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月後
蟬鳴一日弱過一日,早晚的風里已摻了涼意。
隨著秋意漸濃,田野里的土豆和紅薯迎來了大豐收。
農人們走進田間,手中的鋤頭揚起又落下,輕輕刨開疏松的土壤,露出圓乎乎帶著潮泥的土豆。大的足有拳頭般大小,小的則如鵪鶉蛋,偶爾挖到串特別肥碩的,人們總要舉起來嚷一嗓子。
不遠處,紅薯地里同樣熱鬧非凡。田壟間拱起道道土稜,紅皮薯塊頂開土層,露出半截沾著濕泥的身子。人們抓住藤蔓,用力一拔,便能帶出一串沉甸甸的紅薯。它們形態各異,有的筆直修長,有的彎曲如鉤,還有的圓滾滾的。
人們輕輕擦去土豆與紅薯表皮的泥土,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它們煮熟後的香甜軟糯。
田埂上,一筐筐果實堆成小山,映照著農人們滿足的笑臉。糧倉內,麻袋摞起的小山堵住了門。
“老天爺開眼吶!今年這收成,可是咱幾輩子都難遇的好光景,往後的日子可有盼頭嘍!”
“咱跟著君侯,埋頭苦干,果真就盼來了這大豐收!來年咱更得加把勁,多打些糧食!”
“家里那口子總念叨日子苦,這下有這些糧食,保管他笑得合不攏嘴,往後也能吃幾頓飽飯啦。”
恰在此時,只見農官敲著銅鑼,趕著牛車而來。眾人紛紛投去好奇目光,待農官揭開油布,成排陶罐映入眼簾。封口紅紙被風掀起一角,露出青灰色、朱砂色、深褐色的籽種。
“諸位父老鄉親,且都過來一觀!”
“鄉親們,此次土豆、紅薯喜獲豐收,君侯欣喜萬分!特命我送來這些珍奇種子,此為黃瓜、西紅柿、蘿卜、生菜的種子……待莊稼收完,大家把它們種下去,莫使田地荒蕪。往後吾等飯桌上的吃食定能更加多樣、豐盛,日子定當愈發昌盛興隆!”
眾人圍攏過來,眼中滿是好奇與疑惑。一位鬢角斑白的老農,雙手在衣角上蹭了又蹭,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粒黃瓜籽,放在掌心反復端詳,囁嚅著︰“這模樣小巧的東西,真能長出什麼黃瓜?”
農官見狀,笑著上前解釋︰“老人家,您可別小瞧了這小小的種子。這黃瓜種下去,用不了多久,藤蔓就能爬滿架子,結出的黃瓜又脆又嫩,既能當菜,又能解渴。”老農听了,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忙不迭地點頭。
這時,人群中一個年輕後生高聲問道︰“官爺,那這西紅柿又咋個吃法?”農官耐心說道︰“這西紅柿,生吃酸甜可口,熟吃能做菜湯,滋味鮮美得很。”後生撓撓頭,咧嘴笑道︰“還有這般新奇吃法,俺可得好好試試。”
接著,農官又拿起蘿卜籽和生菜籽,詳細講解它們的種植方法和食用妙處︰“這蘿卜耐寒,種在後院,冬日里也能有新鮮蔬菜吃。這生菜更是方便,生長快,清水涮涮就能入口,清爽解膩。最好是西邊沙地栽黃瓜,後坡陰面種生菜……”
眾人听得津津有味,心中滿是對來日的期待。
“自君侯治理以來,事事為百姓著想,此番送來種子,必能帶來好收成。”
“是啊,之前的土豆和紅薯,要不是君侯,我們哪能吃上飽飯,這次肯定也錯不了!”
農官一邊念叨著,一邊抓了一大把種子灑進木盆,籽粒撞得盆底叮咚響,“諸位莫要擁擠!誰先來領這稀罕種子?家中田地多、勞力足的,不妨先站出來,早些領了種子回去,也好早日翻地播種,莫誤了農時!”
“我先來!”
農人們紛紛趨步向前,領取種子,彼此交頭接耳,相互討論著如何規劃田地,誰負責開墾新地,誰又負責引水灌溉。孩子們在一旁嬉笑奔跑,叫嚷著要幫大人種種子。
這片土地上,即將迎來新一輪的忙碌與憧憬。
……
【當前時間︰東漢初平三年九月初七】
【叮——簽到成功,獲得“棉衣1000件)”】
王鏡不禁眼前一亮,1000件棉衣。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發放下去,能讓不少人溫暖過冬。她隨即將棉衣收入儲物空間,里面頓時被羅列得滿滿當當。
王鏡把棉衣從儲物空間里取出來幾件查看,這些棉衣款式多樣,長短都有,而且版型設計很貼心,十分寬松,無論何種身材都能穿著。
她看著這些棉衣,思緒飄遠,想起史書上記載,秦漢時期,棉花還沒傳入中原,貴族靠珍貴的裘皮來抵御嚴寒,平民百姓只能用柳絮、蘆花之類的東西填充在麻制衣物里,勉強熬過冬天。
興奮勁兒稍稍過去,王鏡開始盤算起來。光把這批棉衣發下去還不夠,要是能把棉花引進到江東種植,那意義可就大了。等棉花收獲,用棉絮填充襦衣、冬袍,織成棉布,江東百姓以後再也不用為過冬發愁,能舒舒服服地過個暖冬了。
王鏡正低頭沉思,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只見侍從撩開布簾匆匆進來,恭敬稟報道︰“大人,孫府小姐求見。”
王鏡聞言一頓,臉上閃過一絲詫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策的妹妹孫尚香,她怎麼突然來了?
不過,她很快恢復鎮定,抬手示意,“允她進來吧。”
彼時,孫尚香已經在朱漆廊柱下站了半盞茶工夫。待書房傳來三聲銅磬響,她提起裙角跨過門檻,走上近前,端正跪好︰“江東孫氏尚香,拜見君侯。”
王鏡正坐在案幾前看書,望著這個素來策馬游街的孫家ど女,此刻竟連發間金步搖都紋絲不動,不禁擱了書卷笑道︰“尚香怎的來了?還學了這些虛禮,起來說話吧。”
“多謝君侯。”孫尚香規規矩矩地起身站定。
她猶豫了一下,神色間滿是懇切,主動開口道︰“稟君侯,小女今日來,實有一事相求。”
“听聞糜氏之女于學宮勤勉向學,小女甚是歆羨……而小女學業不精,想來與學宮無緣,整日深居閨中,無所事事,實感虛度光陰,心中難安。
久聞君侯廣納賢才,委以重任,斗膽相問,能否賜小女一份差事?小…小女不圖功名利祿、一官半職,只盼能施展自身所長,成就一番事業!”
以前沒看出來,孫尚香性格竟如此剛烈英氣,和她大哥二哥如出一轍。要是悉心培養,說不定能成大器。
王鏡目光在她身上打量一番,嘴角微微上揚。
“倒還真有一份差事,只是此事頗為繁瑣,不知你可有耐心與決心去完成。倘若你能辦得妥妥當當,往後提拔你做女官,也並非沒有可能。”
“當真?”
孫尚香听聞,眼楮瞬間亮如星辰,臉上滿是抑制不住的驚喜,她迫不及待地趨前一步,急切問道︰“究竟是何等要事?還請君侯告知小女。”
王鏡不慌不忙,站起身來,走到屏風後。
孫尚香只見她取來一件形制厚實的衣物,手中還有一團潔白似雪、蓬松輕柔的東西。
王鏡將那團東西遞給她,正色道︰“我欲命你發放一批過冬的棉衣。此物名為棉花,棉衣便是由此而來。”
“棉花……棉衣?”孫尚香疑惑不解,她伸手接過棉花,翻來覆去地打量著,指尖捻開絨絨縴維︰“這東西比蠶絲硬,比葛麻軟。竟能制成衣服嗎?”
“正是。別看這棉花模樣普通,其保暖之效可是極佳。”
王鏡又伸手將棉衣遞向孫尚香,溫和說道︰“你不妨穿上親身感受一番。”
孫尚香半信半疑,伸手接過棉衣,緩緩披在身上,輕輕系好衣帶。剎那間,一股暖意在周身彌漫開來,從肌膚滲入骨髓。
她先是一怔,隨即眼眸中綻放出驚喜的光芒,忍不住輕輕跳了一下,雙手緊緊抓住棉衣,“呀!這棉衣竟如此暖和!單著一件,便覺暖意融融,可比那裘氅輕薄太多了。”言罷,她眼中的雀躍之色漸漸隱去,緩緩垂下雙眸,神情間染上了一抹凝重。
“听說去年冬日不少流民凍死,皆因麻絮裹不住寒氣。若百姓也能有此物,寒冬定能安然度過……”
她撫摸著棉衣,追問道︰“如此神奇珍貴之物,君侯到底是從何處得來?”
王鏡雙手負于身後,悠然道︰“此乃西域良種。數年前,有商隊自西域歸來,將其帶入中原。這棉花在西域種植已久,當地百姓用它抵御嚴寒,效果奇佳。輾轉之間,流入我手。”
“這棉花的種植,大有講究。待春日來臨,氣溫回暖,便可將棉花種子播撒入土。需選那肥沃疏松之地,且需光照充沛,水源近便。種子種下後,悉心照料,勤加灌溉施肥,待其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待棉花綻放之時,便可將其采摘,而後晾曬風干。取其棉籽,妥善留存,以作來年再種之用。
而後便是制作棉衣,把棉絮鋪均勻,直接塞進衣服里,西域將士保暖衣物,多是如此制作。
還有一種更講究的做法。彈棉、抽線、紡織,織就棉布,縫制成衣。你看這棉衣,便是循此工序制成……你聰慧過人,既已熟諳紡織之術,如今用這棉花棉絮進行紡織,想來亦非難事。”
王鏡微微頷首,目光緊緊鎖住孫尚香,眼中滿是對她的信任和期許。
“今番交付你發放棉衣之事,望你借此機緣,廣傳棉花之名,需令每一位獲此棉衣者,皆知此保暖御冬之衣,乃棉花所制。但凡植此棉花,寒冬保暖便再無煩憂。待到來年官府頒下棉種之時,百姓皆踴躍主動,欣然領種。”“此事關乎萬民冷暖,牽系社稷民生。不僅要讓百姓知曉棉花的保暖奇效,更要教會他們種植與制作之法,你可有信心做好?”
孫尚香唇角飛揚,雙手抱拳,鄭重其事地說道︰“承蒙君侯信任,不嫌小女粗笨,小女定會全力以赴。”
王鏡微微一笑︰“待來年三月,先在江東試種百畝,你得教農戶把棉籽浸足三日溫水。秋收時雇手腳伶俐的婦人,用鐵軸軋出棉籽,彈棉弓須得足夠力道才蓬得均勻……”她說著從木匣取出本冊子,“這手札你且先謄抄百份。”
“遵命!”
孫尚香雙手接過冊子,珍而重之地抱在懷中。
【叮——成功獲得信仰值500】
喜歡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請大家收藏︰()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