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

第55章 制取海鹽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辛西婭158 本章︰第55章 制取海鹽

    【當前時間︰東漢初平三年六月廿六】

    【叮——簽到成功,獲得“酥山100份)”】

    仲夏六月,運河水面蒸騰著白茫茫的霧氣。王鏡扶住船頭竹簾,指尖剛觸到被曬得滾燙的竹篾就縮了回來。

    她今日穿著靛青袍服,衣襟處已被汗洇出深色痕跡,鼻尖懸著顆汗珠。

    船工撐著長篙破開水面,波光粼粼宛如碎鏡。

    王鏡轉頭望向船尾,孫權正握著佩刀立在烈日下,赭色武官服後背洇濕大半,脖頸被曬得發紅。

    “仲謀,”王鏡用帕子拭著鼻尖喚道,“再曬下去要中暑的,過來嘗嘗冰食。”

    王鏡借著冰鑒的遮掩,不動聲色從儲物空間里取出簽到獲得的酥山。那乳白色冰酪在青瓷碗里冒著涼氣,櫻桃漬化開的紅痕像落在雪地上的胭脂。

    孫權握刀的手松了松,靴底蹭著甲板挪了兩步。船篷投下的陰影剛罩住他半邊身子,王鏡已經將青瓷碗塞進他手里,冰涼的觸感激得他指節微顫。

    “多謝主公……”

    “快吃吧,不然一會兒就化了。”

    王鏡掀起竹簾,讓帶著水腥氣的風灌進來。船正經過垂柳成蔭的河灣,蟬鳴聲忽然大起來。王鏡也端起一碗酥山吃起來,碎冰在齒間咯吱作響,櫻桃的酸甜混著牛乳香。

    河道前方的城堞若隱若現。

    王鏡不由感嘆一聲︰“山陰,終于到了。”

    ……

    王鏡一行抵達山陰城外時,郡守張昭早已率屬官在城門處恭候,見車駕至,整肅衣冠趨步向前。

    “下官會稽太守張昭,恭迎主公。”張昭拱手長揖,身後十余屬吏齊齊作禮。

    王鏡掀簾下車,見他身姿如松,肩寬腰窄,依舊穿著顏色不鮮亮的青灰細麻深衣,眼尾有幾絲幾不可見的細紋,兩鬢烏發間偶現銀絲,倒像是撒了層鹽霜。最惹人注目的那雙鳳目,眼角略略下垂卻含威不露,此刻迎著陽光微微眯起。

    王鏡虛扶一把,笑著說道︰“子布,許久不見,別來無恙。此次前來,還要多多勞煩你。”

    張昭垂眸一笑︰“為主公效力,乃下官分內之事。”

    鹽場設在城東三十里外的海灣。考慮到路途顛簸,眾人將馬車改換輕便竹轎,沿海堤行進時,咸澀海風裹挾著細碎鹽粒撲面。

    張昭策馬與轎並行,不時指點遠處星羅棋布的鹽田。“此間鹽戶七百二十家,之前皆遵古法煮海為鹽……”

    就在這時,王鏡轉頭看向身後的孫權,突然開口問道︰“仲謀,你可知道如何用古法煮鹽?”

    孫權微微一愣,面露窘色,老實地搖了搖頭︰“回主公,權不知。”

    王鏡並未責怪,轉而看向張昭︰“子布,你給仲謀講講。”

    張昭拱手,有條不紊地解釋起來︰“自漢以降,沿海鹽民多用‘刮泥淋鹵,煎煮成鹽’之法。

    第一步刮鹽泥,鹽民會在潮汐灘涂上收集含鹽之泥沙;第二步淋鹵,把收集來的鹽泥,以草木灰或竹篾濾之,如此便能析出高濃鹵水;最後一步是煎煮,將鹵水倒入鐵釜或陶罐之內,燃薪猛熬,待水干而鹽成。”

    說到此處,張昭微微嘆了口氣,接著道︰“只是這古法弊端不少,煎煮之際,需耗巨量柴薪為爨,人力耗費亦甚。經年累月,沿海密林因濫伐而漸趨凋敝,柴薪日稀,成本愈昂,且所成之鹽,質地粗劣,非長久之策也。”

    孫權听得十分專注,暗自將這些內容記在心里。

    說話間,眾人已至鹽場。前方傳來整齊的號子聲,數十鹽工正赤膊翻動鹽畦,陽光下白茫茫鹽堆泛著細碎銀光。

    此地鹽場歷經改造,全然摒棄古法煮鹽,而是采用“階梯鹽田”之法。

    張昭見孫權面露好奇,便主動介紹起來︰“小公子有所不知,這階梯式鹽田,乃是依照主公的奇思妙策所建。主公深察潮汐規律,命我等在這灘涂高處開墾,才有了這般精妙布局。”

    他抬手示意,繼續說道︰“這其一引海水而入,使之沉澱泥沙。其二池底鋪設碎貝殼,其三收縮鹵水,鹽晶便自然滲出。

    此地巧用竹管連通諸鹽田,借水位之落差,使鹵水自行流淌,大大減少人力挑運之勞。

    另有茅草鹽棚,天晴之日敞開,令日光曝曬;逢雨之時,則封閉鹽棚,以防潮潤,如此一來,便可減少梅雨時節鹽的損耗。”

    孫權佇立鹽田之畔,听著張昭滔滔不絕的講述,時而微微頷首,時而雙眉輕蹙,面上似懂非懂。

    他望著那層層遞進的鹽田,以及蜿蜒其間的竹管,心中既有驚嘆,又有幾分疑惑。

    “如此精妙之法,主公究竟是如何想到的?”

    王鏡嘴角含笑,緩聲道︰“世間學問,多藏于典籍之中。這些方法,起初皆是從書中習得。但天下之大,各地情形迥異,萬不可生搬硬套。我觀此地潮汐、灘涂、物產,便想著將書中知識與這會稽實情相結合,因地制宜,才有了這番改造。”

    實際上,這是系統商場推出的海鹽提取法,售價3000信仰值。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原來如此,權受教了……”孫權若有所思,微微低下頭去,他神色懊惱,暗自嘀咕︰“還是自己書讀少了,見識如此淺薄。同樣是看書,主公就能學以致用,想出這般妙策,而我卻連其中的門道都听不明白。”

    眾人沿著鹽田間蜿蜒的小路徐徐前行,不多時便來到曬鹽場中央。陽光毫無遮攔地傾灑而下,將整個鹽場照得亮晃晃一片,鹽堆反射著刺目的光芒。

    王鏡踱步至一座鹽堆旁,俯身執起一把木鏟,輕輕叩擊鹽堆。剎那間,細鹽如雪簌簌而落。

    “張太守治理有方,治下諸事井然有序,這鹽粒晶瑩勝雪,可見火候拿捏得當。”

    她略一思忖,開口道︰“如此品相上乘的鹽,可有個相稱的名字?”

    “回主公,人們都叫它‘雪晶鹽’。雪,取其潔白純淨之意;晶,表其晶瑩剔透之態 ,主公覺得這名字如何?”

    王鏡撫掌而笑,贊道︰“妙極!”

    張昭溫聲笑道︰“主公,自雪晶鹽成,下官試售于市,反響頗佳。又使人遍傳消息,言此鹽獨出會稽郡,他處之鹽皆弗能及。今雪晶鹽聲名遠播,四方皆知。”

    他頓了頓,繼續說︰“那徐州糜氏聞風而來,遣人攜厚禮求見,直言久仰主公威名,又對這雪晶鹽贊譽有加,想要和君侯交易,獲得販賣此鹽的權利。”

    “下官思量,糜家世代經商,富甲一方,在徐州乃至周邊州郡都頗具人脈與商路,若能與他們達成合作,雪晶鹽定能銷往更廣闊之地,獲利想必也會倍增。只是此事重大,還需主公定奪。”

    孫權在一旁听得入神,心中暗忖這雪晶鹽竟引得如此大商家族關注,不禁對王鏡的遠見卓識愈發欽佩,也好奇她會如何抉擇。

    卻見王鏡笑了笑,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樣。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既如此,是時候會一會他們了。”

    喜歡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請大家收藏︰()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方便以後閱讀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第55章 制取海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第55章 制取海鹽並對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