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1970

第292章 時代下的縮影 54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微醺�本章︰第292章 時代下的縮影 54

    隨著最後一艘貨輪緩緩駛入新京港,南洋聯合王國從美國采購的第五批設備宣告全部到港。這批涵蓋精密機床、化工提煉裝置、無線電通訊設備的物資,與前四批匯總後,已足夠支撐兵工廠的擴產計劃和藥廠的二期工程。港口工人與技術人員默契配合,僅用兩日便完成清點接收,倉庫里碼放整齊的設備箱上,“美國制造”的標簽在陽光下泛著光——這場持續半年的跨國采購,終于畫上了句號,為國內工業體系的升級攢足了“家底”。

    1945年3月1日清晨,國防部作戰室的燈光徹夜未熄。王杰將標有紅圈的地圖推到趙山河面前,指尖依次點過台灣島、南海諸島及馬來半島西側︰“今日起,啟動三線作戰計劃。”

    “北線,陸海空協同攻台,”他加重語氣,“空軍先炸掉高雄、基隆的日軍港口和機場,海軍封鎖台灣海峽,陸軍從呂宋島出發登陸,務必將島上日軍連根拔起,一個不留。”

    “中線,清剿南海全域。”王杰的手指劃過海南島及周邊島礁,“海軍艦隊主力開進南海,配合島礁駐軍拔除日軍據點,尤其是海南島的日軍要塞,陸軍登陸後以消滅為首要目標,徹底掌控這片海域的制海權。”

    最後,他指向馬來半島最西端,延伸至緬甸、泰國、柬埔寨邊境︰“西線,派駐兩個師進駐邊境地帶。”語氣稍緩,“任務是牽制該區域的日軍,依托邊境防線打游擊、毀交通,阻止他們向南洋增兵,但切記不可深入內陸腹地,守住現有防線即可。”

    趙山河俯身在地圖上標注作戰節點,沉聲應道︰“北線由陸軍第一集團軍主攻,配東艦隊護航;中線交給南艦隊和陸軍兩棲部隊;西線派駐馬來軍區的兩個山地師,三天內完成部署。”

    “告訴前線將士,”王杰目光銳利如刀,“三線作戰,北線要‘淨’,中線要‘控’,西線要‘穩’。務必在一個月內,讓台灣、南海徹底清淨,讓西線日軍動彈不得。”

    趙山河立正領命,轉身時軍靴在地面踏出急促的聲響。作戰室外,晨霧漸散,陽光照亮了牆上“保境安民”的匾額——這場向著更廣闊疆域的清剿,從這一刻起,正式拉開了序幕。

    4月1日,三封捷報幾乎同時送抵王宮。

    北線作戰部隊來電︰台灣全島日軍已肅清,高雄要塞的最後一股抵抗被炮火夷平,從基隆到恆春,所有日軍據點均被拔除,無一人漏網。中線戰報則顯示︰南海諸島及海南島的日軍要塞已全部攻克,海軍艦隊完成對南海全域的巡邏布防,漁民可放心出海作業。西線雖未深入內陸,卻成功炸毀了日軍三條補給鐵路,將其牽制在湄公河沿岸,再無力向南洋方向移動。

    王杰將戰報疊放在案頭,對林文道︰“讓外交部擬兩份電報,分別發往重慶國府。”他頓了頓,語氣清晰,“第一份告知︰台灣全島已肅清日軍,我軍暫代駐守,盼國府盡快派員接收,交接事宜可隨時協商;第二份說明︰海南島及周邊島礁同樣清理完畢,靜待國府接管。”

    林文提筆記錄,忍不住問道︰“是否附上交接清單?比如島上的日軍物資、防務布防圖?”

    “全部附上,”王杰點頭,“告訴他們,碼頭、機場都已檢修完畢,接收人員抵達時,我軍會派艦艇護送。”

    當日午後,兩封電報通過加密頻道發往重慶。電文末尾特意注明︰“台灣、海南本屬華夏疆域,今倭寇已除,理當物歸原主。南洋聯合王國願盡綿薄之力,助兩地早日恢復秩序。”

    發報員按下電鍵時,窗外的陽光正落在地圖上——台灣島與海南島的標記旁,已被紅筆圈出“待交接”三字。王杰望著那片熟悉的疆域,指尖輕輕敲擊桌面︰收復失地是本分,而讓這片土地重歸安寧,才是對犧牲者最好的告慰。

    海風帶著咸腥氣掠過南海艦隊旗艦的甲板,王杰的命令通過加密電波傳至各艦︰“從今日起,對南海全域航道實施無限期封鎖,任何懸掛日本旗幟的船只、任何標識為日軍的航空器,一律禁止通行。”

    他站在指揮艙內,目光掃過海圖上的封鎖線——北起台灣海峽南口,南至曾母暗沙,西抵北部灣,東接菲律賓群島,形成一張密不透風的海上屏障。“遇有反抗,直接開火擊沉。”命令的後半段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貨船、軍艦所載物資,全部扣留押回新加坡省港口;船上所有日軍及相關人員,格殺勿論,不留活口。”

    各艦隊迅速展開行動︰東艦隊的驅逐艦分隊在巴士海峽巡邏,艦載機每小時升空一次,雷達掃描半徑擴大至兩百海里;南艦隊的巡洋艦扼守南海主航道,對過往船只實施強制登臨檢查,只要發現日本標識,不等對方回應便已主炮瞄準。

    首日便有兩艘日軍運輸船試圖闖關,在西沙群島附近被攔截。隨著旗艦發出“開火”信號,巡洋艦主炮齊鳴,運輸船瞬間起火下沉。登船的陸戰隊士兵將漂浮的物資箱打撈上船,對落水的日軍則用機槍掃射,海水很快被染成暗紅。

    消息傳回新京,王杰只淡淡吩咐︰“所有扣留的物資,分類登記入庫,軍工原料送兵工廠,糧食分撥給各省民政廳。”他看著海圖上不斷傳來的攔截報告,指尖在南海疆域上重重一點——這片海域,從此再不會讓日軍的一船一彈通行,既是為阻斷其補給,更是為用鐵腕告訴世人︰南洋的海疆,容不得半分侵犯。

    4月15日,趙山河的作戰命令通過加密信道發往各前線指揮部,明面上的電文措辭嚴謹︰“為徹底肅清東南亞殘余日軍,即日起,陸軍各部對緬甸東部、泰國南部、越南南部及菲律賓未控區域實施清剿,目標為擊潰日軍有生力量,恢復當地秩序。”

    而隨命令一同送達的密件,則藏著更明確的指令︰“作戰區域內所有日軍物資——軍火、糧食、機械、貴金屬等,凡能搬運者,一律登記造冊,由後勤部隊晝夜轉運回國;繳獲的日軍檔案、地圖等涉密文件,直接送總參謀部歸檔。清剿完畢後,除必要警戒部隊外,主力即刻撤離,不得在當地留下駐軍或行政機構。”

    前線部隊迅速行動。在緬甸東部的臘戍,日軍倉庫被工兵炸開時,白花花的大米和罐頭堆到屋頂,士兵們用卡車連夜轉運,三天內便清空了七座倉庫;泰國南部的日軍機場里,未被炸毀的戰機零件和航空燃油被分裝成箱,由護航艦隊運向新加坡省的軍港;越南南部的橡膠園和錫礦,日軍囤積的原材料被貼上封條,等著民用船隊來接運。

    這些行動對外始終打著“清除日軍威脅”的旗號。當當地民眾看到士兵們只搬運物資卻不修築工事時,有人好奇詢問,得到的回答總是︰“我們只負責打跑日本人,地方還得你們自己管。”

    趙山河在每日戰報上批注最多的,便是“速度”二字。4月下旬的一次軍事會議上,他對將領們強調︰“公開作戰要打得狠,讓日軍不敢反撲;秘密轉運要走得快,別給盟軍介入的機會。記住,咱們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家底,不是虛名地盤。”

    至4月底,東南亞日軍的主要物資囤積點已被席卷一空。運回國的物資在港口堆成小山,光糧食就夠全國百姓吃上半年。而那些被清剿過的地區,除了殘留的彈痕,幾乎看不出曾有大軍來過的痕跡——這場藏在“正義之戰”外衣下的物資爭奪戰,正以驚人的效率,為南洋聯合王國的戰後重建積蓄著力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新生1970》,方便以後閱讀新生1970第292章 時代下的縮影 54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新生1970第292章 時代下的縮影 54並對新生1970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