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

第421章 口蜜腹劍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點靈光種華陽 本章︰第421章 口蜜腹劍

    1981年開春,顧十七正在青山大隊的試驗田里記錄雜交稻的生長數據,一個戴著草帽的中年男人不知何時站在了田埂上。

    "顧技術員!可算找到您了!"男人熱情地伸出手,"我是紅旗公社新來的副主任趙德柱,專門來學習先進經驗的!"

    顧十七直起腰,打量著這個不速之客。男人約莫四十歲上下,皮膚卻異常白皙,手掌心也沒有老繭——這絕不是一個常年在基層工作的干部該有的樣子。

    "趙主任好。"顧十七保持著禮貌的距離,"我們這里沒什麼先進經驗,就是按部就班搞生產。"

    "太謙虛了!"趙德柱掏出一包大前門香煙——這在農村是罕見的奢侈品,"听說您搞的那個"責任制",讓糧食產量翻了兩番?"

    顧十七心里警鈴大作。這個陌生人一上來就用了"責任制"這個敏感詞,還刻意強調了產量增長,簡直像是在故意引誘他說錯話。

    "都是集體經濟的功勞。"顧十七接過煙卻沒點,"我們只是在勞動管理上做了些小調整。"

    趙德柱眼中閃過一絲失望,隨即又堆滿笑容︰"顧技術員思想覺悟真高!對了,您怎麼看"兩個凡是"?現在下面有些不同的聲音..."

    田埂上的泥土突然松動,顧十七腳下一滑,整個人撲進了水田里。等他狼狽地爬起來時,筆記本已經泡在了泥水里。

    "哎呀!我的實驗數據!"顧十七故意大喊,"趙主任,我得趕緊回去搶救記錄,改天再聊!"

    三天後,一個自稱《農村科學》雜志記者的年輕女子找到了顧十七的辦公室。

    "顧技術員,我們想做個專題報道,介紹您的農業創新。"女記者梳著兩條麻花辮,說話時眼楮亮晶晶的,"特別是您對集體經濟發展方向的思考..."

    顧十七注意到她拿的是上海產的英雄鋼筆——這種高檔貨色不是一個普通雜志記者用得起的。更可疑的是,她筆記本扉頁上隱約可見"省辦"兩個字的鋼印痕跡。

    "我沒什麼創新,都是老農經驗。"顧十七給她倒了杯茶,"要說集體經濟的優勢,那可太多了..."

    他故意滔滔不絕地背誦《人民日報》上的官樣文章,直到女記者眼中的光芒逐漸暗淡。

    "顧技術員,"她突然打斷,"有人說現在的集體經濟效率低下,您覺得呢?"

    辦公室的門在這時突然被推開。鄭敏抱著一摞資料闖進來︰"顧十七!省農科院急要雜交稻的..."她看到女記者,立刻"慌亂"地改口,"急要那個...水稻栽培手冊!"

    女記者的目光在兩人之間來回掃視︰"你們在搞雜交稻研究?"

    "普通良種選育罷了。"鄭敏把資料藏在身後,"這位是..."

    "《農村科學》的記者同志。"顧十七站起身,"正好,我帶您去看看我們的"集體勞動競賽"成果吧。"

    他故意把女記者引到了最普通的麥田,避開了正在試驗雜交稻的秘密地塊。

    當晚,顧十七和鄭敏躲在農科院的種子儲藏室里,借著油燈的光亮分析白天的情況。

    "這是本周第三個可疑人物了。"鄭敏翻看著顧十七記錄的訪客名單,"趙德柱查無此人,那個《農村科學》根本不存在。"

    顧十七用鉛筆在名單上畫了個圈︰"他們問的問題都很相似——先是夸贊產量增長,然後試探對集體經濟的看法,最後總要扯到"兩個凡是"。"

    儲藏室的門突然被敲響,三長兩短的暗號。鄭敏打開門,公社書記老張閃了進來,臉色凝重。

    "顧技術員,縣里剛開了秘密會議。"老張的呼吸里帶著酒氣,"馬專員說要在各公社安插"特別觀察員",專門盯著你們這些搞創新的。"

    "有名單嗎?"

    老張搖搖頭︰"只說都是"政治可靠"的同志。"他壓低聲音,"不過我在招待所看到趙德柱和馬專員一起吃飯..."

    顧十七和鄭敏對視一眼——果然如此。

    "還有更糟的。"老張從懷里掏出一份文件,"他們要搞"思想整肅運動",第一個目標就是青山大隊的"變相單干"。"

    文件上蓋著省農委的紅印,林副省長的批示觸目驚心︰"堅決剎住包產到戶歪風,抓幾個反面典型!"

    三天後,顧十七"偶遇"了正在公社視察的馬專員。

    "馬專員!正好有個問題想請教。"顧十七主動迎上去,"我們青山大隊想搞個"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您看怎麼制定評比標準合適?"

    馬專員眯起眼楮︰"顧同志怎麼突然對政治工作感興趣了?"

    "上次趙主任指點了我很多。"顧十七一臉誠懇,"他說要把政治掛帥放在第一位,我覺得特別有道理!"

    馬專員的表情頓時精彩起來。趙德柱明明是他派去的"釣魚"人員,現在卻被顧十七當成了正面典型引用。

    "這個...趙德柱同志確實不錯。"馬專員勉強接話,"你們要多交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定一定!"顧十七趁熱打鐵,"對了,趙主任說省里要表彰堅持集體經濟的典型?我們青山大隊想報名..."

    馬專員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他當然知道青山大隊私下搞的是什麼,但要是否認這個"表彰",就等于打臉自己派去的臥底。

    "...我會考慮的。"馬專員最終咬著牙說。

    這場貓鼠游戲持續了整整一個月。顧十七漸漸摸索出了規律——每當有陌生人突然表現出異常熱情,十有八九是守舊派的眼線。

    但五月的一個雨天,情況出現了變化。

    一個渾身濕透的老農冒雨敲開顧十七的宿舍門,開口就問︰"顧技術員,你覺得集體經濟有問題嗎?"

    顧十七立刻繃緊神經︰"問題在于如何更好地發揮集體優勢。"

    老農卻沒有像其他探子那樣繼續追問,而是突然壓低聲音︰"我兒子在省委機要室工作,看到一份名單...下一個要整的就是你。"

    他從懷里掏出一個油紙包,里面是林副省長親筆批示的文件︰"顧十七,資產階級學術權威,建議下放勞動改造。"

    "您為什麼幫我?"顧十七難以置信。

    老農的眼里突然涌出淚水︰"我閨女嫁到西河村...去年吃了你們推廣的高產稻種,才沒餓死..."

    在老農的預警下,顧十七提前開始了應對。

    他主動在公社大會上做了檢討︰"...我在技術工作中有時忽視了政治掛帥,過分強調產量指標..."

    這份看似誠懇實則空洞的檢討,讓守舊派失去了"抓典型"的把柄。更妙的是,顧十七把趙德柱拉上了主席台︰"特別感謝趙主任幫我提高了政治覺悟!"

    台下的馬專員臉色鐵青——他派去的臥底,現在成了顧十七的"政治導師"。

    散會後,鄭敏在糧倉後面堵住了顧十七︰"你這招太險了!萬一..."

    "沒有萬一。"顧十七從兜里掏出一粒稻種,"知道為什麼我敢這麼干嗎?"

    稻種在陽光下泛著淡金色的光澤——這是即將成熟的"新華2號",產量比現有品種高出60。

    "只要這個還在,"顧十七輕聲說,"他們就永遠需要我。"

    遠處,趙德柱正被一群社員圍著請教"政治工作經驗",手足無措的樣子活像只被趕上架的鴨子。顧十七和鄭敏相視一笑,知道這場監視與反監視的游戲,才剛剛進入有趣的階段。

    喜歡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請大家收藏︰()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方便以後閱讀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第421章 口蜜腹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第421章 口蜜腹劍並對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