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

第235章 黎玉歸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溪湖山村閑人 本章︰第235章 黎玉歸來

    3月初黎玉經過近兩個月的跋涉,終于回到了蒙山,羅司令、楊副司令都松了一口氣。在這個年代可不比和平時期,延安到蒙山千里迢迢,還要通過敵佔區,一路危險重重。見到黎玉全須全尾安全回來,兩人都非常高興。

    羅司令、楊副司令拿出津貼買了些菜為黎玉接風洗塵,李振華正好回了蒙山,他也不客氣的過來蹭飯。

    楊文翰笑罵道︰\"振華,你是狗鼻子,有好吃的,你聞著味就回來了。\"

    李振華沒有一點不好意思,他道︰\"三位首長,要不怎麼說我的運氣好,一回來就有好吃的。等以後抗戰勝利了,我帶著三位首長做生意,憑著我的運氣好,保證讓你們賺得盆滿缽滿。\"

    李振華又開玩笑抱怨羅司令、楊副司令小氣,每次他回蒙山都沒好肉好菜的待遇,今天的口福還是托了黎政委的福,過幾天他要請黎政委一個人嗟一頓。

    羅司令、楊文翰、黎玉三人都笑眯眯的看著李振華耍寶。以年齡相比,他們和李振華幾乎是二代人。看到李振華的生龍活虎,三人感慨年輕真好。其實他們的年齡也不大,但除黎玉外,羅司令、楊文翰身體開始出現問題,他們經歷了長期緊張作戰歲月,又受過傷,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健康。特別是羅司令還出現過尿血和便血等癥狀,去年5月份,新四軍總部派了一位奧地利的泌尿科專家羅生特過來給他看病,發現羅司令的兩腎都已經出現了病變。軍中的醫療條件有限,只能采取保守治療,稍稍控制病情。羅司令一直是帶病堅持工作,他曾向他的夫人說出這樣悲壯的話︰\"我要制定一個五年計劃,爭取再活五年,打敗日寇,死也瞑目了!\"延安總部讓黎玉提前回山東,也有為羅司令身體健康方面的考慮。

    李振華的插科打諢讓飯桌上的氣氛慢慢活躍起來。大家邊吃邊聊,黎玉講了他這一趟延安之行的感受、體會。陝甘寧根據地土地貧瘠、又長期受到國軍封鎖,生活比山東根據地還要艱苦,首長們穿的衣服都是補丁落補丁。好在通過大生產運動、屯墾、工業的建設慢慢彌補了基本生活物資的不足,通過與地方勢力的私下交易,活躍了根據地經濟。

    黎玉轉向李振華道︰\"我在延安學習時,張經武、李強、王 震還專程到抗大找我,他們對你可是贊不絕口,你小子不錯。\"

    李振華有些不好意思。

    黎玉又道︰\"陝甘寧收入是增加了,但用錢的地方也多了,總體上還是比較拮據。我是這樣想的,山東軍區這邊情況還好,我們還是要想盡辦法多籌集一些硬通貨過去,支援陝甘寧根據地建設。\"

    羅司令、楊副司令點頭表示同意。

    黎玉又講到延安整風的情況,通過整風運動使全黨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清除了黨內長期存在的“左”傾教條主義影響,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但以社會部主導\"審查干部\"的工作,出現了擴大化的問題。社會部提出了\"特工部抓不盡特務\"的論斷,導致大量知識分子和干部被錯誤指控為\"特務\",甚至出現\"排隊上台悔過\"的戲劇化場景?。搞得根據地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好在延安總部及時糾正了錯誤,目前項首長正在主持平反工作。

    黎玉轉向羅司令,眼神中充滿了感激和欽佩。羅司令主持的山東整風運動,主要要求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根據地通過\"坦白示範\"大會、小組反省等形式,重點解決命令主義、政策執行偏差等問題,整風運動中羅司令的\"治病救人\"方針得到充分貫徹?,強調了\"民主檢查群眾監督\"等原則。山東的整風工作受到了延安總部的認可,被總部作為典型推廣。

    羅司令只是微微笑了笑,擺了擺手,進入下一個話題。羅司令、楊副司令向黎玉介紹了山東軍區這大半年來的工作以及接下來的工作規劃,黎玉也欣喜于根據地的蓬勃發展。羅司令把山東根據地行政工作全部交給了黎玉,同時他還要兼顧軍中政治工作。楊副司令主要主持軍事工作,包括訓練、後勤、作戰,李振華輔助,羅司令總體負責。

    楊文翰對黎玉道︰\"老黎,你回山東就好了,這半年來,我和羅司令都忙得腳後跟不著地了。\"

    三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飯後,三人又討論根據地核心區的土改問題,李振華在旁邊為他們端茶送水。根據地很多人都強烈要求分田到戶,李振華听到三位首長也有意如此,而且軍屬、烈屬等可以多分。

    李振華在旁邊忍不住插嘴問了一句︰\"土地是中國的核心問題,分田到戶後,八年、十年之後土地集中,又該如何處理,又重新分一遍嗎?\"

    三位首長轉頭看著他,楊文翰示意李振華講下去。

    李振華道︰\"我們可不可以在根據地做個試點,田地、山林所有權歸村集體,村民按平均取得土地使用權,五年或十年按人口重新劃分,土地不能買賣。關于土地,耕者有其田肯定是我黨最終的目標,因此哪個群體多佔,最終還是要糾正的。我們可以從收公糧、補貼等方面優待某個群體。但土地不行,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土地又是中國農民的命根子,特殊的情況多了,容易催生腐敗和不公。\"

    山東根據地前期分田到戶,大多是以土地使用權這種方式操作。到後來根據地大了,各地操作方式又多有不同。李振華希望能把這個政策貫徹下去,為以後土地、山林所有權收歸國有做個緩沖。黎玉解放戰爭期間被批判就是因為土地政策,李振華想提前做好規劃,避免土地政策影響到老首長。而且他也認為要保證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土地所有權歸集體、使用權歸農民,避免土地買賣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李振華按照對後世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理解,把那一整套制度設計講了出來。包括怎麼分田、怎樣承包、怎樣組建村委會,怎麼監督。這個制度也不是完美的制度,但他認為是目前最合適的制度。既可以激發農民生產熱情,又可以防止土地集中。李振華提醒共產主義理論中,生產資料全民所有是其核心特征之一,通過有計劃的社會化生產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消滅私有制和階級差別,實現資源分配的公平性?,消除社會不平等?。

    三位首長看著侃侃而談的李振華,對他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李振華提議山東根據地存在多種不同方式的分田到戶,最早的一批分田已經差不多有4年了,可以去調研實際執行效果再做決定,延安總部也提倡\"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

    山東軍區後來專門就土地問題做了調研,調研發現︰盡管分田只進行了三、四年的時間,以土地所有權分田到戶的地方,多多少少都出現了土地集中的問題,雖然情況還不嚴重,但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苗頭。像李振華說的\"八年、十年之後呢,難道又重新分一遍。\"山東根據地傾向于土地所有權、土地所用權分離的方式分田到戶。軍區致電延安總部,要求在山東根據試點土地所用權改革的問題,延安總部予以了批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方便以後閱讀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第235章 黎玉歸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第235章 黎玉歸來並對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