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蛇城使者的求救,在鎮海城掀起軒然大波。張謙召集了麾下主要將領和文吏,緊急商議。營帳內,油燈搖曳,映照著眾人凝重的面孔。
“都護,此事風險太大!”一位老成持重的校尉率先反對,“那‘虎爪族’听起來就非善類,能讓羽蛇城這等大邦都畏懼,實力不容小覷。我軍新立,根基未穩,貿然介入南方戰事,恐引火燒身!不如緊守鎮海城,坐觀其變。”
“坐觀其變?”另一位年輕氣盛的將領反駁,“若羽蛇城被滅,下一個就是我鎮海城!況且,南方商路剛剛打開,一旦中斷,我等在此拓荒的意義何在?末將以為,當立刻發兵,助羽蛇城擊退來敵,既可揚威,亦可徹底掌控南方商路!”
雙方爭執不下,目光都聚焦在張謙身上。張謙手指敲打著粗糙的木案,案上放著羽蛇城使者進獻的幾件禮物一個雕刻著繁復羽蛇神圖案的玉圭,一頂用金剛鸚鵡羽毛制成的華麗頭冠,還有幾塊質地奇特的黑色石頭。這些物件顯示,羽蛇城代表的文明,擁有相當程度的工藝和組織能力。
“發兵,不行。”張謙終于開口,聲音沉穩,“我軍兵力有限,補給艱難,遠離本土,深入陌生之地與強敵作戰,智者不為。”他話鋒一轉,“但坐視不理,亦不可取。”
他做出了最終決斷第一,依前議,向羽蛇城一百張強弩,五百斤鐵料,並派遣十名精通守城和弩機操作的教官隨使者返回,協助守城。第二,以“觀察戰局、保護商路”為名,派遣兩艘裝備霹靂炮和強弩的艨艟戰艦,攜帶一百名精銳水師陸戰隊士兵,沿海岸線南下,抵達羽蛇城附近海域游弋、觀察,但不直接參戰,除非自身遭到攻擊或得到張謙明確命令。第三,立刻將此事詳細奏報長安,請皇帝陛下聖裁。
這是一個極其謹慎而又富有彈性的方案,既展示了存在感,了有限援助,又保留了進退的余地,並將最終決策權上交中央。帝國的海外觸角,在未知的文明沖突面前,選擇了最為穩妥的試探姿態。
泰西封,經過一番雷霆清洗,安甦娜女王的權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朝堂之上,再也無人敢公開質疑她的決策。她借助這股勢頭,大力推進新政,整頓吏治,波斯灣市舶司的稅收穩步增長,新軍的訓練也日漸精良。
然而,權力的頂峰往往伴隨著更深的孤寂與更重的責任。夜深人靜時,她常常獨自站在王宮最高的露台上,俯瞰著沉睡中的都城。趙崇 依舊恪盡職守,護衛在她身邊,但兩人之間那層若有若無的窗戶紙,誰也沒有率先捅破。國事與私情,女王與臣子,身份的巨大鴻溝,讓那份在生死考驗中萌發的情愫,只能在沉默中悄然滋長,化作一次次默契的眼神交匯和無人時短暫的、令人心悸的靠近。
“都護,”一次議政結束後,安甦娜屏退左右,忽然輕聲問道,“若……若有朝一日,波斯不再需要大唐的軍隊駐守,都護……可願留下?”這句話問得極其大膽,幾乎觸及了最核心的問題。
趙崇 心中劇震,抬頭望向她,看到她眼中閃爍的期待與一絲不安。他深吸一口氣,壓下翻騰的心緒,鄭重答道“末將……是軍人。去留……需遵陛下旨意。”他沒有直接回答,但“需遵陛下旨意”幾個字,卻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安甦娜聞言,眼中光芒微黯,卻也沒有再追問。有些界限,終究難以輕易跨越。
長安東宮,在太子李琮的授權下,拉什米卡良娣開始與幾位資深女官共同協理內庭事務。她並未急于攬權,而是首先著手梳理舊例,制定了一套清晰、公平的用度分配和人事管理章程,呈報李琮批準後頒布執行。
章程兼顧了各方利益,條理分明,即便是對拉什米卡心存嫉妒的王承徽等人,也挑不出太多錯處。東宮後庭的紛擾因此減少了許多,秩序井然。李琮對此十分滿意,愈發覺得拉什米卡不僅是紅顏知己,更是難得的賢內助。
然而,拉什米卡的得勢與賢明,也讓她成為了某些人的眼中釘。一日,一位負責采買的宦官因貪墨被拉什米卡按章查處,革職查辦。這宦官背後隱約有某位朝中大佬的影子。很快,一些關于拉什米卡“恃寵而驕”、“干涉內廷過甚”,甚至影射她借用天竺“邪術”魅惑太子的流言,開始在宮廷外圍悄然傳播。明珠雖亮,卻易蒙塵。拉什米卡察覺到了這股暗流,行事更加低調謹慎,但內心不免生出幾分寒意與警惕。
“新文蘭”的維京營地迎來了第一個相對安穩的秋天。他們開墾的小片土地收獲了金黃的玉米和飽滿的豆子,與阿爾岡昆人的物物交換也持續進行,維京人用金屬器換取了更多樣的食物和溫暖的獸皮,生存條件大為改善。
拉格納甚至派出小股隊伍,在土著向導的有限指引下,向內陸探索,發現了幾條富含鮭魚的河流和一片易于狩獵的林地。一切都似乎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但奧拉夫帶來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他在與一位相對友善的土著獵人交易時,隱約听說在更南方的大河疑似密西西比河流域下游,存在著一些“建造巨石房屋、擁有大量黃金”的強大部落,而且那些部落似乎與更南方的“羽蛇之人”有著古老的仇恨和戰爭。
“黃金!”這個詞瞬間點燃了所有維京頭領眼中的火焰。拉格納強行壓下內心的躁動,告誡部下“記住這里的教訓!在我們足夠強大、足夠了解這片土地之前,不要被黃金蒙蔽雙眼,去招惹未知的強大敵人!”然而,黃金的誘惑如同海妖的歌聲,已經在維京人心中埋下了種子。新家園的平靜之下,欲望的暗流開始涌動。
廣州港,由三大海商家族聯合組建的、擁有八艘大型海船和數百船員、護衛的“致遠商號”船隊,在萬眾矚目下,緩緩駛離港口。他們攜帶了大量的絲綢、瓷器、茶葉,以及帝國授予的貿易特許狀和簡化海圖,目標直指南海都護府所在的“金州”。
這是大唐民間資本第一次以如此龐大的規模、有組織地投向海外。李琰特意下旨,令南海都護府予以必要協助,並密切關注其動向。這支船隊的成敗,將直接影響後續民間海商的信心,也關系到帝國海洋戰略能否真正扎根于民間。
帝國的目光,隨著這支船隊的帆影,再次投向浩瀚的南海,投向那充滿未知與財富的新大陸。朝堂之上,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海洋擴張的勢力,都在密切關注著“致遠商號”的消息,它的命運,將成為下一階段政策爭論的重要籌碼。
瑪雅的求援迫使帝國在海外做出謹慎抉擇,波斯的王權在沉默中醞釀著情感的風暴,東宮的賢明招來了暗處的嫉妒,新文蘭的維京人面臨著黃金的誘惑,而帝國的海洋之夢,則寄托在了一支揚帆遠航的民間船隊之上。每一個決定,每一次航行,都在悄然改變著世界歷史的進程。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