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

第654章 因果之秤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點靈光種華陽 本章︰第654章 因果之秤

    江南古剎,鐘聲悠揚。雨後初晴,寺院內的青石板路還泛著水光,倒映著飛檐翹角和一碧如洗的天空。

    顧十七與獨孤伽羅漫步在寺內廊道間,方才茶館中的激烈辯論似乎還在空氣中留有余韻。兩人行至放生池旁,看池中龜魚悠然,荷葉上水珠滾動。

    獨孤伽羅忽然側首問道︰“顧公子,你既深通佛理,那我問你個難題。假如說有這麼一個人,他遇見和尚就上去揍和尚。請問和尚要怎麼普度他?”

    顧十七聞言輕笑,卻不直接回答,而是指向池中一尾紅鯉︰“姑娘看這魚兒,若它總是撞那池中假山,疼不疼?”

    “自然疼的。”

    “那它為何還要撞?”

    獨孤伽羅蹙眉︰“或許是看不見那假山,或許是方向感差,又或許...”她忽然停住,明白了顧十七的比喻。

    顧十七頷首︰“那人見僧便打,亦是如此。不是和尚該被打,而是那人心中有我們看不見的‘假山’,使他痛苦不堪,卻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向外發泄。”

    二人踱步至一棵古槐樹下,樹蔭婆娑,篩落點點光斑。

    “佛陀時代,曾有一人名叫央掘摩羅,”顧十七娓娓道來,“他受邪師蠱惑,發誓要殺滿千人,取指作串,以求功德。已殺九百九十九人時,欲殺其母湊數。佛陀此時現身,央掘摩羅見狀便轉而欲殺佛陀。”

    獨孤伽羅听得入神︰“結果如何?”

    “央掘摩羅追刺佛陀,然而不論他如何奔跑,總是追不上緩步前行的佛陀。最終力竭倒地,問佛陀︰‘你為何能走得如此快?’佛陀答曰︰‘我常慈心護念眾生,故身心輕安,行走自如。你懷惡心,殺氣沉重,故步履維艱。’”

    一陣微風拂過,槐樹葉沙沙作響。

    獨孤伽羅思索片刻︰“所以佛陀是以神通降服了他?”

    顧十七搖頭︰“非也。佛陀是以慈悲心待他,先以神通使其止殺,再以智慧度化。央掘摩羅最終皈依佛門,證得阿羅漢果,成為十大弟子之一,以慈悲心著稱。”

    他繼續道︰“回到姑娘的問題。若有人見僧便打,和尚首要是避其鋒芒,不與之正面沖突。這不是出于畏懼,而是慈悲。因為暴力相向,只會增加對方的惡業。”

    兩人行至講堂外,听得里面正在講經︰“...菩薩見一切惡人,應生憐愍心、慈悲心、智慧心...”

    顧十七駐足片刻,接著說︰“其次,和尚當思︰為何此人獨見僧便打?或許他曾被假和尚所騙,或許他對佛教有極大誤解,或許他心中有無明怒火無處發泄。知其病因,方能對癥下藥。”

    獨孤伽羅挑眉︰“若他就是要打,不講道理呢?”

    “那就需要善巧方便了,”顧十七微笑,“南北朝時,有位慧可禪師,他在雪中斷臂求法,後遇一狂徒,見他就罵,甚至動手。慧可禪師不怒不怨,每次見面仍以禮相待。久而久之,那人好奇問︰‘為何我這般對你,你還不生氣?’”

    “慧可答曰︰‘你如持火把逆風而行,若不放手,必燒己手。我若與你一般見識,便是同你一樣逆風持火了。’那人聞言慚愧,後拜慧可為師。”

    獨孤伽羅若有所思︰“所以是以忍辱和智慧來度化?”

    “不止如此,”顧十七引她走向寺後的菜園子,幾個和尚正在勞作,“看這些師兄,他們若是遇到那般人,或許會避開,或許會制伏而不傷他,或許會尋機與他交談。度化的方式千變萬化,沒有定法。”

    菜園中,一位老僧正在細心摘去菜葉上的害蟲,卻不殺死,而是輕輕放到一旁的土地上。

    顧十七指著道︰“看悟明師父,他對待害蟲尚且慈悲,何況是對待一個心有痛苦的人呢?”

    獨孤伽羅忽然問︰“若是那人不分青紅皂白,就是要傷害僧人,又當如何?”

    顧十七神色肅然︰“那和尚自當依法求助,制止暴行。佛法不講迂腐的慈悲,智慧與方便相輔相成。制伏暴行,使其不再造惡業,本身也是慈悲。”

    兩人走出寺院,來到山門前的小集市。一個賣香燭的老婆婆正在吃力地收拾攤位,一個小沙彌快步上前幫忙。

    顧十七輕聲道︰“看,度化不一定非要講經說法。這個小師兄的善行,或許就能感化那些對佛教有偏見的人。”

    獨孤伽羅卻話鋒一轉︰“但若是極惡之人,如那些戰犯、魔頭,和尚又要如何度化?”

    顧十七長嘆一聲︰“地藏菩薩曾發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最極致的度化,甚至願意追隨至地獄道中去。但這是菩薩行的極致,非尋常人所能為。”

    他繼續道︰“日本侵華時期,鎮江金山寺的妙善和尚,面對日軍的屠刀,不僅沒有逃避,反而大開寺門,收留了上萬難民。當日軍軍官持刀入寺,問他怕不怕死時,他答︰‘怕,但更怕見死不救。’最終他的勇氣感動了那名軍官,寺院得以保全,萬人獲救。”

    夕陽西下,將兩人的影子拉得修長。

    獨孤伽羅沉默良久,終于道︰“所以我那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是︰沒有一定之法,因緣施教,觀機逗教,是不是?”

    顧十七頷首︰“姑娘果然有慧根。佛陀度化眾生,有八萬四千法門,對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法。對智者說理,對愚者說因緣,對信者說果報,對疑者說實證。”

    他補充道︰“最重要的是,和尚需明白︰那人打的不是‘我’,打的是他心中的煩惱妄想。如此思惟,自然不起嗔心,反而生起慈悲心,思考如何幫助他解脫煩惱。”

    遠處鐘聲再次響起,悠長深遠,回蕩在山林之間。

    獨孤伽羅忽然笑道︰“看來這打和尚的人,反倒成了和尚修行的試金石了。”

    “正是如此,”顧十七合掌,“佛教中有言︰‘逆緣皆是順緣,惡緣皆可化為道用。’沒有黑暗,顯不出光明;沒有煩惱,修什麼菩提?”

    二人走下石階,山門前一個小販正在大聲吆喝,與顧客爭吵不休。

    顧十七忽然問︰“姑娘看那人,若他明日見僧便打,今日我們先如何度化他?”

    獨孤伽羅一愣,隨即恍然︰“先度其此刻爭吵之心?”

    顧十七微笑不語,走向那小販,心平氣和地買了他一些水果,又溫言勸說了幾句。小販漸漸平息了怒氣,甚至露出了些許慚愧之色。

    走遠後,獨孤伽羅嘆服︰“原來度化不必等到他打和尚時,此刻當下便可開始。”

    “姑娘終于明白了,”顧十七欣慰道,“度化不是等待災難發生後的補救,而是日常中的點滴慈悲。今日種下一念善根,或許來日就能避免一場沖突。”

    暮色漸合,兩人走到了分別的岔路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方便以後閱讀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第654章 因果之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第654章 因果之秤並對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