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

第240章 得民心者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辛西婭158 本章︰第240章 得民心者

    三日後,王鏡從涼州調遣的上萬精銳騎兵在馬超的率領下,順利趕往豫州,這支騎兵久居西北,個個馬術精湛、悍勇善戰,與早已在此等候的張遼所部順利匯合後,即刻揮師攻入兗州。

    按照部署,大軍先是對兗州西部發起速攻,鋒芒直指陳留郡。

    時值寒冬,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然而這些來自西北的涼州鐵騎早已習慣了嚴寒氣候,酷寒非但沒有削弱他們的戰斗力,反而更激發了他們的悍勇之氣。

    在風雪中,他們的攻勢絲毫未減,一座座城池在短時間內被接連攻破,大軍很快便佔據了陳留全郡。

    緊接著,他們馬不停蹄向西進軍,濟陰郡的守軍在這般凌厲攻勢下難以招架,城池接連易手;稍作休整後,大軍再度北上,直取東郡,一路上幾乎未遇像樣的抵抗,戰線以驚人的速度向前推進。

    兗州當地的不少士族看到這種情況,紛紛主動獻城投降,他們主動打開城門,不僅為進軍的軍隊帶路,還獻上糧草物資來討好王鏡,城中百姓亦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這一切的順利,離不開王鏡早早就定下的嚴明軍紀。

    她制定了戰時六禁︰禁濫殺非戰之人,禁淫掠婦女,禁焚毀民居祠堂,禁私征糧草物資,禁虐辱傷兵降卒,禁殺良冒功。

    除了“臨陣退縮者斬”等傳統常規的軍令外,王鏡還特別增加了數條軍規︰

    強買強賣者斬,必令交易公平;

    私闖民宅者斬,宿營必登記;

    毀壞農田者斬,行軍須繞稼穡;

    侮辱士人者斬,以護縉紳之流;

    克扣軍餉者斬,立獨立審計以監軍需;

    謊報戰果者斬,設復核之制以驗軍功。

    為確保軍紀切實執行,王鏡推行“厚薪養廉”之策。她為士兵發放的犒賞與軍餉極為優厚,足以保障其全家衣食無虞。如此一來,士兵們自然不會覬覦百姓家中的微薄之物,軍隊風氣為之一新,也因此贏得了沿途百姓的好感。

    與此同時,王鏡派出的東路軍也傳來捷報。

    由呂布率領的另一支騎兵從徐州出發,如同利刃般直插兗州東部,首當其沖便是泰山郡。

    泰山賊昌本與曹操有仇,呂布派人暗中聯絡,許以高官厚祿。昌當即倒戈,帶路破城。

    山陽郡,守將李典拼死抵抗,奈何兗州豪強張邈舊部突然反叛,開城獻降。

    隨後,東路軍轉而西進任城國,又接連攻佔濟北國與東平國,將兗州東部的大片土地納入掌控。

    東西夾擊,迫使曹操分兵,無法集中防御。

    大軍速戰速決,短短兩個月便完成了對曹操的合圍。

    曹操的勢力範圍隨之急劇縮水,起初他掌控著兗州八郡的全部土地,一個月後,就只剩下東郡的濮陽、鄄城兩地以及濟北國的盧縣;到了兩個月後,便僅剩下濮陽一座孤城了。

    ……

    克復陳留郡後,王鏡親臨城中巡察,時逢一場大雪初霽,天地間裹著層素白,倒讓這座剛經戰火的城池添了幾分清寧。

    街巷間,隨處可見身著戎裝的士兵正揮動掃帚清掃積雪,動作整齊有序,連屋檐下的冰稜都收拾得干干淨淨。

    他們腳步輕緩,遇著躲閃的百姓便主動側身讓行,口中還會道聲“借過”,絲毫不見尋常軍隊的倨傲。

    積雪消融的路面上,偶有孩童追著滾雪球,士兵們見了也只是含笑看著,並無半分呵斥,反倒提醒著“慢些跑,當心滑倒”。

    這般景象落在百姓眼里,先前藏在門後的窺探漸漸變成了坦然的打量。

    自大軍入城後,秋毫無犯,城中不見半分兵戈過後的狼藉。

    城門口,賣炊餅的張老漢已支起了攤子。

    昨日戰事剛歇,他還捏著把汗把面缸藏進地窖,沒承想今日一早就見著士兵們在清理戰場,連散落的箭鏃都挨個拾掇干淨,卻半點沒踫他的攤位。

    此刻蒸籠里冒出白汽,剛出爐的炊餅帶著麥香飄遠,一個年輕士兵路過時,目光在餅上停了停,喉結動了動,顯然是被香味勾住了。

    張老漢心里“咯 ”一下,忙拿起兩個熱乎的遞過去︰“軍爺嘗嘗,剛出鍋的,不要錢!”

    那士兵卻連連擺手,臉上泛起些紅︰“大爺,軍中有令,不可白拿百姓東西。”

    他從懷里摸出個布包,小心翼翼解開,數出三枚銅錢遞過來,“勞煩給我一個,按價算。”

    張老漢愣了愣,接過銅錢時指尖都有些發顫,目送士兵捧著炊餅快步離去,才低頭數了數錢——不多不少,正好是平日的價。

    他喃喃自語︰“奇了怪了……當兵的買東西給錢,這輩子頭回見。”

    這般奇景,在陳留城里處處可見。

    南街的李寡婦正敞著門納鞋底,前日有個醉漢想趁亂闖進門,剛翻過院牆就被巡邏的士兵逮了個正著,當即按在地上捆了去。

    西市的糧鋪老板算著賬,臉上笑紋堆得老高,主君王鏡下了令,新佔之地賦稅減半,如今不僅不用再給舊軍私征糧草,連買賣都比從前好做了。

    城里的秩序,反倒比戰前更安穩了幾分。

    白日里商販吆喝聲此起彼伏,入夜後巡夜的士兵提著燈籠走過,梆子聲敲得勻勻實實。

    百姓們漸漸敢在門前曬曬太陽,遇著士兵還會主動招呼一聲“吃碗熱湯不”,士兵們也只是拱手道謝,從不逾矩。

    雪後的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大地上,竟讓人恍惚覺得,這兵戈擾攘的年月里,真要透出幾分太平的暖意了。

    兗州的百姓們心里頭,其實早把世事看得透了。

    換了主人又如何?從前是曹操的兵馬來了收糧,如今是王鏡的軍隊駐了城,日子總歸是要過的。

    地里的麥子要種,房梁的裂縫要補,兒女的棉襖破了還得縫補,這些才是實打實的生計。誰當政不是納糧服役?只要刀兵別往自個兒脖子上砍,日子能湊活過,便謝天謝地了。

    剛進城那幾日,人們夜里總豎著耳朵听動靜,生怕像從前幾回兵災那樣,屋頂被燒個窟窿,存的幾吊錢被搶了去。

    可這都一個多月了,別說搶東西,連借過門檻都客客氣氣的,倒像是街坊鄰里似的。

    常言道兵匪一家,哪回改朝換代不是兵過如篦,可這回奇了,人們起初還把這歸結為“新官上任三把火”,沒準兒過些日子就變了。

    莫看眼前,且觀後效,才是正理。

    不過,若真能長久如此,或許這亂世,真能盼到個頭了。

    百姓們的心,就像這雪後的土地,看著硬邦邦的,底下卻悄悄化了些暖意。

    他們不盼著誰是真龍天子,只盼著灶台上有米,炕頭是暖的,孩子能平平安安長大。如今賦稅減了,兵匪沒了,買賣能做了,日子竟比從前還松快些。至于城頭的旗幟換了誰的名號,又有什麼打緊呢?

    誰讓他們過好日子,他們就真心擁戴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方便以後閱讀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第240章 得民心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第240章 得民心者並對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