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

第90章 雕版印刷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辛西婭158 本章︰第90章 雕版印刷

    翌日清晨,王鏡悠悠轉醒,宿醉的疲倦如影隨形,腦袋昏昏沉沉。她迷迷糊糊地系統面板完成簽到。

    【當前時間︰東漢初平四年四月廿四】

    【叮——簽到成功,獲得“黃泥制糖法”】

    王鏡听到腦海中那清脆的提示音,瞬間清醒了幾分。

    黃泥制糖法?這是何物?

    她也顧不上宿醉的疲憊,迫不及待地集中精神去接收系統傳輸而來的詳細信息。

    黃泥制糖法,首先將甘蔗榨汁,接著熬煮蔗汁使其濃稠成糖漿,然後將糖漿倒入模具冷卻凝固成糖塊,最後在糖塊上均勻鋪蓋黃泥,利用黃泥吸附雜質,使糖塊顏色變白,提升甜度和品質。

    黃泥制糖法看似簡易,實則妙用無窮。它大幅提升蔗糖生產效率,能穩定產出大量優質蔗糖,助力蔗糖產業拓張。經此方法處理,原本色深雜質多的蔗糖變得潔白純淨,口感細膩清甜,恰合貴族需求,更具有競爭力。

    日後王鏡在江東種植甘蔗制糖,有了這一方法,不僅能滿足江東所需,還可遠銷各地,充實府庫。

    甘蔗屬熱帶、亞熱帶作物,生長依賴高溫、濕潤且陽光充足的環境,生長期需大量水分,還不耐霜凍。揚州南部的會稽郡氣候溫暖,沿海平原可以嘗試種植。

    當下氣候正適合下種,王鏡立刻給會稽郡太守張昭寫信,把此事托付給他,只說是從交州引來的甘蔗種子,派人運甘蔗睫段過去試種,還附上相關農書指導種植方法。

    只要管理到位,春種秋收,收獲後就能制蔗糖,又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東漢最適合種甘蔗的地方其實是交州,那里位于東漢最南端,終年無霜,氣候濕熱多雨,土壤肥沃。

    王鏡忍不住暢想,要是拿下交州,那大片土地都能種甘蔗。

    屆時所制蔗糖,非但可遠銷南北,甚至還能販至他國……想到這里,王鏡也知道自己想得有點遠了,畢竟當下交州尚非自己所有,乃士燮的屬地。但未來之事,又有誰說得準呢。

    安排好甘蔗試種一事,王鏡又想起自己空間里的雕版印刷術。

    這技術一旦現世,就如同捧出一座巨大的寶藏。

    過去幾十個抄書吏日夜趕工的活兒,如今工人一夜就能完成,這對天下局勢沖擊該有多大!

    王鏡反復權衡,前思後想,如今她割據一方,在江東根深蒂固,勢力龐大,行事不妨比從前更大膽些。于是,她終于下定決心,讓雕版印刷術也提前登上這歷史的舞台。

    ……

    州牧府內

    王鏡端坐案前,指尖輕輕摩挲著一塊雕刻著反字的梨木板,墨香隱隱浮動。她微微蹙眉,似在思索什麼。

    “使君,人已帶到。”侍衛低聲稟報。

    門外傳來的腳步聲,幾名工匠被引入廳內。這些工匠都是依照王鏡的要求找來的,有刻印匠、碑刻匠、漆器銘文匠、紡織印花匠,還有簡牘修治匠。

    他們低著頭,不敢直視座上之人,只敢盯著自己的鞋尖。為首的刻字匠老周,手指粗糙如樹皮,此刻卻微微發顫。他偷偷抬眼,正對上王鏡審視的目光,慌忙又低下頭去。

    “諸位不必拘禮。”王鏡開口,聲音清冷卻並不倨傲。她抬手示意侍從將木板遞下去,“看看這個。”

    老周小心翼翼地接過,指尖觸到木板上細密的紋路,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他身旁的調墨匠張五也湊過來,眯著眼瞧了半晌,喃喃道︰“這……這字是反的?”

    王鏡唇角微揚︰“不錯,正是反字。”

    眾人面面相覷,低聲議論起來。

    老周壯著膽子問道︰“大人,這木板……是要做什麼用?”

    王鏡不答,只是用刷子蘸墨,均勻地涂抹在木板上,又從案上取出一張白紙,輕輕覆在木板上。隨後,她將紙揭起——紙上赫然現出一行端正的墨字!

    “這……!”老周瞪大了眼楮,手一抖,木板差點脫手。

    張五也瞠目結舌,結結巴巴道︰“這、這豈不是神仙手段?”王鏡搖頭︰“非是仙術,而是人力可為。”

    她目光掃過眾人,緩緩道︰“此術名為‘雕版印刷’,能以一模印百書、千書,乃至萬書。”

    廳內一片寂靜,只听得見燭火輕微的 啪聲。工匠們呼吸急促,眼中既有震撼,又有躍躍欲試的興奮。

    然而,老周仍然心存疑慮,猶豫片刻後說道︰“大人,這法子看似巧妙,可要刻出清晰不糊的字,絕非易事。木料選不好,一刀下去便崩了;墨汁調不對,印出來便是烏糟糟一片,徒費工夫。”

    張五聞言,臉色微變,偷眼看向王鏡,生怕她動怒。

    王鏡卻不動聲色,只是淡淡道︰“周師傅說得不錯,此術確有難處。”

    她指尖輕點案面,“可正因有難處,才需諸位協力攻克。若人人畏難而退,世間何來進步?”老周被噎住,一時語塞。

    王鏡站起身,走到眾人面前,語氣堅定︰“十日之內,我要見到此術真正可用。爾等刻字調墨,各司其職。若有疑難,隨時來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工匠們紛紛應聲,恭敬地拱了拱手。

    三日後清晨,匠人所後院。

    老周捧著一塊新刻的木板,張五端著新調的墨汁,緊張得額頭冒汗。其余工匠圍在一旁,屏息凝神。

    一人親自取紙覆板,輕輕按壓。當他揭起紙張時,字跡清晰如筆書,毫無暈染。

    “成了!”老周激動得嗓音發顫。眾人忍不住湊近細看,頓時歡呼起來。

    隨後,他們開始用雕版印刷《孝經》。木板上密密麻麻刻滿反字,墨汁刷過,紙張覆上,再揭起時,字跡清晰如新。老周站在一旁,微微頷首,顯然對成果頗為滿意。

    然而,角落里傳來一個不同的聲音。

    “這雕版印刷術尚有改進之處。”

    說話的是一名身著粗布短衣的年輕男子,約莫二十出頭,面容清瘦,一雙眼楮格外明亮。他腰間掛著幾件精巧的木制機關,行走時發出輕微的 嗒聲。

    “你是何人?”有人問道。

    年輕人朝眾人拱手一禮,聲音清朗︰“小子荊偃,見過諸位前輩。”

    老周皺眉︰“你說雕版印刷尚有不足?”

    荊偃點頭︰“雕版雖好,但每印一書,便需新刻一版,耗時耗力。若印完便棄,未免浪費;若留存復用,又佔地方。且一字刻錯,整版皆廢。”

    老周忍不住反駁︰“小子,你說得輕巧!這雕版已是巧奪天工,難道還有更好的法子?”

    荊偃不慌不忙,從懷中取出一個小木匣,打開後,里面整齊排列著數十個拇指大小的木塊,每個木塊頂端都刻著一個反字。

    他拈起一枚“天”字,道︰“若將字分刻為單個活塊,排版時隨取隨用,印畢拆散,便可反復使用。一字損,僅換一字;一書成,不必再刻新版。”

    眾人嘩然。

    老周瞪大眼楮,上前接過木匣,指尖摩挲著那些小巧的活字,沉吟道︰“此法確實精妙,但如何確保活字排版時不歪斜、不松動?”

    荊偃微微一笑,從腰間解下一塊薄木板,板上鑿有細密的凹槽。他將活字一一嵌入,嚴絲合縫,竟無半點偏移。

    “此乃定位格,墨家機關術中的榫卯之法,可固字如磐石。”

    有人原本抱臂旁觀,此刻冷笑道︰“花里胡哨!活字雖巧,但排版耗時,反不如雕版一氣呵成。小子,你可曾真正印過一頁紙?”

    荊偃不卑不亢︰“請借墨紙一用。”

    備好材料後,荊偃挽袖動手,指尖翻飛間,活字已排滿一版。他刷墨覆紙,輕壓片刻,揭起時——字字清晰,行列整齊,竟比雕版更為勻稱!

    院中鴉雀無聲。老周盯著那頁紙,喉頭滾動︰“神乎其技……”

    有人低聲嘀咕︰“這小子倒有幾分聰明。”

    最終,眾人決定按照荊偃的方法一試。

    數日後,王鏡親臨匠人所查驗印刷之術的進展。

    匠人們早已恭候多時,此刻卻個個屏息凝神,連大氣都不敢喘。

    老周攥著衣角,指節發白,額角滲出細汗。張五偷偷瞄了眼荊偃,見他神色如常,心里卻更沒底了——這小子膽子也太大了,竟敢擅自改動大人傳授的雕版之術,萬一惹惱了貴人,可如何是好?

    王鏡一襲素色錦袍,步履從容地踏入院中。她目光如炬,掃過眾人時,匠人們紛紛低頭,不敢與之對視。

    她淡淡道︰“呈上來吧。”

    老周戰戰兢兢地捧上雕版印刷的《孝經》,紙張平整,字跡清晰。王鏡略一點頭,眼中並無波瀾。

    張五咽了口唾沫,顫抖著遞上活字印刷的成品。他手心全是汗,差點把紙張捏皺。

    王鏡接過,指尖輕輕撫過紙面。忽然,她眉頭微挑,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她將兩張紙並排對比,來回細看,手指在活字印刷的版面上反復摩挲。

    院中鴉雀無聲,連風聲都仿佛靜止。老周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後背已被冷汗浸透。

    王鏡突然撫掌而笑,眼中閃爍出驚喜的光芒,聲音清亮︰“好!我原以為你們只習得雕版之術,沒想到竟能另闢蹊徑!這活字排列整齊,墨色均勻,比雕版更勝一籌!”

    匠人們面面相覷,緊繃的肩膀終于放松下來。老周長舒一口氣,偷偷擦了擦額頭的汗。

    王鏡環視眾人,“此法是哪位匠人所創?”

    荊偃深吸一口氣,邁步上前。

    他腰背挺直,拱手行禮︰“回大人,是小人所提。”

    王鏡細細打量這個年輕人。見他雖一身粗布短打,卻氣度從容;面容清瘦,一雙眼楮卻明亮如星,透著股機靈勁兒。

    王鏡頓覺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日後會成為魯班那樣的大師也說不定,她的語氣越發緩和︰“你叫什麼名字?”

    “小人荊偃。”

    “荊偃……”王鏡輕聲重復,忽然展顏一笑,如春風拂面,“你可願入府衙任職,專司這活字印刷之術?”

    這句話猶如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

    匠人們瞪大眼楮,張大嘴巴,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荊偃也愣住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眨了眨眼,懷疑自己是不是听錯了。入府衙?為官?這……這怎麼可能?

    王鏡見他遲疑,笑意更深︰“我授你從六品校書郎之職,兼任將作院印書丞。年俸二百石,可直呈改進方案,兼管官府典籍刊印。”

    院中響起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

    張五腿一軟,差點跪坐在地。這……這可是正經的官身啊!士農工商,工匠向來低人一等,何時有過這般造化?即便立下功勞,最多也不過賞些金銀,從未有人能因此得授官職。

    荊偃喉結滾動,手心沁出汗來。

    他自幼隨父親學木工,後來沉迷機關之術,常被人嘲笑不務正業。如今……如今竟能……

    他聲音有些發顫,半晌才道︰“大人,小人只是一介布衣,出身微末,連寒門子弟都算不上,怎敢當此重任……”

    王鏡抬手打斷他︰“英雄不問出處,能者居之。我向來看重的是真才實學。你這活字之術,利在千秋,自當為國所用。”

    荊偃胸口發熱,眼眶竟有些濕潤。他深吸一口氣,鄭重其事地行了一個大禮︰“荊偃領命!既蒙大人賞識,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人厚望!”

    王鏡滿意地點頭,轉向其他匠人︰“諸位亦功不可沒。即日起,皆授匠師頭餃,改按日計酬為月俸。表現優異者,可脫匠籍。”

    匠人們先是一愣,繼而爆發出一陣歡呼。他們喜出望外,紛紛拜謝。一時間,院中歡聲雷動,皆大歡喜。

    荊偃望著歡騰的人群,又低頭看看自己的雙手,恍如夢中。

    忽然,他摸到腰間那些心愛的機關偃甲,嘴角不自覺地上揚——或許,這就是父親常說的“天道酬勤”吧。

    喜歡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請大家收藏︰()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方便以後閱讀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第90章 雕版印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第90章 雕版印刷並對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