敬瑭割讓燕雲,契丹鐵騎虎視眈眈的恥辱猶在眼前!

    而他柴榮,堂堂大周皇帝,據中原而威懾諸侯,此刻在做什麼?

    在淮水之南,與同屬華夏的李從嘉殺得你死我活!

    消耗著漢家元氣!

    李從嘉那句“不能驅除韃虜,恢復故土,豈能稱帝哉”如同驚雷,在他腦海中反復炸響!

    一股混雜著羞慚、憤怒、不甘,甚至還有一絲……被戳中隱秘心思的狼狽感,猛烈地沖擊著柴榮。

    他臉色變幻不定,最終化為一片死寂的灰敗。

    “好……好一個李從嘉!好一個……豈能稱帝哉!”

    柴榮的聲音嘶啞,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疲憊和蒼涼。

    他緩緩將信紙折好,仿佛用盡了全身力氣。

    他沒有再看那使者一眼,只是對身旁的內侍無力地揮了揮手︰“送……送使者出營。傳令……加快渡河速度。”

    說完,他頹然坐回行軍椅,望著北方陰沉的天空,久久不語。

    那封薄薄的信箋,仿佛比新蔡焚盡的大火更灼人,比光州城下的尸山血海更沉重。

    它不僅宣告了柴榮此次南征的徹底失敗,更在他雄心壯志的版圖上,烙下了一個帶著血與火拷問!

    燕雲未復,何以稱帝?

    淮水嗚咽,龍 低垂。

    一代雄主柴榮的南征霸業,終在光州城下與新蔡的沖天火光中,在李從嘉那封振聾發聵的戰書質問下,黯然落幕。

    光州,歲末。

    一場罕見的大雪紛紛揚揚,覆蓋了這片飽經戰火蹂躪的土地。

    曾經喊殺震天、尸骸枕藉的城牆內外,此刻一片素裹。

    焦黑的斷壁殘垣、填平的壕溝、新起的箭樓木柵,都被厚厚的積雪溫柔地掩埋,仿佛天地也在為這場空前慘烈的血戰降下帷幕,滌蕩著沖天的血腥與戾氣。

    凜冽的寒風卷起雪沫,呼嘯著掠過空曠的原野,發出嗚咽般的聲響,像是在祭奠那些消逝的生命。氣溫罕見地降至冰點,刺骨的寒意滲入骨髓,更添幾分蕭索與悲愴。

    府衙之內,炭火熊熊,驅散了冬日的嚴寒,氣氛卻凝重而肅殺。

    李從嘉端坐主位,面容依舊帶著幾分大病初愈的蒼白,但那雙深邃的眼眸,卻比以往更加銳利,如同雪地寒星,閃爍著洞察一切的光芒。

    月余的光州血戰,如同最殘酷的熔爐,永定軍陸續添兵作戰,達到七萬人,對于一向奉行精兵簡政的李從嘉而言,已經是極大的兵力出戰,超過三萬精銳悍卒傷亡!

    每一份戰報上的數字,都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

    這不僅僅是數字,是無數曾並肩作戰、鮮活的生命!

    然而,這慘烈的犧牲,換來的是一場足以震動九州的輝煌勝利!

    他以一州之地,硬生生將志在鯨吞江南的雄主柴榮,擋在了光州城下月余!

    保全了後方廣袤疆域的安寧,更以一把新蔡之火,焚盡了柴榮的南征野心!

    此戰之威,遠勝南唐朝廷舉國之力的抵抗,讓天下諸侯側目,讓大周為之膽寒!

    更讓世人看到,永定軍這面旗幟下,蘊藏著何等驚人的力量!

    “柴榮,天下雄主,其兵鋒之盛,令契丹不敢南下牧馬……”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堂下肅立的諸將。。

    沉穩如山的李雄,目光沉靜中帶著劫後余生的堅毅。

    身形瘦高顯大將之風的李元清,眼神銳利,躍躍欲試。

    本地豪強代表司馬炫、司馬耀、胡光亮……臉上既有大戰余悸,更多了份對李從嘉的敬畏與認同;

    儒將盧郢,眼神深邃,似在復盤戰局得失。

    “此戰雖勝,亦是慘勝!”

    “光州百廢待興,將士浴血,百姓流離。然強敵雖退,其心未死!周、南漢、蜀、吳越,乃至北疆契丹,皆虎視眈眈!我永定軍,絕不可因一勝而驕,更不可效那偏安一隅、醉生夢死之徒!”

    李從嘉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

    李從嘉斬釘截鐵,“光州,乃我北進之橋頭堡,復興之基石!戰後安排,關乎全局!”

    一道道命令,清晰而有力地頒布。

    “李雄、李元清、胡則,整頓本部兵馬,隨我啟程,返回潭州!”

    潭州是根本,他需要親自坐鎮,整訓新軍,同時處理堆積如山的政務,並震懾因周軍退去可能心思浮動的南方諸州。

    司馬炫!

    “擢升你為光州知府,總攬民政!撫恤傷亡,安置流民,清丈田畝,恢復生產!將會從岳州、朗州調撥糧秣、種子、耕牛,務必使光州百姓,能在這片焦土之上,重獲生機,熬過寒冬,迎來春耕!”

    這是對本地豪強的重用與安撫,司馬炫熟悉地方,利于戰後重建。

    盧郢!

    “擢升為四品鎮北將軍,總領軍務,鎮守光州!整修城防,操練士卒,撫恤陣亡將士家眷!光州之軍,非為守土,乃為進取!當以‘氣吞萬里’之志練兵,枕戈待旦,以備北顧!”

    “拜謝,上將軍!”

    二人起身叩拜。

    盧郢儒將風範,心思縝密,善守能謀,是鎮守此戰略要地的不二人選。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方便以後閱讀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第495章 燕雲未復,何以稱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第495章 燕雲未復,何以稱帝?並對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