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國的三路鐵騎,如同三股不可阻擋的鋼鐵洪流,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席卷過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邊緣。所過之處,抵抗微弱,歸降者眾。阿拉伯帝國在東方的統治根基早已被連根拔起,如今只剩下首都巴格達這座孤零零的巨城,如同驚濤駭浪中即將傾覆的最後一艘破船。
北路軍甦慶節進展最為神速。他麾下多是精銳騎兵,沿著里海南岸肥沃的平原疾進。雷伊守軍听聞木鹿慘狀,竟開城請降;哈馬丹試圖抵抗,被甦慶節一鼓而下,守將陣亡。北路軍兵鋒銳利,迅速完成戰略目標,而後如同獵鷹般南下,抵達巴格達以北約百里的底格里斯河畔,扎下大營,切斷了巴格達通往北方和高加索地區的聯系。
南路軍扎蘭德的任務相對繁瑣,需要清剿波斯西南部山區和沼澤地帶的殘敵,但他憑借對地形的熟悉和波斯義軍的支持,穩步推進,相繼攻克甦薩、阿瓦士等重鎮,牢牢控制了通往兩河流域南部的通道,並威懾著蠢蠢欲動的阿拉伯半島部落,使其不敢輕舉妄動支援巴格達。
中路軍郭昕穩扎穩打,沿著最繁華也最平坦的商路主干道推進。沿途城市大多望風而降,少數負隅頑抗者,在唐軍強大的攻城器械和旺盛的士氣面前,也很快土崩瓦解。大軍沿途接收降兵,安撫地方,浩浩蕩蕩,最終與北路軍、以及從南方趕來的扎蘭德部成功在巴格達城東外的廣闊平原上會師!
旌旗招展,號角連營!超過十五萬大唐及其盟軍將巴格達圍得水泄不通!一座座軍營如同雨後蘑菇般拔地而起,炊煙裊裊,人喊馬嘶,軍容鼎盛。巨大的攻城器械——樓車、投石車、撞車——正在日夜不停地組裝,對準了巴格達那聞名世界的巨大城牆和“和平之門”。
巴格達城內,則是一片末日般的景象。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每一個角落。糧價飛漲到天際,富人紛紛囤積食物,窮人則在饑餓線上掙扎。謠言四起,有的說唐軍破城後會屠盡所有穆斯林,有的說只要投降就能活命。哈里發穆塔瓦基勒試圖組織防御,但軍心渙散,士兵們面有菜色,士氣低落。他甚至不敢大規模武裝城內的平民,生怕一旦發放武器,首先爆發的不是對唐軍的抵抗,而是針對他本人的暴亂。
他站在皇宮最高的露台上,眺望著城外無邊無際的唐軍營寨和那面刺眼的赤黃龍旗,心中充滿了絕望和不甘。他曾夢想重振阿拔斯王朝的榮光,如今卻成了亡國之君。是困守孤城,等待那渺茫的奇跡或最終的毀滅?還是拋棄尊嚴,趁夜從底格里斯河上逃亡?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掙扎和痛苦之中。
就在巴格達被圍得鐵桶一般之時,遙遠的地中海,博弈正在以另一種形式展開。
西洋艦隊副都督卡特琳娜•斯福爾扎,率領著那支由十艘海鶻艦組成的“訪問”分艦隊,停泊在拜佔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金角灣內。這些造型奇特、裝備精良的中國戰艦,成了君士坦丁堡市民連日來最熱門的話題,引來了無數好奇、敬畏甚至恐懼的目光。
卡特琳娜充分利用著這種關注。她以大唐皇帝特使的身份,高調拜會了拜佔庭皇帝巴西爾一世,遞交了措辭優雅卻暗藏機鋒的國書,表達了“維護地中海貿易安全與自由”的“良好意願”。她在拜佔庭宮廷的宴會上談笑風生,穿著融合了唐風和地中海風格的華麗服飾,周旋于貴族大臣之間,時而展示東方的絲綢瓷器,時而“不經意”地透露大唐擊敗阿拉伯海軍的細節,尤其是那“震天雷”的恐怖威力,听得拜佔庭君臣面色變幻不定。
與此同時,她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老本行。她暗中派出手下,以金錢和承諾,大肆接觸拜佔庭帝國郁郁不得志的海軍軍官、對威尼斯心懷不滿的商人、甚至是一些渴望冒險的貴族子弟,悄然編織著一張情報和影響力的網絡。
“王老五那個老古板,只知道在忽魯謨斯曬太陽練兵。”卡特琳娜在自己的艙室內,對著心腹副官輕蔑一笑,“真正的戰場在這里,在宮殿和沙龍里,在金幣和謊言中。陛下要的是這片海,而不僅僅是幾艘破船。”
她甚至“巧遇”了被醫院騎士團打得焦頭爛額的威尼斯使者,以及來自騎士團本身的秘密信使。她對雙方都表示了某種程度的“同情”和“理解”,暗示大唐有能力也有意願結束這場“無謂的沖突”,但前提是……雙方都需要表現出足夠的“誠意”。
卡特琳娜如同一只色彩斑斕的毒蜘蛛,在君士坦丁堡這個節點上,精心編織著粘住所有飛蟲的網,靜待著最好的時機。
長安大明宮,雖然前線捷報頻傳,但後宮之中,並非全然平靜。
莎赫爾娜茲公主以“波斯護國公主”的名義,在波斯忙于政務,遠離長安。這原本讓阿史那雲松了口氣,但另一種不安又開始在她心中滋生。陛下對波斯的重視程度遠超她的想象,不僅派去了大量文官武將,甚至默許了莎赫爾娜茲組建自己的波斯衛隊。那個波斯女人,雖然遠在萬里之外,但其影響力和地位卻在與日俱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等她真的加冕成了波斯女王,豈不是更要騎到我們頭上了?”阿史那雲在飛雲閣內,對著銅鏡試戴一串新得的珍珠項鏈,語氣酸溜溜地對貼身侍女抱怨。
侍女小心翼翼地道“娘娘多慮了。她便是女王,也是陛下的臣子,豈能與娘娘您相提並論?陛下最疼愛的,還是娘娘您啊。”
“哼,誰知道呢。”阿史那雲放下項鏈,眼中閃過一絲倔強,“不行,我不能就這麼干等著。陛下喜歡能干的女人,上官婉兒能幫他處理政務,那個波斯女人能幫他管著一個國,我……”她站起身,來回踱步,“我也得做點什麼!”
她忽然眼楮一亮“對了!軍馬!陛下要打那麼大仗,肯定需要好多好多好馬!我們突厥人最懂馬了!我要給父汗寫信,讓他挑選最好的突厥戰馬,組成一支龐大的馬隊,送到安西去,獻給陛下!還要派我們突厥最好的馴馬師過來,幫大唐訓練騎兵!”
說干就干,阿史那雲立刻找來文書,口述信件,語氣急切而興奮。她要用自己的方式,證明她的價值,鞏固她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而在蕙草殿,上官婉兒則安靜得多。她細心整理著來自波斯、地中海、以及帝國各處的文書,將其分門別類,提煉要點,供李琰御覽。她敏銳地注意到了阿史那雲最近的小動作和那封發往突厥的信件,只是微微一笑,並未點破。
她更關注的是莎赫爾娜茲在波斯施政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比如部分波斯舊貴族對大唐官員的抵觸,以及祆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潛在矛盾。她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委婉地向李琰提出了建議“陛下,波斯初定,民心未附。或可下旨,重申保護波斯固有習俗與祆教信仰,並選拔一些有聲望且合作之波斯貴族,給予虛餃厚祿,參議政事,以示陛下包容並蓄之心,或可減少治理阻力。”
李琰聞言,贊賞地看了婉兒一眼“愛妃所思甚周,便依此辦理。”他深知,軍事征服之後,文化懷柔與政治整合更為重要。婉兒總是在這些細微處,給他最恰當的支持。
波斯,尼沙普爾行宮莎赫爾娜茲臨時駐蹕地。盡管大唐大軍勢如破竹,兵臨巴格達,但在新收復的波斯土地上,暗流並未完全平息。
莎赫爾娜茲雖然忙于政務,努力恢復秩序,但她畢竟年輕,經驗不足,很大程度上依賴大唐派來的官員和將軍。這引起了一些波斯舊貴族的不滿,他們表面上順從,私下卻抱怨“公主過于依賴唐人”,“波斯人的波斯,終究要靠波斯人自己治理”。
一位名叫法羅赫扎德的老貴族,其家族在薩珊時代極為顯赫,阿拉伯人來臨時選擇了合作得以保全。如今見阿拉伯人敗退,大唐勢大,他又主動向莎赫爾娜茲表示效忠,但卻時常以“波斯傳統”和“貴族權益”為名,對大唐官員推行的某些政策陽奉陰違,甚至暗中串聯其他貴族,試圖保留更多的特權和自治權。
莎赫爾娜茲察覺到了這些暗流,感到十分煩惱和疲憊。她既需要大唐的支持來穩定局勢和實現復國,又不希望被波斯舊貴族視為傀儡和背叛者。她在寫給李琰的私信中,除了匯報政務,也隱約流露了這種困境和委屈。
李琰收到了她的信,看穿了字里行間的難處。他並沒有直接干預,而是給主持波斯全局政務的大唐首席文官去了一封密旨,指示其“……對法羅赫扎德等舊族,可稍加安撫,予其虛名厚利,然土地、稅賦、軍權之要害,絕不可放手。對公主,當悉心輔佐,助其樹立威信,遇有冥頑不化、暗中作梗者,可尋其錯處,雷霆打擊一二,以儆效尤,但需把握分寸,勿使波斯大亂……”
他既要利用這些舊貴族穩定局面,又要防止他們尾大不掉,更要借此機會鍛煉莎赫爾娜茲的執政能力,同時確保大唐的利益和最終控制權。這其中的平衡,需要高超的政治手腕。
天可汗的意志
長安,紫宸殿。李琰看著沙盤上那座被無數紅色小旗包圍的巴格達模型,目光平靜而深邃。
“陛下,郭昕將軍送來最新奏報,圍城工事已完成,攻城器械亦準備就緒,請示陛下,是否發動總攻?”沈遷躬身稟報。
李琰沉吟片刻,緩緩搖頭“不急。巴格達城堅糧足,強攻傷亡必大。圍困即可,待其自亂。傳旨郭昕,可不斷派人將勸降信射入城中,言明只要開城投降,朕可保全哈里發及其家族性命,並赦免大多數守軍和百姓。同時,將我們俘獲的阿拉伯貴族,挑幾個無關緊要的,放回城內去。”
“陛下是想……攻心為上?”上官婉兒輕聲道。
“不錯。”李琰點頭,“堅固的堡壘,往往從內部攻破。饑餓、恐懼和猜疑,會替我們做完大部分工作。朕要的不僅是巴格達這座城,更是要以最小的代價,徹底瓦解阿拉伯人的抵抗意志,讓兩河流域的百姓看到,順從大唐,才有活路和未來。”
他頓了頓,又道“另外,告訴郭昕,嚴密監視底格里斯河上下游,防止哈里發狗急跳牆,乘船逃跑。朕要讓他,無處可逃。”
他的話語平靜,卻帶著決定億萬人生死的絕對權威。帝國的意志,通過一道道命令,精準地傳達到萬里之外的前線。
巴格達的黃昏已然降臨,而大唐的皇帝,正從容地等待著這座名城的最終命運,以及如何書寫帝國未來的新篇章。他的目光,已經越過巴格達,投向了更西方的地中海,投向了羅馬,投向了那片即將被龍旗覆蓋的廣闊天地。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