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孫策擔任校尉,就一心扎在軍中,日夜忙碌,幾乎沒回過家,一門心思要和士兵們盡快磨合。他與士兵同吃同住,對自己要求嚴苛,把軍紀管得嚴嚴實實,很快就贏得了士兵們的好感,大家見了他都親熱地喊“孫校尉”。
在丹陽軍的這段日子,孫策切實感受到這是支精銳之師。士兵們個個強壯有力,紀律嚴明,士氣高昂,糧草也十分充足,從伙食上就能看出來。前天喝蓮藕排骨湯,昨天吃羊肉湯餅,這天,少年將軍掰了根草簽子,難得思緒飄,琢磨今天吃啥,就听到傳令兵喊︰“郡主下令,今天吃黃燜雞!”
何為黃燜雞?孫策不禁喃喃自語,在他的認知里,從未听聞過這樣一道菜,大約又是個新奇玩意兒。
他沒見過有人像郡主這樣養兵的。要是軍隊待遇都這般優渥,那恐怕人人都不種地不經商了,一門心思想著來當兵。郡主當真是豪奢,背後的背景勢力怕是雄厚無比。要不然,這些美食莫不是她點石成金變出來的?
孫策正想著,一份黃燜雞就擺到了他面前。
只見碗中雞肉被切成大小均勻的塊狀,燜煮得色澤金黃,濃郁的醬汁包裹著每一塊雞肉,還搭配著青椒、香菇等配菜,紅綠相間,煞是好看。熱氣騰騰地升騰而起,香氣撲鼻而來,勾得人食欲大增。
……
有士兵回稟,今日的黃燜雞很受歡迎,彼時,王鏡正在帳中和郭嘉議事。看來今天簽到獲得1000份黃燜雞物盡其用,王鏡莞爾。
郭嘉屈指叩了叩桌案,眉宇間浮起一絲不悅,語氣帶著幾分嗔怪︰“與嘉議事時主公竟也走神,莫不是嫌嘉愚鈍?”
王鏡回過神來,略帶歉意地笑了笑︰“方才說到何處了?”
“自然是恭賀主公得了一員猛將。”郭嘉拖長聲調,尾音打個了個轉,“雖說現在還是一只幼虎,可已然十分厲害了。”
“不過……”他故意頓了頓,“主公這招驅虎吞狼,就不怕引火燒身?”
王鏡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若非家底單薄,何須行此險招?縱有差池,不是還有奉孝為我兜底?”
只見郭嘉翻了個白眼,他話鋒一轉︰“如今糧草充盈,兵甲齊備,是該讓諸將的官印沾沾血氣了。”
“主公屬意何處?”
“吳郡。”王鏡指尖劃過輿圖,“城防空虛而倉廩豐實。讓孫伯符率丹陽精兵化裝流民,待城門開啟時里應外合。破城後即刻開倉,先收民心再整城防。”
郭嘉听後,摩挲著下巴,問道︰“出師之名?”
“許貢私通嚴白虎,抗繳朝廷賦稅。”王鏡執起朱筆在許貢名字上畫了個叉,“我等替天行道,豈不正合時宜?”
“那些樹大根深的豪族……”
“吳郡四姓中,陸、朱兩家的子弟,不都在我太平書院求學?”王鏡笑意漸深,“奉孝巧舌如簧,定能勸得他們識時務者為俊杰。”
郭嘉突然笑出聲,眼中流光閃爍︰“世人皆道郭奉孝用計奇詭,依我看主公才是真正的誅心聖手。”
“彼此彼此。”王鏡毫不客氣,隨即舉盞相邀。
……
晨霧未散時,吳郡城門外已聚集了百余流民。
孫策裹著打補丁的粗布衣,肩頭扁擔壓著兩筐干菜,暗青鐵甲早被拆作零散鐵片分藏眾人懷中。
守卒捏著鼻子草草翻檢竹筐,揮袖驅趕這群渾身酸臭的流民時,沒人注意到青年虎目里閃過的精光。
待到正午換防,城頭令旗剛打出三短兩長的暗號,孫策猛然卸下扁擔,竹筐底寒光乍現,丹陽兵齊齊抽出藏匿的環首刀,城樓暗處蟄伏的二十死士同時甩出鉤索攀牆。
守軍尚未摸到腰間號角,孫策的鋼刀已劈斷門閂,三百精兵如楔子般釘入城門甬道。
丹陽悍卒的短刃專挑咽喉甲縫刺去,見血封喉。
南門烽火台升起狼煙,郡主玄底雲紋的旗幟已插上城樓。
守軍被打得四散逃竄,最後一個都尉扔下兵器投降。短短半炷香的時間,吳郡的十二座城門,全都換上了玄鐵打造的新鎖,宣告吳郡已經被成功拿下。
城門處的硝煙還未完全散去,孫策手提那柄染血的長劍,大步流星地踏入了郡守府。劍身之上的鮮血順著劍尖一滴滴落下,在身後留下一串觸目驚心的血印。
此時,許貢正抱著錢箱慌慌張張地往密道鑽,他的腳步踉蹌,臉色慘白如紙,平日里的威風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听到孫策的腳步聲,他驚恐地轉過頭,“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聲音顫抖著求饒︰“別殺我,我願意把半數家財都給你!”
然而,孫策的眼神中沒有絲毫憐憫,寒光一閃,手中長劍直直穿透了他的胸膛。
許貢的喉嚨里發出“ ”的聲響,雙手無力地松開,金銀財寶散落一地,他的身體也緩緩倒下,徹底沒了聲音。
很快,許貢染血的腦袋被掛在了城門的鉚釘上,城內的百姓紛紛前來圍觀。
人群中,一位賣炊餅的老婦人突然激動地拍手,大聲說道︰“該!上月他剛搶了我家三斗麥子,這下可算是遭報應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旁邊巷口賣酒的胡商咂著嘴,對身旁的客人小聲嘀咕︰“我早上起來還在罵許貢加稅呢,這日頭才偏西,城頭上就換了新旗,這世道變得可比翻賬本還快吶。”
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吳郡四門的守軍已經悄然換成了丹陽兵。二十名輕騎沿著主街來回奔馳,他們身姿矯健,神色威嚴,一邊疾馳一邊高聲傳令。與此同時,安民告示也被迅速貼滿了坊市的各個角落。
丹陽郡主代天巡狩,承天命,安黎庶,特示諭吳郡百姓︰
許貢背國忘恩,私通山賊嚴白虎,截留三十船送往長安之糧稅,致使國帑虧空,天子蒙憂,罪大惡極,已伏誅。
今除暴安良,吳郡換新主。自即日起,田賦減免三成,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解百姓之困。
丹陽軍入城,秋毫無犯。城中士農工商,各安其業,勿得驚慌。商賈往來,免征雜稅三月,以復市廛之盛。
府庫糧米,賑濟饑民。卯時三刻,南市放糧,童叟無欺,依序而領,共渡時艱。
若有不法之徒,趁亂生事,擾害百姓,定嚴懲不貸,以正國法。
望我吳郡百姓,齊心協力,共建太平之世,共享清平之福。
百姓們紛紛踮起腳尖去看,其中有幾個識字的,指著朱砂勾畫的大字辨認,再用自己的話解釋給眾人听。
人群里頓時爆出一聲聲叫好。
一位賣炭翁顫巍巍地伸出手,摸著告示上“即日起田賦減三成”那行字,原本渾濁的老眼忽然發亮,嘴里喃喃自語︰“這下可好了,日子有盼頭了。”
“許貢那廝作惡多端,早該遭報應。新官上任就除暴安良,還想著咱老百姓,這是好兆頭啊!”
“听說丹陽郡主可厲害了,把丹陽郡治理得井井有條。如今吳郡也歸她管,咱們以後能過上好日子了!”
而在郡守府的府庫前,二十輛糧車早已扎上了鮮艷的紅綢。車轅上壓著的新制木牌,還清晰地刻著“郡主賑濟”的凹痕。
緊接著,巡城的馬隊敲著銅鑼沿街宣告︰“卯時三刻南市放糧,童叟無欺!大家都可以去領糧啦!”
聲音傳遍了大街小巷,百姓們听到這個消息,臉上紛紛露出了喜悅和期待的神情,奔走相告,他們便如潮水般從四面八方涌來,將放糧點圍得水泄不通。
當糧車緩緩駛入,倉門打開的瞬間,眾人驚異地盯著車里模樣古怪的作物——土豆和紅薯。
“這是啥玩意兒啊?能吃嗎?”人群中有人發出疑惑的聲音。
丹陽兵站出來大聲宣稱︰“這便是丹陽郡的神賜作物!在丹陽,靠著它們,百姓們都吃得飽、過得好。往後,也能種在咱吳郡的土地上!”
一位老者將信將疑地走上前,撿起一個土豆,翻來覆去打量,嘴里嘟囔著︰“就這圓不溜秋的東西,真有那麼神?”
旁邊年輕後生卻滿是好奇,問道︰“軍爺,這東西咋吃啊?”
丹陽兵笑著耐心解釋︰“這土豆和紅薯,吃法可多了!能煮著吃還能烤著吃,保準讓你們大飽口福。而且啊,它們可耐旱、好養活,產量還高,以後吳郡就算遇上災年,也不怕餓肚子啦!”
眾人眼中的懷疑慢慢變成期待。
新官上任三把火,吳郡新主一到任就施新政,件件辦到百姓心坎上,一時間郡中處處傳頌其美名。
【叮——成功獲得信仰值】
喜歡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請大家收藏︰()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