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

第126章 玉簡驚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軒轅靖翔 本章︰第126章 玉簡驚變

    含元殿的青銅門軸發出吱呀聲,李琰踩著七重階前的露水踏入殿內。晨光穿過二十四扇朱漆大門,在金磚地面投下狹長的光影,正中央的"天子御極"匾額被照得發亮,卻映不出皇帝緊繃的臉色。

    "陛下,樞密院急報。"高力士捧著鎏金托盤的手微微發抖,托盤里的玉簡用黃綾裹著,綾角滲出暗紅血跡。李琰扯下黃綾的瞬間,殿內溫度驟降——玉簡上"李琰非嗣"四個鳥蟲篆字,竟像是用新鮮朱砂寫成,筆畫邊緣還凝著血珠。

    "這是潼關段秀實快馬送來的。"陳玄禮掀開甲冑下的暗袋,掏出染著硝煙的密報,"昨夜叛軍攻城時,磁鼎炸裂露出玉簡,同時天象示警,瑤光星赤色大如斗。"殿內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楊國忠的象牙笏板"當啷"落地︰"這、這分明是逆賊妖言惑眾!"

    杜蘅拄著龍頭拐杖上前,白須上還沾著未干的墨跡︰"啟稟陛下,老臣夜查《開元起居注》,梅妃娘娘薨逝前三月,曾有"身體違和,禁中靜養"的記載。"他翻開泛黃的書頁,指節敲著"太醫署每日進磁石湯"的記載,"磁石入腎經,常人久服尚且傷元,何況..."

    "住口!"李琰拍案而起,鎏金香爐被震得跳起,香灰撒在"李唐受命于天"的殿柱上。高力士急忙拂袖掃去灰跡,眼角瞥見陳玄禮身後的老宦官——正是昨日從京兆尹大牢帶來的那位,此刻正抱著個蓋著錦緞的長匣,匣子邊緣結著白霜。

    "打開。"李琰的聲音像冰錐鑿玉。老宦官撲通跪下,錦緞滑落處,露出半幅梅色宮裝。當冰棺全貌在殿中展露時,四十歲的起居郎突然尖叫著捂住眼楮——棺中女子左眼角的朱砂痣,與他見過的婉兒畫像分毫不差。

    太醫署令王忠用銀針刺入梅妃手肘"曲池穴",針尖拔出時帶出幾滴黑血︰"尸體用磁石霜防腐,肌肉尚有彈性...確系孕中女子,胎兒約四個月大小。"他的聲音突然發顫,"陛下可記得,武惠妃娘娘薨逝那年,宮中曾有"雙生祥瑞"的流言?"

    王忠嗣的戰船在黎明前的海面上顛簸,船舷掛著的十二盞氣死風燈只剩三盞還亮著。李光弼用醋布裹住羅盤,銅制指南魚仍在"壬癸"位瘋狂旋轉,木質底座已被磨出深深的凹痕。

    "大帥,老吳頭快不行了!"水手掀開艙板,只見老船工抱著《更路簿》蜷縮在角落,嘴唇紫得發黑——那是中了磁砂毒的征兆。王忠嗣扯開酒囊灌了口烈酒,酒液順著胡須滴在海圖上,將"徐福島"的標記暈成墨團。

    "看那兒!"杜蘅突然指向左舷,幽藍的磷光中,半截青銅船樓正像巨鯨般浮出水面。船首的徐福雕像眼窩深陷,里面嵌著的不是磁石,而是兩顆完整的人頭骨,太陽穴處還插著倭國短刀。

    "是遣唐使的頭骨!"李光弼握緊刀柄,"當年鑒真東渡時,有船在這附近失蹤..."話音未落,鬼船甲板傳來"吱呀"聲響,十二具穿著奈良朝服飾的骸骨列隊而出,腰間佩刀的弧度正是倭國"打刀"形制。

    "潑血!"王忠嗣抓起最後半桶黑狗血,卻見狗血剛潑出就凝成冰晶。杜蘅突然撕開《磁經》殘頁,里面掉出張泛黃的紙箋︰"用醋!徐福當年用的是陳醋封磁!"李光弼抄起腌菜壇子砸向船頭,酸霧中,骸骨們的佩刀紛紛出鞘,卻被船身的磁石吸得倒飛回去。

    鬼船內部傳來機關轉動聲,露出一間擺滿磁砂的密室。杜蘅借著火把光看清牆上刻字︰"開元二十九年,宇文愷督造"。中央的九州沙盤上,潼關位置插著安祿山的狼頭旗,旁邊跪著尊磁砂人像,胸前刻著"李琰"二字。

    王忠嗣的陌刀劈碎沙盤的瞬間,磁砂轟然坍塌,露出底下的玉玨——羊脂白玉雕著並蒂梅花,正是婉兒常戴的那枚。他突然想起陳玄禮的密信︰"雙生為鑰,磁脈歸宗",猛地轉身下令︰"收帆!回長安!"

    婉兒的指甲摳進掌心,靛藍色血液滴在《墨子•經說》的殘頁上。蕭綰綰的鎖鏈每晃動一次,牆壁上的磁砂就跟著起伏,像是某種古老的呼應。宇文愷的"虛影"其實是地宮頂部的青銅鏡投影,鏡面蝕刻著復雜的透光紋路,此刻正將二十年前的場景投在石壁上︰

    梅妃跪在太液池邊,宇文愷端著磁石湯的手戴著鹿皮手套︰"娘娘腹中胎兒自帶磁脈,若不用磁髓固胎,恐有血光之災。"畫面跳轉,五姓七望的家主們圍坐在冰棺旁,範陽盧氏家主用銀簪挑起梅妃的發絲︰"留著她,將來必成大禍。"

    "他們給母親喝的不是安胎藥,是鎖脈毒!"蕭綰綰突然劇烈咳嗽,咳出的血里混著細小的磁砂,"磁髓入胎,讓我們天生能引動磁脈...所以婉兒的血能開地宮,我的血能鎮銅人!"

    婉兒盯著冰棺中梅妃微微隆起的小腹,突然想起李琰書房暗格里的《貞觀氏族志》——那上面記載著上官氏與李唐皇室的姻親關系。牆壁滲出的磁砂在地面聚成八卦圖,乾位指向冰棺,坤位指向她倆的鎖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非命》篇說"雙生必殞"..."婉兒摸到後腰的胎記,三枚斑點竟與梅妃玉玨上的紋路吻合,"他們要我們死在磁脈歸宗之時,用皇室血脈作最後的鎮物!"地宮突然劇烈震動,冰棺中的梅妃手指顫動,袖口滑落半片信箋,上面是宇文愷的筆跡︰"李琰之母,乃梅妃侍女所替..."

    田承嗣啃著羊腿站在漕運碼頭上,看著叛軍將繡著"盧"字的糧袋搬上商船。每袋糧角都縫著磁砂袋,遇水就會滲進米里——這是範陽盧氏提供的"秘方",說是能讓吃下的人渾身無力,任人宰割。

    "節度使,那老吏怎麼辦?"副將指著旗桿上的身影,那人已吊了三天,聲音嘶啞得像破風箱。田承嗣抹了把嘴︰"把他扔河里喂魚,省得礙眼。"話音未落,上游突然傳來震天的號子聲,二十艘火船順流而下,船頭站著揮刀的李光弼!

    "唐狗來得正好!"史思明下令放箭,卻見火箭射到半途就偏離方向——船上的糧袋里全是磁砂,竟將鐵箭頭吸得改變軌跡。李光弼甩出勾索纏住敵船,身後士兵潑出的不是火油,而是整整十桶陳醋︰"嘗嘗磁砂遇醋的滋味!"

    汴河水面騰起藍紫色火焰,磁砂與陳醋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叛軍的戰船像煮餃子般上下顛簸。王忠嗣的樓船撞破濃煙,床弩射出的陶罐里裝的全是陳年米醋,在空中炸成漫天酸霧。田承嗣望著自己的磁甲在酸霧中崩解,突然想起安祿山的警告︰"唐軍若用醋,必是王忠嗣來了..."

    "往上游跑!"他踹開擋路的士兵,卻見河道被沉船堵死,李光弼的陌刀已經架在脖子上。碼頭上的糧袋接連爆炸,燃燒的磁砂在空中畫出詭異的紋路,竟與他書房里的《盧氏地磁圖》一模一樣。

    李琰的白馬踏碎華清宮的白玉階,馬鞍上掛著的《括地志》被風吹得嘩嘩響。杜蘅臨終前用鮮血圈出的"始皇封禪台"字樣,此刻正被汗水暈開,露出底下的批注︰"磁脈中樞,歷代帝王以血脈鎮之"。

    "陛下三思啊!"高力士在身後跌跌撞撞地追趕,手里還攥著未寫完的親征詔書,"安祿山的磁甲軍勢如破竹,您萬金之軀怎能..."話音戛然而止,因為他看見皇帝勒馬轉身時,懷里露出半片梅色綢緞——正是冰棺中梅妃的衣角。

    驪山方向突然騰起紫煙,北斗七星的瑤光星竟在正午時分顯現,赤紅如血。李琰摸向胸口的龍形玉佩,玉佩邊緣的缺口與婉兒的玉玨恰好吻合——那是武惠妃臨終前交給他的"母子信物",此刻卻燙得像塊火炭。

    潼關傳來的捷報被風吹散在馬前,段秀實的字跡力透紙背︰"叛軍磁甲遇醋皆碎,然磁脈異動,鐵器盡向驪山!"李琰突然想起陳玄禮的密報,梅妃冰棺下的暗格里,除了玉簡還有幅帛畫——畫中女子懷抱雙嬰,站在始皇封禪台前,身後是密密麻麻的磁砂兵佣。

    "原來如此..."他撥轉馬頭,白馬長嘶著沖向驪山方向。華清宮的飛霜殿越來越遠,殿內供奉的武惠妃畫像在風中晃動,露出背後的暗格——里面藏著份《洗兒錢賬目》,記載著天寶元年有個女嬰被送出宮,落地時左足心有三顆朱砂痣。

    馬蹄聲驚飛了林梢的宿鳥,李琰摸出袖中梅妃的金釵,釵頭的梅花雕紋與蕭綰綰腕間的鐲子一模一樣。他突然想起婉兒曾說過的夢︰"總覺得有座冰棺,里面躺著另一個自己。"此刻他終于明白,那不是夢,是刻在血脈里的記憶。

    封禪台的石基在暮色中隱約可見,台下跪著的人影正是陳玄禮。"陛下請看。"金吾衛將軍推開石門,里面的景象讓李琰瞳孔驟縮——十二具磁砂兵佣環繞著中央的祭壇,每個兵佣胸口都刻著不同的姓氏︰盧、崔、李、鄭...

    祭壇中央的凹槽里,靜靜地躺著另一具冰棺,棺中女子與婉兒長得一模一樣,只是穿著繡著龍紋的襁褓。陳玄禮撿起棺邊的銅片,上面刻著宇文愷的臨終之言︰"雙生鎮脈,帝王非嗣,李唐天下,歸于正朔。"

    北斗瑤光星徹底墜入驪山,李琰听見遠處傳來段秀實的喊殺聲,听見東海戰船的號角,听見尚藥局銅釜的沸騰聲。他握緊梅妃的金釵,走向祭壇中央的凹槽——那里的尺寸,竟與他的身形分毫不差。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方便以後閱讀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第126章 玉簡驚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第126章 玉簡驚變並對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