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的暮色中,顧十七負手立于小樓窗前,遠望皇城方向。張承站在他身後,神色凝重。
“十七哥,皇上已經準了我的奏請,命我全權負責稅賦改革和《新工律》的制定。”張承低聲道,“但朝中反對聲浪不小,國舅爺和幾位藩王已經多次在朝會上發難。”
顧十七轉身,眼中閃過一絲銳光︰“他們不會就此罷休。我收到密報,國舅爺聯合了三位藩王,計劃在月圓之夜發動政變,廢黜皇上,立太子為帝。”
張承臉色驟變︰“這...這可是謀逆大罪!我們應立即稟報皇上!”
“不可。”顧十七搖頭,“我們無憑無據,貿然稟報只會打草驚蛇。況且...”他頓了頓,意味深長地說,“這是一個機會。”
“機會?”張承不解。
顧十七微微一笑︰“鏟除朝中毒瘤的機會。我已布下一局,名曰‘宿部星關’。”
“宿部星關?”張承疑惑地重復這個陌生的詞。
“正是。”顧十七走向書案,展開一卷古籍,“這是古代君權神授與皇權天授的智慧,也是借勢的一種法門。不過借的不是風雨雷電,不是高低之勢,也不是人勢,而是未知之力。”
張承湊近細看,只見書卷上繪有星宿圖譜和各種奇異符號。
“古代講究星象學,朝廷設有專門研究天體運行規律的部門——宿部。星關,既指皇宮,也有星象關聯之意。”顧十七解釋道,“就像《西游記》中,天上的星官可派星星下凡成為狀元,執掌一方資源。而皇上,就是天帝派到人間統治的君主,這就是君權神授。”
張承若有所思︰“我朝歷代皇帝登基,也都會祭天告祖,以示天命所歸。”
“不錯。”顧十七點頭,“五千年文明史,君權神授後來演變為君權天授。天即是道,即是法。上天派皇上下來管理國家,代表天意,天意不可違。這本質上是在給權力的合法性做注解。”
他頓了頓,繼續道︰“宿部星關局,就是給自己手中的權力找一個合理合法的依據。如高祖斬白蛇起義,包拯傳說是文曲星下凡,武周代唐時的洛河神賦...這些都有天象示警,天意如此,不可違逆。其實,大多都是自導自演的劇情。”
張承恍然大悟︰“十七哥的意思是,我們要借天意來破解這場政變?”
“正是。”顧十七眼中閃著智慧的光芒,“宿部星關局的底層邏輯,就是給自己做的事情,找一個無法證偽的依據,並借此合理合法地、正大光明地把這件事情做成。”
“就像《封神演義》中,兩大仙派說商朝氣數已盡,周要取而代之,不可違之。神仙都這麼說了,民眾自然相信,尤其是在大家都信神仙的時候。”
顧十七展開一幅星象圖︰“有時候借星象學來補充論據,有時候佐以其他證據,因為這些學問都無法被證偽,所以對手也沒有辦法反駁。”
張承思索片刻,問道︰“那我們具體該如何布局?”
顧十七神秘一笑︰“宿部星關局其實也是一種心術。就像老師請每一位學生到家里吃餃子,告訴學生我看好你,你以後一定會有出息一樣。學生因此受到激勵,真的努力學習,學到真本事而有所成就。”
“在朝堂運營的過程中,也需要給朝廷找一個可借的勢,並且這個勢還不能被證偽。這是宿命說的一種,但這個宿命要自己說了算。”
他舉例說明︰“當年武則天改唐為周,就是自導自演借勢,布宿部星關局,使自己的行為合理合法。”
“那要如何布這個宿部星關局呢?誰對誰布這個局呢?武則天對文武百官布這個局。”
顧卿詳細解釋,“武則天當時是進行了4次布局。”
“第一步,掌握朝政實權;第二步,派人設局,根據天文學與星象學,知道天氣如何變化,在河中間提前埋一塊大石頭,刻上幾個字,等到枯水期石頭顯露的時候,就說這是天意要換國號;第三步,宣傳、傳播、成勢,然後朝臣上本,建議順應天意;第四步,半推半就實現女皇登基,名正言順地獨攬大權。反對的人雖然知道怎麼回事,也不能明著反對。”
張承听得入神,不禁感嘆︰“妙啊!如此一來,我們不但能化解政變,還能鞏固皇上的權威。”
“正是此意。”顧十七從袖中取出一卷帛書,“這是我根據星象推算,接下來三天將有的天象變化。我們要借此布局...”
三日後,月圓之夜。
皇城內,國舅爺果然發動政變。數百名叛軍突然控制了幾處宮門,直逼皇上所在的正大光明殿。
“陛下,國舅爺帶兵闖入宮中,說是...說是天象示警,陛下失德,請陛下退位,立太子為帝!”太監驚慌來報。
皇上臉色鐵青,看向身旁的張承︰“愛卿,果然如你所料。”
張承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已有所準備。”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傳來一陣喧嘩。國舅爺帶著一眾藩王和士兵闖入殿中。
“陛下!”國舅爺高聲說道,“今夜天現異象,紫微星暗淡,彗星襲月,此乃天譴之兆!陛下若再不退位,恐天下大亂啊!”
皇上冷笑︰“國舅真是關心天下啊。”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亮如白晝。一道奇異的光芒照亮了整個皇宮,隨後天空中出現七彩流光,宛如仙宮臨世。
眾人大驚,紛紛跑出殿外觀看。
只見夜空中,群星異常明亮,特別是代表皇權的紫微星,不但沒有暗淡,反而比平時更加耀眼。更神奇的是,星光竟然組成了一條龍的形狀,龍首正好對著正大光明殿的方向。
“這...這是...”國舅爺目瞪口呆。
張承趁機高聲說道︰“陛下!此乃天降祥瑞啊!紫微星明亮如晝,星光化龍,龍首朝向陛下,這是上天肯定陛下的統治,是真龍天子的明證!”
在場的文武百官紛紛跪拜︰“天佑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國舅爺臉色慘白,但仍強自鎮定︰“這...這定是妖術!是幻術!”
就在這時,更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一道金光從天空直射而下,落在皇宮的祭天台上一塊從未有人注意過的石頭上。石頭上突然顯現出金色字跡︰
“真龍在位,四海升平;逆謀者誅,天命永昌。”
眾人嘩然。幾位原本支持國舅爺的藩王開始動搖,悄悄遠離國舅爺的身邊。
皇上抓住時機,高聲宣布︰“天意已明!國舅謀逆,罪證確鑿!來人,將國舅爺及其黨羽拿下!”
禁軍一擁而上,將國舅爺等人制服。政變就此瓦解。
事後,皇上單獨召見張承。
“愛卿,今日天象,是否與你有關?”皇上目光如炬。
張承跪拜在地︰“臣不敢隱瞞。這一切確實是臣與一位高人設計的局,為的是揭露國舅爺的陰謀,保護陛下安全。”
讓張承意外的是,皇上並沒有發怒,反而哈哈大笑︰“好!好一個宿部星關局!朕早就听聞古代有此智謀,今日得見,果然精妙!”
皇上扶起張承︰“那位高人是誰?朕想見見他。”
張承猶豫片刻,道︰“陛下,這位高人淡泊名利,不願入朝為官。但他讓臣轉告陛下四句話︰天意即民意,星象映民心;治國在得道,不在得天象。”
皇上沉思良久,緩緩點頭︰“好一個‘天意即民意’!朕明白了。”
翌日早朝,皇上宣布了對國舅爺及其黨羽的處理,同時頒布了《新工律》和“鄉鎮十年免稅”的詔書。
朝會結束後,張承急忙來到顧十七的小樓。
“十七哥,皇上已經處置了叛黨,新法也得以推行。”張承興奮地說,“皇上還想見你,但我按你的意思回絕了。”
顧十七微笑著點頭︰“你做得對。權謀之術,用之正則可安邦定國,用之邪則禍國殃民。希望你能牢記這一點。”
“十七哥為何不願入朝為官?以你的才華,必能位極人臣。”張承不解。
顧十七望向窗外,目光深遠︰“我在野之身,更能為你和朝廷提供另一種視角。朝中需要你這樣的改革派,也需要我這樣的旁觀者。”
他轉身鄭重地對張承說︰“記住,宿部星關局最精妙之處在于,它既是權謀之術,也是民心之術。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無論星象如何變化,天象如何奇異,人心的向背始終決定著一個朝代的興衰。”
張承深深一揖︰“謹遵十七哥教誨。”
一個月後,改革初見成效。鄉鎮免稅政策讓百姓休養生息,《新工律》規範了工匠待遇,促進了手工業發展。
然而,顧十七和張承都明白,朝中反對勢力並未完全清除,改革之路依然漫長。
這天夜晚,兩人再次站在小樓窗前,仰望星空。
“十七哥,下一步我們該如何?”張承問道。
顧十七指著夜空中的星宿︰“看,紫微星旁有新星出現,這預示著朝中將有新變化。我們要做的就是順應時勢,繼續推進改革。”
他轉身看向張承,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記住,真正的權謀不是為了爭權奪利,而是為了天下蒼生。這是我們所有布局的最終目的。”
張承鄭重地點點頭,望著滿天繁星,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決心。
星光照耀下,兩個身影久久佇立,仿佛與這古老的皇城、與這無垠的星空融為一體,成為了這個時代變革的見證者和推動者。
而皇城的另一端,改革的春風正悄然吹拂著這片古老的土地,帶來新的生機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