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成功兌換“攪車圖紙”,消耗2000信仰值】
【叮——成功兌換“三錠腳踏紡車”,消耗3000信仰值】
王鏡在系統商場里仔細篩選,最終兌換了這兩樣圖紙。一是攪車,它能有效去除棉籽,提升軋棉效率;二是三錠腳踏紡車,一人操作就能同時紡出三根棉線,極大提高了紡線的速度與產量。
至于織花、染色技術,王鏡覺得可以先放一放,讓大家先琢磨琢磨,不急于兌換。
王鏡將圖紙交付匠人著手打造,同時派遣織務司女官負責監造事宜。如此一來,“實踐”與“科研”相互交融,眾人攜手提升技藝,讓成果能更好地應用于實際。
此後,官營紡織作坊——織室正式成立。
織室內配備先進的攪車、紡車、織機等設備,廣泛招募女工,平民女子得以依靠紡織增加收入,隨後,越來越多的女子踴躍加入織室。
部分女子還在獲得官府許可後,自立門戶開設紡織作坊,家庭手工業也跟著發展起來。
女子走出家門,是社會地位提升的開始。
女戶經濟的興起,才真正詮釋了“女子能頂半邊天”。
一直以來,王鏡都在主導編撰一部用以保障女子權益的律法。如今,無論是從領地的發展態勢,還是民眾觀念的轉變來看,都到了推行這部律法的絕佳時機。
于是,《新安女律》正式問世,並在她所管轄的領地內全面施行。
序言︰天道陰陽,人倫並重。治國安民,當使男女各得其所。今制《新安女律》,以正風化、均產業、禁暴虐,使百姓安居。
第一卷財產與繼承
第一條均產繼承
父母亡故,家產由子女均分,無論男女。
若家族以“長子主祭”為由,可予長子多分一成,但其余子女不得少于均額。
違者︰強佔姊妹產業者,以“侵奪官田”論,罰沒雙倍田產。
第二條女戶承業
無子之家,女兒可繼承全部家業,但需繳納“女戶稅”,以代徭役。
女戶若招婿入贅,婿不得擅賣田產,違者逐出家族,產業仍歸女戶。
第三條嫁妝保障
女子出嫁,娘家須按家產厚薄置辦嫁妝,並于官府登記。
若夫妻離異或夫亡再嫁,女子可憑契書取回嫁妝,夫家不得阻撓。
違者︰強佔嫁妝者,罰金嫁妝價值的雙倍)並服徭役一年。
第二卷婚姻與人身
第四條禁虐令
毆妻至傷者,罰金並服徭役三年;致殘者,流放邊疆。
殺妻者抵命,不得以“夫為妻綱”減刑。
受虐女子可向官府訴離,並帶走嫁妝及子女撫養權。
第五條再嫁自由
寡婦可自主決定是否再嫁,家族不得強迫守節或強配婚姻。
第六條禁止殉葬
逼寡婦殉葬者,以“謀殺”論,主謀處斬,從犯流放。
鼓勵寡婦守業興家,官府予以減稅優待。
第三卷教育與參政
第七條女塾興學
各郡縣設女子學堂,教授紡織、禮儀、算賬、律法、醫藥。
學業優異者,可任女史掌文書,或為織造司女丞管理官營作坊。
第八條女閭庇護
各縣設“女閭”女子庇護所),收容受虐、無依之女,由官婢與寡婦管理。
女子可暫居女閭,並申請離婚、田產申訴等事務。
第四卷推行與懲處
第九條賞罰條例
守法者賞︰遵守《新安女律》之家,減免部分賦稅。
違法者懲︰阻撓女子繼承者,加倍征收戶調。
隱瞞家暴不報的鄰里,連坐服徭役一月。
第十條【巾幗執法】
組建“巾幗軍”,由寡婦、孤女充任,巡查鄉里,鎮壓宗族私刑,維護女子權益。
王鏡有令︰此律自頒布之日起施行,凡我封地子民,無論貴賤,皆需遵從。若有陽奉陰違者,依律嚴懲不貸。
《新安女律》以江東原有律法為基礎修訂,賦予女子諸多應有的權利。這些權利合情合理,卻千百年來未曾實現。王鏡不顧眾人反對,力排眾議推動此事,只為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彌補這一長久的遺憾。
……
這天,王鏡像往常一樣按時簽到,沒想到系統給了她一個不小的驚喜。
【當前時間︰東漢初平四年十月二十】
【叮——簽到成功,獲得“簡易縫紉機100台)”】
“這就是簡易縫紉機?”王鏡輕聲呢喃,眼中滿是探究的光芒。
這台簡易縫紉機,主體是硬木榫卯拼接的木質框架,看著像小型織機,只有一尺見方,很是緊湊。咬合齒輪露在外面,轉動時會發出“ 嗒”聲。光滑竹片負責引導絲線,避免纏繞。鐵制細針是核心,比手工穿刺又快又準。底部有皮革踏板,踩動就能帶動齒輪,類似改良的紡車。
用它比純手縫省力,適合批量制衣,普通織娘用它效率能翻倍。不過,送布得手動,也只能做基礎縫合,精細刺繡還得靠手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鏡端詳完簡易縫紉機,心中立刻有了打算,當即決定將這批縫紉機全部運往織室。
當下天氣漸冷,正可以利用它們緊急趕制一批冬衣。一部分供給將士御寒,另一部分以平價賣給百姓。
織室
秋陽斜照,映出工坊內忙碌景象。數十架新式織機整齊排列,梭子飛轉, 嗒聲此起彼伏。空氣中飄散著細小的棉絮,在陽光里打著旋兒。
織娘們手指翻飛,雪白的棉線在她們手中化作細密的布匹。
孫尚香正俯身在一架織機旁,指尖輕輕撥弄著織線,幫一位年輕織娘調整踏板的角度。
她眉頭微蹙,目光專注,額角沁出細密的汗珠,卻渾然不覺。
忽然,工坊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侍衛高聲通報︰“主君到——”
織娘們紛紛停下手中活計,迅速整理衣襟站好,低垂著頭,眼中既敬畏又仰慕。
孫尚香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回過神來,連忙用袖子擦了擦額角的汗,快步迎上前去,雙手交疊于身前,恭敬行禮︰“見過主公!”
王鏡微微頷首,目光在工坊內掃過,道︰“都起來吧。今日我來織室看看。”
織娘們這才直起身子,卻仍不敢抬頭直視,只是悄悄用余光打量著這位威嚴的主君。
孫尚香心跳微微加快,手指不自覺地捏緊了袖口,心中忐忑——不知主公對織務司的進展是否滿意?
王鏡走到一架織機前,伸手撫過剛剛織出的棉布。那布匹細膩光滑,紋理緊密,輕輕一捻,便知比尋常粗布更加耐用。
她指尖摩挲著布面,眼中流露出滿意之色,隨即贊許道︰“尚香,你做得很好。短短時日,便將織務司打理得如此井井有條。”
孫尚香臉頰微紅,睫毛輕顫,低頭道︰“多謝主公不嫌棄我,我就是做了該做的,哪敢說自己有功勞啊。”
她如今已是織務司掌印,舉手投足間多了幾分沉穩,但被王鏡當面夸獎時,仍會不自覺地露出青澀羞赧,像是回到了當初的模樣。
王鏡轉向織娘們,提高聲音道︰“諸位勤勉工作,我都看在眼里。待冬衣趕制完畢,每人加發一月工錢。”
織娘們聞言,眼中頓時亮起欣喜的光芒,幾個膽大的已經忍不住小聲交頭接耳起來。
孫尚香卻敏銳地捕捉到關鍵詞——冬衣?主公這是有任務交給她們了。
果然,王鏡開口道︰“天氣漸冷,將士們急需御寒冬衣。一月內趕制一千套棉衣,可能辦到?”
孫尚香聞言,心頭一緊,手指不自覺地絞緊了衣角。雖然現在已有不少織好的棉布,但縫制衣服同樣費神費力,而且不像織布有織機的幫助,只能依靠手工。按常理,縫制一套厚實棉衣需兩日,整個工坊全力開工,一個月最多也只能完成一半。
她咬了咬唇,猶豫片刻,終究還是如實道︰“主公,現有織娘日夜趕工,恐怕……難以在寒冬前完成。”
王鏡忽然輕笑一聲︰“我知你為難。”
她微微抬手道︰“抬進來。”
眾人疑惑地望去,只見幾名侍衛小心翼翼地抬進幾台造型奇特的器物——通體烏木為架,底座是鑄鐵打造,上部有木質平台,中間懸著一根細長的鋼針,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這是……?”孫尚香睜大了眼楮,不自覺地向前邁了半步,目光緊緊盯著那台器物,心中既驚又疑。
“此乃仙家法器,名為天衣神機。”王鏡解釋道,“傳說中天衣無縫,便是用此物縫制。以金木相生之理,運造化之針。”
她示意侍從搬來一疊裁好的布料,令一名織娘坐在縫紉機前,手把手指導著她如何引線、調節布料走向。
織娘起初有些緊張,手指微微發抖,但在王鏡的引導下,她漸漸掌握節奏,手眼協調起來。
只見她腳踏踏板,發出輕快的“嗒嗒”聲,鋼針便如靈蛇般上下飛舞,兩片布料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縫合在一起,針腳細密均勻,竟比手工縫制還要整齊!
“這……這怎麼可能!”織娘震驚地停下動作,低頭看著自己剛剛縫好的衣袖,眼中滿是不可置信。方才她縫制的速度,抵得上之前半日功夫!
織娘們發出陣陣驚嘆,有人忍不住湊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撫摸著縫紉機光滑的表面,眼中滿是不可思議。一位年長的織娘喃喃道︰“老婆子織了四十年布,從未見過這等神物……”
孫尚香更是看得入神,心中翻涌著震撼與欣喜。
她喃喃道︰“這……這簡直是神跡!”
王鏡嘴角微揚︰“這一百台縫紉機就留在織室,由尚香負責調度使用。從今日起,辛苦各位分為三班,晝夜不停趕制冬衣。縫紉機專用于縫合工序,裁剪、絮棉仍按舊法。”
若說之前還有什麼顧慮,可當王鏡拿出這縫衣神器後,孫尚香頓時信心倍增。
她深吸了一口氣,挺直腰板,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尚香領命!定不負主公所托!”
織娘們齊聲應和,聲音在寬敞的織室內回蕩。先前的憂慮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躍躍欲試的干勁。
王鏡看著她們,心中滿是欣慰。
有了這些“仙家法器”和這群勤勞的織娘,不僅今冬的棉衣無憂,來年的春衫想必也能早早備下……
【叮——成功獲得信仰值3000】
喜歡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請大家收藏︰()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