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幾日,王鏡都準時來到白水書院听學。她總是坐在角落,安靜地聆听司馬徽講解經史子集,偶爾與身旁的徐庶低聲交談幾句。
這日講學結束後,司馬徽緩步走到王鏡面前,微微拱手︰“貴人連日听學,不知可有收獲?老朽斗膽,想請貴人移步內室品茶一敘。”
王鏡含笑應允︰“先生相邀,敢不從命。”
內室陳設簡樸,一幾一案,兩把竹椅。窗外可見漢水如帶,蜿蜒東去。司馬徽親自點起竹爐,水沸後沖開茶末,茶香頓時彌漫開來。
王鏡輕啜一口,贊道︰“好茶,香氣清醇,當真不錯。還有這內室,靜謐雅致,周遭又有山林環繞,實在是個好去處。”
司馬徽捋須微笑︰“登此山可見漢水如練,襄陽城郭盡收眼底,卻偏偏听不見市井喧嚷。老朽偏愛這份清淨。”
茶過三巡,司馬徽放下茶盞,目光炯炯︰“貴人這些時日來此,不只是為了听學這麼簡單吧?”
王鏡聞言輕笑,將茶盞輕輕放在案上︰“水鏡先生慧眼如炬,果然什麼都瞞不過您。”
她正色道,“實不相瞞,晚輩並非什麼‘望 ’,乃是當今靖王,王鏡。”
“如今天下動蕩,我求賢若渴,此次前來,正是為了尋覓能輔佐大業的良才。”
她輕嘆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惋惜︰“這些時日觀察下來,先生門下弟子中,除徐庶俠義忠孝、智慧淡泊,可堪重用外,其余多是泛泛之輩,最多做個縣官郡守罷了。我所尋覓的,是能真正安定天下的人才。”
司馬徽沉吟片刻,目光投向窗外遠山︰“殿下直言不諱,老朽也不藏私。天下人才確實如鳳毛麟角,但並非沒有。”
“殿下可曾听說過‘南州士之冠冕’?”
“願聞其詳。”
“此人姓龐名統,字士元,襄陽人士,其才學堪稱荊州士人之首。”
司馬徽的聲音忽然變得莊重,“老朽常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鳳雛,指的就是龐士元。”
“以殿下目前境況論,老朽以為,當先延攬鳳雛龐統為宜。”
“如此大才,現在何處?”王鏡追問道。
司馬徽解釋道︰“士元事親至孝,如今正在荊州跟隨其叔父龐德公左右服侍。殿下若想見士元,須得前往龐德公處拜會。”
王鏡聞言,心中一動,“龐德公既有賢名,又與士元至親,不知此人脾性如何?晚輩若往拜會,該當留意些什麼?”
司馬徽捻須笑道︰“龐德公乃荊州名士,久居襄陽沔水之魚梁洲,以耕讀為業。其人雖隱于鄉野,卻非枯槁避世者。每日與妻子耕織相伴,相敬如賓;閑時則橫琴讀書,自得其樂。只是他神情素來端嚴,從不涉足城內官署,更不屑與俗吏周旋。”
“便是那荊州牧劉表,也曾數度遣使征召,皆被他婉拒。後來劉表親自登門,言說天下紛亂,欲請他出山輔政,龐德公卻指著洲上鴻鵠與水中龜黿道︰‘鴻鵠翔于高天,龜黿藏于深潭,各有棲宿之所。人亦如此,我樂在耕讀,何必強入樊籠?’劉表聞言,只得悻悻而歸。”
話鋒一轉,司馬徽又道︰“不過殿下也無需過慮。龐德公雖不事王侯,卻極重友道,與襄陽一帶隱居的名士往來甚密。時常可見他們乘舟泛于沔水,或涉水相訪,聚于洲上,談經論道,言笑晏晏,倒也豁達好客。殿下若誠心前往,以禮相待,想必他不會拒人于千里之外。”
王鏡頷首沉吟︰“如此說來,龐德公既是隱士,又是賢達。我自當備上薄禮,親自登門,先向德公致意,再延攬士元便是。”
……
決定前往魚梁洲拜會龐德公前,王鏡先尋到了徐庶。屏退左右後,她望著這位連日來與自己談天說地的知己,緩聲道︰“元直,有件事,我一直瞞著你。我並非望 ,而是王鏡。”徐庶聞言一怔,隨即恍然,臉上掠過幾分驚訝,更多的卻是赧然。
他張了張嘴,半晌才道︰“我……我先前雖有幾分猜測,只當殿下是朝中貴冑,卻萬萬想不到竟是靖王殿下親臨。”
說著,他想起這些時日里,自己不僅以字相稱,言談間更是隨性無忌,偶爾還說些意氣風發的狂言,頓時耳根發燙,忙整理衣袍,對著王鏡深深一揖︰“草民先前不知殿下身份,多有逾越,還望殿下恕罪。”
“元直不必如此。我隱瞞身份與你相交,並非有意欺瞞,實在是為了微服訪賢,能看清人心本真。”
“我用的名字或許是假的,但與你相處的心意卻是真的——我是真把你當友人,也是真的佩服你的才干。”
她目光懇切,“如今天下未定,正是用人之際,我斷不肯讓你這般明珠,就此埋沒于塵俗之中。
元直,你肯不肯做我的謀士,做我的臣子,陪著我一起平定這亂世,共創一個海晏河清的盛世呢?”
說罷,她向跪在地上的徐庶伸出了手。
徐庶目光落在王鏡伸出的手上,那手白皙修長,指尖卻帶著幾分常年握筆批閱的薄繭,明明透著王侯貴氣,此刻卻穩穩停在他面前,沒有半分居高臨下的疏離,反倒像極了往日里二人論道時,遞來一盞熱茶的坦誠。
這些日子相處的點滴涌上心頭︰論經義時的相談甚歡,議時事時的不謀而合,還有她偶爾流露出的憂國憂民之心……原來那些並非偽裝,而是這位靖王殿下的本真。
徐庶深吸一口氣,緩緩將自己的手搭了上去︰“臣……願意。”
“臣徐庶,願追隨殿下左右,效犬馬之勞,此生不渝!”
王鏡用力將徐庶拉起,兩人相視一笑。
徐庶很快恢復了平日的從容,笑道︰“殿下隱藏得真好,連我都被瞞過了。不過這樣也好,至少證明我們之前的交往都是真心實意的。”
“正是如此。”
王鏡眼中笑意漸濃,又道︰“方才我向水鏡先生請教,他向我舉薦了鳳雛龐統,說此人有安邦之才。我打算即刻前往魚梁洲拜訪龐德公,以求延攬士元。元直與我相熟,又在此地人脈深厚,不知願不願與我同往?”
徐庶爽朗一笑︰“士元之才,我早已知曉。他與我交好,如今能共事一主,何嘗不是幸事?”他眼中閃過狡黠的光芒,“況且有我在,那狂士說不定會好說話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