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鏡點選張遼、馬超二將,統領九霄雷騎,日夜兼程直撲匈奴王庭。
西河郡外,朔風卷起黃沙,天地間一片肅殺。
匈奴斥候策馬狂奔,沖上高坡,遠遠望去——
剎那間,他渾身血液凝固。
地平線上,鐵甲如潮。漢軍列陣如林,黑壓壓的兵鋒從四面八方合圍而來,旌旗獵獵,遮天蔽日。
九霄雷騎居于陣前,人馬皆披玄甲,面覆鐵冑,只露出一雙雙冷冽如刀的眼楮。就像無數神兵從天而降,帶著雷霆萬鈞的氣勢壓向王庭。
匈奴斥候雙腿發軟,幾乎從馬背上跌下來。他拼命瞪大眼楮,想要在鐵桶般的包圍中找出一絲縫隙,可漢軍陣列嚴整,盾牆如鐵,弓弩手已張弦待發,根本無路可逃!
“完了……”他喃喃道,聲音發抖,“這是天兵下凡嗎……”
王庭內,呼廚泉的親信連滾帶爬沖進大帳,臉色慘白︰“單于!漢軍……漢軍把整個西河郡都圍了!”
“漢軍……怎麼會突然……”
呼廚泉不可置信,緊接著追問,“他們一共有多少人?!”
“至、至少三萬精銳!全是披甲執銳的鐵騎!我們的人剛靠近就被射成了刺蝟!”
呼廚泉踉蹌後退,跌坐在虎皮椅上。
他腦海中浮現出斥候描述的景象,黑雲壓城,甲光映日,漢軍陣列如山岳般不可撼動,鐵蹄踏地之聲如悶雷滾滾,震得人心膽俱裂。
這樣的軍隊……怎麼打?!怎麼逃?!
…
遠處高坡上,張遼勒馬而立,冷冷俯視著亂作一團的匈奴王庭,“傳令,圍而不攻,等烏洛蘭的信號。”
身旁副將遲疑︰“將軍,若匈奴人拼死突圍……”
張遼冷笑一聲,抬手指向漢軍陣中那一片寒光,那是連弩營的三千張強弩,箭已上弦,直指王庭。“讓他們試試。”
……
匈奴單于呼廚泉困守王庭,坐立難安,只盼著有人能解此困局。
就在這時,遠處忽然傳來一陣騷動,卻是左賢王之女烏洛蘭帶著一隊人馬趕到。她高聲呼喊,說是特意領兵前來救駕︰“單于莫慌!烏洛蘭來救!”
烏洛蘭率領一支精銳騎兵從遠處殺來,她手持彎刀,竟硬生生在漢軍的包圍圈中撕開一道口子!
只是那廝殺瞧著熱鬧,刀槍踫撞聲雖響,卻少有真正傷亡。張遼、馬超麾下的雷騎看似攻勢猛烈,卻總在關鍵時刻留出空隙,仿佛有意無意地讓烏洛蘭的人馬進入王庭,好帶走單于。
一番“激戰”過後,烏洛蘭果然將呼廚泉從層層包圍中“救”了出來。
“單于,漢軍勢大,我們得先撤!”烏洛蘭急聲道。
呼廚泉連連點頭︰“好!好!烏洛蘭,你來得太及時了!若非有你,我今日怕是要命喪于此了!”
他此刻哪還顧得上懷疑?烏洛蘭本就是匈奴自己人,此刻能來救他,簡直是天降救星!
他們離開漢軍包圍圈,重新尋到一處駐地,暫時得以安全。
待眾人散去,呼廚泉引烏洛蘭到內帳歇息,想與她商議退敵之策。
帳中只剩兩人時,烏洛蘭臉上的恭敬忽然褪去,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不等呼廚泉反應過來,她猛地抽出腰間彎刀,快如閃電般刺向呼廚泉的心口。
刀鋒入肉的劇痛讓呼廚泉瞪大了眼楮,他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的女子,嘴角溢出鮮血,掙扎著道︰“你……你……”
直到此時,他才猛然醒悟,自己盼來的哪里是什麼救星,分明是引狼入室,救回了一匹披著人皮的惡狼!
可一切都已太遲,他張了張嘴,最終頹然倒下,眼中滿是悔恨與不甘。
烏洛蘭拭去刀上的血跡,面色冷漠地處理了現場,隨即召集了呼廚泉身邊僅剩的幾個侍臣與親衛。
她手持染血的彎刀,目光如冰︰“單于重傷不治,臨終前留有遺命,要將大位傳于我。你們都在場,當為我作證。”
眾人嘩然!
一名老臣怒喝︰“這不可能!單于怎會傳位給你?!”
烏洛蘭冷冷掃了他一眼,手按刀柄︰“你不信?”
老臣還想再爭辯,烏洛蘭的親兵已悄然圍了上來,刀鋒出鞘,寒光凜冽。
她聲音輕柔,卻透著刺骨殺意,“單于遺命,誰敢質疑?還是說……你們想陪單于一起上路?”
空氣瞬間凝滯。
終于,一名親兵顫抖著跪下︰“我……我作證!單于確實傳位給烏洛蘭大人!”
其他人見狀,紛紛低頭,不敢再言。
烏洛蘭滿意地笑了。
“很好。”
她轉身,大步走向王帳外,高聲宣布,“單于呼廚泉已逝!臨終傳位左賢王之女烏洛蘭!”
“即日起,我為匈奴新王!”
“違令者——格殺勿論!”
…
消息傳開,部分部落不服,烏洛蘭早有準備,親率赤翎軍出擊,一夜之間連斬三個反抗部落首領,人頭懸掛在王庭轅門之上。順者生,逆者亡。至此,再無人敢質疑她的權威。
隨後,烏洛蘭以新任單于的名義,向匈奴各部發出號令,命他們即刻放下手中事務,前來王庭朝拜。
待各部族的首領齊聚王庭大殿,烏洛蘭一身戎裝立于殿中,目光銳利地掃過眾人,開門見山地宣告︰“如今匈奴勢弱,再難與漢軍抗衡,依我之見,不如向靖王殿下投降,徹底歸順大漢,方是保全族人的唯一出路。”
殿內一片寂靜,無人敢輕易反駁。早在召集眾人之前,烏洛蘭便已雷厲風行地處置了幾位明確表示反對的頑固派。那些人或被當眾斬殺,或被剝奪部族權力流放遠地,血腥的震懾之下,縱有不情願者,也只能低頭附和。
更有人暗自思忖,烏洛蘭能在漢軍眼皮底下掌控王庭,甚至能讓呼廚泉“體面”退位,背後定然少不了王鏡的支持。
這位年輕的女單于,早已不是單純的匈奴貴女,而是依附大漢勢力的新主。此刻反抗,無異于以卵擊石,不僅保不住自家部族,反倒會落得滿門傾覆的下場。
于是,在一片壓抑的“贊同”聲中,烏洛蘭的提議被順利通過。她看著底下噤若寒蟬的眾人,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獻降之事,已然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